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襄陽的反應

第97章 襄陽的反應

劉琦到底沒聽陳到的,他決定親自來到了鄂縣,要跟周瑜“一決勝負”。

陳到的書信送到劉琦處時,其實劉琦已經率領後軍,在蘇飛的保護下從西陵出發了。

陳到勸劉琦回軍鎮守西陵的信,劉琦看到了,本來劉琦也確實很擔心,想要撤回西陵,但.蘇飛勸阻了劉琦的想法。

大軍剛剛出發,這才三天就退回去,軍令如此朝令夕改,非常影響士氣的,而且還有懼怕周瑜的嫌疑,於劉琦的名聲無益。

蘇飛總是統過兵的,跟劉琦這個不通軍事的小白不一樣。

因此,劉琦爲了自己的名聲和軍中士氣,只能硬着頭皮領軍前往邾縣,本打算在邾縣觀察一下情況的。

結果劉琦剛到邾縣沒多久,就聽說鄂縣城下的周瑜退兵了這下劉琦當然不能再等了,趕緊的過江到鄂縣,親自主持對江東軍的“戰鬥”。

誰都知道這位太守是來摘桃子的,但人家是太守,一郡最高長官,大家都是他名義上的下屬,能說什麼?!

只是這麼做,雖然可以讓他劉琦在劉表面前“長臉”,但將士們私底下怎麼想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因此,在給到襄陽的軍報中,劉琦“親臨鄂城”,“英勇指揮”,“擊退”了江東軍大將周瑜率領的三萬大軍,殺敵數千,斬獲軍資無數。

好在劉琦還要點臉,沒有誇大敵軍數量和斬獲數字,也沒有把鄂城防守的最主要功臣張溪和魏延給忘了,多少在給劉表的戰報裡提了那麼一句。

只是提不提的,對劉表來說也沒什麼影響。

劉表壓根不關心什麼張溪魏延,他只關心江東軍有沒有真的退兵。

至於是不是他這個兒子親自擊退的,劉表不想深究。

自己兒子是什麼德行劉表當然知道。

但只要江東軍真的退了,是自己兒子親自擊退的,還是兒子手下的文武將軍幫忙擊退的,對劉表來說並沒什麼區別,都是自己兒子的功勞。

所以,劉表讓南郡水軍派出了哨探船,查探鄂城的戰鬥。

結果很快,劉表就接到了屬於自己的情報。

江東軍確實久攻鄂城不下,被迫退軍。

但江東軍也不算沒有收穫。

先是在鄂城擊敗了江夏水軍,迫使江夏水軍沉船截江,退守沙羨休整。

然後就是在撤退前,周瑜在下雉設伏,一舉擊破了江夏主簿黃射的數千軍隊,斬獲頗多,然後從容退軍,返回柴桑。

換句話說,江東軍雖然撤退了,但卻是主動撤軍的。

但劉表可不管這個,他兒子擊退了江東軍,給他長臉不說,還打了一些人的臉。

尤其是那個呆在襄陽還不怎麼安分的黃祖。

劉表那個高興的,不顧自己的身體情況,當天夜裡非要就着小風,喝着小酒,最後還喝醉了。

結果第二天,就因爲感染風寒,下不了牀了。

劉表本來就已經年紀大,底子弱,最近剛出冬天,天氣依然寒冷,身體就一直不太好,,斷斷續續的時病時好的這一陣酒一喝,風一吹,就算是徹底躺下了。

襄陽的文武將士和世家代表一聽說這事兒,當即三番五次的前往州牧府探望。

名義上是爲了對荊州牧劉表的病情表達慰問,但實際上,大家就是來看看,劉表病的到底重不重。

畢竟劉表都已經五十多了,年紀不小了,在這個時代都算高壽了萬一哪天說不好一命嗚呼,也沒人覺得奇怪。

一個五十多的老頭一命嗚呼無所謂啊,但荊州牧要是這時候一命嗚呼的話,荊州就要面臨權利洗牌了啊。

別的不說,今年二月曹司空擊破烏桓,班師回到許都,重設丞相一職,自領丞相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高調的厲兵秣馬,準備南下,第一目標就是荊州。

如果這個節骨眼上劉表出點什麼意外的話.荊州世家都在考慮,到底是劉表出意外好,還是不出意外好。

因此劉表這一病,立刻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思,大家都非常的“關心”劉表的病情。

而劉表對這些人的心思也很明白,因此一直是做出一副並沒有什麼大礙的樣子出來,但實際上,劉表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

這次如果熬過去,等到天氣轉暖的話,估計就沒事兒了。

但如果這次熬不過去.那可能真的就熬不過去了。

所以,劉表開始抓緊時間,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一些佈局。

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新野請來劉備,商量一下關於荊州繼承人的問題。

在這個時候,劉表不知道是真的老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又或者是別有用心,真的在廊下埋了刀斧手總之,劉表拉着劉備的手,說了以下的話。

“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劉備聞言一愣,當下趕緊的勸慰劉表,說道,“諸子皆賢,何言至此?!景升兄安心養病就好。”

這是委婉的拒絕了劉表的建議。

劉表複雜的看着劉備,最終嘆了口氣,說道,“玄德,此乃我肺腑之言。荊州世家林立,我子劉琮尚幼,且與蔡氏過往甚秘,我死之後,恐荊州落入蔡氏之手.介時,還望玄德看在愚兄薄面,看顧我子一二。”

劉備頓時伏首頓拜。

第一句話,劉表雖然說的比較委婉,用了“攝”這個字,也不是真正要把荊州讓給劉備。但在這個亂世,這個“攝”字的意義不大,無非是讓劉備當了荊州牧之後,能好好的對待他劉表的兩個兒子。

因此劉備是真的不能答應,因爲劉表這些年雖然防備他,但到底是收留了無處可去的劉備,也給了新野安身,並沒有對不起劉備。

以劉備的性格和處世作風,這時候答應纔是真的毀人設。

但第二句,應該纔是劉表真正的心裡話,這是是劉表在託孤,讓劉備在劉琮萬一不能掌握荊州的時候,作爲劉姓長輩,幫忙站臺看顧。

這個劉備必須答應。

不管劉表是不是真心這麼說,但劉表確實對劉備是有恩的,他說了這樣託孤的話,劉備必須知恩圖報,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劉琮穩定荊州局面。

劉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荊州這個地方,世家林立,他當初能坐穩荊州牧,全靠世家支持。

可劉琮不是他劉表,年幼不說,手段也比自己年輕時候差遠了。

如果劉表能多活幾年,把劉琮培養出來,那麼劉表真不用冒着風險找劉備託孤。

可現在劉表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撐過這一劫,因此不得已之下,只好跟劉備說這些。

劉表太清楚這些世家們的嘴臉了。

這幫世家,雖然各自有各自的利益所在,平時也會有一些爭鬥,但關係到荊州這個地面的歸屬問題時,這幫人一個比一個猴精。

劉表纔不相信這些荊州世家們會死心塌地的輔佐劉琮這個孩子呢,說不定他一死,整個荊州就會動亂,各個世家都會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利益,從而內鬥不休。

退一步說,就算這些世家不亂,劉表也不敢相信他們的節操,甚至連跟他最親密的蔡家和蒯家也不敢信任。

蒯家的作風這些年劉表也看清楚了,那就是隻顧自己,誰做荊州牧都無所謂,只要保證蒯家的利益就好。

而劉琮和蔡家的關係太近了,年紀又小,又沒有什麼心機和手腕,很容易會被蔡家架空,到時候整個荊州到底姓劉還是姓蔡,還真就不好說了。

至於龐家和黃家,這倆雖然節操上要好點,但也是大哥不說二哥,劉表在都不怎麼鳥,怎麼可能會真心認可一個小孩子劉琮當荊州之主呢,

所以劉表要給劉琮留給後手,一個平時不用,但一旦陷入到困境後,可以有效威脅四大世家的後手。

而劉備這個跟荊襄世家沒太大瓜葛的外人,又有兵權在手,離的襄陽還很近的人,簡直就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一旦四大世家敢架空劉琮,那麼劉備就可以以自己遺命的方式,帶兵入襄陽平亂,幫助劉琮坐穩荊州牧這個位置。

當然,劉表也不是沒有防着劉備,他雖然跟劉備說了這樣的話,但也僅限於口頭說說,可沒打算給劉備留什麼文字性,證據性的東西。

這個遺命,需要用的時候自然有用,但劉琮一旦坐穩了荊州,這個遺命沒用了,那他也可以隨時不認賬,畢竟劉備壓根拿不出證明文件來。

可以說,劉表對劉琮,已經是安排的相當到位了。

至於他的另一個兒子劉琦.說實話,劉表就從來沒有把劉琦當成自己合格的繼承人來看待,他能安心的當好一個江夏太守,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福分了。

但劉琦顯然不是這麼想的。

六月初的時候,劉表病重的消息傳到了江夏,劉琦當時就心慌意亂起來。

一方面,是父子之情,劉琦真的很擔心自己父親劉表的身體情況。

另一方面,劉琦現在在江夏,如果劉表真的有個好歹,他人都不在襄陽,還有什麼機會去搶奪荊州牧這個位置?!

因此,劉琦相當着急的,找來了陳震,蘇飛,張溪三個人,商量前往襄陽探望劉表的事情。

這件事,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要怎麼做的問題。

一番商量下來,劉琦決定,帶着陳震一起前往襄陽,探視自己的父親。

(本章完)

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888章 巡江第56章 學藝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914章 壓力第39章 訪友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71章 博弈第176章 誤解第272章 應對第123章 聯軍第869章 訓子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806章 八陣圖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278章 議事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735章 決議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572章 破寨第587章 處罰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507章 開戰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807章 夜戰第1111章 劃紅線第115章 察覺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556章 諸葛誕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67章 戰長沙第33章 體能訓練第884章 戰後第767章 安撫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1055章 水戰(三)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89章 救援魏延第742章 歲月第227章 和談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048章 戰備第151章 趙累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883章 嚇退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59章 諸葛出山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273章 開山第168章 解釋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236章 造紙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70章 江夏太守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10章 新年第1116章 伏擊第894章 撤離第107章 魯肅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1004章 邀約第574章 懲罰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940章 大變故
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888章 巡江第56章 學藝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914章 壓力第39章 訪友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71章 博弈第176章 誤解第272章 應對第123章 聯軍第869章 訓子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806章 八陣圖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278章 議事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735章 決議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572章 破寨第587章 處罰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507章 開戰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807章 夜戰第1111章 劃紅線第115章 察覺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556章 諸葛誕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67章 戰長沙第33章 體能訓練第884章 戰後第767章 安撫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1055章 水戰(三)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89章 救援魏延第742章 歲月第227章 和談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048章 戰備第151章 趙累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883章 嚇退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59章 諸葛出山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273章 開山第168章 解釋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236章 造紙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70章 江夏太守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10章 新年第1116章 伏擊第894章 撤離第107章 魯肅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1004章 邀約第574章 懲罰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940章 大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