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

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

自建安二十五年十月,關羽北伐以來,非常迅速的在南陽郡南部打開了局面,幾乎兵不血刃的快速收復了包括新野在內的三個縣城。

但事實上,關羽的內心非常的清楚,這次進軍如此順利,不過是老朋友張遼在主動的收縮兵力而已,並不是自己多能打。

現在的情況其實跟當初三兄弟在新野駐守那段時間差不多,雙方都是在南陽郡南部附近來回拉鋸,實際上都是在集中力量的同時,分散敵人的力量,拉長敵人的補給線,進而找到敵人的破綻。

所不同的,大概是當初三兄弟在新野總是處在弱勢的一方,不管是兵力還是後勤補給,但現在,雙方至少是一個持平的狀態。

所以,當關羽繼續越過新野北推,推到鄧縣附近的時候,真的就推不動了。

一個是張遼開始組織反擊了,而另一個,卻是關羽也不想再北推了.徐庶再三提醒關羽,別忘了許都還有一個司馬懿在呢,他如果突然出兵切斷自己的補給線或者攻擊新野,那纔是最難受的。

關羽這個人,是比較不聽勸,但對於他認爲有道理的事兒,他還是聽的進去的。

很顯然,關羽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北進了,除非能解決掉側翼的威脅,保證糧道的安全。

但實際上,這個根本不可能。

從許都到新野,雖然路途很遠,比從宛城到新野的路途都遠.但你敢說那個司馬懿不會突然出兵,偷襲你一下?!

現在關羽的前進基地就設在新野,一旦新野守不住的話,那關羽就會被切斷跟樊城之間的聯繫,這次北伐基本也就宣告失敗了。

而新野具不具備堅守的條件呢.來的少還行,但來的人數超過五千人,那新野真不好說守不守得住。

所以,關羽接受了徐庶的建議,跟張遼保持在鄧縣一代對峙.這地方離的新野也不遠,回去救援不過一兩天的路程而已。

關羽的本意,是吸引張遼親自領兵,來找自己決戰。

但張遼是啥人吶,曹魏外姓將領中第一個當上方面軍司令的人吶,還是你關羽的老朋友,雙方熟悉的很,他能上這個當?!

你關羽要北上,那我就全力堅守,你關羽如果只是在鄧縣一代帶着,傻子才主動來跟你決戰呢。

鬧得關羽有點沒脾氣,一度執意要不管不顧的領兵北上,攻打宛城。

好在這時候的關羽身邊,除了有徐庶勸阻外,還多了女婿鄧艾,次子關興,三個人一起勸阻關羽.可比歷史上就一個關平和馬良來的要好。

徐庶在三跟關羽強調,咱們是偏師,目的就是吸引住張遼的這五萬守軍和隔壁許都的司馬懿的兩萬守軍,讓他們不能對關中戰局產生影響。

而且現在漢中王他們不過是剛剛擊潰了涼州軍團,還沒有真正的威脅到關中,還不到咱們要跟對面敵軍拼命的時候。

你現在提前出兵拼命了,萬一漢中王需要你出兵策應的時候,你沒有餘力,到那時候怎麼辦?!

真的,你拿別的勸關羽,關羽搞不好能跟你來點逆反心理,但你一說劉備,關羽立馬消停。

想想也是,當初設計整套作戰計劃的時候,襄樊方向發揮最大作用的時候,就是自己的兄長親自領兵出隴山,進攻關中的時候。

到了那個時候,在襄樊出兵的關羽就必須要全力牽制住南陽,甚至洛陽一帶的守軍,如果有可能,甚至還要吸引一部分長安的兵力過來支援.現在發動全力猛攻,有些太早了。

就這樣,關羽按下了自己的情緒躁動,暫時按兵不動。

南陽方向,確實有那麼一個多月的時間,根本感覺不到是在打仗。

甚至到了什麼地步呢鄧艾都能帶着關銀屏和花鬘兩個人,去了一趟鄧縣,拜訪岳父的好友,張遼。

當初襄樊一戰,雖然雙方都在陣前要對方的腦袋,但下了戰場,朋友還是朋友。

只是現在嘛,礙於公事,雙方主帥都不能互相見面,但私下,關羽讓小輩去拜見張遼,張遼依然還是非常熱情的接待了三個人。

當然,張遼主要接待的對象是關銀屏,這算侄女,至於鄧艾和花鬘嘛,屬於附帶。

但隨後,張遼交談發現,這個鄧艾.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這小子一說話,文縐縐的跟個文人似的,滿嘴的“禮”,但一說起戰,滿肚子的鬼主意,有些想法相當的天馬行空,但細想之下未必沒有可行性。

也就是不知道實際指揮能力如何,有沒有經過嚴酷戰場的考驗一旦能經歷這些,指揮水平也不差的,將來也是一員名將。

張遼很開心,老友後繼有人,雖然只是半子,但親子的關平一直跟在關羽身邊,如今名聲也不小了,起碼比自己的兒子張虎要強的多。

有些羨慕,但更多的是欣慰。

他們這一代人都慢慢的老去了,也不知道還能征戰多久,更不知道這個天下什麼時候能真正太平下來,唯一指望的,大概就是子女們能有出息,延續家族生存吧。

至少現在看來,關羽是不用擔心了,倒是自己這邊人比人得死啊。

張遼留了小夫妻三人一晚上,第二天,才讓鄧艾拿着自己的批條,允許他們在城內逛逛.但不能去軍事設施附近,否則他這個當叔父的也不會給面子的。

而鄧艾也沒這麼下作的,畢竟他的本學是《禮記》,這種事兒做不出來。

鄧艾要這個條子的原因,其實也跟張遼說明了,是要去拜訪一下鄧縣的鄧家家主。

前段時間關羽領軍殺回了新野縣,但這個時候的新野縣已經是物是人爲了,當初新野縣的居民,大多隨劉備一起難逃去了江夏,而留下的人呢,基本都被曹操遷徙到了北方,具體去哪兒了,並不清楚。

所以呢,當鄧艾帶着兩位夫人,試圖回鄧家村祭祖的時候,祠堂裡一塊宗族牌位都沒有根本沒法祭祀。

可不祭祀祖先的話,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總感覺差了點什麼.所以鄧艾纔想着,來鄧縣這邊找鄧家家主。

一來,問問自己這一支族人的去向,鄧縣的鄧家知不知道,另一個呢,也是想借這邊的祠堂祭祀一下。

雖然因爲分支不同,部分的先祖是不一樣的,但共同祖先還是鄧禹,起碼讓第一代老祖宗知道一下,他鄧艾不僅成年了,現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老婆都有了兩個.告慰一下祖先。

這是孝道,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品德。

也正是因爲這個,張遼纔敢給鄧艾批小條子,許他在城內走動,否則張遼也不會幹這種缺心眼的事兒。

鄧艾的理由非常符合這個時代人的審美準則,如果鄧艾藉此去偷窺軍事佈防被發現了,那麼張遼最多調整一下佈置就是了,但鄧艾就徹底身敗名裂了。

張遼不相信這世界上有這麼蠢的人,會爲了這點小事而毀了人生大節。

因此,鄧艾順利的拜訪了鄧家的家主,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鄧家家主對此沒有任何意見,相當的歡迎,甚至鄧艾連張遼的手令都沒有拿出來,鄧家家主就熱情的招待了鄧艾三人。

原因很簡單,鄧縣鄧家,有一支族人,爲了避免戰亂去了蜀地,而這一支族人現在的家主,叫鄧芝。

嗯,這會兒正跟隨趙雲和陳到一起,在褒斜道口跟曹洪幹架的那個鄧芝。

所以啊,這年頭的世家們不好說啥。

嗯,反正都姓鄧嘛,又都是有族譜可考的同族,大家同一個祖先的,接待一下怎麼了?!

至於祭拜祖先?!

應該的,應該的,好不容易回到本家了,不拜見祖先怎麼能行嘛!

新野鄧氏的去向啊?!

這個不用着急,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雖然人遷走了,但聯繫肯定是沒斷的,稍微花點時間找找來往書信,就能知道他們去哪兒了。

甚至都不用太久,鄧艾就知道了結果。

新野鄧氏一支,被遷往汝南屯田去了。

所以說汝南麼?!

鄧艾突然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

欠章統計:共2章.

(本章完)

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25章 借將第1242章 應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43章 輸了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987章 議定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581章 切入第30章 對比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553章 調兵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215章 劉循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207章 退路第1135章 接應第940章 大變故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652章 雪橇第621章 跑了第1231章 魏亡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4章 主僕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987章 議定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737章 爭(二)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044章 議罪錢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386章 水泥第833章 誘餌第1204章 猶豫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273章 開山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185章 應對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928章 授徒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534章 陳倉道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30章 攻城(一)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227章 和談第638章 身後事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52章 軍中嬉戲第735章 決議第589章 試探第459章 變故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1章 鄧艾?!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94章 違令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939章 相持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65章 朋友
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25章 借將第1242章 應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43章 輸了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987章 議定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581章 切入第30章 對比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553章 調兵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215章 劉循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207章 退路第1135章 接應第940章 大變故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652章 雪橇第621章 跑了第1231章 魏亡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4章 主僕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987章 議定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737章 爭(二)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044章 議罪錢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386章 水泥第833章 誘餌第1204章 猶豫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273章 開山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185章 應對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928章 授徒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534章 陳倉道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30章 攻城(一)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227章 和談第638章 身後事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52章 軍中嬉戲第735章 決議第589章 試探第459章 變故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1章 鄧艾?!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94章 違令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939章 相持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65章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