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

司馬懿這邊請求罷戰的疏奏送到鄴城,已經是十一月初的事情了。

這份疏奏,一送到曹叡面前,曹叡就氣的,再次把自家宮殿的傢俱裝飾換了一遍。

然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個勁的喘粗氣,平復心情。

曹叡年輕,比他老爹的身子骨也要硬朗一些.但架不住這些年,讓自己氣急敗壞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

曹叡現在算理解,爲什麼自己的父親不到四十歲就過世了.自己但凡能撐到那個歲數沒被氣死,已經算是老天眷顧了。

這個司馬懿,在朝中被人交口稱讚,說是不遜於大將軍曹真.可這個廢物,帶着八萬大軍圍攻洛陽,對付只有四萬不到的蜀賊,居然打了半年都沒有攻下洛陽。

而大將軍自家這個族叔啊,曹叡都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當初曹真去掉行軍趕路的時間,只花了不到兩個月就徹底平定遼東公孫淵的叛亂,曹叡還以爲自家族叔終於是奮起了.結果這次進攻弘農郡,先是三萬人被一萬人拖住,然後又被同等兵力的蜀賊打的只能龜縮防守。

合着自己手下的所謂“統帥之才”,就是這麼一羣垃圾玩意兒?!

遙想當年太祖武皇帝時期,宗室大將如夏侯淵,曹仁,外姓大將如張遼,徐晃,張郃.何曾跟蜀賊打成這樣的結局?!

到了自己這裡,打不過趙雲,張溪等輩也就罷了,連諸葛亮這個文官出身的傢伙,司馬懿都幹不過.還好意思吹噓什麼“司馬八達”?!

不行,越想越氣了

好不容易等到曹叡平穩下心態,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後曹叡急招陳羣,劉曄,滿寵,孫資,劉放五人,入宮議事。

前三個,是來給自己出謀劃策的,後兩個,是負責管理後勤家當的,都必須要到場。

司馬懿的這個疏奏,不管如何,還是要好好商議一下的,不能輕易做出決斷。

等到五人都到齊後,曹叡把司馬懿的奏摺給五個人都看過後整個宮殿內,安靜的有些詭異。

誰都不想先說話,因爲這話實在不好說。

戰也不是,和也不是.誰先說話誰倒黴。

曹叡一看這個情況,沒辦法,只能點名。

“司空乃先帝託孤重臣,於此事,有何見解?!”

曹叡詢問陳羣,並且突出了陳羣的身份,託孤重臣這種關鍵時刻,就是需要你們這些託孤重臣來發揮作用了。

陳羣聞言,略微沉吟了一下,拱手回答道,“臣不知軍務,謀略粗淺,本不當擅言”

特麼快別說這些廢話了,趕緊的曹叡內心想到。

“.然老臣以爲,此番戰事,縱不能奪回洛陽,亦不當丟城失地,一無所獲。”

陳羣這話的意思吧,曹叡倒是明白了。

停戰不是不行,但不能是以一種失敗者的姿態停戰,必須要用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停戰.也就是不能一無所獲。

可.這事兒,是咱們能掌控的麼?!

咱們是主動進攻方啊,沒能達成預定目標,那就是失敗了.怎麼還能在打不下洛陽,卻還能以勝利者的姿態,體面的結束戰事呢?!

“願聞其詳?!”曹叡實在不解,再次問道。

陳羣點點頭,說道,“此番出戰,雖未能攻克洛陽,卻也收復了鞏縣.可令司馬仲達屯兵據守鞏縣,威脅長安,以示反攻之意。”

陳羣這話一說,劉曄眼神動了一下.最後忍住了。

可曹叡不傻,他反問道,“如此興師動衆,只是收復一個小小鞏縣.豈不爲天下所笑?!”

陳羣還是在點頭,接着說道,“若僅此,當不足平息朝野物議天子可令司馬仲達領兵南下,進入潁川。一者,可解潁川之圍,二者,重新收復潁川全境,鞏固兗州屏障,亦不失爲一場大勝。”

哦.明白了,老頭子這是變着法子的想要救出兒子,同時給家鄉解圍呢。

就陳羣的這點心思,其實不難猜,畢竟曹叡明白,在場的其他四個人,也都明白。

可問題在於,雖然陳羣夾雜了不小的私心,他現在提出的這個主意,還真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臺階。

什麼佔據鞏縣,在陳羣和滿寵這種懂軍事的人耳朵裡,那就是一個笑話。

司馬懿要是真的屯兵死守鞏縣,信不信回頭蜀賊援兵到了,直接包圍鞏縣,讓司馬懿連撤軍的機會都沒有。

鞏縣那地方,對東面的虎牢關是一個不錯的警戒位置,但對洛陽來說,離得太近,根本無險可守。

反倒是重新收復潁川郡,這事兒多少有點戰略價值。 重新收復潁川郡,就等於是切斷荊州南陽郡和司隸河南郡之間的通道,是的蜀賊的荊州和河洛地區的聯繫斷絕了,等於是砍斷了洛陽防衛的一半援兵來援。

同時,守住潁川郡,就等於是在陳留郡和陳國面前樹立起了一道屏障,而汝南郡現在大部分還都是在東吳手裡,以現在雙方的立場,蜀賊也不存在繞道汝南,闖入兗州的可能。

守住潁川,兗州也就安全了一大半。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也是目前來說,大魏唯一可能收復失地的地方。

司馬懿只要留住少量兵力牽制住洛陽的蜀賊,他就可以大膽的分兵南下.洛陽太重要了,諸葛亮不可能放棄洛陽去救援圍攻潁川的蜀賊軍隊的。

你司馬懿七萬大軍,拿縮在洛陽的諸葛亮沒辦法,難道在野戰中,連四萬蜀賊都打不過麼?!

要是這樣的話,那你司馬懿也別回來了,直接當場自裁以謝天下吧!!!

放棄反攻洛陽,轉而反攻潁川.只要操作得當,大魏還是能收穫一些面子,以體面的方式,結束這一戰的。

至於陳羣這個老頭子的私心有就有吧,畢竟他這個主意,是目前唯一有可執行性的主意。

劉曄和滿寵這時候也站了出來,對陳羣的建議加以了贊同。

一般到這裡,這三位大佬都背書了,事情應該也就定下來了。

但.曹叡還是覺得心裡不舒服啊。

自從他繼位以來,面對蜀賊的戰事,他就沒有贏過。

一次反攻關中,雖然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後失敗了,但起碼的,在戰事一開始的時候還是佔盡優勢的,後來就算失敗了,也把蜀賊打的傷了元氣,消停了好幾年。

可這次,反攻洛陽,付出了這麼多的代價,甚至不惜跟反覆無常的吳國結盟,跟吳國一起兩線夾攻.結果就這麼雷聲大雨點小的要結束了?!

曹叡真的不甘心。

而在一旁觀察了半天沒說話的劉放,看到曹叡的這個神態,眼珠子一轉,突然站出來,說道,“臣以爲,還有一策,可解今日之圍。”

曹叡都意外.劉放怎麼就站出來獻策了?!

孫資和劉放這兩個人,歷經曹丕,曹叡兩朝,掌控中樞,也算是位高權重了,但是在面對軍務方面,這兩人一向是不太發言的。

一方面,不管是曹丕也好,曹叡也罷,都不是蠢貨,知道這兩人擅長的是政務,因此在軍務上,是不太會聽從這兩個人的建議的。

另一方面,有着劉曄,陳羣,滿寵這些謀略出衆,又是三朝老臣的大前輩在,不管是軍議還是朝議,都沒有這倆小輩說話的份。

所以,這次劉放站出來獻策,其實曹叡也是很意外的。

但.聽聽吧。

“卿有何言,可試言之。”

反正曹叡也不是很滿意陳羣的策略,先聽聽劉放的想法,如果不行,再駁斥就是了。

劉放頓時精神一震,然後說道,“臣以爲,此番反攻洛陽,正是提振士氣,展現我大魏雄心之戰此戰,不可輕棄。”

“昔日太祖武皇帝戰於官渡,數月不得寸進,糧草亦將耗盡,本有退兵之意,然荀令君力諫之,方有官渡大勝,一戰而定河北今日之事,與當時官渡,何其相似也?!”

“故臣以爲,陛下當明斥司馬仲達退兵之意,令其繼續圍攻洛陽,陛下亦明詔天下,召集屯田民,擇其精壯者爲兵,精選十萬之衆,送於前線由司馬仲達,如此,何愁洛陽不破?!”

劉放說完,低頭不語.等待天子抉擇。

而曹叡聽着劉放的話,眼神中異彩連連,可以看的出來,確實是心動不已。

看的陳羣,劉曄,滿寵等人都是心慌不已天子不會真的把這個蠢貨說的話當真了吧?!

不說現在的局勢跟官渡之戰時沒有半毛錢的相似之處,就說十萬屯田兵.從召集到成軍,需要多少時間,天子算過麼?!

這麼長的時間,後勤壓力有多大,天子知曉麼?!

陳羣一看這架勢不對啊,正想站出來再勸.曹叡卻已經站出來了。

“傳詔司馬懿,令其暫時退守鞏縣,然後速速分兵南下,以解潁川之圍。”

嗯,曹叡的腦子,還是很清醒的。

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698章 坦白第274章 王基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698章 坦白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23章 反對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34章 榨油第737章 爭(二)第1087章 應對第457章 換將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290章 戰報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158章 背鍋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700章 收尾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30章 攻城(一)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938章 求戰第356章 五虎將第692章 爭論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430章 任免第1153章 撤軍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234章 蔣琬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812章 擊潰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778章 舌辯第882章 破城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322章 疑兵計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1071章 重整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232章 鹽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698章 坦白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2章 面試第60章 授徒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274章 王基第704章 挑明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742章 歲月第232章 鹽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84章 沉船截江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051章 戰略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
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698章 坦白第274章 王基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698章 坦白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23章 反對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34章 榨油第737章 爭(二)第1087章 應對第457章 換將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290章 戰報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158章 背鍋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700章 收尾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30章 攻城(一)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938章 求戰第356章 五虎將第692章 爭論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430章 任免第1153章 撤軍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234章 蔣琬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812章 擊潰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778章 舌辯第882章 破城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322章 疑兵計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1071章 重整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232章 鹽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698章 坦白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2章 面試第60章 授徒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274章 王基第704章 挑明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742章 歲月第232章 鹽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84章 沉船截江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051章 戰略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