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搶攻

真的,有時候吧,司馬懿真的想回鄴城去看看,現在的這幫朝中大臣們,到底是怎麼規勸天子的。

當曹叡的詔命傳達到兗州的時候,司馬懿的這種感覺異常的強烈。

這麼明顯的錯誤決策,難道就沒有人站出來提醒一下天子麼?!

提前進攻?!

這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情麼?!

天子難道沒有考慮過,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如果提前進攻失敗,對軍心士氣是什麼樣的打擊和影響?!

而如果蜀賊在這個時候順勢殺入兗州,自己到底要靠什麼去阻擋蜀軍的反撲?!

因此,接到詔令的司馬懿,其實是非常的無奈和不爽的,可他又沒有辦法去拒絕執行詔令。

先不說他身居地方,無法立刻趕回鄴城去面見天子,訴說利害.就算他可以這麼做,他前腳離開兗州,估計後腳兗州和河洛的魏軍就會在曹爽的指揮下,提前發動進攻了。

他反不反對,這個洛陽之戰都是肯定要打的,既然這樣的話,由自己指揮,好過由曹爽這個草包去指揮。

因此,司馬懿還是認命的開始排兵佈陣,並且在開春的二月中旬,親自率領兗州的五萬士卒進兵虎牢關,策應在鞏縣駐守的王凌。

即使如此,曹爽依然對司馬懿很不滿意。

原因在於,天子詔命是在一月中旬的時候抵達了兗州,而司馬懿卻硬生生的拖了一個月的時間纔出兵這在曹爽看來,有些太慢了。

兗州和河洛之地,對出兵洛陽這件事已經準備了大半年了,要出兵的話,十天的準備時間就足夠了,可司馬懿卻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是不尊天子詔命,貽誤戰機。

而且,曹爽不能理解,既然是主動發動了對洛陽的進攻,爲什麼兗州有足足十萬兵馬,司馬懿只率領了六萬士卒出戰陳留郡的那四萬人留在那邊幹什麼?!

看戲麼?!

爲此,曹爽對司馬懿提出了強烈的質疑。

但這時候,司馬懿已經不理他了。

在沒出徵的時候,護軍有什麼建議和意見,司馬懿這個鎮守將軍還是要給出解釋和溝通的。

但軍隊一旦出征,司馬懿作爲主帥,完全可以不理護軍有什麼質疑,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部署和指揮軍隊。

你曹爽要是覺得這麼做不對,要強烈反對,也可以,請你請出天子節仗,那老夫現在就交兵權。

如果不行,那就閉嘴!!!!

說真的,曹爽是真的想請出天子節仗的,畢竟這是一個奪取司馬懿軍權的好機會。

但.現在的曹爽還不是歷史上那個被權利徹底衝昏頭腦的曹爽,他多少還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現在根本指揮不了這麼多的士卒,更別說擊敗諸葛亮,攻破洛陽了。

所以嘛,這個氣,曹爽忍了。

這邊司馬懿終於是擺脫了耳朵邊嗡嗡叫的蒼蠅,可以集中精力,認真的對待這次主動進攻。

而洛陽方面,諸葛亮也在緊皺眉頭,苦思退敵之策。

差一點,真的,就差了那麼一點時間.如果再給諸葛亮一個月的時間,那麼就不是司馬懿領兵進駐虎牢關了,而是他諸葛亮出兵進攻鞏縣了。

但可惜,時間終究是對曹魏有利一點。

不過也沒關係,事實上,在當初制定北伐計劃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考慮過魏賊比自己更早做好準備,主動發起進攻的可能性了。

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謹守洛陽,等待自己的主力部隊過來集結。 wωw⊙ ttκá n⊙ ℃ O

而現在,張溪和徐庶已經到了南陽了,正在等待後續部隊集結,只要東三郡和關中的主力部隊集結完畢,就會立刻北上,進行第五次北伐。

因此,對諸葛亮來說,最難的就是這開始的一個月。

而且,諸葛亮手裡現在有七萬士卒.洛陽五萬,弘農郡兩萬。

弘農郡的那兩萬人,諸葛亮沒有抽調,只是吩咐了王昶,讓他守好弘農郡,防止魏軍跟上次作戰一樣,從河東郡渡河。

而洛陽這邊,諸葛亮一邊派出張翼和黃權領兵一萬在孟津渡堅守,另一面,派出魏延帶領三萬北軍,主動進攻鞏縣。

你司馬懿拖拖拉拉的在虎牢關呆着算是怎麼回事,有能耐的,伱往洛陽來啊!!!

諸葛亮就是要通過進攻鞏縣的動作,逼迫司馬懿領兵來救援王凌,然後藉機拉長兗州郡兵的回援距離,爲下一步北伐作戰做好準備。

可這點手段吧,想要讓司馬懿上鉤,還是有點困難的。 一方面,在司馬懿看來,鞏縣那地方,距離洛陽太近了,也沒啥戰略價值,當初把王凌放在這邊堅守,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現在諸葛亮派人進攻鞏縣,堅守住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還守它幹啥呢?!

另一方面,司馬懿這次出兵進攻洛陽,雖然拖拉了一個月的時間,但這一個月的時間,可不是隨便拖拉的,司馬懿是在協調河東郡和河內郡的魏軍,進行協同作戰。

沒辦法,隔着一條黃河,通訊不便,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協調好這樣大規模的作戰,已經算是司馬懿統籌能力極高的體現了。

因此,現在司馬懿在虎牢關呆着,可不是不敢往洛陽去,而是在等河東郡和河內郡那邊動手,分散蜀賊的兵力。

所以.你諸葛亮要進攻鞏縣,那司馬懿直接下令,讓王凌撤回虎牢關得了。

可.這個時候,曹爽又來了。

在得知司馬懿讓曹爽棄守鞏縣後,曹爽表達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既然司馬懿的目的,是爲了分兵,那麼爲什麼不能讓王凌在鞏縣堅守,牽制住蜀賊的兵力,從而讓河東郡和河內郡那邊的郡兵,在孟津渡取得突破呢?!

曹爽這種爲了反對而反對的想法吧,司馬懿都不惜的搭理他戰略部署這種事情又不是開玩笑,哪能說改就改的?!

當初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理順了戰略部署,說好了是河內郡出兵孟津渡佯攻,分散洛陽守軍兵力的,現在臨時改爲讓他們主攻你飛過去通知他們啊?!

但是吧,對於讓王凌在鞏縣堅守這事兒吧你別說,司馬懿還真的有點想法。

其實吧,王凌在鞏縣如果能堅守住,倒也不是一件壞事。

一方面呢,王凌在鞏縣堅守,自己遲遲不派援兵過去,必然會誤導諸葛亮的判斷,讓他以爲鞏縣這裡不過是個幌子,魏軍的主攻方向是在孟津渡如果能引誘諸葛亮從鞏縣分兵支援孟津渡,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呢,王凌手裡還有一萬人,鞏縣再怎麼樣也是一個縣城,有城牆保護,打守城戰他有優勢啊。

一萬人的兵力,堅守一座縣城,面對不超過四萬敵軍的圍攻,要是連一個月都守不住的話,是不是有些不像話了?!

想到了這些,司馬懿也改變了主意,命人去給鞏縣的王凌傳令,讓他堅守鞏縣。

不過嘛,司馬懿也考慮到王凌的實際困難,也不是要王凌在鞏縣送死,因此,司馬懿給了王凌臨機撤退的權利.能守你就守,守住一個月最好,當然,真要守不住的話,退回虎牢關來也沒關係。

王凌接到了這樣的命令,能說什麼呢守唄。

魏延也是老對手了,王凌在上次的洛陽攻防戰中跟魏延交手過,知道此人的用兵風格,突出了一個猛是,在野戰中老子幹不過你,但這是守城戰,你再猛,有本事就飛上城牆來啊!!!

就這樣,王凌堅守鞏縣不退,魏延圍城猛攻.打了幾天,魏延察覺到了不對勁。

按照戰前丞相的預測和自己的判斷,這個鞏縣,並沒有什麼堅守的價值,魏軍也許會守一時,但最後還是會主動回撤虎牢關,保存兵力的。

可現在.就王凌這個防守的架勢,可不像是要撤兵的樣子啊。

爲此,魏延一邊繼續指揮士卒圍城進攻,另一邊,趕緊把這邊的消息,傳遞迴洛陽,告知丞相知曉。

而接到魏延的軍報後,諸葛亮也開始陷入了思考。

難道自己料錯了?!

司馬懿真正的攻擊重點,是在孟津渡?!

諸葛亮認真思考了好久,還是覺得不太可能。

畢竟,司馬懿在兗州,他跟河東郡和河內郡之間隔了一條黃河,往來傳訊並不方便.他要怎麼做到隔空指揮黃河北岸的魏軍進攻孟津渡?!

又或者,他司馬懿這麼相信司馬師,秦朗,夏侯霸這些人的能力?!

反正諸葛亮是覺得,司馬懿應該不是那種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人,他的主攻方向,應該還是在虎牢關一線。

但.沒過幾天,孟津渡的張翼發來急報。

魏軍強渡黃河,進攻孟津渡。

兵力,約在七八萬人左右。

這下,諸葛亮是真的猶豫了。

回家過中秋了,今天只有兩章,明天應該是沒有更新的,但國慶期間不會休息,還會繼續碼字,那時候應該會恢復到一天四章的地步。

另:祝大家中秋和國慶快樂。

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914章 壓力第208章 雒城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315章 退敵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236章 造紙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069章 休戰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71章 博弈第12章 秘方第456章 反攻第757章 離間計第46章 家內瑣事第374章 滇馬第665章 突圍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30章 勸關羽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051章 戰略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1130章 變策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22章 《蜀科》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418章 疲兵計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213章 “謹慎”第697章 私宴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20章 被搶了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761章 爭議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64章 博望之戰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139章 變故第204章 名分第989章 戰備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326章 關興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37章 一顧茅廬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204章 名分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437章 街亭第30章 對比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98章 劉表病重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808章 添油第331章 燒營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705章 女兒事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01章 突襲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915章 增援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242章 楊儀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
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914章 壓力第208章 雒城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315章 退敵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236章 造紙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069章 休戰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71章 博弈第12章 秘方第456章 反攻第757章 離間計第46章 家內瑣事第374章 滇馬第665章 突圍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30章 勸關羽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051章 戰略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1130章 變策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22章 《蜀科》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418章 疲兵計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213章 “謹慎”第697章 私宴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20章 被搶了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761章 爭議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64章 博望之戰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139章 變故第204章 名分第989章 戰備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326章 關興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37章 一顧茅廬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204章 名分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437章 街亭第30章 對比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98章 劉表病重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808章 添油第331章 燒營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705章 女兒事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01章 突襲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915章 增援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242章 楊儀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