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失意

上官筠到了貞觀殿,果然看到上官謙正和上官麟說着什麼,看到貴妃駕到,頗爲吃驚,上官謙忙道:“貴妃過來,皇上可知道?可莫要仗着皇上寵愛你,就忘了這前朝後宮之別。”

上官筠道:“皇上讓我過來的,說難得今日有空,正好您也在,讓我也見見父親。”她又看了上官麟,十分委屈道:“阿兄時常進宮,聽說還親自教太子殿下打馬球,如今連阿爹阿兄都不給我做臉,眼看德妃這就踩着我的臉上去了。”

上官麟倒沒什麼神色,仍只是淡淡,上官謙卻臉上有些不自在,安慰上官筠道:“貴妃稍安勿躁,莫要讓別人傳說,倒給小人安個善妒之名。”

上官筠冷笑:“皇上已允了德妃在上陽宮修建嫏嬛女學,白家墊錢,其實也就是皇上自己倒貼錢給她做名聲,家裡卻對此一無應對,怕是來日太子再大一些,我上官一族,再無立身之處了!”

上官謙道:“如今朝廷百廢俱興,天下甫安定,我們應當大局爲重,全力輔佐皇上,勿使皇上後宮起火纔好,德妃溫和純善,你好好和她相處,勤慎恭肅,兢兢業業做好本份,皇上看在心裡,自然會記你的好。”

上官筠聽父親此意仍只是一味讓自己退讓,心下微涼,就算自己不是他們的親女,可也能讓上官一族門楣光輝,如何如今如此冷漠?她想起從前父親和兄弟對自己曾有的愛護慈愛,難道只是因爲不是親生的,就不一樣了?她眼圈微紅,輕聲道:“父親如何只說這敷衍之言?從前您親手教我書寫,讀書,寫詩,還有大哥,您小時候日日帶我玩耍,滿世界給我找喜歡的東西,如今骨肉各方,我卻從未有一日忘過父親和哥哥的愛護之意,日日只想着努力向上,爲我上官一族光輝門楣,如今父親哥哥卻往往令我寒心,卻不知是何道理。你們是怕得罪了德妃,在皇上進讒言嗎?那德妃如今得皇上恩寵,但仰仗男子恩寵,有朝一日恩寵不在,她不過一宮婢出身,卻妄想攀龍高升,到時候怕反而是生了太子纔是她的禍根,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上官麟已經忍不住站了起來,深呼吸了一口氣,才冷聲道:“上官族的光大,不需要犧牲上官女兒的幸福!振興門楣,本就是我男兒的義不容辭的職責!貴妃還是將心思放在正經事上,辦女學也成,修修書也成,正大光明,才能不愧於世。莫要學那等凡俗女子,心眼甚小,整日裡動那些歪門邪道的小手段。皇上當日就曾勸你和離歸家,另擇良人,你卻不肯放手,如今看來,當日皇上就已和德妃定了心意,如今你已錯失良機,貽誤終身,仍然執迷不悟!皇上當初忍辱負重,打下這天下,手段不是凡人,豈是受女子擺佈之人,我勸貴妃,早日清醒過來,勿要還做着那聖後再世的夢!你也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怕貴妃娘娘之德,配不配得上這貴妃之位了!”

上官筠忽然被大哥如此訓斥,吃驚道:“大哥!”

上官麟卻已匆匆一揖,轉身大步走了出去。

上官筠看向上官麟,上官麟長嘆一聲,低聲道:“你哥哥太過魯莽,說話不顧你心情,你莫要放在心上,只是他有句話說得對,聖上,不是好擺佈之人,你只看這些日子治理朝政上他的手段就知道了。他在德妃一事上處心積慮,又日日帶着太子在身邊治國理政,手把手教他朝政之事,顯見愛重非常,這個時候我們不能行差踏錯,你……且忍忍……德妃性情溫良,不難相處,你和她相處好了,皇上也歡喜。”

上官筠擡起頭,將眼淚倒回吞嚥下去,感覺着咽喉裡的苦澀味,想起自己當初被下絕育藥之時,不知這位父親是否知情,若是知情,他應該早就知道自己沒有退路,今日這一步步勸自己大局爲重,究竟是何道理?自己果然又要被家族放棄了嗎?可是不是還有上官萍嗎?她卻還忍下了眼淚,在自己不在乎的人跟前,淚水無濟於事,她只能證明自己對上官族有用,纔會讓他們不得不全力配合她。

她臉上恢復了平靜:“父親說得有道理,我會徐徐圖之,只是父親多想想,皇上手下能臣如雲,您和大哥,總有一日有一人要退讓,你們在皇上眼裡,可不是最特別的,至少皇上當初那些密事,父親一無參與,父親還需多想想,如何增進我們上官一族,在皇上心中的砝碼纔是。”

上官謙若有所思,輕聲道:“貴妃也當多珍重身子——平日在宮裡,也當多照顧族中姐妹纔好。”

上官筠起身,將心裡最後最後一絲對父親的孺慕和崇拜冷冷切斷,微微含笑:“父親大人所言甚是。”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了貞觀殿。

走廊上上官筠匆匆走着,每一步都彷彿和父兄們背道而馳,她滿懷悲哀,看到迎面也走來一位穿着玄袍王服的年青男子,看到她過來,卻是站住低頭,微微欠身行禮:“小王見過貴妃。”

她站住了,看着眼前的楚王,他改變了太多,從前眉目間一直蘊含着的那種貴氣和從容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沉重和消沉,被俘、喪妻喪子以及失去太子尊位的一連串的打擊,給他帶來的是深入骨髓的哀傷以及彷彿一擊即碎的脆弱,她輕輕道:“原來是楚王殿下,您進宮這是……要覲見皇上?”

李知璧在面前這個自己深愛過最後卻不得不辜負的女子跟前,根本沒有勇氣再正視她的雙眼,只是低聲道:“昨日晉王約我進宮探視太上皇,晨間王府裡有些事耽誤了,處理後這就進宮,看看太上皇。”

上官筠沉默了下道:“王爺清減許多,望多珍重,勿要自苦。”

這一句話居然讓李知璧紅了眼圈,他想細與她訴說自己這一路的苦痛和悲哀,失去孩子和妻子的空茫,懷疑自己親生母親的罪惡和愧疚,然而胸中千言萬語,卻一句都說不出來,他只是點了點頭,側身作揖,讓出路來。

上官筠邁步向前走着,心裡想着今兒倒是失意人見失意人了,多年以前,李知璧賞花會上那一句“臨風縞衣人”,竟然一語成讖,“空山倦遊晚”啊,他當初做這詩的時候,是否想到如今這蕭索厭世?

李知璧才進去,便被人傳到了側殿,才走進去便聽到晉王李知珂的大笑聲,他心中一黯,知道時移勢易,自己如今連這個從前全不看在眼裡的庶皇子的庶皇子都比不上了,晉王好歹和今上還有兄弟之情。李知珉看到他起來,臉色倒是溫和,叫了免禮:“楚王不必多禮,是見過太上皇了吧?請坐吧,二弟正說他府上修了個水上戲臺,邀朕有空去看看,到時候楚王也一同去散散心纔好,之前你們都在青蕃受苦了,如今回來,當好好歇息纔是。”

李知璧恭恭敬敬道:“臣遵旨。”

李知珉看他拘謹,倒也沒再說太多家常,只道:“前日崔真人給朕上了摺子,倒是要給你物色王妃,朕想着這事朕可不好插手,如今內宮也無人做主,這事還是就交給崔真人操持吧?”

李知璧面上微露苦澀:“一切都由皇上和母親做主罷了。”

李知珉溫聲寬慰了他兩句,又和晉王道:“平日裡多讓晉王妃帶着小郡主進來和觀音奴玩玩好了,今日天色已晚,只是朕還召了幾位卿家有事,就不留你們用飯了。”

兩人便都站了起來告辭出宮不提。

李知璧回到王府,想起今日見到的上官筠,已經枯冷的心彷彿又柔軟許多,用過晚膳,崔婉過來,問他今日見太上皇的情形。

李知璧忍下心中的厭惡道:“還是有些瘋癲的樣子,說話顛三倒四,只是拉着我咒罵今上,又問你如何了,身子可好,我看旁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們都彷彿沒聽見一般,只由着他發瘋,想來平日也是這般毫不忌憚,也虧今上忍得下來。”

崔婉冷笑了一聲:“他當然只能忍,再不堪也是他親生父親,他不想擔上弒父弒君的名,就只能擔着。”她細細看了下李知璧面色,卻覺得比前些日子那枯槁淡漠好一些,便說道:“適才問過伺候你的人,說今日晚膳用得還好,多進了一碗,想來這廚子做得還不錯。”

從前崔婉就對李知璧一日三餐十分關注,從小李知璧只知母恩重如泰山,如今卻只覺得窒息,崔婉繼續道:“只是沒個貼心人服侍你,總是不合適,我已和李知珉上了摺子,要給你選妃了。”

李知璧深呼吸了一下道:“母親,這次選妃,我想自己做主。”

崔婉笑了聲:“你一個男人,哪裡好相看女子,還得我替你細細打聽操持的好,五姓中合適的嫡女,如今可不好找,你放心,定給你挑個才貌俱佳的。”

李知璧道:“當初母親替我選的柔波,秉性實在太過柔脆,當初纔出京,便整日哭泣,若不是她日日驚慌失措,食不下咽,疏忽了照管大郎,大郎也不會……”

崔婉冷笑了聲:“你這是嫌我給你選的妻子不好了?”

李知璧痛苦道:“母親,當初母親若是依了我娶上官筠,她性情剛強,至少能護好自己和孩子。”

崔婉卻何其敏感,她太瞭解兒子了,已經迅速抓住了兒子今日變化的根源:“上官筠?你今日入宮見到她了?”

李知璧沉默不語,崔婉冷笑道:“她剛強?你以爲她能過好日子?她如今好在哪裡,身爲皇上元妃,世家嫡女,竟然未能封后!如今在宮裡被德妃壓得死死的,那德妃乃是商賈鉅富之女,當初我親自去挑了本想給你納爲側妃的,沒想到被中途插手劫了去,如今想來當初公孫兄弟在中間插了一手,想來是他早就看上的人了,還有連山那邊,原來是他劫了崔家的生意!庶孽之子,處心積慮許久。那白家的女兒有國色之姿,性情又純摯可愛,又替李知珉生了兩個孩子,如今有着白家傾國財富鼎力支持,正打算在上陽宮建設一所嫏嬛女學,這是在爲皇后之路收攏人心,打造名聲了,我看上官筠這皇后之位,怕是要輸給德妃。”

李知璧吃驚地擡起眼,難怪今日見到上官筠面上似有悲色,步履沉重失落,原來她在宮中,竟然失落如此?他忽然有些義憤:“當初今上失明重病,是上官貴妃嫁了過去,不曾嫌棄,如今今上如此薄待糟糠,貶髮妻爲妾,不怕天下讀書人鄙薄嗎?”

崔婉冷笑一聲:“天下讀書人?國破之時,讀書人在哪裡?兩千棟樑文臣盡皆被俘虜,無一人殉國,連竇皇后都不如啊!哪裡還有勇氣說一個不字?如今朝上盡皆李知珉養的狗,哪一隻敢朝主子亂吠?”她微微側臉,看到李知璧臉漲得通紅,牙根緊咬,竟像是極爲不平,不復從前那厭世冷漠的樣子,忽然心中一動,停了停,試探道:“貴妃莫非這個時候,對你還有情意?”

李知璧臉色變幻,想起今日見到上官筠的神色,似是悲憫同情,如今想來,卻像是同時天涯淪落人的悲慼,他沉沉道:“她再失意,也是貴妃之尊,豈會失態於人前?母親莫要隨意亂說,壞了她的名節,倒教她更難做,她已經這樣難了。”

崔婉在李知璧看不見的地方,露出了一個瞭然而得意的笑容:“其實你想要幫她,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但是,你確定她會向你求助嗎?首先,你得讓她相信,你可以信任,你會幫她做一切事情。”

第112章 試探第204章 用心第42章 促狹第115章 替嫁第104章 驚覺第15章 理書第56章 官媒第113章 牽線第82章 議和第200章 馬骨第139章 有緣第101章 同牀第83章 使者第196章 不爭第117章 揭破第60章 劫道第34章 分娩第30章 羽林第220章 夜讀第94章 密約第73章 出使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92章 交心第76章 製衣第61章 震動第137章 分歧第126章 女學第139章 有緣第93章 清靜第181章 國破第147章 美譽第98章 親迎第186章 舅舅第77章 梟雄第205章 暗語第80章 救援第15章 理書第211章 秘密第199章 失意第69章 勸父第74章 妻奴第191章 暴怒第197章 冷嘲第171章 傾吐第124章 相敬第17章 考問第107章 歸家第57章 借力第9章 選侍第57章 借力第69章 勸父第112章 試探第50章 鷸蚌第159章 相信第133章 刺史第114章 指路第183章 決定第48章 憶苦第103章 送別第110章 土司第50章 鷸蚌第40章 自證第150章 擄走第124章 相敬第62章 自由第140章 修園第101章 同牀第11章 教習第149章 上香第67章 懷才第177章 大亂第221章 相認第5章 母訓第109章 婚事第129章 遭嫉第218章 清算第150章 擄走第143章 養木第155章 脫險第189章 借銀第188章 侍疾第95章 嫁妝第10章 抉擇第162章 清醒第195章 上皇第162章 清醒第129章 遭嫉第108章 家人第133章 刺史第9章 選侍第123章 面君第75章 陪同第209章 問心第141章 求學第81章 突圍第93章 清靜第204章 用心第134章 議題第123章 面君第114章 指路
第112章 試探第204章 用心第42章 促狹第115章 替嫁第104章 驚覺第15章 理書第56章 官媒第113章 牽線第82章 議和第200章 馬骨第139章 有緣第101章 同牀第83章 使者第196章 不爭第117章 揭破第60章 劫道第34章 分娩第30章 羽林第220章 夜讀第94章 密約第73章 出使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92章 交心第76章 製衣第61章 震動第137章 分歧第126章 女學第139章 有緣第93章 清靜第181章 國破第147章 美譽第98章 親迎第186章 舅舅第77章 梟雄第205章 暗語第80章 救援第15章 理書第211章 秘密第199章 失意第69章 勸父第74章 妻奴第191章 暴怒第197章 冷嘲第171章 傾吐第124章 相敬第17章 考問第107章 歸家第57章 借力第9章 選侍第57章 借力第69章 勸父第112章 試探第50章 鷸蚌第159章 相信第133章 刺史第114章 指路第183章 決定第48章 憶苦第103章 送別第110章 土司第50章 鷸蚌第40章 自證第150章 擄走第124章 相敬第62章 自由第140章 修園第101章 同牀第11章 教習第149章 上香第67章 懷才第177章 大亂第221章 相認第5章 母訓第109章 婚事第129章 遭嫉第218章 清算第150章 擄走第143章 養木第155章 脫險第189章 借銀第188章 侍疾第95章 嫁妝第10章 抉擇第162章 清醒第195章 上皇第162章 清醒第129章 遭嫉第108章 家人第133章 刺史第9章 選侍第123章 面君第75章 陪同第209章 問心第141章 求學第81章 突圍第93章 清靜第204章 用心第134章 議題第123章 面君第114章 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