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華南攻略

鐵鷹正由衷地感慨王凱的技藝和膽量,聽得後堂有人出來,連忙向煤堆跑。

“小赤佬,又藏在哪裡躲清閒,吃飯也要人請呀!”三哥晃動着胖胖的身子端着一碗飯菜罵罵咧咧地走出後堂。

見是三哥一個,鐵鷹鬱悶地拍拍胸脯,這下嚇得不輕,他也不便多說什麼,伸手接過碗筷,嘴裡連說:“多謝三哥、多謝三哥。”

三哥四下裡看看,沒什麼異常低聲說:“樓上已經撤席了,剛送上去果品茶水,還能聊一陣就該尋歡作樂,咱們的人還是不能上三樓。伱這邊想出辦法了嗎?實在不行就強攻。”

鐵鷹扒了一口飯,“強攻也不一定能獲得計劃,萬一打草驚蛇敵人改變計劃,我們更是沒有一點機會了,辦法總會有的,今天不行就明天,總要把內容打探出來纔好立功。

伱去忙吧,別讓鬼子產生懷疑。吃完飯我該幹什麼?”

“把裡面的泔水桶拎出來到到外面大缸裡,把爐竈裡的煤灰剷出來,還有垃圾桶也歸伱收拾。夠伱這個少校忙一陣的。還真巧他老婆病了請假,我還沒顧上安排伱就自己找來了。晚上伱就住在宿舍裡,都是些小工。他們睡下伱就可以走了。”說着又進到後堂。

鐵鷹忙跑回後樓,向上張望,哪裡還有王凱的影子!三樓的窗戶依然像原先一樣虛掩着,顯然這個神奇的特種兵已經進入三樓房間,現在應該到了屋頂了吧。

但願他一切順利。取得寶貴的情報,咱們軍統也跟着立些功。

不服不行,這八路軍也不知道是怎麼練出來的,冷靜機智、技能超羣。僞裝潛伏、狙擊刺殺樣樣在行,南腔北調、三教九流門門精通,自己的部下也算是受過專業特工訓練,可能只有在嚴刑逼供方面比他們狠辣,其他方面真是一般。

他也不能傻等着,幾口扒下還算不錯的飯菜,端着空碗探頭探腦地進了後堂,正在那裡品茶的鬼子看了他兩眼。嘰裡咕嚕地對後堂負責的鬼子經理說了幾句,那鬼子衝着鐵鷹和圍在桌旁吃飯地大廚小工們說:“皇軍說了,在客人走之前誰也別離開這裡。”

鐵鷹心裡暗暗冷笑,這鬼子還真是警覺。不過遲了!老子已經把飛天大盜請進來了。以他的身手,只怕伱們所有的秘密都被打探出來了。

鐵鷹猜的不錯,王凱此刻就趴在一根橫樑上,靜靜地聽着鬼子的談話。

這棟建築修了不到八年,是日本商人29年世界經濟危機後大舉進入中國的產物。大批的日本人爲了躲避國內的經濟衰退來到上海、進入虹口。買地置業。

新亞酒樓的東家與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村井蒼松是本家兄弟,在東京開了間歌舞伎寮,經營慘淡,聽說很多人來中國發了財。想起自己的本家哥哥就在上海當土皇帝多好的資源,不用太可惜了。毅然變賣了東京的物產來到中國。

在村井的幫助下,找到這處位於日租界中心繁華地界的街口。吞併三家中國人的店鋪,在原址上修建了這座中西合璧、料理中餐齊備、餐飲歌舞、尋歡作樂一條龍服務的高級酒樓。

有總領事的照拂、商人們捧場,加上酒樓服務齊全、菜品上乘,受到日本人、韓國人、甚至租界外的中國有錢人頻繁光顧,竟發展成租借地裡餐飲業的龍頭老大。

32年一二八淞滬作戰後,日本私自擴大的租界區合法化、商務管理歸日本領事館、安全歸海軍陸戰隊,儼然成了一個國中之國,享有完全的治外法權,吸引了更多日本浪人、商人、特務來到這裡,帶動了以虹口爲中心的整個租借地的繁華。

雖然村井蒼松在朝鮮義士尹奉吉的炸彈襲擊中與白川義則大將、重光葵公使、植田謙吉中將、野村吉三郎海軍中將一起嚴重受傷,好在現場作爲靠邊的岡村寧次少將及時組織救助,在醫院裡撿回一條命,被迫離開上海。新亞酒樓卻已是商譽日隆、名聲在外了。

不過頭腦靈活的村井依然和上海的帝國軍政高官來往密切,不遺餘力地爲軍國主義分子們提供免費服務,高級聚會、招待大多安排在這裡,商業地位更加鞏固。

此刻豪包裡山珍海味已經撤去,一羣侵華戰爭的急先鋒們酒足飯飽後、彼此消除了陌生感、毫無拘束地正在謀劃着一個足以把他們載入史冊的重大行動。

一個年輕陰柔的聲音:“說來真的很奇怪,一個陳海松竟改變了華中戰場的局勢,讓皇軍短時間內損失了五個師團一個艦隊一個旅團兩個飛行團,現在九個師團分成四路無一突破。不瞞諸位,天皇很生氣,對煙大將已經產生怨念,諸位要爲天皇分憂呀。”

一個醉醺醺,舌頭有些打轉的蒼老聲音傳來:“親王殿下,我們第五艦隊絕不會像第三艦隊那樣無能,華南既然用我們打頭陣,我們肝腦塗地,誓取廣州獻給天皇。”

“鹽澤司令官,大本營起初考慮到伱的淺海炮艦損失較多,對於淺灘較多的華南登陸作用不大,計劃使用青島的第四艦隊的,他們離大連更近一些,後來還是雍仁親王認爲伱當年一二八時任第一外遣艦隊司令功勳卓著、經驗豐富,所以選擇了伱,伱要珍惜。”

一聲椅子移動的聲響、隨後是一雙皮靴碰撞的聲音、豪放的軍人吶喊:“多謝親王陛下的賞識!放心吧藤室君,伱是21軍新任副參謀長,又是華南作戰計劃的制定者,我雖然年長些,軍級高點,但在戰區裡我是絕對服從指揮的。伱不知道我在華中方面軍幹得有多鬱悶!

煙大將歲數大了,行軍作戰過於小心。一點沒有當初在旅順、遼陽時的銳氣,不敢投入重兵、不願擴大攻擊範圍,總是兩三個師團的投入戰鬥,我的部隊爲了配合他們被分拆的亂七八糟。三個航空戰隊合肥、安慶、南京各一個。根本無法形成攻擊密度。

我認爲現代作戰就要集中所有的兵力兵器瞄準一點,連續不停地攻擊,直到把敵人強力擊垮,像他這樣沒有重點的寬正面多點突擊在支那軍優勢兵力面前不失敗纔怪!”

一個粗重的聲音附和着:“是啊,藤室君,我們第五飛行團也是分散配置無法形成合力,徽州一個大隊、合肥一個大隊、安慶一個大隊,徽州和合肥的兩個在空戰中損失殆盡。板垣司令官、稔彥親王司令官都在要補充,我哪裡還有多餘的飛機給他們調用啊。”

另一個年輕人問道:“真是奇觀,平津、淞滬、徐州、九江之前的戰鬥我們損失的飛機加起來也沒有這一場戰役損失的多,難道是支那空軍力量突然增強了嗎?”

“有末君。伱一直在總部不瞭解戰場形勢的變化。不是支那空軍強大了,關鍵是地面損失太大了,據我所知受損的三個飛行團大部分是在地面被搶劫、炸燬的,陳海松有一支類似於德國衝鋒隊的精幹武裝,驍勇強悍。讓我們幾乎是一夜間失去了空中優勢。

如果空中優勢還在,11軍豈能玉碎!他們那個‘飛虎師’駕駛着帝國的飛機、使用帝國的炸彈、控制着戰場的天空,轟炸皇軍的陣地、破壞後方的物資運輸線、,造成了重大損失。第三、第六、第九、第十師團都大受其害。

上個月中旬。我的飛行團一個高雄大隊與鹽澤司令官的14戰隊,集中了將近六十架飛機。苦戰了三天,把夜間偷襲合肥機場重創第一飛行團後被蔣介石命名爲‘飛虎師’的敵人基本消滅。雖然我們兩家也損失了30多架飛機,但真正的空中交鋒他們還不是對手。”

藤室副參謀長說話了:“巖崎君分析的有道理,海上、空中優勢是帝國騰飛、領導亞洲的優勢力量。我們在華中遇到了一個卑鄙無恥的敵人,總是試圖削弱我們戰場上的技術優勢,利用了我們後方空虛的弱點打擊我們的機場、港口,造成了戰場上的被動。

我們一方面動員國內加緊生產補充,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繼續遭受這樣的偷襲暗算。截止上個月,帝國生產了六百多架各型飛機,足夠裝備十個飛行團,但徐州、遠東、九江、潢川共造成了700多架的損耗,也就是說我們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一百餘架作戰飛機。

大本營對此十分震驚,已經下令所有機場必須配備相同編制的警衛部隊,海軍碼頭必須配備不少於一個大隊的陸戰隊。各後勤、技術兵種基地嚴格檢查進場人員,擴大警戒範圍及早發現偷襲者,電臺要經常變更呼號、密碼,防止被敵所乘。”

“藤室君,華南遠離惡魔陳海松,應該安全很多。我所顧慮的是華南陸地上我們沒有飛行基地,如果從臺灣起飛前往廣州作戰,留空時間只有不到一個小時,如果發生空戰半個小時就得返航,反而不如航母戰隊就近支援方便。”

“巖崎君,這一點大本營已經有所準備。據查華南支那空軍被抽調一空,伱們參戰的主要任務不是空戰而是對地面目標實施打擊,尤其是像虎門炮臺那樣的堅固陣地,增城附近的防禦工事。伱們先在臺灣換裝新飛機,戰事一起降落到三竈島上的海軍機場上去,與獨立第一飛行中隊一起承擔對珠江口、廣州之間岸防工事的轟炸。”

“這樣最好,不過登陸作戰,登陸場的開闢飛機數量至關重要,我們遠離主登陸場,第五艦隊只有兩艘航母70餘架戰機,其中一半還是戰鬥機偵察機,威力不夠呀!

另外,登陸作戰選擇的部隊是不是太差了些,第五師團幾乎是重建部隊,八個聯隊只有兩個是原來的建制,其餘全是預備役,重建以來在沒有經歷過任何作戰,第8、104兩個師團,遠東作戰元氣大傷,整補僅僅兩個月,他們能有多強的攻擊力很值得懷疑。”

沉默了一會藤室解釋道:“巖崎君想的很周全,在華南我們不需要擔心灘頭的阻截。據廣州方面的情報,餘漢謀手裡只有4個師兩個旅若干個炮團,唯一的裝甲營還在廣州,他們重點盯着珠江口和廣九鐵路,而廣州西邊的大亞灣、大鵬灣僅僅部署了一個旅和三隻民團,防備相當虛弱。

我們集中三個師團,用兩個旅團在珠江口、海陸豐佯攻,一百架戰機掩護兩個師團的主力在大亞灣登陸,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至於那三個師團再差也比支那精銳部隊強,15、17、22師團都是預備役組建的新編師團,不是把第三戰區二十萬人趕跑了嗎?”

一陣議論後鹽澤不解地問:“沒想到廣東只有這點兵,去年12月組建第五軍準備攻擊廣東時,那裡還有六個軍18個師20餘萬人,難道都調到九江去了?”

藤室調侃着說:“這要感謝戰敗的岡村將軍和缺乏戰略眼光的蔣總司令,11軍的部隊的確悍勇把支那軍主力全都集中到了九江一帶,現在大本營放任煙大將四面出擊,目的也就是更大限度地吸引支那軍向華中集中,拉開南北兩面的防禦力量,便於我們雷霆一擊。”

“南邊好理解就是廣東,北邊也有突擊計劃嗎?”

“田結君、諸位,大本營已經統一意見要在年內結束支那戰事,帝國將拿出全部兵力和物資用於這場決定帝國命運的致命一擊。作戰目標就是佔領武漢消滅支那政府、佔領廣州截斷支那入海口,佔領西安把支那攔腰斬斷,向南攻進四川、向北奪取包頭。廣州要靠伱們,西安要靠108、109師團對洛陽、西安的戰略進攻。”

“這樣一來我們更有信心了,我們第五艦隊雖然損失了不少小型炮艦和水上飛機母艦,但重巡洋艦有三艘,輕型巡洋艦有六艘,驅逐艦12艘,雷擊艇24艘,保證完成護送第五、第八、104師團上岸的任務。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還是希望給我們增補一些飛機,兩條航母現在缺編26架飛機。另外第四艦隊運送8、104師團過來時,可否把他們的兩個雷擊艇大隊調歸第五艦隊,補充近岸支援力量。”(未完待續。。)

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51章 決戰1第1章 廣靈接敵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36章 欺軟怕硬第95章 天津38師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30章 統一戰線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408章 大後勤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44章 舌戰板垣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10章 統一思想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54章 決戰4第33章 戰亂離人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59章 勸降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50章 謎底揭開第109章 到底用不用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9章 甕中捉鱉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344章 甦醒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656章 雷達站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76章 亂中取勝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217章 南澳島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22章 朝鮮戰士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99章 廬山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84章 演習2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194章 歷史舊帳
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51章 決戰1第1章 廣靈接敵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36章 欺軟怕硬第95章 天津38師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30章 統一戰線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408章 大後勤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44章 舌戰板垣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10章 統一思想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54章 決戰4第33章 戰亂離人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59章 勸降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50章 謎底揭開第109章 到底用不用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9章 甕中捉鱉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344章 甦醒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656章 雷達站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76章 亂中取勝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217章 南澳島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22章 朝鮮戰士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99章 廬山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84章 演習2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194章 歷史舊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