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火箭

第63章 火箭

博望是一個地名,並不是一座山坡的名字。

但博望這個地方確實地形險要,而且是通往新野的必經之路,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確實山林茂密,哪怕是可以行軍的官道,也是淹沒在山林裡的。

官道左右有山有林,中間可以行軍的大路又窄,只能容納五騎並行,一旦曹軍進入博望,確實容易形成一字長蛇陣,一旦被截斷,則收尾不能相顧,很容易陣型大亂。

而且這麼做,可以最大程度的讓劉備軍避免與兩萬曹軍主力硬碰硬。

畢竟博望這個地方狹窄,曹軍只要進入博望,就勢必成一條長隊行軍,而一旦遭遇攻擊,很容易被分割切斷,只有一部分士卒能面對劉備主力,另一部分無人指揮之下,士卒前進後退不知所措。

這樣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曹軍的兵力優勢。

再加上現在是秋季,山林乾燥,這要是引火用火攻,兩邊不是山就是林的,曹軍連逃都沒地方逃。

逃上山?!

別逗了,山上都是劉備軍,居高臨下不說,一陣箭雨下來就沒幾個能活命的。

逃入林?!

這個可以,但這年月的山林可不是後世稀稀疏疏的那樣就幾根木頭,樹林茂密的很,進去了視野都不超過十米,林中野獸也多的是。

而且一旦逃入林,能不能出山先不說,起碼短時間內是無法再回到曹軍大營裡了,這樣也相當於是削弱了曹軍的戰力。

所以只要夏侯惇不傻,他一定會驅趕士卒轉身打通來時的道路,會合自己剩下的士卒,統一指揮,這纔有翻盤的希望。

畢竟劉備兵少,不可能做到全部封死博望,後退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只是這次呢,諸葛亮可沒打算就這麼輕易的放過夏侯惇。

“三將軍,你率本部一千兵馬,先埋伏於安林之內,只待火起,便殺向曹軍後路,務必切斷夏侯惇於曹軍後路的聯繫.此事事關重大,還需三將軍多多用心。”

諸葛亮一臉鄭重的下達着軍令,而張飛想了好一會兒,這才上前,不情不願的接過了軍令。

至於張溪麼.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看着諸葛亮。

說好的“諸葛一生唯謹慎”呢?!

這不對吧,這個諸葛亮怕不是假的吧?!

你要是按照演義上那麼走,張溪在知道結果的情況下,肯定不會跟張飛關羽似的半信半疑,回頭勸一下張飛啥的,還能幫你圓個場。

可諸葛亮現在的這個軍令,跟演義裡完全不一樣。

演義裡諸葛亮只是讓張飛跟着截殺一下夏侯惇,並沒有要張飛截斷夏侯惇退路的意思.這是兩個概念。

至少在張溪看來,這個軍令很不合理。

讓張飛帶領他的本部兵馬,冒着被曹軍前後夾擊的風險,死守夏侯惇後路,方便前方關羽軍隊圍剿夏侯惇。

這要是操作好了,說不定還真的能一舉擒獲這位曹軍大將。

但如果操作不好,會賠上張飛整支軍隊,甚至張飛本人的性命的。

這也太冒險了。

不管在演義上還是歷史上,也不管博望坡之戰到底是誰指揮,夏侯惇雖然敗了,但都是潰敗並不是被圍剿怎麼現在諸葛亮的心這麼大的,想着要生擒了麼?!

而且這麼做,目的是什麼?!劉備又能獲得什麼好處!?

難不成是爲了徹底激怒曹操,讓他不管烏桓,提前率兵南下?!

先不說這麼做對劉備沒有任何好處,就說曹老闆吧,怎麼想曹老闆也不是這麼意氣用事的人.所以抓個夏侯惇又有什麼意義呢?!

諸葛亮的這個計謀,明顯是有着什麼後招的,但是什麼,張溪琢磨不透。

嘛,這些高層決策的事情,張溪暫時不知道,他現在要琢磨的,是怎麼幫張飛完成這個任務。

要殺入曹軍後路,切斷曹軍後路與夏侯惇之間的聯繫,這事情並不好辦。

如果跟演義一樣,夏侯惇帶着李典、于禁兩個人一起跟着前軍一起行動,那這事兒倒也不難。

一羣沒有指揮的曹軍,就是烏合之衆,只要注意攔截夏侯惇指揮的逃命大軍就好。

但如果是跟歷史線那樣,李典並沒有在前軍,而是在後軍.這事兒麻煩大了。

夏侯惇不是啥了不起的將軍,但李典這個人,卻是一個真正的將才。

這人心思細膩,而且指揮軍隊有方,不是一個莽夫般的夏侯惇可以比的。

再一個,一千人插入一萬多人大軍的後路,就算張飛的士卒們練了鴛鴦陣,張溪心裡也沒底這要是萬一沒攔住,那個諸葛借題發揮的話,事情就麻煩了。

也幸虧自己拉了一把自家主將,這要是咋咋呼呼的上去立個啥軍令狀的,不是憑白的讓諸葛亮立威不說,還要倒欠人家一個人情?!

張飛想的倒是沒有張溪想的那麼遠,但對於靠他本部一千兵馬攔截萬餘曹軍的事兒,他也覺得有點頭疼。

但那是軍議,軍令已經接了,那就沒啥討價還價的餘地了。

回到了自己的營寨後,張飛就拉着張溪,兩個人商量起來。

張溪也沒藏着掖着,把自己的顧慮和想法,都跟張飛說了一遍。

張飛聽完後,沉默了很久,才擡頭說道,“事已至此,思之無用。元長,我等既然接了軍令,當同心協力,共克敵軍.待破敵後,再與那廝討個說法。”

張溪也是點點頭,只是依然爲難,說道,“只是,以我等兵力,攔截之事,恐怕.”

張飛明白張溪的意思。

靠他這一千人馬去攔截,就算拼命死戰攔截住了夏侯惇,一番死戰下來,恐怕也會損失慘重。

都是自己一手練出來的士卒,朝夕相處一年多了。

但張飛更懂慈不掌兵的道理,雖然也不捨得,但軍令就是軍令,容不得討價還價。

張飛又不是軍閥,總是心疼自己的那點人馬和勢力,他是劉備的義弟,是爲了共同的理想跟隨劉備的人,不會在乎自己受到什麼損失。

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才能完成任務。

張飛的意思是死拼,哪怕拼光了自己所帶的這一千人,也得替二哥爭取時間。

但張溪不忍心,可時間又有限,天知道夏侯惇什麼時候就出發了,自己這邊卻連辦法都沒想出來呢。

張溪拼了命的想,想這個時代那些以少勝多的戰例。

赤壁之戰?!

這個是各方因素造成的,而且主力是水軍,並沒有借鑑意義。

潼關之戰?!

上哪兒去找這麼一座易守難攻的關隘,還得是大冬天的冷到一夜之間靠冰築牆?!

偷渡陰平算了,別扯淡了,也就是鄧艾的對手是劉禪,哪怕是換成劉璋,鄧艾也只有送死的份。

陳倉之戰好像這個有點可以。

陳倉之戰雖然說只是諸葛亮爲了策應東吳進攻襄陽而發動的一場小規模戰鬥,但陳倉守將郝昭能靠不到一千人的兵力,面對萬餘季漢軍隊而守住陳倉,除了陳倉的地形險要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郝昭使用了火箭。

是的,火箭。

這年月不是沒有火箭的,但並不是作爲常備武器,而是一種特殊武器使用的。

這個時候使用火箭的正常用法是引火。

比如說在糧草中夾雜硫磺等引火之物,吸引敵軍來搶,而這時候守軍一鬨而散,接着發射火箭引燃糧草上硫磺.不然人都跑了,這個火是怎麼起來的?!

把火箭當成常規武器的思路,這個時候是沒有的,一直要到陳倉之戰,郝昭纔是那個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火箭的人。

張溪覺得,這個思路是可以借鑑的。

而製作火箭嘛,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不要求跟特種火箭那樣,在箭桿上綁上硫磺包,然後點燃了射出去.成本太高不說,射程也近,箭桿上綁了東西還會嚴重影響準頭。

張溪的辦法就是在普通箭矢的箭桿上貼一小塊麻布,然後浸在油桶裡,浸上個三天,然後在發射之前手工點燃就好。

只求能燒的起來,不求燒多長時間。

至於油嘛,這年月沒有汽油,桐油在南方比較多,荊州也不好找,但是張溪有豆油啊。

那個倒黴的榨油作坊,錢出了不少,但出油量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倒是這些時日不停的嘗試,也積攢了不少的豆油。

張溪平日裡沒少去蹭點,雖然這年月也沒炒鍋,但是煮飯加點油和不加油,感覺上還真的是不太一樣。

現在嘛,豆油坊的油,全部被張溪給徵用了。

花了三天時間,浸出來第一批三千支箭,試了一下效果,卻發現差強人意。

射程雖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因爲是點火後發射,弓箭手的心理素質不過關,準頭基本沒保證。

再一個,射出去的箭雖然也能繼續燃燒,但燒完了箭桿後就沒啥威力了.也就是看着挺唬人,幾乎沒有太大的殺敵傷敵效果。

張溪和張飛都有點失望,但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了,而且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細作來報,曹軍大軍已經做好的出發準備,這時候,張飛也該遵照軍令,領兵出發了。

(本章完)

第494章 違令第297章 不合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324章 激將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863章 突圍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321章 石苞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486章 衆議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57章 三顧茅廬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73章 人才第630章 勸關羽第778章 舌辯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576章 截擊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608章 攻心第1101章 勸降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097章 壞消息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1189章 變數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766章 人選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256章 鍊鐵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39章 變故第1055章 水戰(三)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006章 開戰第665章 突圍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563章 圍堵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1192章 中計了第301章 收降第78章 開始練兵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583章 搶時間第1242章 應對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533章 善後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324章 激將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812章 擊潰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374章 滇馬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651章 退兵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705章 女兒事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1章 攻城(二)第1067章 戰長沙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772章 拖延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1069章 休戰
第494章 違令第297章 不合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324章 激將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863章 突圍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321章 石苞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486章 衆議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57章 三顧茅廬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73章 人才第630章 勸關羽第778章 舌辯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576章 截擊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608章 攻心第1101章 勸降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097章 壞消息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1189章 變數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766章 人選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256章 鍊鐵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39章 變故第1055章 水戰(三)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006章 開戰第665章 突圍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563章 圍堵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1192章 中計了第301章 收降第78章 開始練兵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583章 搶時間第1242章 應對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533章 善後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324章 激將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812章 擊潰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374章 滇馬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651章 退兵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705章 女兒事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1章 攻城(二)第1067章 戰長沙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772章 拖延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1069章 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