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徐庶與張溪

第29章 徐庶與張溪

操練日一早,張溪早早的來到張飛的軍帳中。

張飛依然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倒是看不出與以往有什麼兩樣,反倒是張溪多少有點惴惴不安。

計策是他獻的,從昨天將士們的表現來推斷,這事兒應該能成.但張溪心裡沒底。

萬一今天還是有一半人堅持不下來.甚至都不用一半人,有三分之一人堅持不下來,那張飛會有什麼反應,張溪都不敢想。

所以嘛,張溪反倒是比張飛更加心急。

實在不懂,演義線的諸葛亮一出山就打博望坡,是怎麼做到指揮若定,開場就開香檳慶祝的.還是史實那個靠譜,基本就是掌管政務和後勤,沒那麼離譜。

可現在張溪真有些不敢想,畢竟徐庶都叫“單福”了,你能指望諸葛亮出山後一定按照史實路線走?!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張溪跟張飛旁敲側擊的打聽過了,原本應該在建安七年,由劉備指揮的博望坡之戰,在這個世界並沒有發生。

天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來到軍帳中,跟着張飛閒聊了一會兒,看看時辰差不多了,張飛準備擊鼓聚將,開始今天的操練。

至於關趙二營的小校們,已經早早的在軍帳外等候了。

可就在張飛讓軍正準備擊鼓聚將的時候,突然有士卒來通報,說是轅門外來了幾位大人物。

關羽,趙雲,居然親自來了。

不僅親自來了,還帶來了一箇中年文士。

這個別說張溪,連張飛都沒想到。

張飛去找關羽,趙雲商量借軍中小校過來參觀的時候,已經把事情跟兩位兄弟說明白了,今天這事兒就是用來刺激營中將士們的,並不是正兒八經的練出好兵了讓大家來參觀。

理論上講,張飛已經說清楚緣由了,這倆怎麼還會親自來自己的營中?!

但不管怎麼樣吧,二哥和子龍都來了,張飛沒道理不讓他們進門,帶着張溪兩個人一起,前往營門口迎接。

而這次,關羽和趙雲還真不是沒事兒過來看熱鬧的,他們倆的身後,還跟着一個年近三旬左右的文士。

張飛把三人迎到自己的軍帳中坐下,關羽纔開始介紹文士的身份。

“三弟,這位先生乃是大哥新授命的西曹掾,單福,單先生!”關羽對着張飛介紹道,“大哥命我帶先生熟悉軍中事務,本在子龍處巡視,正好聽說三弟今日要操練,就帶先生來看看了。”

關羽對着張飛說完,又轉頭,對着徐庶說道,“先生,這是某家三弟,任中郎將之職。旁邊這位是大哥府中兵曹掾,兼任某家三弟行軍司馬,張溪,張先生,與先生同爲潁川人士。”

關羽介紹完雙方,之後自然是雙方見禮的環節。

張飛倒也沒跟演義裡對諸葛亮那樣對徐庶,只是對着徐庶笑呵呵的一拱手,算是打過招呼了。

而張溪嘛,則是收回偷偷看趙雲的目光,略微忐忑的也跟着對徐庶作揖手,稍吸一口氣,儘量以沉穩的姿態說道,“溪見過元直兄,許久不見,元直兄一向可好。”

這事兒吧,張溪想過了。

劉備現在的這個草臺班子就這麼大,跟徐庶見面是早晚的事兒,一昧的躲也不是辦法。

與其一直藏着掖着,倒不如一開始就表明身份徐庶雖然聰明,但到底跟張溪只是見過幾次,而且兩人也有四五年沒見了,真要說多瞭解張溪,恐怕也不太現實。

只要自己不露出馬腳,應該不至於被徐庶看破自己的身份。

而徐庶顯然也是楞了一下,畢竟他一開始真沒認出張溪來。

畢竟都快五年沒見了,一個十五六的半大孩子長成了一個成年男子,徐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認出來。

等到張溪叫他的表字,徐庶這才認真的打量起張溪,再回想一下關羽剛剛介紹說的話,眼神從疑惑漸漸變爲驚訝。

“竟是元長?!”徐庶終於記起了張溪這個人,也是滿臉欣喜,說道,“一別五年矣,未想元長竟在劉使君麾下,真乃可喜可賀啊!”

“元直兄不也同在主公帳下效力,同喜,同喜。”張溪笑着,說着客套話。

徐庶是真的很高興。

這年頭兵荒馬亂的,能在職場遇到一個同鄉都不容易,更別說還是舊相識了。

雖然徐庶跟張溪也說不上是朋友,只是見過幾面的關係,但這年月,同鄉都自帶三分親呢,何況又是同鄉又是舊識的。

兩個人一時間竟然敘起舊情來,而一邊張飛坐不住了。

“怎的兩位先生還互相認識?!”張飛問道。

好奇,張飛就是純好奇。

徐庶則先對張飛一禮,然後才說道,“我與元長,昔年同在潁川荀公處求學,頗爲投契,未想今日又共效明主,實乃天大的緣分吶!”

徐庶這人會說話,這話說的,在場的三位將軍都微微點頭。

當面誇獎關張趙三個人,都不如誇獎一句劉備來的有用。

張飛更是高興,當場拉着張溪的手,對着徐庶說道,“先生既與元長舊識,這便好辦了。不瞞先生,我軍中將士操練等各項事務,全由元長一手操辦。俺老張這就敲鼓聚將,請先生一觀,先生若有疑問,可直接問元長便是。”

說着,張飛就出帳去聚將點兵了。

¸ тTk ān¸ ¢ 〇

這時候關羽微微一笑,站起身來,對着徐庶一禮,也跟着外出。

就留下趙雲照應這徐庶和張溪。

徐庶也是有點疑惑,略微轉頭,看了一下張溪。

徐庶印象中的張溪,並不是什麼精通軍略的人.怎麼突然就會練兵了?!

還記得當初在潁川求學的時候,張溪因爲年齡的原因,在學術上多少有點淺薄,看事物的想法也多少有點幼稚,並不是多麼出色的一個學生。

非要說優點的話,徐庶記得張溪好像確實看過很多書,也經常跟人聊天,從別人的隻言片語處獲得一些知識。

但這對一個青年來說,這也並不是一件好事。

十幾歲的半大孩子,人生閱歷本就淺薄,又自覺讀了一些書,對一些事務的看法容易固執己見,對一些比自己有學問的人也容易盲從,別人說什麼他會不假思索的直接就接受。

這不是一個做學問的態度,也不是一個做實事的態度。

當時徐庶跟張溪相交,一個是因爲兩人的座位就在隔壁,另一個也是因爲寒門子弟抱團,畢竟世家子弟壓根不搭理他們。

怎的四五年沒見,張溪不知道從哪裡學來了一套練兵的手法了麼?!

這個得仔細觀察一下。

雖然徐庶沒想着剛投劉使君就做出得罪同僚的事情,這個同僚還是自己的同鄉舊識。

但軍中事務非同小可,如果一會兒的操練實在不像話的話,那徐庶也不會給張溪留面子的。

抱着這樣的想法,徐庶和張溪一起,走出軍帳,開始觀看起軍中操練。

然後徐庶就理解不能了。

軍中操練,徐庶在書上讀到多,也在實際的軍中見過.他可是剛從趙雲的營裡過來,趙雲營中的將士曹亮,可不是就這麼直挺挺的站着,啥都不幹的。

如果這就是軍中操練的話.那他徐庶之前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就算是白費了?!

徐庶不懂,也不理解。

但徐庶到底不是魯莽之人。

張飛這個軍中主將可不是新手小白,人家也是名傳天下的大將,雖然經常被人說有勇無謀吧,但好歹是老行伍了,不可能不知道軍中操練時什麼樣的。

他都認可了這種操練方式,那麼必有道理。

所以,徐庶決定暫時先穩一手,仔細觀察一下這麼練兵的用意。

而張飛這時候也怕有些人不懂就瞎咧咧,趕緊的跟二哥開始講解這個“站軍姿”的用意,順便把前天的糗事給說了一遍。

這裡真不是張飛不怕出醜,主要是讓大家知道,這種練兵方式的不凡之處。

吵歸吵,鬧歸鬧,張溪總是他張飛帳下的行軍司馬,在外人面前,張飛還是很護着自家人的。

嗯,這裡的外人說的可不是二哥和子龍.

藉着跟關羽介紹張溪練兵的用意,順便讓徐庶也搞清楚了這所謂“站軍姿”的實際意義。

有一說一,雖然用意是好的,徐庶也深知軍中士卒毅力的重要性,但徐庶還是覺得這有點異想天開了。

就這麼站着就行了?!

“先生有所不知,張司馬用此法,將新招募不足兩月的新兵,練成令行禁止,頗爲神奇!”

子龍厚道啊,是真的厚道人。

見不得徐庶納悶,也不想讓張溪被人當衆質疑丟面子,所以提前把這事兒給徐庶說了。

這事兒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甚至當時在操典上還很轟動純粹是徐庶來的晚,沒人告訴他這事兒而已。

徐庶當時就驚了。

兩月成軍?!

這是什麼兵法大家麼?!

也不對啊,當年孫武在吳國練兵,也沒說兩月成軍的吧開玩笑了,這小子還能比孫武厲害不成?!

當下徐庶暫時不着急了,先默默的看,看清楚了以後再說。

而慢慢的,徐庶多少看出點門道來了。

這個“站軍姿”.有點意思。

甚至,徐庶還像關羽建議,讓今天來參觀的小校們,也臨時組成一什,加入校場中去。

徐庶想看看,通過對比,來印證一些自己的猜想。

(本章完)

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928章 授徒第935章 互換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665章 突圍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724章 人選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939章 相持第126章 絕北道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59章 分工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4章 劉備歸來第927章 收徒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297章 不合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812章 擊潰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65章 朋友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243章 爭議第581章 切入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935章 互換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433章 巧遇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84章 沉船截江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1189章 變數第100章 接應第683章 影響第808章 添油第1153章 撤軍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367章 花關索第1102章 追擊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278章 議事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44章 張機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651章 退兵第784章 調整第1章 求職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018章 陸凱第243章 爭議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253章 拖時間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1212章 考試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292章 軍令狀
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928章 授徒第935章 互換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665章 突圍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724章 人選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939章 相持第126章 絕北道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59章 分工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4章 劉備歸來第927章 收徒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297章 不合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812章 擊潰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65章 朋友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243章 爭議第581章 切入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935章 互換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433章 巧遇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84章 沉船截江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1189章 變數第100章 接應第683章 影響第808章 添油第1153章 撤軍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367章 花關索第1102章 追擊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278章 議事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44章 張機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651章 退兵第784章 調整第1章 求職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018章 陸凱第243章 爭議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253章 拖時間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1212章 考試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292章 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