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南水鄉

有機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南水鄉

李濤幫忙辦的加油站的批文下來了。

田川請津市一家有資質的公司進行了設計,把施工也包了出去,預計需要將近一個月才能完工,到時再進行驗收,並申請消防等部門和油料公司的現場審覈。加油站是一類安全部門,即使是李濤的面子,也不能避開這些安全檢查。

現在田川已經開始招聘員工。這些員工在上崗前,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培訓,現在纔開始招聘,已經有些晚了。

村裡的下水道建設和旱廁改水廁工作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主路的路面鋪設已經開始,加上文體中心的建設,村裡到處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就在施工進行中,田川悄然離開了村莊。

應同宿舍張文濤的邀請,他要去南方的孔乙己市感受一下江南水鄉的風光。

臨行之前,他打電話給許靜宜,問她要不要和自己一起去,許靜宜沒有去,她想趁剛從美國回來這段時間,把英語提高一些,這些天正忙着在家背單詞看美國電視劇。

田川打算開車去江南。田川在美國曾經開車遊覽過好幾個典型的農業區,卻還沒有在國內這樣走過,他想借這個機會好好看一下從華北到江南的農業生產情況,收集一些基礎資料。

他設計的路線是縱穿冀省,然後再進入豫省,向東南穿過整個豫省後,經阜陽到皖省的省會合肥,再經巢湖蕪湖宜城進入浙省,過湖州,到達臨安,再開一百公里左右,到達孔乙己市。

整個路程穿過冀、豫、皖三個農業大省,行程差不多有1500公里。他在鄭州和蕪湖各休息了一晚,第三天下午到達了孔乙己市。

此時還沒有導航,遍佈全國的高速公路網也還沒有建成,田川開車在一條條國道省道間穿梭,跟着手中的地圖和路上的指示牌前進,還不時的找人問路,一路上開的很辛苦。

到達孔乙己市後,市區的道路更加不好認,好在他已經提前給張文濤打了電話,張文濤已經打車到市區外的路邊接他。

田川本想去住酒店,說道:“來了我這裡,還要去住酒店,你也太見外了。我爺爺奶奶都是非常好客的人,家裡地方也大,你住過去沒有什麼不方便的。”不由分說上了車,給田川指路,向家裡開去。

張家在孔乙己市東邊,要穿過市區才能到。車開了一個小時,車子出了市區,又開了一會,接近傍晚時纔到。

張家位於孔乙己市郊外的一座小山腳下,一條小河環繞着村莊。村邊是一片柳樹林,一座座紅瓦房掩映在樹叢中。環村的小河對面就是一片片的稻田,田裡的晚稻生機勃勃,正處在拔節期。

小河在村前匯聚成一片池塘。池塘近岸淺水處生長着野生茭白,塘裡被田田的荷葉幾乎蓋滿,粉紅色的荷花和碧綠色的蓮蓬從荷葉間伸出來,炫耀着自己的美麗。

張文濤的爺爺家就臨近塘邊,是一排五間瓦房。房子和院牆都顯得很新,聽張文濤說,這房子是他家去年搬去京城前翻蓋的。房子配有西廂房,院子裡收拾得很乾淨。院門前有一棵非常高大的大樹,樹幹十分粗|壯,巨大的樹冠撐開一大|片濃蔭,籠罩了半個院子。

田川問張文濤:“這是什麼樹?”

張文濤說:“這就是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提到過的烏桕樹。這棵樹比我的年齡還大不少,每年結的樹子能賣不少錢。”

張文濤的爺爺奶奶聽到孫子的說話聲,知道田川到了,從院子裡迎了出來。兩位老人年齡都在七十歲左右,精神矍鑠,身體看上去也挺好,神色間透出一股儒雅的氣質。

“張爺爺好,張奶奶好,”田川連忙上前問好,“看二老的精神頭,比我們年輕人都不差。”

張爺爺哈哈大笑,說道:“小田同學是吧?還是你這話我愛聽,文濤他爸媽總覺得我們老了,想把我們接到京城去,說什麼方便照顧,你看我們這個樣子,是需要照顧的人嗎?”

田川附和道:“二老的身體還可以照顧別人,需要什麼照顧?最多請一個洗衣做飯的人幫一下就可以了。再說,孔乙己市這裡山美水美,環境這麼好,空氣這麼好,滿是汽車尾氣的京城怎麼比的了?這纔是真正的養生之地呀。”他不等老人說話,隨即又說道:“不過文濤的父母想把二老接到京城,就近照顧,也是他們的一片孝心,做兒女的,誰不想每天侍奉在父母的膝前?這一點你們二老也要理解纔是。”

張爺爺笑道:“文濤說你是一個天才,果不其然,就是會說話,這幾句話一說,誰也不得罪,四面八方做好人,還讓我們這些做了壞人的在一邊鼓掌歡呼,實在是了得。”

田川不得不佩服張爺爺的睿智,說道:“張爺爺果然厲害,一個就看破了我的小心思。我這麼說話也是做生意久了,養成的壞習慣,您不要意。”

張爺爺笑道:“其實也不算什麼,在社會裡生活,如果不學會一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也不行。就拿文濤他父親來說吧,當官久了,說起話來,我聽着都要留一分心眼,有所取捨才行。他也是習慣成自然,一時改不過來罷了。雖然我能夠理解,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毛病,但還總是控制不住。弄得他每次和我說話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恐怕說錯了話我生氣。見到他的這種態度,我也就明白了他對我的這份心意,不再怪罪他了。唉!人生活在這個社會裡,都不容易。”

老人一放開話匣子,就有些收不住。張文濤在旁邊插嘴說道:“爺爺,田川開了三天的車趕到這裡,已經累得很了,我們請他到屋裡去吧。”

張爺爺一下明白過來,連忙對田川說道:“來來來,到屋子裡說話。這人年紀大了,有時就是嘮叨,一說起話來就沒完沒了。”

屋子裡裝飾得古色古香,一套仿古傢俱及掛在中堂的《愛蓮說》書法,彰顯出主人的品味。田川聽張文濤說過,他爺爺奶奶都是浙大的退休教授,爺爺是中文系的,一生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是一位嚴謹的學者,奶奶是數學系的,一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基礎課教學工作上,育人無數。現在看到兩位老人,田川由衷地尊敬他們。

田川拿出給兩位老人的禮物。給張奶奶的是從美國帶來的音樂劇的光盤,給張爺爺的是自己寫的一幅字,內容就是周長江老師生病時自己寫過的那首詩:“半生育才桃李芬,一朝染恙恨清貧。莫愁世間人情冷,天下本多反哺人。”這是他在得知周老師病情好轉後寫的,當時心情愉悅,落筆歡快,一幅行楷如飛天起舞,顧盼生姿。張爺爺看了後,連連贊好,誇獎田川的書法功底深厚。隨即又說道:“我看文字的內容,好像是說老師生病後遇到困難,你的書法卻透出一股歡快的氣息,讓人十分不解。”

田川說道:“張爺爺的欣賞水平令人讚歎。這首詩本是在我高中的班主任周老師生病時作的,當時寫了下來,那幅字已經在爲建立我高中母校教師健康基金籌款的拍賣會上賣掉了。這幅字是我在得知周老師病情好轉,身體即將康復時寫的,當時心情十分放鬆,就寫成了這樣。”

兩位老人聽了都讚歎不已。問起這老師健康保障基金的事情,田川如實的說了。兩位老人聽了,都不由得發出由衷的感嘆:“小田你這個基金,對老師們來說,意義太重大了。但願天下的老師們都快樂育人,身體健康。”

張文濤插嘴說道:“當時田川發出了一封倡議書,倡議天下的學生都在一生中適當的時候,回頭爲自己的母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力有大小,關鍵是一份心意。那一段時間,這封倡議書在京城的各學校中被傳得十分熱烈,京城青年報還全文刊載過。”

正陪兩位老人說着話,一位年輕的女孩送上了茶來。張爺爺說道:“這是小張,文濤他爸爸請來照顧我們兩個的。”

女孩有些害羞,沖田川點點頭,說:“我去準備晚飯。”就走了出去。

田川對張文濤說:“趁天還沒有黑,帶我出去轉轉吧,村裡的風景真不錯。”

兩人走出院子,在村邊的柳樹林和荷塘邊走了走。太陽已經落山,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柳樹林裡有些昏暗,田川在僅餘的一絲天光下,看到一隻蟬正從地下的洞中爬出來,身上帶着泥土,向附近的一棵柳樹爬去。他饒有興趣地看着,張文濤見他看得認真,問道:“這是蟬,你小的時候沒有玩過嗎?”

田川說:“玩過。已經好多年沒有玩了,現在看到,竟然有一些新鮮感。歲月就像一把殺豬刀,把我們身上的童趣一點點的割下來,丟在了一邊。”

這時,荷塘裡的青蛙們此起彼伏地叫了起來,很快就連成了一片。田川對張文濤說:“青蛙的叫聲真的很吵,文學作品中稱爲‘蛙鼓’,在我們老家叫‘吵蛤蟆坑’,把青蛙叫聲的吵鬧形容得很貼切。想來我已經多年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聲音了。我們老家的農藥用得越來越多,相應的,青蛙也越來越少,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青蛙了。”

張文濤對此沒有什麼感覺,他還是一個青年,遠沒有田川這心理年齡超過四十歲的多愁善感。

回到家時,晚餐已經準備好了。豬肉燒新芋頭、清蒸鯽魚、炒菜薹、拌藕片、蓴菜湯,味道以清淡鮮美爲主,帶有濃濃的水鄉風格。田川對這種風味情有獨鍾,每樣菜都吃得很多。好在事先張文濤已經跟爺爺奶奶及小保姆說過,這個同學的飯量非常大,超過自己的兩倍以上,因此幾個菜的菜量都做得很大,田川放開了吃,也沒有發生飯菜不足的情況。

爲了接待田川,張爺爺取出了一小壇黃酒,加熱了請田川品嚐。田川前世比較喜歡喝黃酒的感覺,那種溫和的,帶有一點焦香的味道,讓他時時回味。在今生,他卻是第一次喝到黃酒,他輕輕嘗試,發現這酒的味道十分淳厚平和,應該是黃酒中的精品。他評價道:“這酒味道淳和,酒精度不高,卻絲毫不顯得寡淡,一股焦香味卻沒有一點酸苦,顏色金黃清亮,樸實厚重,應該是黃酒中的精品了吧。”

張爺爺有些吃驚,問道:“你以前喝過黃酒?據我所知,你們北方人很少有喝這黃酒的吧?這是我從外面買來的十年陳釀的女兒紅,是沒有摻假的好酒。”

田川說道:“這是我第一次喝黃酒,但以前我聽別人說過黃酒的感覺,說寡淡中帶有一股怪味。我想他一定是沒有喝到真正的好酒。”

第一百一十章 和諧的節奏第一百三十章 綠色糧食種植第一百七十六章 京城太極拳熱第二十八章 雞場第三十六章 觀展第二十一章 規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揭開黑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全國記錄第二章 酒廠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兩個外國徒弟第一百一十章 和諧的節奏第一百二十九章 邂逅啓老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南水鄉第二百零三章 代表團裡的競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把刀第一百五十章 養牛場開張第一百零二章 飛往美國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三十二章 撿漏第二十章 培訓第三十三章 裱畫第四十五章 考試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基地建設與馬拉松第一百九十九章 科研項目第一百零七章 本能帶來的尷尬第五十九章 彙報第一百七十章 鈞瓷第七十五章 召回第一百三十章 綠色糧食種植第一百四十八章 田川的鍛鍊訣竅第一百七十五章 辦個培訓班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一百六十三章 晚餐第一百六十章 私人工作間第十八章 入學第五十九章 彙報第一百七十五章 辦個培訓班第一百四十四章 邁出第一步第二章 酒廠第二百一十章 端午節申遺第一百六十一章 採棉機的問題第二十四章 國慶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九十三章 住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京城太極拳熱第一百三十九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百八十七章 超水平發揮的亞軍第五十四章 分手第七十一章 測試第一章 重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試箭第一百三十七章 甜馨磨坊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一百九十二章 製作弓箭(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林高手王羲之第十五章 返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綠色農業專項實驗室第二百零五章 歐洲行(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獎學金和運動會第二十八章 雞場第一百六十一章 採棉機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挑戰第三十章 聚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極拳比賽第四十七章 創新第六十二章 包地第八十四章 會所第一百八十一章 想寫一部小說第七章 夜談第十九章 軍訓第十四章 出遊第七十二章 藍圖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二百一十二章 網上圖書館第六十六章 旅程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辦個培訓班第六十章 禮盒第三十一章 鑑定第六十七章 買畫第八十九章 巡查第一百零八章 哄她們入睡第十六章 開業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五十三章 拜年第十五章 返京第六十九章 自駕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基地的選址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姑爺拜年第二十六章 買廠第二百零三章 代表團裡的競爭第三十九章 太極第一百九十五章 雪地獵兔第九十六章 得逞第二百一十二章 網上圖書館第五章 包裝第七十八章 挑戰第二十三章 投資第一百九十六章 逮些野雞養着
第一百一十章 和諧的節奏第一百三十章 綠色糧食種植第一百七十六章 京城太極拳熱第二十八章 雞場第三十六章 觀展第二十一章 規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揭開黑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全國記錄第二章 酒廠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兩個外國徒弟第一百一十章 和諧的節奏第一百二十九章 邂逅啓老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南水鄉第二百零三章 代表團裡的競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把刀第一百五十章 養牛場開張第一百零二章 飛往美國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三十二章 撿漏第二十章 培訓第三十三章 裱畫第四十五章 考試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基地建設與馬拉松第一百九十九章 科研項目第一百零七章 本能帶來的尷尬第五十九章 彙報第一百七十章 鈞瓷第七十五章 召回第一百三十章 綠色糧食種植第一百四十八章 田川的鍛鍊訣竅第一百七十五章 辦個培訓班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一百六十三章 晚餐第一百六十章 私人工作間第十八章 入學第五十九章 彙報第一百七十五章 辦個培訓班第一百四十四章 邁出第一步第二章 酒廠第二百一十章 端午節申遺第一百六十一章 採棉機的問題第二十四章 國慶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九十三章 住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京城太極拳熱第一百三十九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百八十七章 超水平發揮的亞軍第五十四章 分手第七十一章 測試第一章 重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試箭第一百三十七章 甜馨磨坊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一百九十二章 製作弓箭(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林高手王羲之第十五章 返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綠色農業專項實驗室第二百零五章 歐洲行(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獎學金和運動會第二十八章 雞場第一百六十一章 採棉機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挑戰第三十章 聚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極拳比賽第四十七章 創新第六十二章 包地第八十四章 會所第一百八十一章 想寫一部小說第七章 夜談第十九章 軍訓第十四章 出遊第七十二章 藍圖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二百一十二章 網上圖書館第六十六章 旅程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辦個培訓班第六十章 禮盒第三十一章 鑑定第六十七章 買畫第八十九章 巡查第一百零八章 哄她們入睡第十六章 開業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五十三章 拜年第十五章 返京第六十九章 自駕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基地的選址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姑爺拜年第二十六章 買廠第二百零三章 代表團裡的競爭第三十九章 太極第一百九十五章 雪地獵兔第九十六章 得逞第二百一十二章 網上圖書館第五章 包裝第七十八章 挑戰第二十三章 投資第一百九十六章 逮些野雞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