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漢軍軍議

時間稍微調撥一下,回到三天前。

重泉縣內,張溪領兵到此,已經有五天的時間了。

當張溪領兵剛剛抵達重泉的那會兒,得知魏軍在臨晉,大荔一線屯兵不動,分析可能是魏軍的糧草補給出現問題的時候,魏延就已經提出過,由自己領兵一萬,進攻大荔縣,試探一二。

這事兒,當時被張溪出於謹慎的原因,給否決了。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魏軍依然在大荔和臨晉一線按兵不動,沒有任何西進的意思.魏延是一天比一天不滿,一天比一天焦躁。

甚至於在軍議時,魏延直接口出怨言。

“如此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徒耗錢糧,坐視敵軍休養完成補給,錯失戰機.何用也!!!”

真的,說真心的,如果這場軍議就張溪和魏延兩個人,張溪早就一句“魏老匹夫”的懟過去了。

但可惜,這次的軍議,不僅僅只有兩個人。

不僅有張溪和魏延,在場參與軍議的人,還有張翼,郝昭,胡奮,向寵四人,多少得給雙方都留點面子。

再一個,如今的張溪和魏延,一個已經四十了,一個已經四十八了,也都是身居高位的人了,不可能再像十年前那樣,一口一個“膽小如鼠”,一口一個“魏老匹夫”的互罵了。

所以吧,魏延雖然口出怨言,但到底保留了對張溪的人身攻擊,而張溪自然不能再次回懟過去。

但魏延的說法,張溪還是需要壓制回去的。

“魏軍勢大卻按兵不動,我軍勢弱卻要主動出擊.魏將軍,自古以來,軍中可有如此用兵之法?!”

張溪冷着臉,立刻反問了回去。

反正氣氛實在說不上多好。

這種氣氛吧,頓時讓郝昭,胡奮,向寵三人,覺得有些如坐鍼氈。

我軍本來就勢弱,兵力不足,能不能擋住魏軍尚未可知如今要是軍中兩位將軍不合,引起內訌,這可如何是好?!

這個仗,接下來還怎麼打?!

有心想勸兩句吧,但三人對兩位主將的性格脾氣都不算太熟悉,畢竟相處的時間太短了,他們並不知道該怎麼有效的去插入這個對話氛圍。

可不勸吧,軍中不合,本身就是大忌。

也就是張翼,有點無奈的搖頭.這倆又開始了。

當年先帝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張翼跟着張溪和魏延一起作爲先鋒軍征戰過,總還是瞭解這兩位之間的相處風格.跟那個時候比起來,如今的這兩位,相處的氛圍已經算是“溫和”多了。

當年兩個人幾乎指着鼻子對罵,也沒有影響到整個北伐的進軍,相反,兩人甚至可以說是配合默契。

如今這點小口角,真的連爭吵都算不上。

但問題是一個是鎮西大將軍,一個是雍州刺史,前將軍,都是軍中排名前五的名將了,能不能別這麼讓屬下看笑話?!

再一個.魏軍動向雖然奇怪,但打都不打一下,試都不試一下的就選擇固守,張翼也覺得張溪有點太保守了。

是的,這次張翼,是站在魏延這一邊的。

其他三個人不敢勸,而如果由着這兩位繼續這麼拌嘴,對戰事也沒有任何幫助因此,張翼覺得,自己需要站出來了。

一方面勸一勸兩人,別這麼丟人現眼的。

另一方面,張溪召開這次軍議的目的,本身也是集思廣益,那麼張翼自然也需要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故此,張翼主動出列,先對張溪拱手,說道,“刺史請息怒,刺史所慮者,我等皆知,只是.屬下以爲,魏將軍所言,也未必無理。”

剩下三人一看張翼主動出列趟混水,已經是很驚訝了,一聽張翼的話,那是更驚訝了。

軍中主帥的決策,你張伯恭都敢質疑?!還是在主帥和副帥爭吵的情況下,站在副帥一邊?!

不是都說你張伯恭是主帥一手提拔起來的麼,怎麼的,還能這樣直接橫跳的?!

而接下里兩位位高權重的將軍的反應,更是讓三個不太熟悉情況的將軍們,目瞪口呆。

受到了支持的魏延,轉頭一看站出來支持他的人是張翼,居然沒有給張翼任何好臉,直接冷哼一聲,都不看人了。

而受到反對的張溪一看說話的是張翼,居然一點不滿都沒有,反而微笑的詢問,“哦,伯恭有何良策,可速速道來。”

這反應.反了吧?!

三位將軍目瞪口呆,但張翼已經習慣了,看都沒看魏延一眼,直接對張溪說道,“屬下以爲,魏軍屯兵不進,確實可疑,然如今細作情報傳來,魏軍也不似有缺糧之厄那屯兵理由何在?!”

嗯,這個問題,其實張溪也一直在思考。

剛來的那會兒,張溪分析認爲,魏軍屯兵不進是因爲糧草問題,但這麼長時間了,一些安插在曹魏軍中的細作總有機會傳出一些情報出來。

魏軍確實有些缺糧,但還不至於到必須停下來,原地等待補給的地步。

作爲進攻方,總是按兵不動,實在是說不過去。

這也是張溪一直不肯進兵的原因張溪總有些憂慮,在沒有找到魏軍按兵不動的真實原因之前,他不敢冒着損兵折將的風險,貿然進攻。

但總這麼猶豫,也不是個事兒因此張溪示意張翼,繼續往下說。

張翼心領神會,繼續說道,“我等在此固守,固然穩妥,然若魏軍真有陰謀.以重泉之於臨晉,卻也有些過於遙遠,魏軍若有異動,我等未必能一時之間掌握實情。況且,若敵軍之意,本就是要牽制我軍於此,敵軍再分兵偷襲他處,我軍一時不備,恐一時難以應對。”

“故此,屬下愚見,倒不如分兵於魏將軍,主動出擊,觀敵反應,屬下願率兵爲援,以作周全刺史依然坐鎮重泉,待敵軍反應後,再做決斷。”

張翼一邊說,張溪一邊點頭,認真思考.就魏延,繼續橫眉瞪眼,嘴裡嘀咕着什麼。

大概意思,其實大家都能聽到,但誰也不當回事。

無非就是抱怨這些話他早就說過了,某個人就是不聽而已。

但,實話實說啊,就魏延的說話的方式,就算意思跟張翼所說的是一樣的,可說出來的話,那是誰聽誰都覺得不能接受。

比如說主動出擊,試探反應這事兒,魏延確實說過,但魏延當時的原話可是這樣的。

“汝若擔心有失,某家自領兵去,成,則是某家之功,敗,某家亦會一力承擔,汝自行其事便可,毋需汝爲某家操心!!!”

聽聽這話,誰能接受.就差明說“你要是膽小,那我去趟雷”了。

再加上當時張溪纔剛剛領兵到達重泉,士卒急行軍後還沒有休整好,本來就是該穩重一些的時候.你魏延這麼說,就算你說的話有道理,誰能聽你的。

更別說張溪本身的性格也有點問題,用兵確實太過於謹慎了。

但如今嘛來重泉都四五天了,對面的曹真就跟瞎子一樣,好像沒看到自己領兵到來一樣,依然呆在臨晉一動不動。

這麼反常的應對,張溪也確實有些懷疑了。

這幾天,張溪也在想,是什麼讓曹真這樣的統帥,寧可冒着風險放棄戰略主動,一直在一個地方按兵不動?!

總不能是他曹真怕了自己吧?!

所以啊,張溪認爲,一定是有什麼地方自己沒想到的,而這個地方,一定是這次魏軍反攻關中的關鍵。

因此,今天魏延繼續說起出兵的事兒,其實張溪就已經有點要同意的意思了。

打一下,看看反應如何萬一就打斷了魏軍的戰略部署,讓魏軍露出破綻了呢?!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魏延說話的方式,張溪再怎麼樣,還是覺得沒法接受,下意識的就懟回去了。

這下好了,還得想辦法怎麼把話題給轉過來,否則沒法下臺。

而就在這個時候,張翼主動站出來,換了一種方式,支持了魏延的決定臺階有了。

但也不能這麼直接答應,就這麼答應,對魏延來說,反而是個侮辱。

哦,他魏延堂堂一個鎮西大將軍,叨叨了三天,張溪就是不同意,張翼一個雜號將軍一開口,張溪立刻同意這不是明擺着瞧不起魏延嘛。

所以啊雖然看魏老匹夫很不順眼,但是吧,張溪又不是魏老匹夫這種低情商的人,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張溪聽完了張翼的建言後,沒有立刻回覆,而是轉頭,問向了一直沒說話的三位將軍。

“三位將軍以爲,此事該如何處置?!”

三人一聽,頓時也傻眼了怎麼這裡面還有我們的事兒呢?!

回頭再一想,哦,對,現在是軍議,不問他們仨纔是有問題呢。

因此,三人趕緊各自思索了一下,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郝昭認爲,按兵不動其實也不是不行,重泉縣地處交通要點,想要繞過重泉縣去進攻左馮翊其他各縣不是不行,但糧道始終會處在重泉縣的威脅之下。

因此,只要守住重泉縣,魏軍必然不敢過於深入,更別說繞過重泉縣去進攻長安了。

所以,郝昭認爲,固守也不失爲一種好方略。

真不是拍張溪馬屁,郝昭是站在左馮翊防守的實際情況出發的,重泉縣確實是這樣的戰略要地。

而向寵則支持了魏延的建議。

一方面,向寵算是魏延舉薦上來的,又是魏延的老部下,得支持一下老領導。

另一方面,向寵用兵雖然中規中矩,但也不喜歡這種被動等待,始終慢人一拍的作戰方式這種作戰方式的容錯率實在太低,該主動出擊的時候,還是要主動出擊一下的。

至於胡奮他就簡單多了。

在場所有人中,胡奮最年輕,同時也是最渴望建功立業的人。

說真的,如果不是他不夠資格去跟魏延爭搶,否則他肯定願意自己帶兵去進攻魏軍,充當這個試探的棋子。

不管成敗,這都是一樁功勞,而如今的胡奮,正是需要功勞來證明自己的時候。

現場贊成反對比是四比二.張溪“不得不”下令,以魏延爲先鋒,領兵一萬,進攻大荔縣。

自己親率剩餘兩萬士卒,臨機而動。

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620章 潰敗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1044章 議罪錢第7章 三國第1189章 變數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67章 黃祖異動第171章 聯姻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4章 主僕第1012章 誘敵第4章 主僕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94章 輪班制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1123章 撤軍第158章 送犁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631章 單挑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621章 跑了第691章 戍邊第173章 人才第363章 議策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208章 投降?!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8章 開始練兵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324章 激將第658章 投誠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456章 反攻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31章 單挑第81章 衝陣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8章 過江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166章 暴露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996章 試探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56章 曲轅犁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739章 私宴第457章 換將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433章 巧遇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112章 甄城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65章 朋友
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620章 潰敗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1044章 議罪錢第7章 三國第1189章 變數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67章 黃祖異動第171章 聯姻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4章 主僕第1012章 誘敵第4章 主僕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94章 輪班制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1123章 撤軍第158章 送犁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631章 單挑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621章 跑了第691章 戍邊第173章 人才第363章 議策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208章 投降?!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8章 開始練兵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324章 激將第658章 投誠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456章 反攻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31章 單挑第81章 衝陣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8章 過江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166章 暴露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996章 試探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56章 曲轅犁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739章 私宴第457章 換將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433章 巧遇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112章 甄城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65章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