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雙方誤判

好不容易趕到右扶風堡壘羣外圍的郭淮,能得到的情報,是有限的。

到底是敗兵,不能按照常規的情況那樣去派出偵騎和斥候,短時間內也無法聯絡早期安排在右扶風的細作,因此郭淮只能通過斥候的探查得知眼前的情報,但卻無法知道北軍主力還有一天就能抵達戰場這個消息。

爲了避免打草驚蛇,郭淮軍的斥候和偵騎沒辦法派出去這麼遠了,能知道眼前的情況,已經是不容易了。

當然,郭淮不是對北軍主力沒有防備,畢竟在槐裡城的時候,郭淮是通過偵騎得知了大漢北軍一共有三萬人左右的規模的。

但郭淮是真沒有想過,這三萬北軍會追着自己不放,從槐裡一直追到堡壘羣這裡。

畢竟自己步騎加起來的總兵力纔不到兩萬人,在進攻槐裡的時候損失了三千人,之後經歷了一場大敗,在槐裡城下丟下了七千人左右,連夜撤退又肯定會損失一些兵力,剩下的殘兵必然不多,士氣也不高.這些蜀賊主將肯定也是能預判到的。

而左馮翊那邊,蜀賊張溪率領的近三萬雍州兵主力,可是被曹真大將軍徹底圍困住快半個月了。

郭淮換位思考了一下,覺得如果自己是長安城內的坐鎮指揮整個戰役的諸葛亮,他肯定不會把這三萬北軍主力全部用來圍剿一羣敗兵,肯定會調大部分兵力北上去解左馮翊之圍的。

因此,在郭淮看來,能來追擊圍剿自己率領的殘兵的蜀賊兵力,最多也就是在兩萬人左右,這還是包括了後來加入戰場的那些蜀兵們。

如果再算上一路上收復縣城需要留下的防守兵力,真正到堡壘羣這邊的兵力,最多也就是一萬五千人左右。

而眼前的蜀賊在右扶風堡壘羣前佈置的兵力,雖然只有八千人,但一半兵力圍堵,一半兵力作爲預備隊,準備攔截自己的敗兵,在郭淮看來也很正常,不算出乎他的預料。

因此郭淮是真沒有想過,吳懿還會有一支數量多大兩萬多的主力大軍,會在一天後到來。

真的,如果郭淮得知有這麼一支軍隊到來的話,那他現在做出的決斷可能就是儘快突破蜀賊防線後領兵撤退武關,但可惜,如今郭淮的決策,還是儘快突破蜀賊防線包圍,進入堡壘羣指揮士卒死守。

依仗堡壘羣的防禦優勢,再加上騎兵策應,在郭淮看來,也不是沒有希望守住這個右扶風最後的跳板。

但不管如何吧,眼前蜀賊佈置在堡壘羣外側的防線,肯定是要突破的。

而要突破這個防線,在郭淮看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圍困堡壘羣的蜀賊兵力,大概只有八千人左右,而爲了更好的圍堵住整個堡壘羣,蜀將不得不將兵力進行分散分佈,這就導致了整個圍堵防線佈置的很長,但縱深有些不夠。

而郭淮手裡,還有一支兩千人的騎兵隊伍可用。

也不需要多麼麻煩的戰法,只需要以騎兵爲先鋒,選擇防線薄弱處重點突破,然後在蜀賊的預備隊發現自己,並且趕來合攏圍殲之前,帶着步兵快速通過缺口,退入堡壘羣,自己的戰略目標就達成了。

而這,對於郭淮的指揮能力來說,並不難。

因此,郭淮沒有任何猶豫,在對麾下士卒簡單的做了一個整編後,他親自指揮騎兵突擊,秦朗帶領步兵跟上,開始了這次作戰。

而吳懿.吳懿是真的大意了。

一方面,吳懿認爲自己的主力大軍即將抵達,因此對魏軍的警惕有所放鬆。

另一方面,吳懿往四周派出的斥候,還真的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郭淮的到來,讓郭淮摸到了防線側翼十里的地方纔被斥候發現,而等到吳懿接到斥候回報,那時候再做應對,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因此,儘管吳懿已經是努力做出了應對,但還是讓郭淮在防線上鑿開了一個通道,帶着兩千士卒退入了右扶風。

而吳懿唯一的戰果,就是啃下了郭淮用來斷後的三百騎兵,但自身也有近五百人的傷亡。

這個結果,讓吳懿氣的是火冒三丈,差點就直接下令對堡壘羣發起進攻.好在蔣琬還是很冷靜的,及時勸阻了吳懿。

一時小挫而已,要是以怒興軍,纔是真的犯了大忌。

再說了,就算讓郭淮退入了右扶風堡壘羣又如何,今天的戰場情況大家都看到了,郭淮才帶了多少人撤回來?!

加起來不超過五千人而已。

就算讓他們撤入堡壘羣堅守,那又如何.最早今晚,最遲明天一早,北軍的主力就抵達了。

到了那個時候,就是三萬五千漢軍對陣七千魏軍,而這七千魏軍還都是剛剛經歷了一場潰敗後,軍心不振的魏軍。

要打,也完全可以等主力到齊了再打嘛。

你現在要是主動發起進攻,萬一進攻不利,讓魏軍守住了堡壘羣這不是憑白給郭淮一個提振軍心的機會嘛!

因此,完全沒有必要急於一時,等到明天再進攻也不是問題。

至於郭淮且讓他得意一時也沒關係的。

事實上,就如蔣琬所說的那樣,郭淮在突破漢軍方向,進入堡壘羣后,確實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進入堡壘羣后,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徹底被蜀賊切斷歸路.總算是撤出來了。

但同時,郭淮在進入堡壘羣后也沒有立刻全面放鬆,相反,他立刻下令全軍進入堡壘羣佈防,自己指揮騎兵以做接應。

這是在應對接下來蜀賊可能發動的進攻。

郭淮的戰陣經驗是非常豐富的,不會認爲自己撤回堡壘羣就算安全了,他做好了漢軍會立刻發動進攻的準備。

但郭淮從突入堡壘羣一直戒備到晚上入夜,卻發現蜀賊根本沒有發動進攻。

這讓郭淮原本放下的一顆心,又重新吊了起來。

自己退回右扶風堡壘羣,哪怕率領的是剛剛經歷了敗仗的殘兵,但對於堡壘羣來說,總是增加了防禦兵力,並且自己手裡還有一千七百騎兵,有了騎兵協防,完全可以提升堡壘羣的防禦不止一個檔次。

蜀賊如果想要攻下堡壘羣,最好的辦法就是趁着自己剛剛退入堡壘羣,立足未穩,指揮系統還不通暢的時候,快速發動進攻,否則等到自己全面掌握了堡壘羣的守軍,再想進行正面進攻,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但蜀賊卻沒有趁勢發動進攻,而是繼續按兵不動。

出現這種情況,要麼蜀賊的主將是個不懂軍事的傻子,要麼,蜀賊別有依仗。

郭淮怎麼想,都不會認爲蜀賊主將是傻子,畢竟雙方已經交手過一次了,雖然自己最後敗了,但那場敗績也不能算是自己指揮不如對方說實話,槐裡城下怎麼敗的,郭淮現在還有些稀裡糊塗的,沒來得及認真反思覆盤呢。

但不管怎麼說吧,郭淮是不認爲蜀賊主將是軍事白癡的,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蜀賊別有依仗了。

而這個依仗,郭淮很快就看到了。

第二天一早,郭淮鬱悶的發現,堡壘羣外的蜀賊兵力突然增加,從原本的八千人,一下子上升到了數萬人.特麼這玩笑就開大了。

這幫蜀賊,把援軍都派到這裡來,難道真就不管左馮翊那邊的勝負如何麼?!

還是左馮翊那邊,蜀賊也早就安排好了後手?!

好吧,郭淮現在也沒空想這些了要是早知道蜀賊的援兵來的這麼快,兵力有這麼多,那郭淮肯定不會繼續選擇在堡壘羣逗留,而是在當天進入堡壘羣后,直接撤兵,退守武關。

現在好了,想退也退不了了,勢必會被蜀賊尾隨追殺。

即使最後能勉強逃回武關,恐怕也會在蜀賊的尾隨追擊中,導致武關失守。

現在郭淮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堡壘羣硬頂,同時快速向身在宛城的司馬懿求援。

除了司馬懿,已經沒有人有機會來接應自己了。

甚至郭淮想要等到司馬懿的援兵,也必須在堡壘羣堅守至少半個月,否則的話,司馬懿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將,前來接應自己。

郭淮雖然不知道宛城的具體戰況如何,但他還是知道,如今的蜀賊荊州軍團已經北上進攻宛城了。

雖然從之前的情報看,司馬懿防守的還是很輕鬆的,但要讓司馬懿一面擋住蜀賊的荊州軍團,一面再抽調兵力過來接應自己,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下事情是真的麻煩了。

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1027章 一箭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25章 徐庶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181章 成婚第23章 反對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84章 沉船截江第356章 五虎將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8章 年底酒宴第1072章 丁口第81章 衝陣第871章 滲透戰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457章 換將第398章 出兵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42章 分地盤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19章 誤判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1013章 交鋒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222章 《蜀科》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018章 陸凱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90章 聲東擊西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782章 敗退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449章 吳王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729章 空城計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81章 成婚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030章 另一路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51章 亂世人心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217章 取名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640章 再見第1147章 破關第577章 接應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012章 誘敵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035章 攪混水第18章 家有新人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518章 二將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1章 求職第1012章 誘敵第556章 諸葛誕第1222章 經濟戰第609章 到來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767章 安撫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5章 初成
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1027章 一箭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25章 徐庶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181章 成婚第23章 反對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84章 沉船截江第356章 五虎將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8章 年底酒宴第1072章 丁口第81章 衝陣第871章 滲透戰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457章 換將第398章 出兵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42章 分地盤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19章 誤判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1013章 交鋒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222章 《蜀科》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018章 陸凱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90章 聲東擊西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782章 敗退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449章 吳王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729章 空城計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81章 成婚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030章 另一路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51章 亂世人心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217章 取名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640章 再見第1147章 破關第577章 接應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012章 誘敵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035章 攪混水第18章 家有新人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518章 二將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1章 求職第1012章 誘敵第556章 諸葛誕第1222章 經濟戰第609章 到來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767章 安撫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5章 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