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四章 海島

“自願”,“自-由”,含義並非字面那樣的一目瞭然,淨土世界的民衆都懂得這道理,對旨在保護所有人的規則,也會發自內心的遵守.

就算沒有明確違反規則的後果,也無所謂,根本沒人會去觸碰紅線。

和舊時代的人生苦短不同,生活在“表世界”,是六十年一次的無盡輪迴,眼前衝動魯莽,對人發難,

幾十年後被髮難的就會是自己。

簡單,明確,規則一以貫之,淨土世界並沒有舊時代的繁冗法條。

取而代之的,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行爲總綱:

任何人都不能將自己的獲利,建立在他人的損失之上,除非雙方達成一致共識。

實踐中,對待同一件事,究竟是獲利、還是損失,則結合當事者的具體情況,由強人工智能做出判斷,再結合當事者心智、閱歷與訴求綜合判斷,當然這一流程,不論在“裡世界”還是“表世界”,都罕有露面的機會。

一個時代,一個文明,所有個體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

又哪裡還會有矛盾與衝突。

“表世界”的午休,節奏緩慢,當時間不再是匆匆逝去如流水,就沒必要去追趕,大概在下午兩點,斯蒂芬*霍肯才向少年們揮手道別。

在不遠處的山頂樹下,看着這一切,高遠穹頂之下的田園詩般場景,反差極大,甚而讓他生出一種不真實感,就彷彿,舊時代的那些歲月,忽然被拉到了未來;

一人一馬騎乘,在玻璃穹頂下漫步的景象,

更如同是在幻想中的世界。

可這世界,纔是區別於“裡世界”的客觀實在,而不是什麼虛幻。

人類走過的路,多麼漫長,今天所見的一切,又會成爲無盡未來的歷史,想到這裡,方然倒釋然了不少,他一抖繮繩跟上教授。

“霍肯,你在這裡生活多久了。”

“一年了,——一年多了,阿達民閣下,我喜歡這裡的建築風格和自然風光。”

說起自己的生活,視在年齡十八歲的斯蒂芬*霍肯,已經在“表世界”的不少封閉城居住過,與“裡世界”的情況相似,今天的淨土世界,幾乎沒有什麼“私有財產”的概念,只要想遷徙,隨時都可以。

交談中,霍肯教授也說起,在人口相對稀少的“芒種”封閉城,他可以獨自住一棟草木掩映的多層別墅,享受愜意的獨處時光。

當然,在有心情、也有閒暇時,也會帶漂亮的小姐姐回家,

度過一段旖旎的時光。

“表世界”的一百三十六座封閉城,以及,事實上也包括上千處保護地,都有保護罩與外界隔絕,人類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其中活動。

出於信號延遲的特性,人口分佈,正如方然很早預料的那樣,呈以“混沌”中樞所在地爲中心的擴散形態,距離中樞越遠的地點,居民越少,南大陸的“秋分”、“霜降”等封閉城,更是隻有寥寥一千左右的定居者。

人口稀少,定居者的低密度,在舊時代,足以讓傳統社會秩序蕩然無存。

不過在文明2.0的新時代,這當然不是問題,而是淨土民衆出於個人偏好而選擇的不同生活方式,僅此而已。

就說霍肯教授,兩三年前,也曾前往北、南大陸連接帶的“瑪雅”封閉城,生活過一段時間,那裡地處羣山之中,天高雲淡,神秘莫測的古文明遺蹟,就分佈在封閉城內、和周邊的幾處保留地,很適合一個人、或三五結伴探險。

在人口稀少的城市裡,生活,自然與西大陸各封閉城的熱鬧情形迥異,

而這,正是新時代之人生的多樣化體驗之一。

一邊信馬由繮,慢慢向郊野走去,斯蒂芬*霍肯與方然談起,對今天的淨土世界,踐行共生主義的人間天堂,會讓舊時代的前人們怎麼看。

共生主義,舊時代的一干民衆,往往便將其視爲理想主義的烏托邦,要麼便是出於自私自利的人性,而對其大加批駁,認爲這種“不食人間煙火”般的體制,永遠也沒有在人類世界實現的可能。

這種看法,放在舊時代的範疇內,一定程度上並沒有錯,

甚至是很犀利的判斷。

然而,又有誰能想到,經歷千萬年血與火道路的人,人類,人類文明,會藉由IT大潮的洶涌來襲,而涅槃重生,邁進嶄新的2.0時代呢。

“是的,阿達民閣下,說起來我本人還有一點慚愧,

多少年前,躺在病牀上思考時,我也曾經和那些認定共生主義只是虛妄,是永遠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

依稀記得,在那時,有一個很流行的例子,被網絡上許多人用來論證,

‘共生主義、世界大同’都是幻想,那例子好像是——‘海島’,是嗎,你有沒有看到過?

如果看過,又作何感想呢。”

“看過,我還記得些細節。”

被教授一提醒,稍加思索,方然就喚起了記憶。

海島案例的提出者,姓甚名誰,如今已不可考,不過這一訊息也並不重要,當時,此人曾在網絡中進行過這樣的論述。

先是貼一張圖片,其中,是大洋上的海島,蔚藍洋麪上的一抹綠洲,白色的沙灘,環繞大半圈島嶼,可見椰子樹、綠植與點綴在綠色中的多層別墅,很顯然,這是一處僅供極少數人使用的度假勝地。

第一眼見到這圖片,很顯然,絕大多數人如果有條件,都會想去這島上度假。

然而,在整個蓋亞表面,這樣的度假勝地又能有多少個,加起來,一共又能讓多少人,享受這遠離喧囂的愜意時光呢。

不清楚,但想必非常少,大概也就是寥寥幾千人,

相比舊時代的世界人口,八十億,這一突兀的反差實在太強烈。

而論述者,就從這裡出發,詰問每一個看到這篇敘述的人,既然這樣的度假勝地,天然極其稀有,而幾乎所有人都心嚮往之,

那麼這些稀有的資源,又要如何分配,

結論則是赤棵棵的“一切憑金錢(與權力)說了算”。

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十章 分裂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一九八章 逆轉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八十章 生意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八十章 生意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十三章 沾染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八四〇章 往昔
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十章 分裂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一九八章 逆轉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八十章 生意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八十章 生意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十三章 沾染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八四〇章 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