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

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

張溪回到了夏口,第一時間找到了劉備,跟劉備彙報了周瑜的病情,以及現在巴丘等地的軍事準備情況。

一聽到魯肅接替周瑜屯住巴丘,而周瑜回柴桑養病後,劉備終於鬆了一口氣。

雖然魯肅也不能完全相信,但畢竟魯肅是堅持孫劉聯盟的,而且也沒有太多一線領兵經驗,孫權應該不至於讓魯肅繼續出兵入巴蜀。

但該防備的還是要防備,劉備讓關羽解散了集結的江夏部隊,卻沒有讓張飛和徐庶放鬆警惕,而且陳就的水師,依然以換防的名義前往油江口。

至於周瑜

“周公瑾當真無礙?!”

“依張先生所言,周公瑾當安心休養半年,若再度勞累,亦不免有生命之憂。”

“如此,甚好。”

劉備就問了這麼一句,表了一個態度以後,就沒有再提周瑜的事兒了。

再之後,張溪就告辭離開了劉備的府邸。

因爲江東鬧了這麼一出,劉備還得繼續在江夏坐鎮,不會因爲巴丘守將換成魯肅就掉以輕心。

所以嘛,諸葛亮和龐統,一時間也不會再回武陵去,必須等失態徹底平息了,纔會跟劉備一起回去。

本來呢,張溪認爲,既然諸葛亮和龐統都在了,那麼自己也有了幫手,江夏的那些政務處理起來也就會輕鬆很多。

但諸葛亮和龐統表示,這小子就是在想桃子吃。

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的,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辦公而已。

劉備身邊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們參謀,也需要他們做出抉擇。

再者說了,忠於職守這四個字,張溪應該懂吧。

張溪是江夏郡丞,那麼江夏郡的政務就應該是張溪來負責處理,再怎麼忙也不能推給他倆啊。

張溪那個鬱悶的,只能繼續每天往府衙跑,跟自己夫人的親熱時間都被一再壓縮。

不過好在最近孫尚香對張溪的感情狀態很不錯,去了一趟巴丘回來後,孫尚香對張溪是百依百順的。

不知道是感激張溪救了周瑜,還是在巴丘的時候被灌輸了一些奇怪的理念總之吧,張溪現在越來越不覺得,這個孫尚香是史實線上的那個孫尚香了。

這也太溫柔了,溫柔到讓人第二天不想上班.

嘛,忠於職守。

張溪還是每天認真的到府衙報道,終於在入冬前,徹底解決了江夏郡賦稅徵收的問題。

再之後,就是關於沼澤和梯田的改造計劃書這是相當頭疼的事情。

又得做的儘量完善,又得做到儘量省錢.諸葛亮這個甲方是真的難伺候。

而偏偏這個時候,身在巴丘的魯肅,突然的造訪了夏口,還帶來了一個相當不得了的建議。

劉備集團,又要開軍議了。

這個事情,確實非常的不得了,因爲魯肅建議,兩家換地。

江東拿出來的籌碼,是南郡,而索取的,是江夏,長沙,桂陽三郡。

又見一換三。

魯肅還真的是,對這個一換三計劃,這麼的念念不忘。

但這事兒,張溪第一個不幹了。

你要是在南郡剛剛打下來那會兒玩一換三,那張溪說不得還得支持一下。

現在一換三,你想什麼美事兒呢?!

往年的三郡,除了地理位置優越一點以外,就經濟價值來說,周瑜佔據的南郡,哪怕只有大半個南郡,那也是遠超三郡的。

但現在不一樣了啊。

長沙和桂陽兩郡不好說,但江夏郡,這一年張溪又是安置流民,又是採用新耕種技術的,人口和賦稅收入都大大的增加,再發展上幾年,除了糧食產量外,真不好說比南郡差哪兒了。

這都是自己的心血啊。

再加上江夏郡重要的地理位置,就跟一塊壓在江東頭上的石頭一樣,這要是把江夏郡給了江東,那江東就可以騰出手來,更加折騰了。

更別說還有周瑜這個到底沒死成的傢伙了,他鐵定會從中作梗,說不得哪天他病好了,都不用呂蒙出馬,他自己就帶着士兵來江陵城下溜達一圈了。

反正張溪是不同意的。

諸葛亮也不同意。

但不是不同意換地,而是覺得江東的條件不行,完全是獅子大開口,在想桃子吃。

從軍事角度考慮,諸葛亮倒也不算完全反對,畢竟這麼一換地,可以讓兩家的地盤都連起來,不用那麼麻煩的一個套一個,治理起來相當的不方便。

但從經濟角度考慮剛剛看完江夏賦稅徵收情況的諸葛亮,也有點捨不得把江夏給讓出去,更別說一換三了,江東這是佔大便宜了。

只有龐統是贊成的,因爲龐統只考慮軍事賬,暫時不考慮經濟賬。

從軍事角度考慮,劉備獲取南郡後就能聯通武陵和零陵兩郡,把防線從零散佈防變成一個整體,這樣將來西進取益州的時候,也不用沿着長江層層設防,防備江東可能做的小動作了。

再一個,南郡的人口和產糧,也不是三郡可比,這是一個比三郡更加穩固的基地,不拿下來就可惜了。

至於交換南郡後要直接面對襄陽曹軍的壓力.這個反而不重要,曹操現在正忙着整理內部問題呢,哪兒那麼容易再次南下。

所以嘛,最後的決策,還是交給了劉備。

劉備綜合考慮了很久,這才重新召見了魯肅,一番招待後,給了魯肅一個回答。

換,可以,但不能一換三。

劉備先是大方的給魯肅看了江夏今年的賦稅和人口統計,讓魯肅知道現在的江夏,跟以前的江夏是不一樣的,不光光是賦稅的問題,人口也漲了不少。

畢竟張溪可是安置了五六萬流民呢,這麼多人,還都是有耕地的自耕農,對任何勢力來說,都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

魯肅倒是沒懷疑劉備給他看的是假賬本,這年頭但凡要點臉的,都幹不出這種事兒來。

所以,看完江夏賦稅和丁口冊的魯肅,立刻就知道,自己一換三的想法,可能又不能成了。

這要是換成魯肅,他也不換吶。

本來魯肅還以爲自己又得白跑一趟的時候,劉備卻突然提議,可以用江夏郡,加上長沙郡的一半,交換南郡。

這是劉備自己的決斷。

首先,周瑜控制的,也不是整個南郡,襄陽以南的部分南郡地區,依然在曹操的手裡,而東部烏林等地,也是早早的就給了劉備,不算江東的控制範疇。

所以,江東能拿得出來的,也就是大半個南郡而已。

其次,現在江夏郡大發展,丁口和賦稅大幅度增長,又沒有經受過多少戰亂,各項基礎設施都完備,江東一旦得到江夏郡,就可以立刻獲得收益。

最後,關於長沙郡北部的一半土地,那地方本來就是劉備勢力和孫權勢力犬牙交錯的地方,現在劉備做出了讓步,退出這些地方,全部交給江東方面。

而長沙北部,基本就是巴丘那一帶,那邊算是雲夢澤地區開發相對成熟的地方,如果江東能夠圍繞巴丘湖開發出另一個產糧基地來,也可以彌補失去南郡這個產糧基地的損失。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劉備自認爲雙方都能接受的換地計劃。

別說,魯肅仔細的思索了一下劉備的這個條件後,也有點心動。

當初劉備剛剛佔據荊南四郡的時候,魯肅提出來一換三,那時候還算是公平合理,畢竟荊南那地方,要發展真的很困難,雲夢澤不是那麼好馴服的。

但當時周瑜不同意,這事兒就給否決了。

現在呢,本來魯肅也覺得挺公平的,直到他看到了江夏的賦稅冊和丁口冊。

確實,繼續一換三,劉備集團吃的虧有點大,現在這個方案,其實隱隱算起來,江東佔的便宜依然不小。

畢竟桂陽一個郡的總丁口數,可能都沒有十萬人。

這裡的丁口數,說的是可以繳納人丁稅的自耕農,不包括那些被世家隱匿掉的人口.這些人,對官府來說,一不能徵稅,二不能發動徭役,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但魯肅並沒有立刻的給孫權寫信,而是向劉備提出了,他想在江夏境內逛逛,走走,考察考察的想法。

得看看實際情況如何,別回頭只是賬冊上漂亮,實際上這些數據是劉備集團對江夏橫徵暴斂的結果。

劉備自然同意,並且找來了張溪,陪同魯肅到各縣去轉轉,順便視察一下工作,年前回來就行了。

至於爲什麼是張溪他是江夏郡丞啊,他不去誰去。

江夏郡可是沒有設置太守的,只有關羽以偏將軍的身份暫督太守事。

你總不能讓關羽去陪魯肅吧。

再一個,當初在江東的時候,張溪和魯肅就是舊相識,伱不陪着,誰陪着?!

(本章完)

第487章 佔便宜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1078章 交易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86章 公平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604章 收尾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702章 託孤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863章 突圍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092章 共議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137章 中箭第665章 突圍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705章 女兒事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0章 新年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41章 應對第456章 反攻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167章 攤牌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580章 接應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73章 調令第96章 周瑜退兵第696章 合議第85章 守城方略第692章 爭論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1111章 劃紅線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745章 平叛策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20章 潰敗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910章 水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113章 失算第761章 爭議第506章 等第546章 糾纏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883章 嚇退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087章 應對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1012章 誘敵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179章 準備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581章 切入第93章 投石機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737章 爭(二)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40章 大變故第1215章 下詔伐吳
第487章 佔便宜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1078章 交易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86章 公平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604章 收尾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702章 託孤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863章 突圍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092章 共議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137章 中箭第665章 突圍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705章 女兒事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0章 新年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41章 應對第456章 反攻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167章 攤牌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580章 接應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73章 調令第96章 周瑜退兵第696章 合議第85章 守城方略第692章 爭論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1111章 劃紅線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745章 平叛策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20章 潰敗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910章 水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113章 失算第761章 爭議第506章 等第546章 糾纏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883章 嚇退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087章 應對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1012章 誘敵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179章 準備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581章 切入第93章 投石機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737章 爭(二)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40章 大變故第1215章 下詔伐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