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試探

不對勁.真的不對勁!!!

自從張郃接應王昶所部撤回武功縣,已經過去兩天了。

第一天的時候,武功縣沒有任何動靜,這個張溪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魏軍昨天才剛剛突出重圍,撤出武功縣,肯定是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重新編制隊伍,否則無法快速的恢復戰鬥力。

因此,第一天的時候,魏軍沒有出城挑戰,這倒是在張溪的預料之內的。

但第二天,魏軍依然沒有動靜,這個多少有點不是事兒了?!

現在魏軍最缺少的就是時間,張郃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不管張郃是要正面擊破自己的軍隊,還是要從小路繞過自己的營寨去偷襲五丈原,他都必須儘快出發。

可張溪卻沒有發現任何魏軍的動向。

大路方面,武功縣城門緊密,魏軍在城樓上來回忙活,看着人數不少的樣子,不停的搶修城牆,搬運守城物資,那架勢,一看就是要打一場艱苦的防守戰。

但.最不可能打防守戰的人,應該就是你張郃啊?!

這是糊弄什麼吶?!

而小路方面,張溪也讓高翔一天派出十組斥候,日夜盯着那個山道,只要張郃領兵進入山道,那張溪就讓高翔在大昌集方向的山谷開始佈置引火之物。

張郃這次側翼進攻五丈原,可是關係到眉縣魏軍的生死的。

張溪想來想去,只想到了張郃已經不在武功縣內這一個理由了。

也就是要走一套勸降的流程。

魏軍在經過了一天半的休整之後,今天一早,天剛剛矇矇亮的時候,就已經從武功縣北門而出,從張郃選定的山路小道去偷襲五丈原了。

但.軍事計劃這種東西,不是玩遊戲,一旦進入實施階段,要想叫停,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雖然張溪知道,張郃是不可能選擇投降的,但這年頭,走這麼一套流程是規矩萬一有意外收穫呢?!

而且吧,張溪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看看,張郃到底在不在武功縣城內。

不僅會直接暴露出張郃將軍已經不在武功縣了,甚至張溪還可以以此爲由,直接取消約戰,轉而直接進攻武功縣城。

以大魏禁軍的戰鬥力,在同等兵力下對陣漢軍的郡兵,是一個非常佔便宜的事情。

讓百姓冒充士卒上陣.先不說這是不是找死行爲,就說武功縣城內,也根本不存在這麼多的壯年百姓啊。

然後王昶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拒絕了約戰,好像也會暴露出張郃將軍不在武功縣的事實。

所以,張郃肯定是有問題的.指不定是有什麼陰謀詭計在裡面呢。

張溪可不想信,長安的曹真會給張郃下一個完不完成都無所謂的軍令張郃要是真的在這裡擺爛的話,那回頭曹真真的會把眉縣魏軍覆滅的鍋,直接扣在他張郃頭上的。

張郃帶走了五千士卒,而如今的武功縣,其實只有王昶和留守的不到一千五百魏軍在駐守。

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實在是太深入張溪的內心了。

張溪琢磨了一下,決定讓軍中士卒繼續喊話。

但.真不好糊弄啊。

這是真的不對勁了,張郃很有可能,確實已經不在武功縣城內了。

隔着這麼遠,其實兩人誰都看不清誰長什麼樣,只能隱約的通過身材高低,盔甲樣式來判斷,到底是不是本人。

那部書裡面,把帥旗交給部下,進行虛張聲勢或者聲東擊西的人,又不是一兩個。

不行,得去試試。

按照常理來判斷,張郃現在要做的就是速戰速決,而在兵力不佔優的情況下,以同等兵力跟張溪約戰,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要是這樣的話,張溪倒是可以鬆口氣.但張溪不相信,張郃是這樣性格的人吶。

走的是邀戰的流程,雙方各出五千兵馬出城一戰,勝負其他人不得插手的那種。

但王昶是真的沒想到,敵軍主將察覺的居然這麼快。

別回頭張郃也來這麼一出,把帥旗留在武功縣虛張聲勢,自己挑選精兵從其他道路去偷襲五丈原了。

可張溪這人的毛病,大家都知道就是張郃站在他面前不到一米,他都得懷疑一下,張郃是不是有個雙胞胎弟弟。

因此,張溪離的武功縣城有足足兩箭之遠的距離,而張郃雖然登上了城頭,但也只是在衛士的護衛下遠遠的站着,離女牆還有好一段距離呢。

張溪遠遠的看過去,帥旗下的人,從身材和盔甲來判斷,倒確實有可能是張郃本人,再加上張郃的帥旗在這裡,一般人還真的就信了,帥旗之下的人就是張郃本人。

可兩天的時間,那地方別說魏軍了,連個砍柴的樵夫都沒看到一個。

特麼這不比張老將軍那個繞道偷襲的計劃,成功的把握更大一些?!

而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通訊效率實在是太感人了,王昶就算有心去通知,一時半會兒也根本找不到張郃在哪兒。

再一個,王昶雖然也知道,張溪這個約戰是有試探的嫌疑,但如果王昶真的答應下來,回頭張溪說擇日不如撞日的,下午就要直接約戰.你讓王昶拿什麼去應戰?!

如今武功縣城內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的士卒,剩下的三千五百人缺口,他王昶上哪兒找去?!

哪怕張郃是兩朝老臣,他也頂不住這樣的一口鍋。

再一個,雙方各出五千人,這個兵力雖然多了點,但張郃並不是不能承受的。

是,張郃這人是挺喜歡擺爛的,但那得分什麼時候.被人逼着的時候,張郃可是從不擺爛的。

但.武功縣城樓上的“張郃”,拒絕了張溪的邀戰。

武功縣這個小縣城,總共的人口數也不到三千戶啊,總不能把女人和孩子都抓起來充數吧?!

最關鍵的是,一旦答應約戰,那“張郃”就必須出城指揮那個距離,可就比較近了,萬一張溪看出來自家的這個“張郃”將軍是假的,這可怎麼辦?!

張溪琢磨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親自領兵來到眉縣城下,做出一副要進攻的架勢。

留下張郃的帥旗,在必要的時候,王昶可以找一個身材跟張郃相似的士卒,穿着張郃的鎧甲來冒充張郃,糊弄城外駐守的蜀軍主將,以期拖延時間。

張郃早上領兵出發,下午蜀軍就派人前來攻城,並且邀請張郃將軍陣前答話。

在進攻之前嘛,按照這年代的規矩,張溪還是派出了使者去城下喊話,邀請張郃陣前一敘。

人不好確定,但軍隊人數這東西,你要是敢造假,那就得承擔約戰失利後,軍心士氣大挫的後果。

說真的,當聽到張溪主動提出來五千人約戰的時候,王昶都有心直接答應下來,然後讓人快馬加鞭的去追回張老將軍。

這麼做真不算“違約”,畢竟是自家理虧在先。

這麼好的機會,主動送給你,你都不知道把握住這真的是張郃將軍能做出來的事兒?!

那個張溪,真不愧是名將,根本不被眼睛看到的東西所動搖,他居然主動提出了約戰。

不僅曹操幹過,劉備幹過,甚至諸葛亮都幹過。

www.ttκá n.C〇 這個結果,讓張溪頓時皺緊了眉頭。

兩軍交戰嘛,張溪和張郃作爲主將,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兩人都不會輕易涉險到陣前的.別回頭有人不講武德,一箭射過來,那就完蛋了。

更別說這種根本無法用肉眼分辨的情況了。

但這次可不是勸降了,而是邀請張郃出城一戰。

因此,王昶只能是選擇拒絕張溪的約戰。

帥旗呢,確實是張郃留下來的,這是王昶的主意。

單純靠着帥旗來認人,在張溪看來,還是非常不靠譜的。

很快的,張溪就看到了張郃的帥旗,出現在城樓上,一員大將穿着顯眼的鎧甲,就這麼大大咧咧的站在帥旗之下,讓手下士卒對着城外喊話。

這麼好的機會,張郃這樣的百戰老將,怎麼可能會選擇拒絕。

王昶上哪兒去找張郃去?!

只能是按照原計劃,讓人假扮張郃,打出張郃的帥旗,試圖糊弄過去。

一旦在約戰中擊潰,甚至大量殺傷了張溪所部,那漢軍的軍心士氣就會一落千丈,接下來,張郃不管是要進攻張溪軍營地,還是要冒險突圍去進攻五丈原,把握會更大的。

至於帥旗有一說一,這年代講究的就是“名與器,不假於人”,一般情況下,帥旗這種代表身份的東西,就是張郃戰死,也得帶在自己身邊。

所以.張郃難道已經不管郭淮軍團的死活,打算在武功縣城裡擺爛了?!

王昶當時就有點急了,但話已經說出去了,再反悔也來不及了。

而且吧,王昶事後冷靜下來,仔細想了一下,發現張溪的這個約戰,其實就是一個兩頭堵的事兒——除非張郃將軍真的在武功縣城內,否則不管王昶怎麼應對,都會暴露的。

王昶也是一陣的無奈能在這個時代打出自己名聲的名將,果然沒有一個是好對付的。

張郃將軍還想瞞住對方三天這才一個上午,就已經暴露了。

第498章 原因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185章 魏縣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423章 鏖戰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06章 開戰第1154章 鏖戰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641章 練將第91章 準備退路第292章 軍令狀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72章 軍械第988章 巧合第90章 聲東擊西第914章 壓力第139章 變故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1101章 勸降第383章 分配第729章 空城計第761章 爭議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571章 失守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563章 圍堵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666章 敗退第437章 街亭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9章 巡視防務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25章 徐庶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1136章 出賣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71章 聯姻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1111章 劃紅線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572章 破寨第129章 破騎兵第76章 鄧艾去留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82章 蒙衝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486章 衆議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640章 再見第658章 投誠第367章 花關索第957章 天意第957章 天意第236章 造紙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518章 二將第683章 影響第577章 接應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910章 水戰第1224章 貿易戰(一)
第498章 原因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185章 魏縣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423章 鏖戰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06章 開戰第1154章 鏖戰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641章 練將第91章 準備退路第292章 軍令狀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72章 軍械第988章 巧合第90章 聲東擊西第914章 壓力第139章 變故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1101章 勸降第383章 分配第729章 空城計第761章 爭議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571章 失守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563章 圍堵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666章 敗退第437章 街亭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9章 巡視防務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25章 徐庶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1136章 出賣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71章 聯姻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1111章 劃紅線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572章 破寨第129章 破騎兵第76章 鄧艾去留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82章 蒙衝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486章 衆議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640章 再見第658章 投誠第367章 花關索第957章 天意第957章 天意第236章 造紙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518章 二將第683章 影響第577章 接應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910章 水戰第1224章 貿易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