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清楚昆華山究竟有多長。
這條綿亙筆直的山脈,縱貫東西,起自西秦天山,東至滄海,若是從雲霄之上向地面俯瞰,昆華山就彷彿一柄長刀,將大周王朝給分割成南北兩半,整整齊齊。
洛水河依附着昆華山脈,奔流到海不復還。
在秦山郡城之西,三百里外,有一個小山村。
村名白頭。
這個偏僻貧苦的村落,雖然落後窮困,但卻依然不像外界的人們那般忙亂,他們自給自足,進山打獵,下水捕魚,倒也過的極其自在逍遙。
此地風水絕佳,依山傍水,前有魚類繁多的洛水河潺潺流經,後有物產豐饒的昆華山擋住寒風。寒暑不侵,氣候宜人,可謂是一塊養老寶地。
白頭偕老,毫無疑問,村裡的人大多都是老人,只因一些心思稍微活泛的年輕人,都離家進城,或是去做跑堂,或是去做衣裳,總之,這個村子現在很小,人自然也不會多。
因此當呂光一行人來到此地時,便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村頭有幾位正在曬太陽打盹兒的長者,其中一個面目慈祥的老婆婆,笑眯眯的道:“你們打哪兒來?進村子找誰?”
梅八角、媚兒,白鬼均是姿色秀美,丰姿絕麗的女子,白頭村的人從未見過有這般漂亮的妙人兒,故而這位老婆婆說話的語氣極其溫婉親切,竟不似對待一個陌生人的態度。
呂光輕咳道:“婆婆好,晚生是來尋一位胖婆婆,她姓農。”
話音剛落,農青梅便已拖着沉重的身子,蹣跚走來,幾日不見,她彷彿又胖了許多。
等她走近,呂光笑道:“婆婆,這個地方真不好找。”
農青梅沉着臉道,“你怎麼來得這麼快,事情都辦妥了?”
媚兒靈動的眼珠微微一轉,抱住她的胳膊,嬌聲道,“婆婆,您就別責備他了,這次能從百草園逃出來,可真是不易。”
農青梅聽着,臉色愈發陰沉,眉頭皺成一團。
良久後,她低聲嘆道:“走吧,家來。”
白頭村深處有一座破敗荒蕪的神廟,農青梅便是棲身在此,古舊暗黃的牌匾上寫着‘胡姑子’三字。與呂光想象中的廟宇道觀不同,這座古廟之中,毫無半個神像。
古廟外表破舊簡陋,然而殿中卻收拾的一塵不染,乾乾淨淨。
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五臟雖小,樣樣俱全。
看得出來,農青梅的確是已把這裡當成了家。
衆人落座,各懷心事,廟裡靜寂無聲。
梅八角素來脾性恬淡,不苟言笑,端坐在竹椅上,紋絲不動。倒是白鬼眼神飄忽,目光逡巡,在廟裡來回打量。
看了半晌,白鬼神色微異,緩步走到窗畔,望着外面安靜祥和的小院,徐徐說道:“你修煉的是三昧觀想法?”
農青梅點點頭。
“你將神廟重新修整,辛苦佈局,藏風納氣,以道心引動天穹星光遁入神竅,處處不忘貪嗔癡三大道義,化繁爲簡,但實則已落入了只修道,不明理的下乘之境。”白鬼慢條斯理的道。
農青梅神色微變:“你是誰?”
她竟不認識鼎鼎大名的白鬼。
媚兒笑聲道:“婆婆,這位前輩就是您素日向我提起的白鬼啊。”
農青梅聞聽此言,仔細盯着白鬼瞧了半晌,眉頭皺的更緊,好像在回憶着某些久遠之事。
許久之後,她眼神一亮,頓而雙膝彎曲,跪拜在地,叩首道:“弟子農青梅,見過大仙。”
呂光在旁,看得一陣愕然,面容古怪,以農青梅的修爲境界,怎會對白鬼這般恭敬虔誠,莫非農青梅與長生殿也大有瓜葛。
白鬼淡淡的道:“你起來吧,我且問你,你是何時發現這座‘胡姑子’神廟的?”
農青梅肥胖的身軀仍是跪在地上,恭聲道,“大約是在三十年前。”
“這麼說,你沒親眼見過胡姑子的神像。”白鬼語氣驟然變得低落。
農青梅惋惜道:“確實如此,當我發現這座廟宇時,此地已雜草叢生,村裡的人也早已不信仰供奉‘胡姑子’了。”
白鬼圍繞大殿轉了兩圈,頷首道:“不錯,這裡只有你的神魂念頭,胡姑子的神念之意,已經蕩然無存。起來吧,這一拜,我代你師父受了。”
農青梅這才敬小慎微的站起身來,她低着頭,神色異常恭謹。
媚兒也是目露疑惑,神色怪異。
她從未見過冷傲清高的農婆婆,在人前露出過這等姿態,怪不得每當婆婆提起白鬼時,話語中的敬佩尊崇之意,都深如江海。
“三百年前,我與你師父談經論道,一見如故,可惜,她最後卻死於太陰真人手下。她曾對我說過,世間只有三個人修有三昧觀想法。如若我沒有記錯,另一個人是叫郎竹馬?”白鬼神情悵惘,悠悠說道。
“是。”農青梅道,“他已死了。”
她這句話說的不帶一絲感情,擲地有聲。
白鬼沉默良久,仰首望天,視線彷彿穿透了屋頂,聲調輕淡,低低說道:“三百年,彈指一揮間,人力終有窮盡之時,哪怕我是上古靈獸螣蛇,天生壽命綿長,可若度不過風災大劫,還是得身死道消,魂飛魄散。”
她有感而發,情真意切。
梅八角是最能感同身受,體會到她此刻心境的人。
只因她也是馬上就要遭受風災折磨的可憐人了。
“憑大仙的道術,定可一舉度過大劫,延年益壽。”農青梅接話道。
白鬼嘆息道:“天劫好過,人劫難逃啊。百草園和世間千千萬萬的修真者,決計不會放過我的。”
“那就把他們全部殺光!”農青梅冷聲道。
呂光完全無語,這位胖婆婆喜怒無常,一言不合,就要大開殺戒。不過聽到這裡,他已確定,農青梅的一身道術,乃是源自上古時代的‘胡姑子’大仙。
據聞上古之時,胡姑本是東海空桑山,一名平凡普通的採桑女,但她勤勞善良,孝順心慈,名動四方。
一日在桑林中路遇一隻玉面狐狸精,玉狐受獵手弓箭重傷,瀕臨垂死。胡姑不忍其喪命,喂玉狐藥草,百日後,玉狐安好,復歸山林。
胡姑卻一睡不起,直到半月後,才幽幽醒來。後有高人發現,原來胡姑是在一夕間,凝出神魂,脫殼而出,遨遊虛空。
有人說,那隻玉狐是九天玄女的化身,特意下凡來點化胡姑。
衆說紛紜,不管怎樣,胡姑從此以後,便帶着玉狐,行善積德,顯露神通,庇護着空桑山周圍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
難怪農青梅對青峰觀的事情如此上心,雖然她並非出身於青峰觀,但那位胡姑子大仙卻和青峰觀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誰都知道青峰觀的歷代觀主,都是以狐身修煉成人,明道修法的,而其宗門的開山祖師,便是那隻玉面飛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