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巡視漢中

第492章 巡視漢中

章武二年七月,漢中。

經過四年多的治理,如今的漢中,已經慢慢的恢復了一些生氣。

雖然依然無法跟張魯治理漢中時相比,但如今的漢中,終於能看到村落有致,百姓安居耕種的樣子了。

四年前的漢中之戰,臨近結束前,曹操命人遷走了漢中近八成的人口充實關中,給劉備留下了一個空虛的漢中。

這其實有好也有壞。

壞處不用問,沒有足夠的丁口,就沒有足夠的稅收來源,土地無人耕種,也只會慢慢的荒蕪下去。

如今的漢中,確實無法跟張魯治理的漢中相比。

但這並不能說明張魯的能力更強,這裡面是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

一個,確實要歸功於張魯那個政教一體的治理辦法。

張魯繼承了五斗米道,改革教義,形成了政教一體的治理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無地流民進入漢中,充實了漢中人口。

再加上當時正是以馬騰韓遂爲首的涼州諸侯肆虐關中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的關中百姓逃難進入漢中,也讓張魯吃到了一波人口福利。

就這樣,張魯治理漢中時,依靠他那個特殊的體制,使得漢中人丁興旺,也讓張魯有資本可以割據漢中自立,劉璋以一州打一郡,愣是拿張魯沒有任何辦法,甚至還不得不引入外援,給了劉備入蜀的機會。

說句題外話.就劉璋這個能耐,有時候真的很不能理解那些吹劉璋比劉備強的人,這些人的臉皮到底有多厚.

第二個嘛,卻是劉備的小心思了。

如今天下雖然大亂,但蜀地還算安穩。

雖然在劉璋治下,蜀中世家和東州派們沒少跳出來鬧事兒,但持續時間基本都不長,除了趙匙那次叛亂外,基本影響力都不超過一郡,而且很快就能平定,因此蜀中不管是政治格局還是土地分配,都比較的固化。

雖然後來這個固化的池塘裡來了一條叫劉備的大魚,但劉備要在蜀中立足,也不得不考慮這些蜀中世家的利益,有些事兒不好做的太過火。

比如重新分配土地啥的,這事兒就有點不太好乾。

因此,劉備在打下漢中後,故意的不讓蜀中世家插手漢中的事務,就是爲了把漢中作爲自留地,用來封賞有功之臣。

蜀中是實在拿不出那麼多的土地來激勵自己麾下的將士了,而漢中正好被曹操遷走了人口,這不就是現成的無主土地麼?!

當然,這裡面也要感謝曹操,因爲曹操遷移走了八成的人口,基本稍微富庶一些的家庭他都給打包弄走了,這裡麪包括原本在漢中的一些權貴階層,而留下來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或者窮苦百姓,連當丁口的價值都沒有,所以纔會被留下來自生自滅。

這就是曹操遷走漢中人口的唯一好處——沒有了世家權貴豪強的牽制,劉備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經營漢中。

可能花的時間會長一些,投入的錢糧也會多一些,但這地方,是屬於劉備集團的自留地,蜀中世家一個都不準過來插手。

而如今,經過了四年多的開發,中書令諸葛亮和兵部尚書加前將軍銜的張溪,終於抽出時間,一起來巡視漢中。

中書令親自出巡,代表了劉備對漢中的重視,也是在對外釋放信號。

而張溪之所以也一起來,主要是因爲漢中是整個劉備集團的北進基地,下次要進軍關中,大軍還得從漢中出發,所以張溪這個兵部尚書也必須過來視察軍務。

所以這兩個人一起巡視漢中,倒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但諸葛亮和張溪都知道,這事兒,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麼單純的。

從成都到漢中的一路上,諸葛亮和張溪已經互相聊了很多,兩個人基本都猜到了劉備的用意,因此心情都不是太好。

而兩個人一到漢中,見過漢中太守黃權後,立刻就拉上黃權,開始了密議。

這讓黃權很不理解。

這倆要巡視地方民政或者是軍事,又或者說要去考察預度部的工作,這個黃權都能理解.一來就拉着自己密議,算怎麼回事?!

中央官員什麼時候可以跟地方官員密謀了?!

真不怕犯忌諱?!

可黃權回頭想想現任大漢陛下的脾氣,再想想諸葛亮和張溪的身份.好像真的不用怕。

皇帝是個直脾氣,而且知人善用,知道什麼樣的人該給什麼樣的待遇,懷疑誰都不會懷疑到諸葛亮和張溪這兩個人身上。

而諸葛亮和張溪也都是在新野時期就跟隨皇帝的人,可以說是跟皇帝一起患難與共走過來的,這倆的性格和脾氣,也不存在勾結地方官員,反叛皇帝的可能。

但.黃權還是想不通,到底要密議什麼?!

因此,到了內屋,打發掉僕從後,黃權首先問道,“孔明,元長,何事如此機密?!”

“公衡兄見諒!”諸葛亮先拱手致歉,然後纔對着黃權說道,“漢中乃緊要之地,又事關陛下北伐大業,事務緊密,故此不得不慎重。”

黃權頓時一愣,然後臉色也慢慢嚴肅了起來,迅速捕捉到了諸葛亮話裡的關鍵字。

北伐?!

什麼就北伐了?!

“權鎮守漢中,不知朝中要務.”黃權按照自己的想法,小心的斟酌了一下,還是說道,“只是權以爲,如今民生未復,這兩年,不宜大動干戈爲好啊!”

有些話,黃權不太好明說,也不用太明說。

上次北伐,距離現在可只有兩年時間!

那次北伐,可是幾乎傾國之力發動的,雖然打下了不小的地盤,但雍州北部和涼州就是個倒貼錢糧的地方,這兩年能保證穩定,已經是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結果了,怎麼可能在現在這個時候發動北伐?!

再一個,劉備登基地位纔剛剛第二年,實際登基時間也不過是一年又三個月而已這種時候,不應該是鞏固內部勢力,消除不利因素,休養生息的時候麼?!

這個時候用兵,不管是對朝廷還是對百姓,都是不小的負擔吧?!

黃權很不理解,爲什麼諸葛亮和張溪這倆跑來漢中,居然會說出北伐這樣的事情來。

可諸葛亮和張溪也是無奈啊有些事兒,真不在他們的預料之內,而且也勸不動。

諸葛亮無奈,對黃權說道,“公衡兄之言在理,只是.年初之時,荊州的關君侯生了一場大病,纏綿牀榻近月方得痊癒痊癒後,關君侯便上書陛下,請求再次征伐宛城。”

黃權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麼。

而張溪也順勢接口說道,“關君侯表章送到成都後,張車騎聞知,亦上表奏事,稱南北兩軍經過一年時間組建,可堪一戰.亦上表請求北伐。”

黃權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諸葛亮接着說道,“年初時,鄧伯苗自東吳出使而歸,帶來東吳孫權的問候書信及兩家互市的盟約,孫權在書信中言辭懇切,對陛下自稱晚輩.北地細作探報,曹魏在兗州豫州集結兵馬,欲對青徐不利。”

張溪又跟着補充道,“同樣是北地細作探報,今年三月,曹魏雍涼都督曹仁病故,宿將曹洪被曹丕調回鄴城,剝奪兵權後勒令其閉門思過,曹丕另遣曹真爲新任雍涼都督,駐守長安。”

好了,不用說了,黃權全都明白過來了。

第一,關羽一場大病差點沒挺過來,這大概讓關羽意識到了自己的年齡問題,想要趁着自己還能征戰的時候,替劉備打下宛城,威逼長安。

對關羽這麼高傲的人來說,戰死沙場他可以接受,但老死牀榻,這不是關羽想要的死法。

大概也是意識到了關羽的想法,所以張飛也跟着上書,明明從招募到訓練只持續了一年的南北軍,愣是被張飛認爲可以參加實戰了。

第二,就是江東現在的處境很不好。

年初的時候聽說了,孫權派往鄴城恭賀曹丕登基爲帝的使者,連曹丕的面都沒見到就被趕出了鄴城,丟了一個大人。

同時曹丕還發布了兩個檄文,昭告天下,挨個否定了劉備和孫權稱帝的合法性,並且同時向兩家派出了使者進行譴責。

聽說孫權被曹魏的使臣給氣的,在招待宴會上直接拂袖而去。

現在曹魏在兗州豫州屯兵,進攻青徐的目的昭然若揭,故此孫權故意對劉備自稱晚輩,認可了兩家互稱姓名國主的事實,同時想也不想的就同意了建立互市的要求.孫權顯然也不想兩面開戰,他要穩住劉備,然後全力守備青徐。

對劉備來說,東吳那邊要全力應對曹丕的進攻,那麼就不用擔心東吳會刷什麼心眼,再來個背刺偷襲荊州什麼的。

而長安守將曹仁病故,有威望,能替代曹仁的曹洪又因爲得罪了曹丕被召回鄴城,甚至還被卸了兵權讓他閉門思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沒有多少戰陣經驗的曹真。

東吳那邊沒有壓力,曹魏這邊重心放在了中原的爭奪上,長安守將還換成了一個小輩.就算是黃權站在劉備的位置上,他也會動北伐的念頭的。

但問題是你動念頭是沒問題的,卻不能真的這麼去做。

咱們的底子薄,兩年的休養根本不夠,咱們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和糧草,來發動第二次北伐啊。

北伐這個東西,實在是太過於勞民傷財了。

(本章完)

第92章 疲兵之計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91章 戍邊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142章 分地盤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277章 礦營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984章 聯姻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71章 博弈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589章 試探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931章 勸說第588章 山路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67章 花關索第28章 兵法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7章 論將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698章 坦白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153章 撤軍第665章 突圍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812章 擊潰第1051章 戰略第698章 坦白第57章 三顧茅廬第646章 議事(三)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28章 兵法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005章 勸降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1112章 甄城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09章 談崩第579章 調整第381章 對外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38章 求戰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72章 軍械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269章 清閒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1086章 搶攻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46章 家內瑣事第79章 巡視防務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10章 水戰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666章 敗退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902章 折中第773章 刻板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841章 甩鍋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251章 順流而下
第92章 疲兵之計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91章 戍邊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142章 分地盤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277章 礦營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984章 聯姻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71章 博弈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589章 試探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931章 勸說第588章 山路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67章 花關索第28章 兵法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7章 論將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698章 坦白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153章 撤軍第665章 突圍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812章 擊潰第1051章 戰略第698章 坦白第57章 三顧茅廬第646章 議事(三)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28章 兵法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005章 勸降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1112章 甄城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09章 談崩第579章 調整第381章 對外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38章 求戰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72章 軍械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269章 清閒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1086章 搶攻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46章 家內瑣事第79章 巡視防務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10章 水戰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666章 敗退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902章 折中第773章 刻板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841章 甩鍋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251章 順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