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

真的,郭淮真的會“謝”,“謝謝”司馬懿全家!!!

從武關守將,變成了一地太守,看上去似乎郭淮還高升了.但郭淮很想表示,老子之前的官職,可是涼州刺史!!!

當初在雍涼一戰,沒能擋住蜀賊,丟了涼州,郭淮也沒啥好說的,畢竟是戰敗了。

但問題是,在那之後,郭淮的涼州刺史頭銜並沒有被被朝廷撤銷掉啊,哪怕後來守了五年的武關,他軍職雖然只是建威將軍,但官職,依然是名義上的涼州刺史啊。

現在好了,從涼州刺史直接變成了汝南郡太守你說郭淮能怎麼“感謝”司馬懿。

天子詔命,郭淮是不可能對天子有什麼抱怨的,但是對“舉薦”他的人,郭淮就沒有什麼好感了。

可這事兒,司馬懿也冤枉.他只是推薦郭淮去汝南阻擋陸遜,可沒說讓郭淮當汝南太守啊。

這事兒,真不是他司馬懿的鍋,司馬懿本來還以爲,天子會平級調動,給郭淮一個豫州刺史的頭銜呢。

誰知道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一下子把郭淮從一州刺史貶爲一郡太守的。

至於曹叡你也真的不能怪曹叡。

畢竟,郭淮當年威震涼州,打的涼州羌胡異族直呼“天神”的事兒,對曹叡來說,有些過於遙遠了。

在曹叡看來,郭淮這個涼州刺史,從涼州敗到雍州,從雍州敗到關內說實話,如果不是朝中羣臣都認爲郭淮的軍事才能出色的話,曹叡都有點懷疑,郭淮到底是憑什麼到這個位置的。

至於爲什麼不任命郭淮爲豫州刺史,是因爲豫州刺史已經有人了,那是曹休的官職。

曹叡現在剝奪了曹休的軍權,再剝奪他的官職,多少就有點不講宗族人情了,所以曹叡出於安撫曹休的考慮,也不會立刻任命郭淮爲豫州刺史的。

所以纔有了任命郭淮爲汝南太守的事情。

其實曹叡的想法也簡單,現在先不給郭淮刺史的位置,等到郭淮真的擋住了陸遜,同時曹叡自己這邊又安撫好了曹休,給曹休安排其他的官位後,再把郭淮提上來就是了。

當然,這是曹叡內心的想法,天子之心,不可能直接暴露在臣子面前的,因此不管是郭淮還是司馬懿,都沒有想到會是這麼一個結果。

結果已然如此,郭淮又能怎麼辦呢。

到底是當了多年的曹魏臣子,標準的三朝老臣了,郭淮不可能因爲這點委屈就有什麼想法,天子既然這麼任命了,那他郭淮也只能是走馬上任去了。

安排妥當了所有的事務之後,曹叡在陳羣的催促下,終於開始準備移駕鄴城的事情。

皇帝移駕,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更何況還有那麼多的文武官員隨行,要準備的事情很多,因此,大概率來說,曹叡能在明年開春後動身,就已經算效率高的了。

因此,至少在今年的冬天過去前,曹叡依然還會呆在洛陽。

於此同時,雍州的長安,季漢也在進行着第三次北伐結束後的總結。

相比於東吳和曹魏,季漢這邊的麻煩事兒,也少不了。

因爲大將軍關羽的病逝,原本進行的還算順利的第三次北伐,不得不戛然而止。

當在潼關戰場的諸葛亮和張溪收到徐庶發來的軍報後,也只能是無奈的撤圍潼關,返回長安去。

沒辦法,主力的南陽兵團都已經撤了,就靠着自己手頭的這點雍涼兵團,是無法獨自攻克潼關,殺進司隸去的。

這次北伐,只能這麼虎頭蛇尾一般的結束了。

而返回長安後,諸葛亮和張溪這邊,各自也有不小的麻煩事兒要處理。

張溪這邊,要頭疼整個關中的恢復生產,以及重新佈防問題。

關中一戰,幾乎打爛了關中最精華的兩個地區,這兩個地方急需恢復生產,否則會趕不上來年的春耕的。

而雍州防務方面也需要重新調整,原本雍州有四萬餘郡兵,最後只剩下一萬五千人左右,可以說是損失慘重,都有點無力顧及地方防務了。

這種情況下,張溪必須儘快的,重建雍州郡兵。

雖然說吧,司隸的情況比關中好不到哪兒去,應該不會再主動挑起戰事了但萬一曹叡的腦子抽風了,非要主動進攻,那雍州的防禦也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張溪一面是請求趙雲帶領涼州軍團暫時駐紮在左馮翊地區,協助雍州防務,另一面,趕緊跟陳祗,費禕商議,如何快速恢復生產,以及重新徵召雍州郡兵。

本來吧,這些事兒應該問蔣琬,畢竟蔣琬主外,他對這方面的情況瞭解的非常清楚但奈何,如今的蔣琬跟着張飛的大軍去了南陽,還沒有回來呢。

所以,張溪沒有人工具人可以使用,只能是自己支棱起來了。

至於諸葛亮.他的麻煩,比張溪還要大。

張溪作爲雍州刺史,他需要考慮的還只是雍州的一畝三分地,而諸葛亮要考慮的,是全國軍政方面的問題。

病逝的,那可是關羽,他的身份不僅僅是先帝的結義兄弟,更是大漢大將軍,假節鉞,總督荊州軍政事的人。

他這一病故,荊州那邊該怎麼安排?!

而隨着北伐結束,荊州軍可以直接退回襄陽,乃至江陵,但大漢北軍和益州軍該怎麼安排,怎麼退兵,這也是需要統籌的事情。

就算這些事情都安排完了,諸葛亮還得考慮一下,如何跟東吳那邊接觸。

江夏郡的事情情有可原,大家都是互有默契的,事後最多裝模做樣的打打嘴炮而已,諸葛亮也不會去深究。

但東吳出兵侵佔武陵郡和零陵郡,最要緊的還是出兵進攻襄陽和江陵的事兒,諸葛亮還是需要東吳給出一個說法的。

哪怕只是名義上的說法,這個說法也必須有,否則大漢的威嚴何在?!

當然,諸葛亮也沒說一定要跟東吳方面翻臉開戰的意思。

畢竟大漢纔剛剛結束了一場大戰,也沒有足夠的底氣再掀起一場伐吳之戰,所以對東吳方面的反擊尺度在哪裡,也需要諸葛亮認真考慮。

現在的局勢下,諸葛亮也知道,自己早年提出來的“東和孫權”的策略,已經變的越來越不實際了。

但如果不能“東和”孫權的話,之後對東吳採取什麼樣的外交策略,尤其不能讓東吳和曹魏勾搭到一起去,這也是諸葛亮需要認真權衡的地方。

這些事兒,都挺麻煩的,諸葛亮爲此,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覺。

這裡面固然有事情麻煩的因素,但更多的因素還在於,諸葛亮這個人責任心有些過於強了,這些事兒他都想自己想出最好的解決方案來,所以一直來回思考猶豫。

這在張溪看來,完全是自己在折騰自己。

本來呢,張溪也不知道諸葛亮在這麼折騰的,畢竟張溪自己也被雍州的防務和政務問題搞的有點脫不開身,根本沒時間去關興諸葛亮在考慮些什麼。

但,架不住張溪有個胳膊肘往外拐的女兒啊小暄兒發現最近自己的情郎好像日漸消瘦了,逮住機會一問才知道,這段時間諸葛喬一直在幫着諸葛亮處理各種政務,諸葛亮忙的昏天黑地的,他也陪着一起忙的昏天黑地的。

小姑娘心疼自己的情郎,就想着來求求自己的父親,讓自己的父親給出個主意丫頭雖然胳膊肘老是往外拐,但對自己父親的信任,是近乎盲目的,她是真的認爲,自己父親的能力,比那位大漢丞相要大。

張溪聽到自家閨女這麼評價自己,真的,頗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真不敢跟那個怪物相比。

但同時,張溪也認爲,有必要跟諸葛亮談談了。

真的,如果大家都死光光了,你諸葛亮要一個人撐着,那張溪是沒啥意見的可現在大家還都在呢。

徐庶,龐統,蔣琬在南陽,法正,李嚴在漢中,哪怕不算張溪這個穿越戶,長安也有趙雲這個衛將軍在,也有費禕,黃權這兩個大才,怎麼就輪到你諸葛亮一個人殫精極慮了?!

關羽病逝的影響,是個人都能想到有多大,這麼重要的事情,你諸葛亮一個人想想就完事兒了?!真不用參考一下朝中羣臣們的意見了?!

現在的諸葛丞相,可不是歷史上那個“宮中府中,俱爲一體”的丞相,沒必要這麼逼死自己。

所以,張溪主動去找到了諸葛亮,提議,就在長安,召集大漢重臣,共議國事。

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1047章 南征第27章 論將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59章 諸葛出山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641章 練將第907章 南下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08章 過江第594章 輪班制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46章 家內瑣事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739章 私宴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942章 守關第401章 突襲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735章 決議第4章 主僕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257章 成本第1159章 分工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778章 舌辯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078章 交易第604章 收尾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638章 身後事第1048章 戰備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579章 調整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870章 夜襲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273章 開山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744章 掛帥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871章 滲透戰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181章 成婚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498章 原因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518章 二將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589章 試探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120章 秦朗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125章 借將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87章 治病第457章 換將第358章 戰與和第1013章 交鋒第926章 羞愧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1077章 北伐之議
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1047章 南征第27章 論將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59章 諸葛出山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641章 練將第907章 南下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08章 過江第594章 輪班制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46章 家內瑣事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739章 私宴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942章 守關第401章 突襲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735章 決議第4章 主僕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257章 成本第1159章 分工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778章 舌辯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078章 交易第604章 收尾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638章 身後事第1048章 戰備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579章 調整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870章 夜襲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273章 開山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744章 掛帥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871章 滲透戰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181章 成婚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498章 原因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518章 二將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589章 試探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120章 秦朗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125章 借將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87章 治病第457章 換將第358章 戰與和第1013章 交鋒第926章 羞愧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1077章 北伐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