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戰後動態

第66章 戰後動態

張溪不用丟人了。

李典最終主動撤軍了,並沒有發動這最後一次進攻。

倒不是李典不想救人了,而是已經來不及了。

就在李典整理好陣型,準備發動最後一次進攻的時候,他看到了山道中劉備軍突然出現了援兵,而帶領援兵的這個人,李典還認識。

關羽,關雲長。

好嘛,關羽都出現了,那別問,夏侯惇凶多吉少了。

到了這個份上,李典要是還繼續主動進攻,那他腦子就是進水了。

是,現在李典還有八千多士卒,比整個劉備軍的數量多將近三倍.可軍事不是算術題,不是比誰兵多誰兵少。

自己這邊是還有八千多士卒,但前軍和主將失陷不說,自己這邊連續三次進攻都被打退,而且對手只有區區八百人。

本來軍中士氣就不高了,結果自己這邊還沒進攻,對方卻來了援軍,這仗還怎麼打。

這還只是普通士兵的想法,在將領來看,這卻是更嚴重的事情。

關羽出現在山道口,人家可不僅僅是來援助守軍的,肯定是已經收拾完了夏侯惇率領的前軍,這會兒來合圍後軍了。

李典可不想跟夏侯惇似的被人當餃子吃,最理智的方法自然是退兵。

但其實李典也是過於小心了。

關羽雖然出現了,但實際關羽的士卒損失也很大,畢竟夏侯惇是真的要逃命,他手下的士卒也是真的拼命。

哪怕佔據了地利,也用了火攻,但關羽帳下的士卒依然傷亡慘重。

要不是張飛突然帶着寇封殺進山中道,讓夏侯惇誤以爲後路的李典已經敗退了,自己沒有援軍了,這場仗到底打成什麼樣,關羽自己心裡都沒底。

所以關羽是不可能有兵力去圍殺李典的,他出現,也就是震懾一下李典,現在李典乖乖退走,也讓關羽鬆了一口氣。

至於夏侯惇.關羽沒抓住他,張飛也沒抓住他。

夏侯惇最後是在自己親衛的拼死保護下逃進了安林。

一旦進入樹林了,想要追擊幾個一心逃跑的人就太難了,張飛帶着寇封一起入林搜尋了一陣,終究因爲不敢過於深入,最後退了出來。

夏侯惇是跑了,但也不是沒收穫,抓住了敵軍副將於禁。

嗯,還是二爺親手抓的這倒黴蛋的于禁,終究是沒能逃過二爺之手。

不過這次於禁被抓,還真的不算窩囊。

于禁是爲了掩護夏侯惇逃跑,跟夏侯惇交換了頭盔,而二爺以爲于禁就是夏侯惇,然後順着于禁逃跑的路線一路追趕,最後在士卒的幫助下,生擒了于禁。

也因此,二爺這次對被擒的于禁還是很尊重的,畢竟於禁這事兒做的,確實讓人挑大拇哥。

就是劉備對待于禁,那也是以禮相待,見到于禁的第一時間就鬆綁賜座,然後親自勸降。

這個時候的于禁還不是十幾年後的于禁,他受曹操大恩,人也還有血氣,當然是不可能降的。

劉備當然也不會殺,畢竟於禁是爲了掩護夏侯惇逃亡才被抓的,這個被抓是有護主救主的意思在裡面,殺了于禁纔會被人詬病。

因此劉備就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于禁,然後變相軟禁在左將軍府裡,至於將來如何,就看劉備和曹操的手段了。

這年月但凡要點臉面的人都會遵守一點這方面的規矩,所以于禁除了沒啥自由外,小日子過得也算不錯。

擊退了夏侯惇的兩萬大軍後,劉備本來還挺高興的,但這次諸葛亮卻直接給劉備潑了一盆冷水。

宛城方面連續兩年出兵新野,一次是曹仁,一次是夏侯惇,都是曹操的心腹愛將.這說明啥?!

說明曹操一直對南方,對劉備不死心。

之前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平定河北上,卻依然連續兩年對南方用兵,這要是曹操平定了河北,騰出手來,他會怎麼做?!

劉備也不是小白,經過諸葛亮的一提醒,他立刻回過味來了。

根據現在的情報顯示,曹操已經算是平定了河北了,他之所以沒有南下,只是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北邊邊患——討伐烏桓。

可烏桓那幫子人,連公孫瓚都幹不過,袁紹那會兒是給袁紹當走狗的,怎麼可能幹的過曹操。

曹操早晚有南下的一天。

不過劉備也沒有太緊張,作爲一個老行伍,他見過的危機場面多了去了,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

一方面開始徵兵擴軍,彌補這次大戰後的損失,爭取把士卒擴大到五千人再多不行了,糧草供應跟不上。

另一方面跟諸葛亮一起去了一趟襄陽,當面跟劉表闡述了曹操可能南下的判斷,讓劉表提前做好準備。

劉表也不是吃素的,雖然耳根子軟了點,但多少知道輕重緩急,當即也下令開始擴軍備戰,爭取在曹操南下前,將久不操練的荊州軍訓練起來。

只是劉表這個荊州牧當的也是憋屈,荊州的事兒不完全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他能直接指揮控制的軍隊也有限,很多事情必須要有蔡蒯兩家配合才能推進下去。

劉表自己都不知道荊州士卒的操練什麼時候能完成,所以他還是寄希望於劉備能在新野和樊城儘量的抵擋住曹軍,給他整軍備戰創造出足夠的時間。

而劉備和諸葛亮呢這次見到劉表,卻也是有點憂心忡忡的。

正常人都能看的出來,現在劉表的身體真的不如以前了。

去年這個時候,劉備擊退了曹仁,來襄陽見劉表,劉表還能精神不錯的在正廳坐着跟劉備談話,兩人一聊就是一兩個時辰。

可現在,劉表已經是需要人攙扶着,才能出來見劉備了,而且見面時間都沒超過半個時辰,劉表就已經精神不濟了。

劉表的狀態,讓劉備哀嘆不已,也讓諸葛亮憂心忡忡。

這要是換了以往,眼看着劉表這種活不了多久的狀態,諸葛亮也不至於憂心.劉表要是繼續活着,劉備就不存在任何入主荊州的可能。

但劉表在這個時候身體不行了,諸葛亮就會想到張溪,想到這小子說的那個假設。

如果曹軍南下,正巧趕上劉表病故,荊州動盪諸葛亮想想都頭疼。

劉表死的早一點,晚一點,都不要緊。

早一點,給劉備足夠的時間,只要初步能掌控荊州,在曹操的壓力下,荊州的世家說不定還真的會聯合起來支持劉備,只要打退曹操,那麼劉備就可以正式的在荊州立足了。

晚一點,讓劉表帶領荊州世家一起擊退曹操,然後劉表再病故,諸葛亮也有辦法通過遊說,說服荊州世家支持劉備.大不了的先扶持一個傀儡上位嘛,不管是劉琦或者劉琮,都行。

但如果真的跟張溪說的那樣,不早不晚的趕上曹操南下的同時,劉表卻正好病故.現在的諸葛亮真的沒辦法,時間不夠,很多事情都來不及準備。

決定出山輔佐劉備已經半年多的時間了,這半年多裡,諸葛亮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幫劉備梳理荊州世家內部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然後讓劉備對症下藥的去結好這些世家。

半年時間,效果是有一點的,劉備已經爭取到了黃家的支持,龐家也對劉備的利益訴求表達了默許的態度,只有蔡蒯兩家依然比較冷淡,不過這也在意料之中。

蔡蒯兩家是當年扶持劉表上位的既得利益者,在劉表還在位的時候,他們不可能放棄既得利益,來參加劉備集團的利益再分配的。

至於江夏郡,這個諸葛亮還在佈局,他需要有一個合適的,能讓劉備光明正大插手江夏事務的理由。

不過現在這個機會還沒出現,還需要諸葛亮好好的想想,該怎麼去創造這個機會。

諸葛亮和劉備這次在襄陽又呆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跟去年徐庶陪着來不同,這次有諸葛亮這個地頭蛇帶領,劉備跟荊襄世家的代表們的關係進展的到更加順利,跟公子劉琦之間,也建立了足夠的信任關係。

倒不是諸葛亮和劉備已經認定了公子劉琦,主要是他們也接觸不上劉琮。

劉琮今年才十歲不到,大事都掌握在蔡氏和蔡瑁手裡,蔡家對諸葛亮倒是和顏悅色,畢竟兩家也有親,但對劉備就是怎麼也看不上眼,怎麼可能讓劉琮跟劉備見面。

退而求其次,在荊州缺乏人脈支持,又急需交好他人鞏固自己位置的劉琦,就屬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的合作了。

中間倒也發生了一些小事,比如劉備給劉琦出了一個主意,叫他請諸葛亮吃飯,然後來個“上屋抽梯”.

這事兒吧,張溪也是後來聽說的,事情的原委到底如何估計只有劉備諸葛亮知道,劉琦都不一定知道。

但張溪總覺得,這事兒其實是劉備和諸葛亮合謀做的一個局,不僅因此交好了劉琦,還能讓劉琦對劉備感恩戴德。

至於讓劉琦去求劉表,同意他出任江夏太守.劉表倒是樂意的很,但黃祖不樂意有什麼辦法。

在沒有搞掉黃祖之前,劉表也沒辦法擅自任命誰當江夏太守。

至於黃祖嘛.呵呵,這位最近的日子,也相當的不好過。

(本章完)

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418章 疲兵計第187章 治病第35章 酒之事第39章 訪友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620章 潰敗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1092章 共議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282章 變化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638章 身後事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1102章 追擊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044章 議罪錢第1035章 攪混水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812章 擊潰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34章 榨油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741章 教子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41章 甩鍋第70章 江夏太守第227章 和談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781章 右扶風第1087章 應對第315章 退敵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66章 戰後動態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867章 定性第1124章 僵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576章 截擊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52章 調兵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76章 鄧艾去留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83章 議策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70章 江夏太守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773章 刻板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1231章 魏亡第479章 看不慣第457章 換將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227章 和談第771章 擅自出兵
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418章 疲兵計第187章 治病第35章 酒之事第39章 訪友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620章 潰敗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1092章 共議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282章 變化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638章 身後事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1102章 追擊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044章 議罪錢第1035章 攪混水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812章 擊潰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34章 榨油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741章 教子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41章 甩鍋第70章 江夏太守第227章 和談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781章 右扶風第1087章 應對第315章 退敵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66章 戰後動態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867章 定性第1124章 僵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576章 截擊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52章 調兵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76章 鄧艾去留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83章 議策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70章 江夏太守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773章 刻板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1231章 魏亡第479章 看不慣第457章 換將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227章 和談第771章 擅自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