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突襲

第401章 突襲

高剛這個人,雖然歷史上無名,但能在第一次北伐以劣勢兵力堅守住祁山堡,你要說是蠢蛋,那就太看不起他了。

高剛這個人的能力還是有的,他在設立祁山堡防線的時候,不僅在山下擴大了控制範圍,設立了五個哨所,在半山腰的地方設立了一道暗哨。

這個暗哨有點像地堡,是利用幾塊山岩遮擋後,臨時挖出來的觀察所。

因爲有山岩遮擋,又是**露在地面上,魏延白天偵查的時候因爲目力受到限制,也沒有發現這個暗哨,再加上天黑看不清魏延帶領的幾百人士卒隊伍,就這麼被發現了。

暗哨內的守衛士卒發現大量士兵半夜上山後,頓時明白這不可能是自己人,立刻吹響了警示用的號角。

號角一響,不僅山上的士卒們被驚醒,高剛也醒過來,意識到情況不妙了。

而這個時候,見到行蹤暴露的魏延,也快速做出了決斷,讓突襲士兵點亮火把,趁着敵軍還有短暫的迷茫期,快速突進,爭取殺到山頂營寨門口,奪取營寨大門控制權。

同時,當半山腰的魏延點亮火把後,也是告訴還在山下的兩千五百士卒,開始發動總攻了。

高剛這人,雖然不是蠢貨,對祁山堡的防禦也下了功夫但他終究也不是什麼名將。

如果是有備而戰,依據地形優勢死守,那麼高剛還能堅守一段時間。

但現在面臨無備的突襲,高剛缺乏名將該有的沉着冷靜和應對素質,確實在短時間內陷入了一陣的混亂。

當他看到魏延已經領兵殺到了半山腰的時候,這是第一次混亂,看到山腳下點起無數火把,火把羣在往祁山堡方向前進的時候,是第二次混亂。

兩次混亂之下,高剛並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合格的反應,而他這個主將沒有做出反應,下面的士兵在這種半夜,敵情不明的情況下,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因此,魏延利用這段敵軍混亂無備的情況,快速從半山腰殺到山頂,開始圍攻祁山堡大營的寨門。

但祁山堡大營終究是軍事要塞,晚上的時候大營寨門又是關閉的,魏延一時半會兒的,還真的沒法突破進去.這給了高剛反應的時間。

再加上高剛發現,山下的火把隊伍,雖然在衝着祁山堡的方向前進,但最近的火把隊伍,距離祁山堡也在五里開外,而攻上山頂的敵軍,不過數百人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祁山堡大營內,可是有兩千多守衛士卒呢。

如果一昧的死守,等到地方大軍匯合,一起上山攻擊的話,祁山堡雖然還能堅持,但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攻破。

畢竟現在的情況,祁山堡已經不具備地利優勢了,敵軍的數量也不明,一旦對方兵力超過自己兩倍以上,那高剛也不知道,以這羣戍卒的戰鬥力,還能撐多久。

但現在,敵軍大部還在山下很遠的地方,攻上山頂的只有數百人自己人多啊,而且至少多出四五倍。

只要解決掉這些攻上山的士卒,重新佔據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那麼山下的那些敵軍要想攻上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爲此,高剛一咬牙,下令放開寨門,全軍出擊。

而這個時候,魏延進攻的也有些難受。

戰爭就是這樣,有些事情雖然計劃的很好,但真正實施了,纔會發現,事情不一定按照你想好的道路那樣走。

按照魏延的佈置規劃,當自己在山上發起總攻的時候,自己剩下的兩千五百人應該已經到山崖下方不遠處了,這時候快速上山增援自己,是有可能攻破祁山堡大營的。

但現在.魏延抽空看了一眼山下,發現自己的這幫後軍們,居然離的祁山堡還有七八里的路程,最重要的是,方向好像還有點偏離,不在西南方的山道方向,而是在祁山堡的東南側。

這個距離,這個方向,差點沒把魏延給氣的半死。

天知道這幫士卒是怎麼搞的,行進速度慢也就罷了,怎麼方向還跑偏了?!

但仔細想想,這幫士卒在夜裡根本看不清東西,又不能用火把照明,就靠着繩索牽引,跑偏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這麼一來,魏延就得在祁山堡上靠着五百人的兵力進行攻城兵力不夠啊。

兵力不夠還不是重點,如果讓祁山堡守將反應過來,重點應對自己的進攻方向,加固其他地方的大營防禦,哪怕自己的後軍及時到達,恐怕也無濟於事。

祁山堡大營門口的開闊處,根本容不下太多人進攻作戰,但防守的守軍依仗營寨防禦,真沒有那麼容易攻破的。

而一旦讓守軍堅守到天亮,發現自己的虛實,再想攻克這個祁山堡,就非常的困難了。

所以其實魏延真的很急,他只能寄希望於祁山堡守將是個無能之輩,軍中混亂時間能長一點,給自己奪取寨門提供更多的時間。

但很快,魏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原本慌亂無比的祁山堡大營內,嘈雜的慌亂聲越來越少,魏延嘗試了第三次進攻,原本搖搖欲墜的寨門,這次卻得到了兵力的補充加強,防守也更加有序,這次進攻被敵軍的箭矢和拋石給擊退了。

很顯然,現在的祁山堡守軍,有了統一的指揮,士卒心裡有了底氣。

魏延頓時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如果敵方堅守不出,依靠城中的兵力堅守寨門,在這個山頂狹小的範圍內,自己想要徹底攻破大寨,根本不現實。

可如果就此退卻,圍而不攻,那自己這次急行軍偷襲的目的就徹底失敗了。

就在魏延兩難之際,轉機卻非常突兀的出現了。

魏延也不知道敵軍守將是怎麼想的,他居然開門迎戰了。

這個魏延是真的不懂,敵軍守將到底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如果是換了魏延來守這個祁山堡,哪怕要破敵,魏延也會堅守到天亮,看清楚敵軍的數量後再做打算怎麼會突然打開寨門,出兵野戰呢?!

難道就不怕在野戰中被擊潰,然後自己順勢衝擊寨門麼?!

魏延不懂,但魏延知道,這簡直是上天給予他最好的機會,如果這都抓不住,那就真的別回去將張溪了,直接把自己的人頭送回去就行了。

一看到敵軍出城迎戰,魏延頓時狂喜,抽出自己的配劍,高舉過頂,大聲吼道,“北伐首功就在眼前!衆將士隨我殺敵,先登破城者,賞百金!”

說完,魏延親自帶着自己的護衛親衛,衝殺到了最前面,第一個跟衝出寨門的曹軍士卒絞殺在了一起。

而身後的魏延軍士卒們,看到主將都衝殺在前了,自然各個奮勇當先另外,先登破城可是有百金的賞賜的。

再次強調一遍,這年頭的百金,不是一百枚銅錢,是貨真價實的一百兩黃金,一筆巨大的財富。

你跟這些大字不認識一個的士卒去講什麼“殺敵報國”,什麼“匡扶漢室”,他們鳥都不會鳥你但百金的賞賜,足夠引發他們拼死一搏了。

因此,在主將帶頭,金錢賞賜的激勵下,五百名魏延士卒各個士氣大震,奮勇向前。

而這個時候的高剛,也後悔了.特麼自己就不該出城迎戰。

根本打不過啊。

本來雙方的兵員素質差距就很大,一方是魏延親自訓練的漢中軍悍卒精銳,一方只是普通的曹魏衛戍部隊。

再加上對方有金錢的激勵.高剛可拿不出百金的賞賜來,而且就算他現在口頭宣稱,事後涼州刺史郭淮也不會給自己報銷的。

到了那個時候,哪怕守住了祁山堡,恐怕自己也得“報銷”了,被自己手下的這羣士卒們“報銷”掉。

現在祁山堡的大營寨門前,兩軍互相廝殺在一起,而且曹軍在肉眼可見的慢慢的崩潰。

而祁山堡大營門口,受到地形的限制,只能容納千人左右的進攻鋪開,再多的人就容不下了。

因此高剛還沒辦法派出援軍去接應這些出戰的士卒,一出寨門就是人擠人。

高剛現在後悔了。

高剛到底不是名將,先是誤判了敵軍戰力,以爲自己可以憑藉人數優勢幹掉魏延,接着又是誤判地勢,沒有仔細考慮祁山堡大營外可容納的戰鬥人數兩項錯誤加在一起,讓高剛現在進退不得。

但高剛到底還有點腦子和能力,眼看現在的情況對己方很不利,要是再這麼打下去,敵軍就要裹挾着己方的敗軍,殺進營寨來了。

高剛思索了一下,心一狠,直接下令關閉寨門。

這時候關閉寨門,也就是意味着放棄出城作戰的那幾百曹魏軍士卒,讓他們自生自滅。

而自己,則帶領剩下的一千多名士卒死守祁山堡,拖延時間,等待涼州方面的援軍。

高剛覺得,憑藉祁山堡的堅固程度,說不定自己真的有堅守到看到援軍的那一天.但不好意思,他又犯錯了。

高剛的決定,實在是太過於冷血無情了。

那幾百曹魏軍將士是奉命出城作戰的,現在高剛說拋棄就拋棄,這個行爲你可以說是壯士斷腕,也可以說是冷酷無情。

高剛跟這些將士沒啥感情和利益關係,但他手下的士卒們不是啊很多人的同鄉好友,甚至是親戚兄弟可都在外面呢,高剛下令關閉寨門,可不是那麼容易關上的。

這年頭的士卒倒也沒有那麼高的覺悟,在沒有人組織的情況下,不至於這個時候軍前譁變.但拖拖拉拉的執行軍令,呼喚自己的同鄉兄弟們快點回來這種事兒,還是會做的。

而就是這麼一拖拉的功夫,就讓魏延敏銳的察覺到了高剛的意圖。

魏延現在已經是搏殺在兩軍的最前沿了,並且憑藉着自身高超的武力值,以及身邊護衛們的奮力拼殺,馬上就要殺穿整個曹軍防線了。

這種情況下,魏延怎麼可能看不到,又怎麼可能聽不到.魏延知道,絕對不能讓高剛關上寨門,這是自己攻破祁山堡最後的機會了。

魏延看着慢慢在合上的寨門,心裡一急,一咬牙,大吼一聲,一刀磕開自己面前的曹軍士卒,大步狂蹬,快速穿越過敵軍防線,頂着隨時可能射來的冷箭,一聲大吼的佔據了營門的位置。

憑藉一己之力,連殺數人,殺散營門口潰散的曹軍,砍殺關門士兵,孤身一人,持刀傲然立於營門之前。

接下來,就是守衛營門,等待自己的士卒跟上了.

(本章完)

第696章 合議第745章 平叛策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264章 再見面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123章 撤軍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831章 議策第869章 訓子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243章 爭議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745章 平叛策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715章 救災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905章 同行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840章 潰逃第802章 援兵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72章 破寨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184章 急襲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19章 大婚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212章 投石車第1177章 決斷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743章 人事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020章 兜圈子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107章 魯肅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933章 魯陽第941章 誤判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650章 大雪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073章 流民第626章 敗退第996章 試探第400章 夜襲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867章 定性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32章 江夏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073章 流民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159章 分工第553章 調兵第166章 暴露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651章 退兵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
第696章 合議第745章 平叛策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264章 再見面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123章 撤軍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831章 議策第869章 訓子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243章 爭議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745章 平叛策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715章 救災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905章 同行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840章 潰逃第802章 援兵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72章 破寨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184章 急襲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19章 大婚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212章 投石車第1177章 決斷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743章 人事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020章 兜圈子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107章 魯肅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933章 魯陽第941章 誤判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650章 大雪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073章 流民第626章 敗退第996章 試探第400章 夜襲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867章 定性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32章 江夏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073章 流民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159章 分工第553章 調兵第166章 暴露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651章 退兵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