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陳章 駕到

陽西溪頭鎮西邊龍高山下,一大片山前坡地上,兩千多身着各色百姓服飾的民軍正在接受訓練。有的在起伏不平的山路上跑步,有的在平闊些的地面練習隊列,有的在簡易戰壕裡練習固定目標瞄準、移動位置後快速出槍瞄準,有的則練手榴彈投擲、拼刺、格鬥、戰術。

3月下旬的亞熱帶地區天氣已經非常炎熱,這些民軍滿頭大汗渾身溼透卻沒人躲在附近的樹蔭下納涼,在班排長們的口令聲和指導聲中認認真真地體會動作要領,糾正不良習慣。

一個百姓裝束的中年人從山下的友文村慌慌張張地跑到山坡上向訓練的民軍打聽了一陣,徑直跑到戰術場上,駐足觀察了一陣跑到一個在地上給周圍戰士做單兵戰術演示的軍官旁邊卻不敢說話。軍官講解完,起身把七九步槍交給身邊的班長,命令戰士們繼續練習。

拍着前胸、胳膊腿粗布衣服上的土,滿臉汗水灰塵混在一起髒兮兮難掩客家人長相的年輕人看了看來人問道:“葉村長,出了什麼事!不會是哪個國軍將領又來收編自衛團了吧。”

“周團長,真讓你說着了,152師中將師長陳章來了,還帶了三百多正規軍,都是全副武裝戴着鋼盔,機槍就六挺呢。口口聲聲說要帶着自衛團回茂名補充152師。”

“狗日的,想的美!現在誰在團部?韋團長知道了嗎?”年輕人抹了一把臉惡聲問道。

中年人似乎也恢復了底氣。聲調平靜下來對年輕人說:“黃主任、楊參謀長正在團部與陳章理論,韋團長帶着瓊崖二團在海邊訓練泅渡。已經派人去通知了,你快回去看看吧。”

年輕人想了想,大聲喊來不同訓練場上正在揮汗訓練的幾名幹部,圍攏在一起嚴肅地說:“同志們,粵軍大員又來打咱們的算盤了。這次不同於以往,上次張達來對我黨沒有惡意只是商談收編,比武讓他心服,咱們的瓊崖作戰計劃讓他感動。所以談不攏還是朋友。

這個陳章是餘漢謀的走狗,不是個好東西,一直在粵西阻撓民衆自衛團的發展,到處抓捕我黨黨員和青救會人員,破壞地下組織,被他以破壞分子名義殺害的同志將近一百。

他不是輕易好打發的,必須做好兩手準備。我這就回去,容營長、範營長、曾營長立即停止訓練、整理部隊向團部集中,一營一連秘密返回佔領村外製高點,二連插向南尾村截斷通向鎮裡的公路,三連向南控制石港村渡口,二、三營半小時後向村裡集中。陣勢做大。”

友文村是個不到百戶的小山村,村民半耕半獵,村裡沒有幾間像樣的磚瓦房,大都是些簡易的茅草屋,民衆自衛團把訓練營地設在這裡主要是看上龍高山前大片山坡荒地。不遠處就是大海,有一個不小的漁港。位置偏僻,複雜的地形非常有利於各種軍事技術的訓練。

去年鬼子海軍陸戰隊爲配合進攻廣州,在沿海一帶大肆活動襲擾,飛機轟炸、艦艇遊弋,小股部隊頻繁攻擊外海島嶼,陽江外海的南鵬島因爲盛產鎢礦,被鬼子佔領,造成沿海一片恐慌,友文村唯一的葉姓財主把田產、房產、漁船委託給管家逃到廣州、香港。

32歲的周楠是中山市委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秘密從事城市職工運動,陳海松來到華南要求廣東省委把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到鄉村,他帶領中山很多地下黨員和抗日民衆轉移到平潭,在歐陽毅的培訓班裡訓練了一個多月,學習黨的政策理論、根據地建設、軍事技能。

張炎雖是粵軍元老、抗日英雄,可惜在粵軍嚴密控制的粵西仍然得不到發展,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槍沒槍,好在十九路軍遣散後許多粵西籍官兵回到家鄉務農,在他的感召下紛紛攜帶武器和部衆投到他的門下,解決了人力、財力的問題,有了基本的隊伍框架。

一心想培養出爲國爲民的抗日鐵軍的張炎深知部隊的強弱在幹部,集中歸隊老兵、離散的學生建立了一所軍官學校,進行嚴格軍事訓練之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講中國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歷史、辛亥革命以來的現代歷史,用三民主義的理論分析中國落後捱打的原因。

結果這些行爲被戰區認爲是宣傳異端邪說,陰謀反叛被勒令解散,400多老兵被抽走編入粵軍部隊,倔強的張炎帶着剩下的四百多青年學生想進入湛江法租界繼續辦學又被軍方阻攔,張炎散盡家財維持了三個月不得不宣佈解散,學生們、老兵走了,發展陷入停頓。

在湛江向富商許愛明、張明西、龐鼎元等的幫助下總算在高州、吳川等地建立起幾隻自衛軍,可並不是他希望中按照他的理想願望建立起的號令統一、紀律嚴明、作風頑強、戰鬥勇猛的鐵軍部隊,還是鬆鬆垮垮、不堪大用的民團,這讓雄心不滅、壯志未酬的他很苦悶。

比他小五歲的妻子鄭坤廉女士是中山大學經濟學的高材生,畢業後在廈門大學任教成婚後全力支持丈夫的抗日事業,跟隨丈夫來到粵西他的家鄉吳川樟山用哥哥張世德的撫卹金創辦了世德農業職業學校、廣東省第四、第五保育院、婦女服務隊、抗日劇社等爲抗日服務。

鄭坤廉的妹妹在香港認識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談及姐夫的困境,廖承志表示我黨地下組織可以派出幹部幫助他組建民軍,往來溝通後,陶鑄認爲這是我黨向粵西發展的契機,也是建立起與瓊崖我軍聯繫通道的機會,很快達成協議雙方以抗日爲目的、以三民主義爲指導實現聯合。周楠在這樣的背景下帶領警衛營十名連排級幹部、百餘名戰士來到粵西。

根據華南軍區在粵西敵人統治力量薄弱地區建立立足點、逐步與海南軍區建立運輸通道的指示。周楠與八路軍連長王星辰、廣東省委幹部黃文康、容兆麟,張炎派來的19路軍副營長韋勝波、排長楊秉義經過勘查與張炎反覆溝通後把基地選在陽西溪頭鎮。

統一部署下廣州市學生聯合會下屬的青救會派來了數百青年學生、戰區工訓隊、政訓隊過來了百十多人、愛國華僑百餘人。又從當地民衆中吸收了數百,瓊崖無依無靠的難民經過細緻工作過來了數千人,不到一個月達到了四千多人,在基地戰士指導下開始了正規訓練。

這支部隊的異軍突起引起了視粵西爲自己後院的餘漢謀的警覺,加緊了監視、封鎖、拆解等動作,好在有張炎和李煦寰兩尊大神罩着,除了訓練也沒有什麼出格的行爲纔沒有強行取締,不過張達前來收編可是餘漢謀指使下的試探行爲。對此自衛團格外小心。

在村口就有二十來個戴鋼盔的武裝士兵架設了機槍佈置警戒線,儼然已經控制了村莊,周楠帶着村長快步來到村口,崗哨大聲命令停步,詢問他們的身份。村長緊走幾步走到前面氣喘噓噓地喊道:“各位老總別誤會,這位就是陽西自衛團團長周楠中校,前來拜會陳師長。”

樹蔭下站起來一個少尉走出來打量了一眼毫無懼色依然快步前行。穿着百姓服裝、渾身是土、滿臉是泥的年輕人,團長,中校,簡直就是個叫花子!不屑地說:“真是他孃的民團自衛軍,一點官樣也沒有。快進去,我們師長等着呢!嘖。嘖,找個地方把臉洗乾淨!”

周楠橫了白白淨淨、收拾的油頭粉面的少尉一眼,拿出上官的口氣訓斥道:“本人是戰區政治部任命的中校督導員,你見面不行禮說明你不懂軍規,出言譏諷友軍說明你不尊軍紀。警戒線如此鬆散說明你沒有作戰經驗,看到那兩挺機槍了嗎?隨時可以要你的命!”

啊。狗孃養的民軍還敢跟正規軍動武,忙順着周楠手指的方向看過去,乖乖不得了,自己一羣人吹牛打屁的時候村外幾個小山坡上已經摸上來二十多個人隱藏在樹後、石頭邊伸出步槍對着這裡,高處兩挺機槍鎖死了自己的機槍,這要打起來自己一個排只怕一個也跑不掉。

嚇出一身冷汗的少尉可不敢拿命開玩笑,忙向着像個叫花子似的周楠立正敬禮:“卑職152師454旅908團一營一連一排排長曾雪峰奉師長命令前來迎接周團長,請進村。”

周楠面對前倨後恭的曾雪峰迴了個軍禮,隨意地說:“曾排長記住,軍隊是要打仗的,要那些花花架子幹什麼?要的是精神、勇氣和技能,這些都需要苦練,只有苦練本領才能戰勝日寇、保住國土家園和自己的命,你這些兵缺乏基本訓練,根本沒有作戰意識。

站沒個站樣、坐沒個坐像,不挖戰壕起碼也找個地方隱蔽自己吧,槍還在身上挎着,那幾個還把槍靠在樹上,機槍邊連個副射手都沒有,突然有事,你們根本沒有辦法做出反應。”

想不到這麼個土裡土氣的傢伙還是個帶兵的老手,說的頭頭是道的,自己從軍三四年了,好像就去年戰區楊傑參謀長巡視部隊時觀看了訓練後說過這些,陳師長、宋旅長、蕭團長以前根本就沒到連裡來過,營長、連長忙着打牌喝酒沒誰抓訓練,兄弟們也就慢慢習慣了。

這個民軍團長看來是個狠角色,看它的兵也都訓練有素,悄無聲息地完成了部署,趕快溜吧。忙點頭哈腰地應承:“是是是,長官教訓的是,他們也都是才從茂名抽丁派來的新兵,還沒有經過訓練,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回去卑職一定嚴加訓練。請周團長跟卑職進村。”

“不忙,不忙,我再等等韋團長,他帶着二團2000多人在海邊訓練,估計也快到了。你排裡怎麼就這幾個人,才一挺機槍。”周楠不慌不忙地看着手足無措的國軍士兵問道。

這還嫌少,以前才十來個人,楊參謀長巡視時把全營湊成一個連、全團湊成一個營糊弄過去的,這次擴軍纔給一個班配了七個人,機槍是連部專門派來壯聲勢的,全連才兩挺。

人家不急着進村他也不敢勉強,陪着笑臉說:“長官見笑了,咱們152師可是戰區的主力師,滿編要到一萬五呢,北邊打仗都抽到64、66、83軍去了,只留下一個團,現在擴編纔剛開始,補充了好幾個保安團有七八千人,等貴部到了茂名,咱們師就能滿編了。”

還真以爲咱們巴不得加入粵軍呢,岔開話問道:“你們在瓊崖時見到鬼子了嗎?”

“以前62軍是駐在瓊崖,有一兩萬人幾十門火炮,北上時抽走了不少部隊和裝備,只剩下萬把人,鬼子轟炸廣州時爲了策應珠江口152師就調到了西江地區,師部一直在茂名。

在瓊崖的只有軍部和保安第五旅兩個保安團、七個守備營,總共就3000多人。聽逃回來的兄弟說鬼子相當兇猛,擦着頭皮飛過的飛機叫的怕人,大炮炸的遍地大坑。

好像他們也沒見到鬼子,掩護着當地百姓匆匆撤回大陸了。不過後來逃回來的百姓說海口、文昌、崖縣都給佔了,兵力還不少,飛機、軍艦到處轉,他們是從臨海偷渡過來的。”

“62軍現在兵強馬壯了想沒想過打回瓊崖,收復失地呀?”周楠故意問道。

“鬼子那麼多、那麼強,就咱們這點人馬哪敢去招惹他呀。不瞞長官說咱們團現在步槍才800支,機槍才12挺,師部纔有一個連6門迫擊炮,你說怎麼打回去?陳師長說了25軍來了頂在前頭,咱們的任務就是抓緊補充守住茂名、陽江沿海,不許鬼子上岸偷襲廣州。”

“鬼子要是不來呢?”“那不正好,大家都清閒!”

“鬼子要是從別處登錄怎麼辦?”“那就是別處防區部隊的事了,咱們守好粵西就行。”

周楠對國軍消極避戰早有認識,見怪不怪地轉移了話題:“你們平時搞些什麼訓練?”

訓練牌九、喝酒總不能告訴你吧,想了想說:“出操跑步、射擊、投彈都有。”

“每天能訓練多長時間?幾天打一次靶?扔過實彈嗎?搞不搞演習?”

ps:鞠躬感謝書友kaisa51的月票支持,祝新的一週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69章 贖買政策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30章 殺向山西第5章 謀劃勝利2第152章 陳玉成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4章 鄧文山第15章 天罰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1章 謀劃勝利1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7章 膽大包天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60章 延安會議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51章 決戰1第63章 撤離南京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57章 獨立一團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100章 廬山2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98章 部署剿匪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8章 王明回國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68章 王明回國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85章 東京大火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27章 代價慘重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47章 攻入魔窟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84章 演習2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83章 暫別華北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10章 奪取法庫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
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69章 贖買政策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30章 殺向山西第5章 謀劃勝利2第152章 陳玉成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4章 鄧文山第15章 天罰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1章 謀劃勝利1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7章 膽大包天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60章 延安會議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51章 決戰1第63章 撤離南京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57章 獨立一團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100章 廬山2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98章 部署剿匪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8章 王明回國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68章 王明回國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85章 東京大火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27章 代價慘重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47章 攻入魔窟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84章 演習2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83章 暫別華北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10章 奪取法庫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