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區別

現代軟件開發,在AIASM等系統發展、完善的大背景下,正在逐漸成爲一種半自動化、半智能化的工程。

直觀的現象,常規軟件開發人員的數量,越來越少。

從事算法、架構與核心開發的IT從業者,則不僅未失業,反而一直在增加。

在自動化系統的加持下,憑藉FSCIM體系而重構起一整套嶄新的架構,當今時代的軟件開發工作,已逐漸遠離了“軟件危機”的陰影,從“全產機”到其他體系的諸多底層軟件、重複性的系統程序,都可以由自動化系統迅速、高效而幾乎沒有任何疏漏的完成。

開發及運維人員的工作,則變成了監督與覈查。

軟件體系突飛猛進,此消彼長,用來運行龐大AI、或其他軟件的硬件平臺,則一天天變得捉襟見肘。

不論聯邦,還是其他列強,現如今製造出的最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在運行巨型AI程序時的算力損耗都接近50%,而根據預測,下一代算力接近1ZFlops、每秒十萬億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計算機,運行效率可能只有30%左右。

效率越來越低,原因,究竟是由誰來負責,硬件架構、尺度的影響,底層構件庫的影響,或者AI本身的架構缺陷,這些都有可能,但在進行戰略規劃時,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效率的限制,短時間內並無法被打破。

傳統計算機的能力上限,究竟在哪裡,一場簡短的對話是沒可能討論清楚,但不論方然,還是萊斯利*蘭伯特,差不多都對此心知肚明,在單個物理核心無法突破功耗、頻率與晶體管數量之上限的情況下,依靠堆疊大量核心而組成的超級計算機,遲早會觸及到理論算力的天花板。

1ZFlops的百分之三十,和10ZFlops的百分之十,絕對數值,當然還是後者更大一些。

但以蓋亞之大,人類能夠動用的資源、能源,終究是有限的,在對數律上升的算力曲線面前,超級計算機的投資,回報越來越差,是難以爲繼的。

但這一事實又說明了什麼呢,午餐後,和蘭伯特先生走進電梯,繼續覈查NEP_871de 地下構造,陪同的方然思緒漫遊,他想到了自己在餐桌旁提出的問題,繼而,想法也有了某種微妙的變化。

人和機器,人的頭腦與人工智能,究竟孰強孰弱,之前的想法可並不一定正確。

原來想到這問題時,下意識的,自己總會覺得“人”在AI面前絕無勝算,畢竟生而爲人,對這一存在的本質相當熟悉,漫長曆史已證明人類大腦的演化是如何遲緩,甚至,在近現代的幾百年里根本就沒有繼續前進的跡象。

另一方面,計算機的突飛猛進發展,卻有目共睹,進而喚起強烈的危機感。

可是在今天,距離第一臺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已經過去了八十七年,當代超級計算機的原理、架構與運行規則,卻和古老的ENIAC並無二致,進而,也呈現出強烈的“天花板”之跡象。

人的能力,固然有無法逾越的上限,大腦的容積、結構與細節無可更迭。

可計算機不也是一樣嗎,區別只在於,現代超級計算機的體積、功耗並不侷限於某一個房間、或者某一供能系統,然而結合現實來考量,蓋亞的面積和資源,終究也是有限的,這有限的資源,必然對應某一算力達到上限的計算機系統。

今天的計算機,軟件系統,哪怕運行在“走鵑”上的AI,也未見得能在一切領域都勝過人類。

只有在重複、機械而枯燥的任務中,AI纔有一邊倒的優勢。

www▲ttκΛ n▲℃ O

人工智能的發展,尚未遭遇瓶頸,超級計算機的算力也可再提升一、兩個數量級,這些論斷,蘭伯特先生也基本認同。

但憑這些展望,方然還是無法判斷,未來的人工智能與“那個人”,究竟誰更勝一籌。

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引路和介紹的任務交給Alice,看起來,萊斯利*蘭伯特對仿真人沒什麼牴觸心理,甚至還和Alice交談過幾句,這不由得讓在旁觀望的方然猜測,蘭伯特先生是否也是仿真人的“主人”。

這一猜想,用不着開口詢問,待會兒用ASA抓取數據、分析便知。

於是他還是把話題扯到“人與機器的區別”上:

“……那麼,蘭伯特先生;

照您看,人與計算機、和運行其上的人工智能之間,本質的區別是什麼。”

“這可有點難講,年輕人,你應該也能想到,人類世界的計算機、AI這些存在,都是人一手創造出來的,又怎能與創造者相比較?

至於兩者孰強孰弱,呵,我現在也沒有多大把握,只是認爲,在劃時代的量子計算機實用化之前,現有的電子計算機系統,並不能完美的描摹客觀世界,也沒辦法完美的模擬人類大腦的運作過程。

不過,說到本質的區別,”

穿過一道檢修長廊,再往前,就是僅供機器人穿梭的狹窄巷道,萊斯利*蘭伯特停住腳步,轉身向方然聳了聳肩:

“我倒是有一些想法,你想聽聽麼。”

“求之不得。”

吩咐Alice到旁邊的終端上準備資料,這段時間裡,方然是很樂意聽蘭伯特先生多講幾句,他不光很久沒和活人說過話,除每天在網上的時間外,也根本沒有哪怕一個人,可以和自己交流些宏觀層面的思維。

遠在夏洛特的Emily,倒是願意聽,可很多事她根本也不明白,只會平添擔憂。

孤獨,大概是這麼一種情緒在驅使,站在原地聽蘭伯特先生侃侃而談,他片刻後才意識到,眼前的FFRI-IT資深專家爲何話多,原因,也和自己的差不多。

在這樣一個時代,不論是誰,要找一個既能聽懂自己在說什麼、又不會引起叵測後果的聆聽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與機器的區別?

這問題,其實我思考過很多次,結論則是:

人會犯錯,機器不會犯錯,這,就是兩者間唯一本質的區別,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十三章 沾染第一章 列車第六章 渺茫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七十章 遷徙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三章 衰老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一章 列車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二九五章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三七五章 國力
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十三章 沾染第一章 列車第六章 渺茫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七十章 遷徙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三章 衰老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一章 列車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二九五章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三七五章 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