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清查土地

第153章 清查土地

張溪自認爲自己還算謹慎,並沒有太刺激世家勳貴的意思。

www▪ ttk an▪ c o

但繪製魚鱗圖冊,本質上就是在清丈土地,這種事情,肯定還是會遭到了不少人的抵制。

清查土地進行了不到十天,趙累就一臉苦相的來找張溪,表示這個土地清查,做不下去了。

張溪問緣故,趙累就給張溪列舉了一個名單,都是在蘄春和下雉兩縣大肆兼併土地的豪強人物名單。

有當地豪強的,也有劉備集團貴族的讓張溪沒想到的是,劉備集團貴族的佔地份額反而是最大的,世家豪強反而是小打小鬧,不值一提。

而且最主要的是,人家的代理人都強調了,這是劉琦當初的命令,他們的購買土地行爲,是合法的。

合不合法的咱們先不說,對世家和勳貴來說,就不存在不合法的土地兼併。

倒是本地世家沒有過多參與土地兼併這事兒吧,有點出乎張溪的預料。

不過這也算是一件好事,本來張溪最擔心的,就是要跟本地世家對抗,現在看來,並不需要。

劉備集團的勳貴,雖然有些也挺不好對付的,但總算是自己人,實在不行還可以說服劉備出面壓制,這樣反倒可以輕鬆一些。

張溪是這麼覺得的,所以他開始給這些勳貴集團兼併的土地,按照魚鱗圖冊的標準,開始登記造冊。

當然了,張溪並沒有讓這些勳貴爲難的意思,更不是要清退這些人兼併的土地。

張溪是認可這些勳貴購置土地的合法性的,現在不過是把這些土地明確大小,確認田地等級,然後登記造冊,最後呈交給劉備過目。

這年月,合法買來的土地嘛,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兒,而且漢制的農業稅收又不高的,勳貴們也不缺這點錢糧,不是麼。

又能幫助勳貴們理清自己的土地資產,還能幫助勳貴們把這些資產合法化多貼心,不是麼?!

但很快,張溪收到了來自各方各面的“勸慰”信件。

這裡面既有像劉琰這種跟着劉備很多年的老人,也有像糜竺這樣的老上司,甚至連張飛,關羽,陳到等人,也都囤積了不少的土地。

而除了在外征戰的將軍們,那些還留守江夏的勳貴,都紛紛寫信給張溪,讓他不要把事情鬧大了。

甚至在西陵縣的簡雍,他並沒有在兩縣購置土地,但也給張溪寫了信,勸說張溪三思而行,還說土地登記造冊已有前例,那依例而行就好,何必採用新法,引起動盪呢?!

真不怪勳貴們着急,實在是張溪有點損你丫清丈土地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弄那種一目瞭然的魚鱗圖冊,然後給主公劉備過目?!

好傢伙,這要是讓主公知道,自己這些人在後方大肆兼併土地,導致流民無處安置,劉備非回頭收拾他們不可。

兼併土地也許不是大問題,但影響流民安置,影響劉備治下的人口增長,這就是天大的問題。

兼併土地肥的是勳貴,人口減少損害的是劉備的利益,你看看劉備會不會繼續跟你好說話。

對世家,劉備也許沒辦法,但這些勳貴嘛呵呵。

張溪的計策挺好的,就是趙累了解了以後,也對張溪的這種清退土地的方式表達了敬佩但小八給了張溪當頭一棒。

某天晚上,小八神秘兮兮的跟張溪說,今天清丈土地的官吏,查到咱家頭上了。

張溪當時就納悶了,我在下雉縣,哪裡來的土地?!

張溪確實是地主,但那不是他的私地,是官地,屬於每個當官的人都有的。

當初張溪當江夏督郵的時候,在西陵縣有十頃官地,但張溪卸任江夏督郵後,這個官地就被收回去給下一任督郵了。

而現在張溪的郡丞也是有官地的,只是這個官地也是在西陵啊,怎麼自己在下雉這地方會有土地?!

然後小八告訴張溪,當初他隨周瑜出征南郡,家裡的事兒是小七寶在管,當時很多劉備集團的勳貴通過劉琦,在兩縣囤積土地,小七寶也順勢的購買了幾塊地

好麼,清查土地清查到自己家裡來了。

張溪頓時被雷了個外焦裡嫩的。

最重要的是,詢問了小八,當初小七寶到底花了多少錢買地.那個錢糧數字,讓張溪差點肝疼。

張溪不是那種爲國爲民可以獻身捐軀的人,也能理解這些勳貴們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就迫不及待給自家置辦產業的心情。

當然,更加心疼自己的錢.個小七寶,這哪兒是管家啊,這是敗家啊。

張溪有那麼一瞬間,也閃過了“要不就算了”的念頭。

但,一想到城外那幾萬衣不蔽體,面黃肌瘦的百姓,他們怎麼辦?!

任由這些世家和勳貴們這麼強佔下去,以後天下的百姓怎麼辦?!

張溪痛苦糾結的仔細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叫來了信使,讓人送信給關羽。

這事兒,張溪決定,還是要堅持下去。

不是爲了別的,只爲了自己的良心。

張溪不是什麼聖人,他也會有私心,而且性格也不怎麼堅強,有貪生怕死的嫌疑。

但這事兒,張溪覺得是自己的底線,也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

以前咱沒辦法,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現在的,咱咋說也是一郡高官了,起碼的,得讓百姓過的好一點,纔不枉自己穿越這一趟。

魚鱗圖冊這事兒,張溪決定繼續搞下去,他家的地,張溪也帶頭退了出去,至於其他勳貴這就是張溪寫信給關羽的原因。

如果關羽這個劉備軍中勳貴代表性人物,能帶頭把家裡兼併來的土地退出來,那麼其他的劉備軍勳貴自然不敢在這件事情上多嘴。

可如果不退那張溪就只能上書給劉備,讓劉備來決斷了。

對劉備,張溪是有信心的。

後來劉備入蜀,軍中將士要求分割城中田產,情況跟現在很像,都是久戰之後,文武官員想要以軍功爲憑,給自己弄點家業啥的。

但趙雲勸諫,劉備當即採納,駁回了分割田產的要求。

可見劉備真不是假仁假義,人家雖然是軍閥吧,但也有自己的底線。

張溪吩咐文岱和趙累二人,清查的事情繼續,自己的田產全部清退出來,用於流民安置。

而很快的,關羽的回信也到了,隨同回信一起來的,還有關平。

關平也是來處理田產清退的事情的,在這件事情上,二爺倒是不矯情,相當的配合。

不僅明確支持了張溪清退田產的行爲,對於當初買地花的錢,二爺也大度的表示,不要了。

但張溪還是堅持,一定要退還購地的錢糧。

哪怕是張溪自己清退的那些田地,該退回多少錢糧,一分都不能少。

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他是一個程序的問題,也是一個規矩的問題。

劉備集團的人買地,買的還是無主土地,劉琦這個荊州刺史親自同意的,本身確實是合法的,也談不上坑害百姓。

現在爲了安置流民,這些土地需要清退出來,這屬於政策調整,因此該給的補償還是要給,不能給這些勳貴們留下任何攻擊的口實,也不能給人造成一種劉備在剝奪勳貴財產的感覺。

這樣會不利於團結的。

這些事情,張溪會再次在信裡寫明白了告訴關羽,也會整理成正式的文書,上書給劉備。

因此,該清退多少土地,就補償多少土地的購買錢糧,儘量不讓勳貴吃虧。

這個錢,關平要拿,張溪也要拿,將來來清退田產的勳貴們,都要拿。

至於錢從哪兒來.張溪只能上書給劉備,請劉備幫忙背鍋了。

有了關羽的背書,關平的站臺,再加上還給退錢的張溪清查田產的事情,進行的還算順利。

再者,張溪也不是說一定要勳貴們把土地都清退出來嘛,伱們願意留,張溪也只是登記造冊了之後就結束了,並沒有強制要清退。

只是吧,將來到了劉備那邊,怎麼解釋的,你自己去想辦法哦。

就算是劉琰這樣的厚臉皮,糜竺這樣的關係戶,他都不好意思把自己兼併了多少土地,呈現在劉備面前啊。

勳貴們的清退工作,隨着關羽的站臺,從武將開始,張飛家的,趙雲家的,張溪家的,陳到家的,基本都清退的差不多了。

而文官這邊,糜竺,孫幹,劉琰等人,也都紛紛派出代理人來清退田產。

張溪一邊清退田產,一邊把這些田產登記造冊,用來安置流民,忙的飛起。

只是,這件事一做吧,張溪大概心裡也是有數的。

自己在劉備集團內部的人緣,估計是要涼了。

(本章完)

第989章 戰備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927章 收徒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051章 戰略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606章 回軍第641章 練將第37章 一顧茅廬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608章 攻心第204章 名分第808章 添油第572章 破寨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580章 接應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1112章 甄城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171章 聯姻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069章 休戰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234章 蔣琬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547章 逃命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919章 大婚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168章 解釋第80章 水戰第702章 託孤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123章 撤軍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996章 試探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666章 敗退第1054章 水戰(二)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66章 暴露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21章 石苞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806章 八陣圖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143章 龐統第767章 安撫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25章 徐庶第1111章 劃紅線第766章 人選第422章 大雪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418章 疲兵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356章 五虎將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251章 調人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
第989章 戰備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927章 收徒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051章 戰略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606章 回軍第641章 練將第37章 一顧茅廬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608章 攻心第204章 名分第808章 添油第572章 破寨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580章 接應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1112章 甄城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171章 聯姻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069章 休戰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234章 蔣琬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547章 逃命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919章 大婚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168章 解釋第80章 水戰第702章 託孤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123章 撤軍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996章 試探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666章 敗退第1054章 水戰(二)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66章 暴露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21章 石苞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806章 八陣圖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143章 龐統第767章 安撫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25章 徐庶第1111章 劃紅線第766章 人選第422章 大雪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418章 疲兵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356章 五虎將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251章 調人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