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祭祖前後

一場議事,張溪,黃權,龐統三人,都是滿腦袋漿糊的離開了劉備在長安的臨時行宮。

至於復設丞相之事,也沒有任何下文。

沒辦法,事情太大,在沒有想好其中的利弊前,三個人誰也不敢輕易表態支持還是反對的。

劉備也知道這事兒事關重大,也急不得,因此也沒有催促,先開始準備自己的祭祖大典。

這事兒已經確定了,就定在了九月初九。

九爲陽數,又是極數,九月又是正式秋收的月份,慶賀豐收,祭告祖先,符合禮制。

因此,劉備就在這一天,親自前往長陵,祭拜太祖高皇帝。

也是從今天開始,劉備可以不用再逢人就介紹自己,說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了。

劉備稱帝,已經算是以小宗入繼大統,如今再祭拜完了長陵後,就等於是跟老祖宗有了報備,以後可以自稱爲“高帝苗裔”。

這也是爲什麼劉備祭拜的是劉邦的長陵,而不是漢景帝的陽陵。

這裡面也是有政治學問的。

至於劉備登基詔書中提到的“嗣武二祖”中的另一位,世祖皇帝劉秀等打下洛陽再說吧。

有一說一,秦宓在這次劉備祭祖的事情上,真的是盡心盡力了,不僅搞的規模相當宏大,而且各種禮制,完全是按照周禮古制制定的,可以說在禮儀上,挑不出來任何毛病來。

就只有一點,讓劉備有點受不了太繁瑣了。

周禮的特點就是如此,越是重大的禮儀場合,對禮制的規定就越繁瑣,再加上秦宓爲了能夠彰顯這次祭祖的威儀,翻閱了無數的古籍,聯絡了各地的文人大儒,七嘴八舌之下,制定出了一整套繁瑣到極致,但同樣也彰顯皇室氣象的禮儀流程出來。

別人家祭祖最多一天,放到劉備這邊,一整套祭祖流程全部走下來,要花足足十天的時間。

順帶一提,這其中有足足五天的時間,劉備都是在長陵渡過的。

倒不是讓劉備在荒郊野外對着一個小山包呆了五天皇帝陵寢,在這個時代,是有專門用於祭祀的地上建築的,可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就一個封土堆孤零零的聳立在大地上。

甚至從範圍來說,也是相當的大,左馮翊的長陵縣,嚴格意義來講,都屬於漢太祖長陵的範圍,縣內的百姓,官吏,其實都有着爲漢太祖守墓的職責的。

所以,劉備是在長陵呆了五天,用來祭祀太祖高皇帝,但並不意味着劉備是呆在野外吹了五天的風。

可即使如此,劉備也有些受不了。

按照周禮,劉備要祭祖,就必須要穿相應規制的服裝,而這些服裝呢,雖然華美,彰顯帝王氣質,但真不算太厚。

再加上秦宓強調古禮,劉備哪怕多加一件內襯都會遭到秦宓的勸阻,因爲不合禮制,被人看出來的話會遭人笑話因此,劉備就算覺得冷,那也只能忍着。

九月初九的關中,雖然在時節上還不算入冬,但.真的夠冷的了。

要知道,整個東漢末年,都是小冰河期,別的不說,入冬的時間比以往可要早的多。

再加上關中本身的氣候就比蜀中要冷的早.祭祖完畢後,劉備就直接病倒了。

倒也不是什麼大病,只是傷寒而已劉備自從進入關中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得過七八次傷寒了,劉備自己都已經有點習慣了。

再加上有衛沈這個擅長治療傷寒的張機弟子在身邊保駕護航,劉備自己都沒有太當回事。

可這次,劉備大意了。

他的傷寒,一直反反覆覆的,始終不能痊癒。

而對此,衛沈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醫生不是萬能的,而且醫者有句老話,叫“藥醫不死病”.你自己作死,怎麼能怪醫者不盡力救你呢?!

既然生病了,那就放下那些政務,好好的靜養,經過藥物調理,這點傷寒,衛沈還是有把握能跟以前一樣,把劉備的身體再調養回來的。

畢竟是皇帝嘛,宮中各種藥材都有,治病肯定比一般普通人要容易一些。

可偏偏劉備不僅不聽醫囑,每天都處理公務到很晚,甚至於忙起來,連熬好的藥都不喝,又或者想起來什麼時候喝藥就讓人去準備.藥不是那麼喝的。

衛沈是真的盡力了,該勸的也勸了,該說的也說的可對方是天子,是皇帝,他要不聽,你能怎麼辦?!

而劉備呢劉備還真的不是故意的。

得承認,這裡面有劉備對自己身體的態度問題他真沒覺得一個小小的傷寒,能真的要了他的命。

但更重要的是,劉備也有劉備自己的理由。

劉備這次得病,是全程隱瞞的,沒有跟外界透漏半點風聲,甚至他的日常作息,還必須跟以前一樣,該出席的場合要出席,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不能給人一種自己病倒了感覺。

實在沒辦法,政治影響太大,不得不這麼撐着。

想想吧,你前腳纔剛剛大張旗鼓的昭告天下,敬天祭祖,聲勢弄的這麼大,大大的收割了一波政治影響力後腳你就病倒於牀榻,不能理事?!

這事兒.你讓世人怎麼看?!

尤其是曹魏方面,他們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人心稍微好一點的,也會懷疑你劉備是不是敬天祭祖的時候心意不誠,因此遭到了上天和祖宗的懲罰,這要是心臟一點的,大概會直接宣稱,劉備這個帝位不受上天認可,甚至不受太祖高皇帝的認可不然怎麼你剛剛祭祀完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不保佑你,反而讓你大病一場呢?!

這要是再借題發揮一下,曹魏的御用筆桿子們,真的能論證出一整套“天命在魏,劉備篡逆”的論調出來。

而且你劉備還不好反駁,畢竟你劉備是真的病倒了。

因此啊,劉備不能病,尤其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病倒,他必須硬撐着處理政務,接見官員,同時出席一些必須出席的場合,不能讓外人看出異常來。

就這麼硬撐着,劉備撐到了十月下旬。

十月下旬,基本就是入冬了,百姓都開始減少出門的頻率了,這個時候,劉備才能稍微鬆口氣,放鬆下來,好好休息一下。

但.時間已經有點來不及了。

撐了一個多月的傷寒,終究是傷到了劉備的身體,讓劉備的身體免疫力出現了問題.用衛沈的話說,即使這次能治好了,病根卻已經留下了。

一旦再遇到天氣驟冷驟熱,劉備的病情就容易出現反覆,誰也不知道劉備下次得傷寒,會嚴重到什麼程度。

爲此,衛沈都直接找到張溪,向張溪請辭,允許他回成都去再在長安呆下去,衛沈怕遇到華佗同等待遇。

張溪那叫一個哭笑不得,趕緊的給衛沈勸住了。

首先吧,劉備的性格跟曹操可不一樣,他就不是幹得出那種事兒來的人。

其次吧,衛沈是張溪專門推薦給劉備治病的,不管將來如何,張溪肯定是要保下衛沈的,如果讓衛沈這麼走了,那張溪的名聲也會受到影響的。

最後吧衛沈要是回成都去的話,自家這邊有人生病了可咋辦。

祭祖結束後,劉備發佈了一系列的詔令,這些詔令的主要目的,就是獎勵這次北伐的有功之臣,其中涉及到張溪的部分,就是落實了張溪雍州刺史的職責。

爲此,張溪可是早早寫信去了成都,打算接自家一家人北上長安,跟自己相聚呢。

這一路上,免不了的會有舟車勞頓,到了長安萬一有個水土不服的,不還得拜託衛沈幫忙治療呢嘛。

好一頓安慰,讓衛沈放下擔心,安心爲劉備治病,控制住劉備的病情,其他的不用衛沈去操心。

衛沈這才無奈的答應留下來。

沒辦法啊,雖然衛沈是被張溪從張機那邊坑來的,但古人重諾啊,衛沈既然答應了當張溪府上客卿,用醫術保張溪一家太平,那說到就得做到。

張溪既然請他留下來給劉備治病,他自然也不能一走了之.繼續治病吧。

而經過衛沈接連一個月的治療,再加上張溪,龐統,黃權三人苦勸劉備靜養.因爲祭祖大典得病的劉備,終於是在慢慢的恢復中了。

本來吧,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只要劉備繼續安心靜養,熬過這個冬春之交,大概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可劉備偏偏不幹。

一封詔書,急招漢中法正,劉巴,成都諸葛亮,張飛,襄陽徐庶,王基,趕赴長安議事。

而如此大規模的重臣調動,通過細作傳遞到身在洛陽的曹丕那邊,把曹丕給嚇了一大跳。

這才消停了多久啊,劉備你特麼要幹啥?!!

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89章 救援魏延第705章 女兒事第871章 滲透戰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158章 背鍋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98章 劉表病重第736章 爭(一)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957章 天意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989章 戰備第130章 攻城(一)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739章 私宴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77章 練兵衝突第940章 大變故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44章 議罪錢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398章 出兵第1123章 撤軍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652章 雪橇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834章 追擊第507章 開戰第149章 約定第909章 談崩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807章 夜戰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167章 攤牌第613章 進攻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80章 迎親第204章 名分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686章 公平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743章 人事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073章 流民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757章 離間計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503章 誰謹慎?!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840章 潰逃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864章 亂戰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984章 聯姻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
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89章 救援魏延第705章 女兒事第871章 滲透戰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158章 背鍋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98章 劉表病重第736章 爭(一)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957章 天意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989章 戰備第130章 攻城(一)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739章 私宴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77章 練兵衝突第940章 大變故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44章 議罪錢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398章 出兵第1123章 撤軍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652章 雪橇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834章 追擊第507章 開戰第149章 約定第909章 談崩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807章 夜戰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167章 攤牌第613章 進攻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80章 迎親第204章 名分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686章 公平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743章 人事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073章 流民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757章 離間計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503章 誰謹慎?!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840章 潰逃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864章 亂戰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984章 聯姻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