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

有很多參加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的心靈成長的會員們在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童年的創傷是不可避免地被重複最多的話題,有很多會員,因爲童年的創傷經歷,形成了受害者模式,深受其苦,卻沒辦法覺察並自我療愈,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因此舉辦了一期主題爲“童年創傷療愈”的講座,由林松主講。林松用他自己的個人成長經歷,形像地描述了他內在的小我是如何一步步地形成了受害者模式的,讓大家瞭解到童年的某一次看似很小的創傷經歷,是如何一點點地由一顆小小的痛苦的種子,逐漸抽枝長葉,長成了一棵難以撼動的痛苦的大樹的。他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給大家講述了童年創傷療愈四步驟及具體的操作。

對於很多的童年創傷,尤其是父母做法的不公和呵護的缺乏,都可以參考療愈童年創傷四步驟。作爲治療師可以參考應用,作爲個人,我們也可以用來療愈自己。

第一步:承認那個不公和困難

我們要爲當初那個受傷的、委屈的小孩平反。

那是不公平的,我也是個孩子,我該自由玩耍,現在卻要擔負照顧妹妹的責任,這不是我的義務,這是我的犧牲,而你們卻不懂得感謝和欣賞我,給我那麼多的批評、要求甚至命令,你們剝奪了我、命令了我、苛責了我,這非常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我本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你們卻因爲重男輕女的陋見對我失望。我怎麼努力都進不到你們的心裡去,即便是我做得比哥哥、比弟弟都好,你們還是喜歡男孩輕視我,這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本來我是一個神聖的生命,你卻告訴我咱們不能和別人比,本來我們應該爲自己講話,你卻出於害怕要我逆來順受;那是不公平的,你身爲父親,你的強大是本應用來保護和支持我。你卻用來威脅和命令我,而且你居然享受你的勝利,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人道的……

放心吧,我們都遭遇過各自的不公平,如果我們的父母不是佛陀和菩薩的話,但即便是佛陀,他也遭遇過父母的不公平,他的父親想盡辦法要用他做繼承人。

去充分的承認這個不公平,不用害怕憤怒和怨恨,就算是仇恨也不必怕。充分的去怒,去怨,毫無阻擋和害怕,然後被怨覆蓋的愛就會涌出來,若你又愛又怨,你就既不能好好地愛。又不能好好地怨,兩邊都不是。如果你想真的愛自己,那就充分的去爲自己講話,這些本就是真實的,爲什麼要用“不應該”來打壓,父母本就是我們人生裡最愛恨交織的人,如果出現“我恨不得掐死你”“你根本不配做父母”類似的言辭是完全正常的。

但這裡說的不是報復,不是對父母大發雷霆,如果這發生了,不必內疚。如果沒發生,也不建議這麼做。你可以對你的諮詢師控訴父母,你可以在鏡子面前對自己控訴父母,但不要去直接這樣對父母。對於父母,最大限度的話是:當初你那樣做。我真的很受傷,現在想起來,我還是很委屈。

總之,這一步就是承認那個孩子遭遇不公平,爲他平反。不必壓抑憤怒和怨恨,充分的憤怒是很美的,很自然的,然後悲傷會進來,憤怒到極致就是悲傷,當悲傷來臨,接納也就開始了,當接納開始,愛也就油生了。因爲所有的怒和怨,不過是求愛不得罷了。

第二步:欣賞和感謝自己活下來

想象一下那個孩子,忍受了這麼多,承受了這麼多,委屈了這麼多,壓抑了那麼多,孤單了那麼多,無奈了那麼多,痛苦了這麼多……終於活到現在,得以有機會覺察和療愈,得以有機會做自己,這是那個小孩子的偉大成就。

可以在頭腦中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就是一個士兵受傷了,他自救,他可能都不能走了,他就爬,忍着傷痛一寸寸的爬,一段段的捱過來,經過荊棘經過沼澤經過黑暗,那麼久,那麼遠,終於來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他自己救了自己,他是一個英雄。他所有的努力和犧牲就是爲了讓我們活下來,而他做到了,我們可以享受他帶給我們的安全、自由和“活下來”。

我們可以欣賞那個小孩子是如此的頑強、執着,感謝他一路的辛苦和努力……對那個小孩子來講,他是沒有可能對抗那個環境的,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存自己活下來,如果我們享受這個“活下來”的話,那麼完全有理由去給那個孩子巨大的欣賞和感激,如果我們不願意看這部分、不屑於看這部分,那就不是任何人的不公平,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不公平。

第三步:寬恕

首先是寬恕父母的不知和有限,相信他們在最深的地方是愛我們的,相信他們不是存心和我們作對,相信他們也在自己的痛苦和有限中,寬恕他們沒有機會了解愛的真諦,寬恕他們沒有被足夠好的愛過,相信他們對我們的態度不僅都是他們所遭遇的態度,而且是其中最好的,甚至是他們出於愛而改良過的,是他們努力以後的;不需要再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找他們討要愛,而是作爲一個平等的人去給出愛,給出諒解,給出放下……我們現在比他們更強大,意識層面更高、高很多,能力更強,也更有機會學習和覺察,當我們真的站起來,我們就可以去愛他們,首先是原諒和尊重他們。

其次是寬恕自己。寬恕當初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沒有能力給自己安全、自由,寬恕當初不懂得或者不敢爲自己說話,寬恕自己作爲一個小孩子的有限。

寬恕自己爲了適應環境而壓抑、隱藏甚至變形了自己,寬恕自己因此而積累了大量的情緒,以至於會遷怒他人、會煩躁不安,情緒此消彼長、綿延不斷;寬恕自己接受了那個環境錯誤的教導和暗示,而卑微自己,認爲自己不重要、不夠好,認爲自己不配得;寬恕自己沒有能力去認識、覺察和擺脫那些困境、孤獨和害怕;寬恕自己在那個環境無從學習自愛、自尊和自我安慰,而經常與自己作對,經常對自己批判甚至苛責。寬恕自己習得了對自己並不好的觀念和模式,思維模式、感受模式和行爲模式。寬恕自己也曾因爲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而對別人不公,給別人帶來壓力、焦慮和痛苦。寬恕自己內在的不和諧,寬恕自己就像腿受傷了一樣一瘸一拐地活着。

寬恕吧,寬恕了自己,就可以寬恕別人;寬恕吧,不去看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不好和錯誤,只去看美好的和出於愛的,自己值得這麼做。

第四步:我是誰

不管你做什麼,不管你說什麼,你都在向世界顯示你把自己當作誰。

當你抱怨、當你憤怒的時候,你把自己當作了誰?

當你孤單、當你害怕的時候,你把自己當作了誰?

當你認爲只有別人改變對你的態度你才能快樂和滿足,你把自己當作了誰?

如果你喜歡把自己當做受傷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當做無力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看做一個弱女子,如果你把自己當做一個慫男,那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獲得痛苦的途徑,你有權這樣做,你有權終其一生這樣做,只要你願意。

同樣,你也有權把自己看做一個成熟而爲自己負責的人,你可以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熱愛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可以從傷痛中獲得鑽石,從困難中蛻變成熟,即便你不習慣、不熟悉這樣做,你也能學會,一定能做到,只要你願意。

同樣,你還有權用更大的視角來感受自己,你可以認出你本是一個生命,無瑕、自足而圓滿的生命,那些經歷、感受、觀念都不是你,你擁有這些但這些不等同於你,你是一個舞臺,上演過悲傷無助的戲劇,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邀請喜劇上臺,你是惟一的主人,你不是任何一幕劇,你可以呈現、經歷和擁有這些,你可以把悲劇當做一個張力和伏筆而重寫你的劇本,你可以毫無評判、完全接受的欣賞舞臺上的任何呈現,你可以和任何一個場景在一起但又不屬於他們,你可以有永恆的和諧,因爲是你承載他們而不是他們束縛定義你,你可以永遠的滿足,因爲你什麼也不缺乏,什麼也不會失去。

最後說明一下,這四個步驟看完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鍾,徹底完成可能需要一生或者幾世,但這不重要,反正早晚都會知道,早晚都能完成;重要的是,在哪裡就好好地在哪裡,心中有一個心靈進升的地圖,有一個願意前行的心念,有一個願意逐步走的耐性。當你的信任和耐心足夠,沿途都是風景,而且速度很快。

每天注意培養自己的覺察力,覺察力高的人不會淪陷在往日的痛苦中,也不會爲明天的未知杞人憂天。因爲享受當下才能讓你自由,去欣賞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因爲沒有把握好這個當下而懊悔。

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60章 星光體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22章 神念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驗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13章 靈魂伴侶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9章 奇夢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11章 渡4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7章 渡第10章 渡3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22章 神念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章 佛陀4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17章 輪迴1第40章 合一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13章 靈魂伴侶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91章 進入當下有意識的覺知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5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3)第59章 陰陽八卦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9章 奇夢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25章 除夕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4章 兒子的夢第43章 六祖慧能第8章 新任務第12章 靈心療法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20章 愛的教育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2章 渡5第22章 神念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25章 除夕
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60章 星光體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22章 神念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驗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13章 靈魂伴侶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9章 奇夢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11章 渡4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7章 渡第10章 渡3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22章 神念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章 佛陀4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17章 輪迴1第40章 合一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13章 靈魂伴侶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91章 進入當下有意識的覺知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5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3)第59章 陰陽八卦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9章 奇夢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25章 除夕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4章 兒子的夢第43章 六祖慧能第8章 新任務第12章 靈心療法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20章 愛的教育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2章 渡5第22章 神念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25章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