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

魏延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依然沒能把郭淮留在酸棗城外。

郭淮到底是郭淮,曹魏的老牌名將就算是放在曹魏早期的那些名將中間,郭淮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眼看到情勢不妙,賈充後撤把自己賣到了魏延的面前,郭淮幾乎沒有任何思考的下令,讓自家士卒重新往戰場邊緣迂迴撤退。

必須想辦法重新拉開跟魏延所部兵馬之間的距離,這樣郭淮纔有後撤回酸棗的空間。

至於賈充管你死不死!!!

現在的郭淮,已經恨死賈充了,再也沒有什麼惜才之心了。

如果說之前賈充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潛力還能讓郭淮動心的話,現在賈充的所作所爲,已經讓郭淮絕望了。

賣隊友賣的那麼順溜,還怎麼指望這貨將來成長起來了能承擔大事?!

或者說,誰還願意跟這麼一個品行的玩意兒一起共事?!

所以,郭淮直接後撤,管你魏延是不是去追擊賈充,他都不管了。

當然,郭淮也沒有想到,魏延放着更大的戰功不要,選擇了來追擊自己這一路逃亡,郭淮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畢竟,郭淮選擇迂迴到戰場邊緣撤退,雖然能拉開和魏延之間的距離,但他撤回酸棗的距離,也被同樣拉長了。

這一路上,郭淮雖然儘可能快的在後撤,但魏延的追擊也不慢,始終咬着郭淮所部的後翼,不斷的追擊和進攻,不斷的殺傷着郭淮所部。

可偏偏,郭淮還不敢停下來重新組織陣型,安排斷後.自己就五千人,魏延麾下有近一萬人在追擊,但凡停下來一會兒,那就不要想還能撤回去了。

因此,郭淮只能一路拼命的後撤,一路逃奔回到酸棗,根本不敢回頭。

而造成的代價,就是被魏延尾隨追殺一路,傷亡了一千七百餘人。

小兩千人的傷亡,也讓郭淮在酸棗的守軍,從九千人,下降到七千人出頭。

至於賈充所部的援軍嗯,郭淮已經不指望了。

先不說就賈充那個小子的膽略,會不會再次組織潰軍集結,來酸棗支援.就算他能來,以現在這支軍隊的軍心士氣,讓他們進入酸棗,根本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本來酸棗的守軍都是從濮陽城內撤出來的敗軍,軍心士氣也不算太高,如果再讓賈充手下那羣剛剛經歷了潰敗的士卒也加入到酸棗守軍序列,整個軍心士氣就可以不要了。

這樣的軍隊,根本不可能守住酸棗。

所以,郭淮根本沒有期待賈充還能再收攏潰軍過來,而是選擇寫兩封信來應對現在的局面。

一封,是給延津渡口的蔣濟的。

郭淮要求蔣濟,不管用什麼方式,至少要想辦法給自己帶來一萬援軍。

否則的話,酸棗失守,延津也不見得能守得住。

另一封,是給在雍丘的司馬懿的。

郭淮當場告了賈充一狀,希望司馬懿能夠在賈充回去後直接軍法處置.順帶的,問問司馬懿,還有沒有可能,再給自己派點援軍過來。

酸棗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守不住酸棗,蜀賊就直接鑽到整個兗州魏軍的大後方了。

到時候,蜀賊不管是北上圍攻延津,徹底切斷大家的退路,還是南下助戰,進攻封丘,甚至是濟陽,都是不小的威脅。

尤其是蜀賊一旦進攻濟陽這個兗州軍團的屯糧地的話,那麼延津在不在手已經不重要了,整個兗州軍團當場就要土崩瓦解。

兩封信發出後,郭淮這才稍微鬆口氣,然後.城外的蜀賊,增兵了。

姜維派來增援魏延的一萬兵馬,終於在閻芝的帶領下跟魏延匯合了。

現在的酸棗城外,魏延手裡一共有兩萬一千人的兵力。

而郭淮現在,就剩下七千人。

三比一的軍力對比,剛剛魏軍又經歷了一場敗仗.現在蜀賊已經有了強攻酸棗的底氣了,而圍點打援的前置條件,也再次具備了。

郭淮頓時開始頭疼了。

郭淮這邊還只是頭疼,司馬懿那邊,已經開始焦頭爛額了。

這個仗打的,怎麼就沒有一次軍事行動,是能讓自己省心的呢?!

雍丘這邊,曹爽這個二傻子跟個傻缺一樣,讓他擔任接應使,這貨愣是守着後方不出兵,而且理由還一套一套的。

鬧得司馬懿最後不得不讓曹爽領兵回到雍丘,這樣司馬懿才能抽調出足夠的兵力去支援在城外紮營的陳泰,幫助他穩住防線。

可是這麼一來,司馬懿防守構想中的防守縱深就徹底沒有了,下次陳泰再次遇到防線不穩的情況,就沒有任何後路可言,必須要在城外硬拼死守了。但不管怎麼說,這事兒還算是能解決的可賈充那邊到底是怎麼回事?!

賈樑道到底在搞什麼?!

就算沒有足夠出色的將軍能夠領兵去支援酸棗,你也不能讓一個十八歲的半大小子上戰場吧?!

好吧,就算伱對你的兒子有信心,覺得他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可你看看現在這事兒鬧得。

擅作主張,臨陣怯敵,援軍沒有給郭淮送去不說,差點還把郭淮坑死在酸棗城外知不知道酸棗對咱們大軍的後路有多重要?!

也難怪郭淮會發這麼大的牢騷,對一個十八歲的半大小子都要告狀治罪.從軍報上描述的情況來看,真不是郭淮對小輩沒有容人之量,純粹是這小子乾的不叫人事兒。

可.司馬懿還真的不能給賈充治罪。

賈充乾的確實不地道,但他有個好爹。

賈逵不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是現在大魏朝廷內數一數二的存在,而且賈逵的風評一直很好,連天子曹叡都數次誇讚賈逵是公忠體國的典範,受到兩代曹魏天子的信重。

司馬懿再怎麼樣,都要顧慮到賈逵的想法。

因此,這事兒吧,司馬懿想了好久,最終決定暫時扣下郭淮的軍報,等到戰後,再跟賈逵私下商議這個事情。

治罪是不可能治罪的,但這個小輩的所作所爲,還是有必要讓賈樑道知道.還需多加管教纔是。

現在,還是迴歸到現實的問題上吧。

郭淮要援軍,司馬懿這邊,是無論如何也湊不出來了。

司馬懿已經連着往酸棗和延津一線派出了三次援軍了,但每次都是杯水車薪,酸棗延津一線始終在告急,就沒有真正把陣線穩定下來的一天。

有時候,司馬懿都不知道該怎麼去想到底是蜀賊太厲害了,還是自家人太無能了?!

司馬懿手裡也確實沒兵了,現在司馬懿麾下的這點兵力,他用來防守雍丘都覺得不夠呢,哪裡還能給郭淮再送一批援軍過去?!

所以,司馬懿只能給郭淮回信,讓他再稍微堅持一段時間。

但,司馬懿也知道,郭淮那邊既是再堅持,恐怕也無法完全保證酸棗的安危.這種情況下,司馬懿不得不開始考慮真正的後路。

是不是有必要,繼續在兗州,跟蜀賊繼續這麼耗下去了。

蜀賊如今的戰略,司馬懿也算是看明白了,就是在正面用重兵牽制住兗州魏軍的主力,偏師突襲兗州東郡,試圖切斷兗州魏軍的退路,從而實現困死兗州魏軍主力的目的。

而陳留郡這邊,是前線主戰場,延津和酸棗一線,是後路主戰場。

要破解這個局,其實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說簡單,是因爲現在的兗州局勢已經惡化了。

兗州南部的四郡已經失守了,中部的陳留,濟陰,山陽三郡,山陽郡幾乎不設防,濟陰郡的賈逵龜縮在定陶防守,陳留郡自己在守。

而北部的東郡也有一半陷入了蜀賊之手。

說白了,現在兗州已經失守了一大半了,剩下的地方再丟失,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這,就是司馬懿最後的後手——棄守陳留,領兵直奔酸棗,延津一線,擊潰魏延所部兵馬,收復濮陽,東阿,打通泰山郡通道,退守黃河以南。

你蜀賊不是要切斷我的後路嘛,沒關係,老子率領主力全線退守黃河南岸,收縮防線,壓縮所謂的“後路”,讓蜀賊沒有“後路”可斷。

就魏延手裡的那幾萬兵馬,戰力再強,能在我近十萬大軍的圍剿下逃出生天不成?!

這麼一來,後路沒有了威脅,司馬懿就只需要應對正面的徐庶所部了。

這是司馬懿最後的後手,而這個後手最大的難點在朝廷。

朝廷是肯定不會願意看到兗州失守到只剩下兩個郡的,不僅天子不願意看到,大臣們也不會樂意看到。

如果司馬懿擅自採用這樣的戰略,那麼即使守住了黃河南岸,將來回朝後,免不了也要承擔兗州失守的責任。

而如果司馬懿先一步上奏朝廷,由朝廷來決定是否採取這樣的策略.一來一回的時間太長了,等到朝廷下了決斷,就算延津能撐得住,酸棗的郭淮也不一定能撐得住。

酸棗一丟的話,司馬懿的這個戰略就算經過朝廷同意,實施起來,變數也會非常的多。

所以,司馬懿必須現在做出選擇。

到底是上報朝廷,等待朝廷旨意,還是自行決斷。

第156章 曲轅犁第757章 離間計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26章 找原因第640章 再見第1069章 休戰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729章 空城計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130章 攻城(一)第173章 人才第608章 攻心第1020章 兜圈子第518章 二將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59章 聯姻第989章 戰備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871章 滲透戰第1102章 追擊第85章 守城方略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251章 調人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989章 戰備第665章 突圍第69章 江夏變故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0章 江夏太守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94章 示範區第1112章 甄城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1213章第518章 二將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638章 身後事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176章 誤解第123章 聯軍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589章 試探第130章 攻城(一)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189章 置地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2章 面試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547章 逃命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44章 二顧茅廬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907章 南下第587章 處罰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
第156章 曲轅犁第757章 離間計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26章 找原因第640章 再見第1069章 休戰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729章 空城計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130章 攻城(一)第173章 人才第608章 攻心第1020章 兜圈子第518章 二將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59章 聯姻第989章 戰備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871章 滲透戰第1102章 追擊第85章 守城方略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251章 調人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989章 戰備第665章 突圍第69章 江夏變故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0章 江夏太守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94章 示範區第1112章 甄城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1213章第518章 二將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638章 身後事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176章 誤解第123章 聯軍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589章 試探第130章 攻城(一)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189章 置地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2章 面試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547章 逃命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44章 二顧茅廬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907章 南下第587章 處罰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