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礦營

第277章 礦營

距離秋收還有一個月,煤礦石不夠用了好吧,這兩件事兒不挨着。

但在張溪這邊,距離秋收還有一個月,他暫時沒什麼緊要的公務要處理,而煤礦石不夠用了,張溪也想起來被他扔到礦山去負責組織礦工挖礦的張嶷,想着反正沒事兒,就去礦山附近轉轉,見見張嶷好了。

到了礦山附近,張溪沒找到張嶷的府邸,倒是找到了一座軍營.嗯?!軍營?!

雖然知道張嶷是用半軍事化管理的方式在管理這些礦工和採礦的流民,但軍營是不是有點過了?!

好歹也報備一聲給自己知道啊,不然自己手下突然多出來幾千士卒卻不知道,這讓自己在關將軍面前怎麼交代?!

張溪不動聲色,帶着鄧艾以及十幾個衛士,慢慢的靠近軍營.然後就被守門的士卒給攔下了。

“礦區重地,外人不得擅闖!”

是的,真的攔下了。

雖然這倆守門士卒手裡拿的是木棍,不是軍械,但換個長戈就特麼是一個士兵了好吧?!

而且啊.你一個挖煤礦的營地,算哪門子的“重地”?!

一時間,張溪都不知道該誇張嶷“治軍有方”呢,還是該罵這貨“豢養私兵”好。

張溪亮出自己的身份,讓守門“士卒”通報,叫張嶷來見自己。

很快的,張嶷就急匆匆的從營中跑出來,把張溪給接到了營內。

張溪藉着這個機會,仔細的觀察着張嶷建立的這個所謂的“礦區”.好傢伙,這幫礦工一個個都井然有序,基本都能做到“令行禁止”了。

甚至說,除了沒有甲冑外,跟普通士兵已經沒啥兩樣了。

都不用發兵器,這幫礦工就是拿着鐵鋤頭來,戰鬥力都不會比山賊蠻族等輩弱多少。

這是犯忌諱的事兒啊.這個張伯岐啊!!!

好在今天是自己看到了,這要是換個人.誒?不對,二爺突然讓自己來催一下張嶷煤鐵礦石的事兒,真的是那麼簡單的事兒麼?!

別是有人已經去找二爺告了刁狀,二爺看在張溪的面子上,讓張溪來處理這事兒吧?!

張溪越想越有可能。

因此,到了營帳內之後,張溪陰沉着臉,一言不發的看着張嶷。

張嶷也有點心虛.張溪突然到來,張嶷大概是猜到了一點原因的。

這年頭的礦山,雖然名義上還是歸國家所有的,但荊州地面的世家們,也沒少偷摸的搞一些開採工作。

當然,鐵礦石這種犯忌諱的東西,世家們到底沒有那麼大的膽子但煤礦啦,伐木燒木炭啦,這種東西世家們還是可以半光明正大的偷偷開採的。

而張嶷來了以後,可不管這些荊州世家的想法反正老子是益州人。

所以嘛,張嶷在整合完礦工,稍加訓練後,就把這座煤礦山上所有“可疑”的人給趕走了。

然後吧,就不停的有人來找自己的麻煩,包括但不限於本地的世家奴僕,本地縣令,負責礦石的掾史等等。

這些人,全讓張嶷給無視了。

張嶷也是不得不這麼做。

他一個益州人,負責礦務,手下又有三千多礦工.再跟本地世家交好,這事兒要傳出去了,張溪和關羽會怎麼想?!

因此嘛,張嶷只能是徹底的得罪了這些人,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在當地被孤立的人,才能讓人放心。

但張嶷可以無視那些人,對張溪,他沒法無視的。

張溪是提拔重用他的人,也是讓他來管理這些礦工的人現在張嶷做的那些事兒,要是給張溪惹了麻煩,張嶷也不想的。

所以嘛,一到了中軍帳,張嶷就主動的,把這一年自己的工作情況,全都跟張溪說了。

張溪越聽,臉色就越緩和.張嶷的做法沒錯,如果不是這麼做的,大概關羽也不會給自己面子了。

但張嶷有一點做的不對,這種事情應該提前跟自己通個氣的,不然自己就算想護着張嶷,不知情的情況下也沒辦法。

張溪估計啊,那幫世家估計早就告刁狀告到關羽那邊去了,甚至關羽可能早就派人來調查過了,今天讓張溪過來,估計就是讓張溪給他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

張溪能怎麼辦呢除了叮囑張嶷加大采礦力度,供應煤礦外,其他的什麼都沒說。

回到江陵城,張溪去了關羽府邸,報備說,自己新招募了三千鄉勇,暫時沒地方安置,安排他們去採煤礦了。

關羽眯着眼睛看着張溪,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告訴張溪,不是三千鄉勇,而是五千鐵礦山那邊的採礦工,也讓那個張嶷管起來。

讓這個傢伙去催一下煤,鐵兩種礦石,這貨就只想到了煤礦是吧?!

這貨連這點小心思都體察不出來麼?!

這半年多時間,煤礦石是越來越多,鐵礦石卻越來越少這傢伙難不成以爲自己是要讓他去追責張嶷麼?!

那是讓張嶷別老顧着煤礦,給我把鐵礦石的營地也給我組織起來,這些半兵半工的礦工,在必要的時候可是上好的兵源。

煤礦石的事兒,還有人敢找自己來告刁狀,但如果讓張嶷兼管鐵礦石,關羽倒要瞧瞧,哪個不睜眼的蠢貨再敢來說三道四的。

連鐵礦石都敢惦記,你們是打算造反吧?!

順帶的,二爺表示,這個張嶷吧,等他把鐵礦山營地也建立起來後,就別放在地方上了,這種人才就應該放在軍中,才能體現他的價值。

正好,二爺這邊也缺人,尤其是能獨當一面的將領,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好苗子,二爺可不想讓張溪浪費他的價值。

至於張嶷的繼任者.關羽讓張溪看着辦。

張溪倒是不反對關羽的這個任命啊,但就是.張嶷現在可是一郡司馬啊,你把人要過去可以,可不能給人家安個什麼校尉頭銜,領個一兩千人的糊弄哈

關羽眼睛一瞪,手一揮.張溪再次被關羽給趕出了自己的府邸。

嘛,二爺嘛.算了。

反正說了這樣的話了,二爺肯定不能虧待了張嶷就是了。

張溪回到自己的府邸後,立刻讓鄧艾行文,命令張嶷兼管兩處礦山,儘快組建出鐵礦山營地。

至於張嶷之後的繼任者嘛鄧艾是躍躍欲試的,有點想毛遂自薦的意思。

別忘了,鄧艾的志向是在軍中的,他對兵法韜略方面是有着不小的興趣的,自然對領兵作戰也非常的感興趣。

兵法韜略方面,張溪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教過一些,徐庶也幫鄧艾找過一些系統性的兵書給鄧艾學習,現在的鄧艾覺得,自己就差實踐了。

但是呢,這些年,鄧艾一直幫着張溪處理州郡文書,是越來越像一個文官了。

這讓鄧艾相當的失落。

倒不是不想處理文書,主要是.志不在此啊。

但師父的命令到底是師父的命令,鄧艾不會違抗.但如果有實踐的機會,鄧艾還是想要試一下的。

所以嘛,鄧艾求着張溪,讓他跟着張嶷一起去,他可以當張嶷的副手,幫他組建礦山營地。

一方面呢,接受一下實踐鍛鍊,另一方面,也能跟着張嶷學習一下實際的兵法運用。

因爲張溪的耳提面命,鄧艾多少沾染了一些他師傅的“謹慎”,雖然也自覺熟讀兵書,但爲了不成爲趙括,鄧艾還是很小心的尋求各種實踐的機會,並沒有一上來就要求領兵作戰的意思。

但是吧,張溪多少有點覺得不對勁了。

歷史上的鄧艾,可是連偷渡陰平這種冒險到極致的計策都能想得出來的人,也就搭着對手是劉禪和諸葛瞻,才讓他立下滅國奇功。

但凡守綿竹的人是劉循,鄧艾都得憋死在蜀中。

好吧,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歷史上那個膽大能包天的鄧艾,現在怎麼這麼小心翼翼的,連組建個鄉勇義營都要這麼小心的向自己請示?!

嗯.難道是我的鍋?!

再回過頭來想想,好像自己這些年,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人手不夠,一直把鄧艾當成一個文官在用.好像確實有點耽誤這小子的成長了

這小子可是成年了的,明年就該跟關家虎女完婚了二爺難不成就是因爲鄧艾是文官,所以一直纔對鄧艾百般看不上眼的?!

不是不可能啊,二爺那個性格,文官能跟他相處好的,大概也就是馬良了,伊籍資格這麼老,二爺也是愛答不理的。

想來想去,張溪覺得,還是別讓鄧艾去跟張嶷瞎摻和了。

張嶷雖然組建了礦區營地,但說到底,那些還是礦工,不是正規的士卒。

鄧艾又不是沒有這個關係和機會,既然要去軍中鍛鍊,那就讓鄧艾去關羽軍中。

哪怕再怎麼看不上,鄧艾總是關羽的未來女婿,有關羽照看着,鄧艾不比去跟張嶷混更好?!

因此,張溪建議,鄧艾去關羽的軍中效力就好。

但小鄧艾臉色變幻了很久,還是拒絕了。

還說什麼“大丈夫功名,當自取之”這類的屁話沒有我這個師父在,伱小子現在還在汝南當屯田民呢。

但張溪也理解小鄧艾。

二爺看不上小鄧艾,以小鄧艾那個極強的自尊心,顯然也不會願意靠着二爺的庇佑在軍中鍛鍊。

會被人說是走關係戶纔有的功業的。

既然這樣的話,張溪也不好勉強,又寫了一封文書和一封給張嶷的私信,把小鄧艾打發去跟張嶷作伴。

等到張嶷調去關羽的軍中後,那五千礦工,就交給小鄧艾接掌好了。

這樣也算滿足了小鄧艾的心願。

但有一點.張溪又沒有主簿了。

(本章完)

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423章 鏖戰第18章 家有新人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458章 設伏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112章 甄城第212章 投石車第25章 徐庶第631章 單挑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604章 收尾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267章第834章 追擊第581章 切入第865章 戰後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1130章 變策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214章 聖裁第741章 教子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683章 影響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910章 水戰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506章 等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987章 議定第1091章 孟津渡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158章 送犁第957章 天意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919章 大婚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221章 直百錢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869章 訓子第212章 投石車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100章 撤軍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06章 八陣圖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1185章 魏縣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1212章 考試
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423章 鏖戰第18章 家有新人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458章 設伏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112章 甄城第212章 投石車第25章 徐庶第631章 單挑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604章 收尾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267章第834章 追擊第581章 切入第865章 戰後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1130章 變策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214章 聖裁第741章 教子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683章 影響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910章 水戰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506章 等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987章 議定第1091章 孟津渡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158章 送犁第957章 天意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919章 大婚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221章 直百錢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869章 訓子第212章 投石車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100章 撤軍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06章 八陣圖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1185章 魏縣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1212章 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