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

魏縣之戰,在一種虎頭蛇尾的氣氛下,草草收場了。

張溪看到司馬懿依然在魏縣城內,總覺得自己是中計了,擔心自己身後或者側翼隨時可能有魏軍殺來,同時又擔心魏延等人是不是遭遇了魏軍的伏擊。

爲此,張溪有些神思不屬,在攻城指揮應對上,也始終有些束手束腳,不敢全力進攻。

而司馬懿這邊呢,其實也沒比張溪好到哪裡去。

當司馬懿看到只有南門外的張溪主動發起攻城,而東門和西門的魏延,姜維毫無動靜,甚至斥候觀察到兩門營寨內都看不到兩人旗幟,立刻意識到,自己派出去偷襲蒼山嶺的軍卒,恐怕要遇到大麻煩了。

司馬懿現在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儘快的結束當前的戰鬥,然後派出兵馬,去接應偷襲部隊,以免出現重大傷亡。

五千士卒的傷亡,其實司馬懿還能負擔的起,真正讓司馬懿擔心的是這次出兵去偷襲蒼山嶺的人,是老將郭淮和司馬懿的寶貝二兒子司馬昭。

這兩人要是出點什麼意外的話,司馬懿這邊還真的有點損失不起。

一個,是大魏老臣,朝中名將.如果因爲自己的決策失誤,導致郭淮戰死沙場的話,那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可以說是非常大的。

另一個,是自己的兒子雖然司馬懿有六七個兒子,但問題是,真正成器的,只有長子司馬師和次子司馬昭,其他兒子都很一般。

如今司馬師正在河東作戰,勝負生死如何都難以預料,要是二兒子再出現點意外,那.司馬懿得哭死。

因此,司馬懿和張溪,各有各的顧慮,各有各的分心,導致這一場魏縣之戰,聲勢浩蕩的開打,最後卻匆匆結束。

雙方都沒有把精力放在城池攻防戰上,繼續硬打不過是憑白消耗士卒性命而已,不如不打,各自回營。

回營後,司馬懿和張溪都立刻的派出了自家的斥候,去查探蒼山嶺方向的戰事如何。

張溪這邊還好點,畢竟他之前已經做出了應對,派出了姜維前往佈防支援,如果前方戰事有變的話,以姜維的能力,完全可以臨陣應變,調整戰術接應魏延和文欽,也來得及向自己求援。

而司馬懿這邊就比較麻煩了。

他本來就兵少,又是在圍城狀態下,能做出的應對本來就不多,要出城接應還必須先突破蜀賊的圍堵可問題是,現在魏縣城內,有這個領兵能力的將領,只剩下一個半了。

其中一個,是他司馬懿本人。

可司馬懿顯然是不能冒險離城區接應的,不管是出於應對張溪攻城還是出於穩定軍心的考慮,司馬懿都必須留在魏縣。

至於半個說的是賈逵。

其實賈逵是有這個領兵能力的,但問題是,賈逵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

事實上,如果是按照歷史進程,這個時候的賈逵本來就不應該還活着歷史上的賈逵,在石亭之戰後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而這個時空的賈逵,一直到現在都還活着,多活了好幾年.不過現在嘛,身體狀況真的說不上太好。

自從大軍出征離開鄴城後不久,賈逵就開始有些身體不適,但當時司馬懿領兵突襲圍困魏縣的蜀兵,把主力大軍交給賈逵率領,賈逵責任重大,因此始終不敢怠慢。

可等到賈逵硬撐着把大軍帶到魏縣後,他就再也撐不住的,直接病倒了。

如今魏縣鏖戰也快兩個月了,賈逵的病情依然沒有什麼好轉,反而有逐漸惡化的趨勢.這種情況下,司馬懿怎麼可能還會要求賈逵領兵出戰?!

當然,也不是沒有替代人選.比如說馬隆。

事實上,蔣濟曾經向司馬懿推薦過馬隆,但是吧,馬隆投軍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司馬懿一不知道他的具體能力如何,二不知道他是否忠心,怎麼可能把這麼重要的接應任務交給馬隆去做?!

而就在司馬懿琢磨着,要實在不行,守城的事宜就交給蔣濟負責,自己親自領兵出城去接應的時候.賈逵抱病求見了司馬懿。

賈逵是來求戰的。

按照賈逵的說法,他這一生,從無到有,都是大魏給的,如今將軍百戰而死,也算是自己的歸宿。

再一個.賈逵覺得,大魏到了如此地步了,作爲大魏臣子,如果連最後的這點決心都沒有,那就枉爲人臣了。

爲此,賈逵主動請戰,抱病領兵,突出重圍,去接應郭淮和司馬昭。而司馬懿對此老淚縱橫的對着賈逵伏地而拜,然後同意了。

司馬懿這個老狐狸,雖然從歷史上來看,人品真不咋樣。

但是吧,他還算是深受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洗禮的人自己能不能做到兩說,但對於這樣願意爲國捐軀的老臣,司馬懿還是很敬佩的,伏地而拜,確實是因感而發。

當然,其中還有一半的原因,是賈逵這次抱病出徵,不僅僅是爲了大魏,還是去救他的二兒子。

所以吧,司馬懿這一拜,還是挺真心實意的,然後再親自挑選了五千士卒,其中還包括了司馬懿自己的親衛,統統交給了賈逵,讓賈逵出城接應。

大約六天後,張溪和司馬懿,都接到了己方斥候的回報,得知了蒼山嶺大戰的結果。

郭淮領兵突襲蒼山嶺,雖然只有五千人,但郭淮還是接納了司馬昭的建議,大膽的分兵兩千人給司馬昭。

按照司馬昭的建議,郭淮率領三千人突襲蒼山嶺正面防線,吸引文欽率領的五千士卒阻擋,而司馬昭則從小路繞道側翼,避開文欽建立起的糧倉防線,滲透到蒼山嶺內部,突襲放火,燒燬蒼山嶺漢軍糧草。

有一說一,這個計劃,一開始實施的還是很順利的。

文欽是真的沒想到郭淮敢只帶三千人來突襲,他以爲郭淮既然出現了,肯定是魏軍主力到來,因此佈防上確實有些頭重腳輕,過於注重正面防禦了。

沒辦法啊,誰讓這是郭淮啊,大魏名將.文欽可是很早就聽說這位將軍的名聲和傳聞的,自然不敢怠慢。

而當文欽發現郭淮只帶了三千人左右突襲的時候,頓時意識到了自己中計,身後必然會遭遇威脅。

也就搭着文欽的能力也不俗,臨陣調整速度極快,立刻分兵救援後路,補強後路的防禦.暫時拖延了一段時間。

當然,如果文欽只有手裡的這五千人的話,那這次防禦應對,恐怕是要出大問題的。

文欽被郭淮的進攻給拖在了前軍,他分兵去後軍支援,但是後軍並沒有一個合格的將領指揮,只靠後軍的校尉,縱然可以依靠兵力優勢暫時拖住司馬昭,但肯定拖不了太久.一旦讓司馬昭闖入蒼山嶺,那恐怕就全完了。

而就在文欽難以前後顧及之時.魏延帶着五千士卒,出現在了郭淮的身後。

這下好了,被前後夾擊的人,變成了郭淮。

於此同時,文欽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轉身去指揮後軍的防守,擋住司馬昭前進的路線。

一通混戰之後,文欽到底還是擋住了司馬昭往後軍的進攻路線,趕在司馬昭闖入蒼山嶺屯糧地之前,把司馬昭給逼退了。

而前軍方向,因爲遭遇到了魏延的領兵衝擊,郭淮知道這次突襲已經事敗中計了,也沒有做太多的停留,選擇了往北方突圍,等待匯合司馬昭後,一起退回魏縣。

本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最多也就是魏軍突襲蒼山嶺不成,小有損傷而已。

可當郭淮和司馬昭匯合後,往北迴撤的過程中,正好遇到了領兵一萬南下的姜維。

而兩人的身後,是打掃完蒼山嶺戰場,協助文欽重新完成佈防後,再次追上來的魏延。

又是一場前後夾擊,而這次,郭淮和司馬昭是被徹底堵成了夾心餅乾,不再是什麼混戰了一番大戰之後,郭淮和司馬昭最終敗北。

最後,還是郭淮選擇了孤注一擲,拼死斷後,這纔給司馬昭爭取到了一線生機,突出重圍。

郭淮的想法很簡單,他反正已經六十多了,活的也夠久的了,但司馬昭不一樣,他才三十歲不到.這是大魏的未來,不能讓他就這麼葬送在戰場上。

因此,郭淮就是故意用自己的生命作爲賭注,吸引漢軍圍攻,來換取爲大魏保留希望。

至於自己最後的下場郭淮就沒有想過要投降,也不可能投降,唯死戰而已。

司馬昭因此逃出生天,但郭淮在被圍後逃生無望,奮力拼殺到只剩自己。

最後,郭淮在魏延和姜維的一起見證下,自殺殉國。

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840章 潰逃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83章 議策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368章 分兵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135章 接應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52章 軍中嬉戲第572章 破寨第738章 青儲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17章 取名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25章 尋仇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277章 礦營第1078章 交易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781章 右扶風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2章 面試第23章 反對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867章 定性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1111章 劃紅線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246章 去成都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073章 流民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954章 不對勁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1099章 失守第130章 攻城(一)第479章 看不慣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30章 任免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005章 勸降第236章 造紙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773章 刻板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184章 急襲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69章 江夏變故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053章 水戰(一)第1101章 勸降第1013章 交鋒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
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840章 潰逃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83章 議策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368章 分兵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135章 接應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52章 軍中嬉戲第572章 破寨第738章 青儲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17章 取名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25章 尋仇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277章 礦營第1078章 交易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781章 右扶風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2章 面試第23章 反對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867章 定性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1111章 劃紅線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246章 去成都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073章 流民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954章 不對勁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1099章 失守第130章 攻城(一)第479章 看不慣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30章 任免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005章 勸降第236章 造紙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773章 刻板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184章 急襲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69章 江夏變故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053章 水戰(一)第1101章 勸降第1013章 交鋒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