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

“大都督,此時亮明旗號,是否過於倉促了些?!”

零陽城外的東吳大營內,武陵太守呂岱,小心的問着周瑜。

圍攻零陽的東吳軍,實際指揮人一直是周瑜,呂岱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主將而已以呂岱的能力和資格,可做不到如此大規模瞞天過海的調兵。

呂岱本人對周瑜,那也是相當的信服在東吳,但凡經歷過當年赤壁之戰,瞭解當時危急形勢的人,就沒有不尊敬佩服周瑜的,只有那些啥都不知道的小年輕,纔會不知道天高地厚。

呂岱當年也是軍中小校,雖然沒有資格帶領一路人馬圍剿曹操敗兵,但也作爲軍中一員參與了那場戰鬥,對周瑜的膽略和指揮能力,呂岱根本不做任何懷疑。

只是,這次周瑜的用兵,呂岱有些看不懂。

按照計劃的話,這時候周瑜主動亮明身份,承擔起整場戰役的總指揮,有點太早了.之後可就沒法繼續麻痹蜀漢的主帥張溪了。

會平添出不少事端出來的。

可週瑜也沒辦法啊。

“定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咳咳咳.”

周瑜剛想開口解釋,但喉嚨口的不暢快,還是讓他止住了話頭。

而呂岱趕緊奉上清水,遞給周瑜,有些擔心的看着周瑜。

周瑜知道呂岱在想什麼,喝口水平復一下嗓子後,才繼續說道,“老夫無礙許是久不來荊南,有些許不適應罷了”

呂岱一聽這話,頓時想說些什麼,但被周瑜阻止了。

“吾非不知定公之憂,只是那張元長,絕非易於之輩。”周瑜不管呂岱的反應,繼續解釋道,“此前之計,雖粗淺一些,卻也是攻敵必救之策,郢縣,公安兩地,江陵之屏障,萬不可失可那張元長,依然在江陵按兵不動,縱使派兵來援公安,亦不過萬餘人馬。用兵如此謹慎,若老夫不亮旗號,此人焉能中計。”

呂岱聽完,若有所悟的點點頭,但隨即,又問道,“今大都督已然亮明旗號,這零陽.當如何之。”

周瑜眼神一凝,說道,“強攻之非如此,不足以信人。”

“如此,末將即刻點兵出戰。”

說完,呂岱就要出戰,但隨即,就被周瑜叫住了。

“定公且記,強攻十日後,便行圍三闕一之法。”

這話一說,呂岱又不明白了,轉回來問道,“都督,那石仲容亦非易於之輩,若圍三闕一,恐怕.”

周瑜只是微笑着點點頭,說道,“老夫就是要讓他突圍而去定公,我等所爲者,非零陽,非公安,乃江陵之軍也。”

這下呂岱是真的明白了,點頭道,“末將這便去安排。”

呂岱奉命出戰後,周瑜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這口氣一鬆,周瑜莫名的覺得,自己的喉嚨好像又有點不舒服了。

趕緊喝半口清水嚥下,緩解一下喉嚨異樣.然後繼續思考,接下來的作戰應對。

而此時的江陵城內,張溪開始有些着急上火了。

自打知道東吳軍的主帥不是那個還在建業拖拖拉拉的陸遜之後,張溪就下意識的認可了王基的判斷。

這次,東吳軍的主攻目標,搞不好真的不是江陵,而是襄陽。

是,陸遜用兵不太可能這麼冒險,但換成是周瑜,這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當年兩萬對二十萬他都敢上,還有什麼是他不敢的?!

真要這樣的話,那麼襄陽那邊,大概率是遭遇一場大戰了。

是不是要提前從江陵派兵去支援?!

可如果調兵去了襄陽支援的話,那江陵這邊的戰事,同樣也會變得非常的吃緊。

郢縣那邊有諸葛恪率領的兩萬人,零陽那邊,有周瑜親自率領的三萬人,這裡外裡的,就有足足五萬江東軍在江陵現身了。

如今江陵的守軍,算上零陽和公安的守軍,也不過是五萬餘人.如果抽調兵力北上去支援襄陽的話,那麼江陵的防守兵力,也會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

張溪來回盤算了一下,覺得先按兵不動爲好。

一來,一切都是猜測,萬一自己和王基都判斷失誤了,襄陽那邊沒有遇襲,東吳軍的主攻方向還是江陵,那貿然調兵北上,削弱江陵的防守力量,豈不是給了東吳可乘之機?!

二來襄陽那邊其實也不是沒有就近支援的援兵,即使真的遇襲了,文聘也可以向東三郡求援,還不至於被東吳軍快速擊破。 當年關羽進攻襄樊的時候,張溪可是副將,他很清楚襄樊防禦體系有多難打,當時關羽可是從五月份打到了九月份,才勉強攻下了襄樊體系.這還是託了老天爺一場大雨的福。

因此,張溪覺得,還是等襄陽那邊有了明確的消息,可以確定東吳軍的主攻方向後,再做調整比較好。

這不叫進軍遲緩,而是謀定後動嗯,是這樣的。

張溪一邊給着自己心理安慰,一邊等待着襄陽那邊的情報變化。

一直等到了五月初的時候,襄陽的文聘,終於是傳來了第一份戰報。

江夏水軍,確實行瞞天過海之計,偷摸的逆漢水而上,一舉擊破了文聘留在漢津渡的牽制船隊後,立刻加速北上,直奔襄樊而來。

而文聘在接到張溪的提醒軍報後也沒有大意,立刻收攏宜城附近的水軍船隊,收縮到襄樊匯合襄陽水軍主力,組成主力船隊出擊,跟東吳的江夏水軍在漢水流域幹了一架。

結果是雙方互有勝負。

文聘雖然在這場戰鬥中,憑藉着老道的經驗和對漢水水文的瞭解略勝一籌,把東吳水軍擋在了襄樊防禦體系外圍,但依然沒有阻止東吳江夏水軍在宜城附近的渡口建立水寨,引渡大量的東吳陸軍在漢水北岸登陸。

而隨着東吳在漢水北岸投入了上萬兵力之後,文聘判斷,這些東吳軍,很有可能是衝着樊城而去的。

故此,文聘一邊指揮襄陽水軍主動出戰,尋找擊破江夏水軍的機會,另一面,開始抽調襄陽步兵在樊城集結,準備進行樊城攻防戰。

同時,文聘已經提前往東三郡發出手札和張溪的私信,希望東三郡的寇封能快速領兵來援。

情況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而這個情況,跟王基所預判的,幾乎沒有什麼出入。

因此,當情況已經明瞭之後,張溪立刻找來王基,讓他去抽調一萬五千兵力,北上支援襄陽。

至於江陵,張溪自己留在江陵坐鎮,手裡還剩下七千左右的步卒守軍張溪開始正式考慮,是不是收攏郢縣和公安的守軍回軍,龜縮防守江陵算了。

江南岸那邊,周瑜打出旗號後,就開始了對零陽縣的強攻,張溪雖然還沒有接到零陽失守的消息,但在張溪看來,石苞要想靠五千人守住周瑜三萬人的強攻,多少有些不可思議。

所以.接應石苞突圍,然後直接領軍退入江陵駐守,應該也不是一個壞主意。

至於郢縣方向,州泰打的還算遊刃有餘,但問題是,如果南線撤軍後,東線繼續堅持的意義也不大了,倒不如趁着現在損失不大,提前收攏來的更好。

就這樣,張溪開始做出自己的調整,準備下令全軍回撤江陵.但這個命令,不知道爲什麼,張溪總覺得不太好下。

不是收攏兵力有什麼困難,而是張溪總覺得,好像有哪裡不對,自己好像有哪裡沒有想到,內心的不安,導致張溪遲遲的不願意下這樣的命令。

所以.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呢?!

張溪開始,從頭捋起了整個戰役的時間線。

戰役的起始,是諸葛恪領兵冒進攻郢縣,然後纔是東吳軍大舉圍攻零陽縣這好像有哪裡不對吧?!

計謀設定的,是不是太過粗糙了?!

如果說,東吳軍是先大舉進攻零陽縣,然後再出兵進攻郢縣,張溪倒是能有個理解。

畢竟江南岸的公安可比郢縣要重要的多。

東吳先攻零陽,威脅公安,逼迫張溪派出援軍支援公安,然後再讓諸葛恪進攻郢縣的話,似乎看上去會更加合情合理一點。

否則的話,僅靠兩萬東吳軍想要攻克有一萬漢軍守衛的郢縣,不顯得有點不自量力麼?!

難道他周瑜就不怕我搶在零陽被攻之前,直接出兵配合郢縣守軍,先一步擊破諸葛恪這一路進軍麼?!

還是說,周瑜就那麼篤定的認爲,自己不回從江陵出兵去救援郢縣?!

雖然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但.多少有點太牽強了。

周瑜作爲名震天下的名將,用計應該不會這麼淺顯粗暴吧。

這是一點,讓張溪覺得不合理的地方。

而另一點,與其說是不合理,反倒說是張溪想的有點多既然你周瑜都能瞞天過海的跑到武陵郡去指揮作戰,那麼那個據報依然還在建業的陸遜,是不是真的就那麼老實的在建業呆着?!

萬一陸遜其實也不在建業,那他會在哪兒?!

如果是北上去進攻襄陽了,那還好一點,但如果.陸遜其實早就已經召集完了江東郡兵,秘密的屯駐在了江夏呢?!

張溪一旦派出王基領兵北上支援洛陽,這時候陸遜突然從陸路出兵,匯合諸葛恪所部,圍攻郢縣,直逼江陵.好像麻煩也不小啊。

張溪有點麻了,他不敢輕易下決斷了,趕緊去命人召回王基,再議對策。

第1111章 劃紅線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144章 張機第204章 名分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812章 擊潰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495章 柳隱第1124章 僵局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256章 鍊鐵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486章 衆議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267章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1053章 水戰(一)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158章 背鍋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956章 影響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90章 聲東擊西第553章 調兵第321章 石苞第194章 示範區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686章 公平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204章 名分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477章 改制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571章 失守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591章 大昌集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228章 戰與和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66章 暴露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1212章 考試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1102章 追擊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155章 方案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282章 變化第1071章 重整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782章 敗退第781章 右扶風
第1111章 劃紅線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144章 張機第204章 名分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812章 擊潰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495章 柳隱第1124章 僵局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256章 鍊鐵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486章 衆議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267章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1053章 水戰(一)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158章 背鍋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956章 影響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90章 聲東擊西第553章 調兵第321章 石苞第194章 示範區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686章 公平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204章 名分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477章 改制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571章 失守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591章 大昌集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228章 戰與和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66章 暴露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1212章 考試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1102章 追擊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155章 方案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282章 變化第1071章 重整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782章 敗退第781章 右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