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銅與錢

秋天的氣息漸漸變濃,太昊城附近的農田金燦燦的一片,估計再過些日子,田裡的糧食就可以收割了。

太昊碼頭旁邊,有一個貿易市場,這個市場是太昊族與其它氏族交易的場所,太昊的族的化肥、漆器等產品都從這裡出口。

碼頭邊上停駐的木筏來來往往,他們有的是過來太昊族貿易的其它氏族人,有的是太昊族到外面貿易歸來的商貿人員。

基本上,這個碼頭和市場都有人來往。

而從昨天開始,過來貿易的氏族人卻多了很多。

“又一批麻布啊,真好!臨近秋冬,太昊族人都需要添置新的衣物,而且我們的軍隊戰士也需要置換一批新的軍服!”陳昊在碼頭這邊,檢查着一卷卷的布匹,他感到很滿意。

太昊族工商部大臣叫阿商,他此刻正拿着賬本覈對着這次的貿易,聽到陳昊這麼一說,他也說道:“是啊!當初太昊您把種麻織布和精耕細作的技術傳授給附近一帶的氏族,所以現在各個氏族的農業和紡織業都非常發達,各個氏族主要的經濟他們以布匹換取我們工業園生產的各種物品。”

陳昊高興地點頭道:“嗯,很好。”

阿商又拿出一匹布,遞給陳昊看,說道:“現在各個氏族都會生產專門的布匹賣給我們,這些布匹都按照太昊您的要求,都是一米五寬,十米長。”

這批麻布是從附近各個氏族手裡交易回來的,太昊族出售黃豆醬、酸菜等產品,用這些產品換別人的布匹,布匹能用來製作軍用帳篷、油布、衣服等物品,尤其是軍用帳篷,可以說,布匹也是一種戰略物資,現在太昊族儲藏的麻布有三百多匹,平均一匹布能造五套衣褲,太昊族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派出商隊到各個氏族去回收布匹。

“很好,你們先把布匹運回去入庫,我還得去忙碌!”

陳昊安排阿商等人處理今個秋季收的布匹後,又感到了外貿市場一角。

這裡是新修建的銅店鋪,銅店鋪裡面出售銅礦石,也出售各種青銅器甚至青銅犁都有,除了青銅外,還有普通的銅水壺、銅鍋等普通銅器,這個銅店鋪也回收銅礦石和爛銅。

在銅店鋪的旁邊,還有一間專門出售錫礦石的店鋪。

銅店鋪和錫店鋪很是熱鬧。

銅店鋪的人員在熱情地招呼着其它氏族的人,銅店鋪老闆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各位慢點,各位慢點,今天的銅器很充足,請你們排好隊,按次序購買銅器。”

錫店鋪裡面的工作人員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可跟錫店鋪老闆打交道的都是些氏族族長,錫店鋪老闆不敢得罪這些人,只能不斷賠笑:“各位族長,太昊已經說了,會讓你們每個氏族都有錫礦石可換的。”

自從陳昊將青銅器的冶煉方法普及後,這四個親族就立刻派人到昊英族南部樹林裡的那個銅礦進行開採,可他們開採到銅礦石,只能煉出性質較軟的紅銅,紅銅根本無法用來造堅硬的工具,得添加錫才能使銅變硬,可是這一帶只有太昊族纔有錫,於是其它氏族想要造青銅器就不得不過來跟太昊交換錫或錫礦石。

此時,陳昊和冶煉場的場主阿冶在一旁看着這批熱情的氏族人過來貿易。

阿冶看到銅錫店鋪後面那個堆得慢慢的礦石倉庫,不禁豎起了大拇指:“太昊,你這招真是高啊,現在我們不用派大量的人手去挖銅礦石,就能有源源不斷的銅礦石運到我們部落裡。”

陳昊笑道:“哈哈,是啊,冶煉硬銅就必須用到錫,可我們太昊族雖然把青銅技術和銅礦位置公佈出來,但我們卻是牢牢地掌控着錫,沒有錫,其它氏族的鍊銅業便會被我們牢牢控制住。”

阿冶湊到店鋪那裡看了會,又跑了回來,感慨道:“一斤錫礦石換五十斤上等的銅礦石,一斤錫材更是得花費五百斤銅礦石購買,這實在是太.....太黑了...”

陳昊想到了一些事情,臉色有些沉,有些無奈地說道:“在前幾個月,大伏羲部族的蛇族人皇,要我們太昊族傳授他們製造硬銅(青銅器)的製造方法,他們本來就已經學會煉軟銅了,現在他們得到這個技術後,很快就能煉出青銅器,不過呢,我也留了一手,我把青銅器的技術傳給另外牛族,還有其它氏族,甚至連蛇族的死對頭共工部族人也學會了青銅器的冶煉方法,我不讓蛇族做大,我要讓他們各族忙於爭奪銅礦、錫礦。”

阿冶連問:“他們那裡也有錫礦?”

陳昊點頭:“沒錯,我從牛族那裡得知,他們那邊有一個錫礦,是在大伏羲部族旗下的一個氏族尊盧氏的領地內,現在,那個尊盧氏已經舉部遷徙,正在朝赫胥族趕去。”

阿冶聞言,感到很奇怪:“既然這個尊盧氏氏族擁有錫礦,錫是造青銅的重要材料,他們應該可以藉此機會挖錫礦出售,強大起來啊,爲什麼他們要投靠赫胥族呢?”

陳昊臉色有些興奮:“那個大伏羲部族表面團結,可內部的氏族卻是個個爲了自身的利益,我問你,如果有十個弱小的異族人牽着十頭牛在我們太昊族附近停駐,這十個人的懷裡都藏着一塊碧玉,你會怎麼做?”

阿冶想了一下,就連道:“碧玉?在東方大族那邊,一塊碧玉就能換三頭牛,如果是我的話,我直接派出戰士將那十個弱小族人打敗,然後搶奪他們的牛和碧玉!”

陳昊滿意地點頭:“沒錯,這便是懷璧其罪,一個人是沒有罪的,可因爲他弱小,懷裡還藏着昂貴的碧玉,他便會遭到別人惦記,這個尊盧氏現在就像這個懷有碧玉的人,如果尊盧氏部遷徙,他們那裡必定會成爲各個大部落的戰場!”

陳昊接着道:“所以啊,現在我把青銅器的製造方法公之於世,誰佔領了錫礦,誰就能掌握大權,這就能讓共工部族與伏羲女媧族再次相鬥,讓他們爲了那個擁有戰略意義的錫礦而征戰連連,而我們太昊族這邊卻可以休養生息,而且我們附近的氏族是我們聯盟的,昊英氏、渾沌氏這些部落強大起來,也對我們太昊族有利!”

說罷,陳昊就走到了錫店鋪的門口,此時四族族長都向陳昊抱怨,錫礦石太貴了。

陳昊賠笑道:“各位,我們太昊族的錫礦可不容易開採呢,如果你們覺得錫礦石貴的話,可以去買現成的青銅武器和青銅工具。”

朱襄族長聞言,一臉難受:“你們的青銅工具更貴啊,我說太昊啊,我們就想要一些青銅犁和青銅鋤頭、青銅鏟子,好多開墾田地種糧食,你就不能便宜點嗎?”

“便宜?這已經是很便宜了,你們也冶煉過青銅吧?多麼麻煩啊。”陳昊想了想,就繼續道:“這樣吧,你們覺得青銅器和錫材貴的話,你們可以先把銅礦石冶煉城粗銅,甚至是精銅,你們用銅材跟我們換青銅武器或是錫,十斤粗銅換一斤錫材或者一斤青銅工具武器,如果是精銅則是五斤換一斤,你們覺得如何?”

聽到陳昊這個提議,各個族長都願意接受,畢竟這雖然是辛苦了些,但都是比較省錢的辦法,一斤青銅武器一般是三分一斤錫和三分二斤銅製成,這些族長算了一下,都覺得直接冶煉粗銅直接購買太昊族的青銅工具比較划算,既然買比自己造划算,他們就覺得沒有必要花大力氣去自己製造青銅器。

看到各個族長都有大鍊銅材的意思,陳昊也是打蛇隨棍上。

他拿出了一些銅錠和銅錢,分別是一兩(五十克)、五兩(半斤)、十兩(一斤)、一百兩(十斤)的銅錠,還有一文銅錢(一個銅錢五克),貨幣單位的計量是以十文換一兩。

看到木板上放着的這些銅錢和銅錠,各個氏族人都覺得很新奇。

朱襄族長就問道:“太昊,這些銅器是什麼用的?”

陳昊聞言,就開口道:“既然我們以後都要用銅來交換貨物,我就想着把銅作爲我們交換貨物的媒介,比如說,我要從你們朱襄族購買一頭牛,我給你一百兩銅,又或者你們看着我們部落的漆器,也可以用銅錠來購買,總之,我們以後凡是交換其它物品,都可以用銅來購買。”

之前陳昊就打算給各個族長推廣陶幣,可是,各個族長都表示陶幣沒有價值,不願意換,尤其是他們生怕太昊族一直生產陶幣換走他們的物品,到時候太昊族不承認陶幣,他們就只能抱着一堆沒用的陶哭了,陶幣沒有價值,所以他們都不承認,太昊部族內部的氏族間的交易,就無法統一。

朱襄族長很快就想到了錢幣的好處,就連問道:“太昊,你是說,我們以後可以用銅購買化肥、購買農具?”

陳昊連忙點頭:“沒錯,我打算太昊部族聯盟內的氏族人,可以用銅作爲錢幣,讓我們交易的時候能夠方便。”

各個族長聽到陳昊這番話後,都陷入了沉思。

現在各個部落都需要青銅器,銅是非常有用的,就算不跟太昊族貿易,他們各個氏族都需要銅,都覺得銅有很大的好處,銅也因此成爲一般等價物,陳昊現在卻是直接把銅作爲流通貨幣。

各個族長認真地想過後,都覺得既然各個氏族都需要銅,對銅的需求也很大,銅也能換所有的物品,既然是這樣,他們就覺得陳昊的這個提議非常好,隨即都各個族長都表示同意陳昊將銅作爲整個太昊部族內部的流通貨幣。

現在太昊部族內部的各個氏族都使用了統一的度量衡,所以把銅作爲錢幣是非常合適。

爲了統一各個氏族的銅錠和銅錢的樣式和體積大小,陳昊給他們發放了模具,讓他們回去後澆鑄成錢幣,這樣太昊族就不用花人力物力去幫他們鑄造錢幣了,而且銅錠和銅幣的體積大小被固定下來,就能預防有部落在銅錠裡面放石頭造假幣,比較銅錠的大小是一樣,到時候,交易時還會稱量一下,這就可以很快就把造假的銅錠辨別出來。

陳昊又把造銅錠和銅錢可能會遇到的造假方式和辨別銅錠造假的方法,說給這些氏族長聽,也間接地告訴他們,不要去想着造假。

銅錢的宣揚工作完成得很好,各個族長都表示會鑄造銅錢方便日後流通。

送走這些族長後,貿易市場的礦石倉庫裡堆着數萬斤上品銅礦石,這數萬斤銅礦石足夠太昊族煉出上萬斤銅了,如果像太昊族以前爲了封鎖鍊銅的技術,就會偷偷摸摸地去挖礦,然後每次只能挖一千斤左右的礦石回來,而一年也就只能挖個五六千斤銅礦石,可從今後起,太昊族不需要拍人去挖礦,就能有源源不斷的銅礦石自動運到太昊族內。

數日後就要進行秋收了,今年太昊族休養生息,耕地得到回覆,而且耕地面積也擴大了不少,估計今年的糧食會取得不錯的收成,今年太昊族決定每年從餘糧中扣除四十萬斤粟豆來養馬,這花費非常巨大,不知道部落的糧食產量能否填補這個坑。

因爲陳昊要趕去赫胥族處理事情,所以今年的秋收,他就沒有留在部落指導秋收,太昊族人已經有十多年的秋收經驗,陳昊在秋收日也就祭祭祀祀,去看看試驗田的情況,其它的統計入庫工作都有專門記錄和計算,他打算回來後,再跟大臣們好好規劃明年的任務。

乘坐木筏往東行進了七日,陳昊終於到達赫胥族。

赫胥族使用了太昊族的農曆,也使用太昊族的先進種田方法,但赫胥族今年還沒有大規模使用化肥,所以他們的作物都長得沒有太昊族那邊其它氏族的好,估計等明年,他們使用化肥後,農作物的產量便會上一個臺階。

赫胥族長邀請陳昊回城寨裡面坐下來。

陳昊就問道:“赫胥氏,尊盧氏人什麼時候能夠到達赫胥城寨?”

第388章 佈防第346章 慶功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80章 貨物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294章 攻伐戎人(三)第99章 謹慎的朱襄氏第130章 黃皮子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490章 援軍第399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24章 騎兵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406章 太昊的附屬氏族第546章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張加更)第349章 能源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175章 桑林第62章 爭論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147章 激鬥第499章第519章 替罪羊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329章 車第113章 春分日第439章 巴第483章 刺頭第32章 蛋白質第271章 增稅第35章 地籠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殖場第208章 蠶與織143章 抓野鴨第18章 原雞第56章 魚藤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508章 運勢之戰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113章 春分日第538章第223章 推舉族長第28章 背式籃第80章 貨物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139章 採鹽果第180章 戒指第340章 後勤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101章 曬河鮮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271章 增稅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35章 地籠第545章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60章 慄陸氏族第492章 奸細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247章 產鉗的應用第341章 夜襲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347章 軍法第4章 窮得吃草第78章 割禾第214章 巡山第38章 技術革新第551章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259章 豐富菜籃子第231章 劣質鹽第124章 藥與草第11章 馴野雞第55章 遇豹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4章 窮得吃草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288章 建軍(上)第414章 叛民第466章 新軍糧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18章 原雞第457章 大庭縣第1章 回到原始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178章 建窯
第388章 佈防第346章 慶功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80章 貨物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294章 攻伐戎人(三)第99章 謹慎的朱襄氏第130章 黃皮子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490章 援軍第399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24章 騎兵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406章 太昊的附屬氏族第546章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張加更)第349章 能源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175章 桑林第62章 爭論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147章 激鬥第499章第519章 替罪羊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329章 車第113章 春分日第439章 巴第483章 刺頭第32章 蛋白質第271章 增稅第35章 地籠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殖場第208章 蠶與織143章 抓野鴨第18章 原雞第56章 魚藤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508章 運勢之戰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113章 春分日第538章第223章 推舉族長第28章 背式籃第80章 貨物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139章 採鹽果第180章 戒指第340章 後勤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101章 曬河鮮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271章 增稅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35章 地籠第545章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60章 慄陸氏族第492章 奸細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247章 產鉗的應用第341章 夜襲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347章 軍法第4章 窮得吃草第78章 割禾第214章 巡山第38章 技術革新第551章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259章 豐富菜籃子第231章 劣質鹽第124章 藥與草第11章 馴野雞第55章 遇豹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4章 窮得吃草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288章 建軍(上)第414章 叛民第466章 新軍糧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18章 原雞第457章 大庭縣第1章 回到原始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178章 建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