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羞愧

因爲還要拜訪其他的大儒名士,張溪和王基也沒有在阮武這邊呆的太久,小聊了一會兒,混個臉熟後,兩人就起身告辭了。

就是張溪,臨走的時候又沒事兒瞅了兩眼小羊祜,一副相當捨不得的樣子。

沒辦法啊,時間太短,實在找不到合適的理由拐帶這位未來的名將,張溪當然會覺得可惜。

但這兩眼吧,又讓羊衜差點沒忍住。

連王基都有點看不下去了,等到暫時離開阮武住的庭院後,王基就忍不住的開始勸說起了張溪。

“將軍天下英傑,聲名著於海內,當謹言慎行,切不可因小失大,失禮於人前也。”

因爲知道張溪的性子比較和善,所以王基這話說的吧,就挺直白的看上人家女兒了不是什麼大事,但你得守禮,沒你那麼盯着看沒完的。

是的,王基完全沒有覺得張溪不應該看上人家女兒,甚至連羊衜和阮武,都沒覺得張溪其實已經四十歲了,而羊徽瑜才十四歲,兩個人年紀差那麼多不合適。

在這些人的眼裡看來,張溪是天下名將,四十歲也正值壯年,而羊徽瑜也已經十四歲了,出落的亭亭玉立,已經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了。

名將配美人,在這個時代終究是一樁佳話。

因此,王基的重點從來不是張溪不該看上羊徽瑜,而是張溪不該表現的這麼直白,這麼失禮。

可張溪是真的不明白王基話裡的意思啊,他是真沒往那方面想。

“伯輿何意?!”張溪一臉納悶的回答道,“莫非溪適才有失禮之處?!如此,伯輿何不提醒於我?!”

王基心說你都快把眼珠子放到人家女孩子身上去了,還不失禮啊?!

再說了,我怎麼提醒伱,當着人家父親的面,讓你不要總看人家女兒這話能說麼?!說出去像話麼!!!

王基也是無奈,只能繼續說道,“《詩經》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將軍之意本屬尋常,然縱是民家女子,亦當依禮而行。羊氏亦爲泰山世家豪族,詩書傳家門庭,將軍切不可”

好嘛,張溪聽不下去了。

張溪又不笨,王基這話說的已經很露骨了,張溪不可能聽不出是什麼意思。

“且住!!”張溪趕緊的攔住王基,不讓他把話說完。

好傢伙,真就好傢伙。

自己再怎麼好色,也不能對一個半大蘿莉有什麼想法啊,這不符合張溪的審美的。

再者說了,今天你這話要是傳到自家媳婦兒耳朵裡去,指不定今晚回去的時候,臥室裡會不會多出兩把寶劍來。

制止了王基的話語後,張溪趕緊的解釋,說道,“誤會了,伯輿,此乃天大的誤會。”

王基微微發愣,不解的看着張溪誤會啥?!你盯着人家姑娘看了半天,在場所有人都看到了,能有個啥誤會的。

張溪則繼續急切的說道,“溪所矚目者,乃羊家小郎也。觀那羊家小郎,雖年歲尚幼,待其物,舉止得體,問其言,對答如流,將來必成大器。溪本有愛才之心,故而多看了兩眼怎的到伯輿這裡,卻誤會如此。慚愧,慚愧也。”

張溪這麼一解釋吧,王基也愣了好久,再仔細一回想剛剛的場景.好像還真的是,那個羊家小郎,確實一直躲在羊家小姐身後來着。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的話.王基也面露慚愧之色了。

合着,自己不僅誤會了自家長官,而且還在這種情況下,規勸自家長官不要見色起意這特麼叫什麼事兒啊!!!

好嘛,荊州的一把手,二把手一起丟人了!!!

好在現在只有兩個人,丟人也是一起丟的.誰也別笑話誰。

但王基到底是個情商很高的人.自己丟人無所謂,但長官不能丟人啊。

一想到剛剛阮武和羊衜的臉色表情,王基覺得,自己又必要去幫自家長官找補解釋一下,否則自家長官的名聲可就受損了。

畢竟,那兩位都是山東世家豪族出身,在北地的影響力極大的。

再一個,王基也知道,張溪這個人有一項非常厲害的能力,那就是看人特別的準。

既然張溪都覺得羊家小郎是個可造之才,那王基也有了替自己長官爭取一下的想法雖然那羊家小郎還小,但問題是,張溪有這樣的先例啊。

當年鄧艾拜師張溪的年紀,也跟現在的羊家小郎差不多大吧。

而如今,鄧艾已經成爲了獨當一面的荊州大將,鎮守南陽,窺視中原。

而且真要論能力的話,在現在的荊州諸將中,鄧艾恐怕只在張溪之下,連文聘,徐庶都對鄧艾稱讚有加。

羊家小郎,未必不能成爲第二個鄧艾嘛。

所以,王基是真的動了心了,一想到這個,他立刻拱手,對張溪說道,“將軍既有此意,基倒願再訪羊衜,爲將軍一探究竟.將軍以爲,可否?!” 張溪本來還在因爲王基的誤會有些羞惱呢,可一聽王基這話,頓時來精神了。

這事兒吧,他確實不好直接去說。

張溪其實也知道,羊家是山東世家大族,羊衜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大儒孔融的女兒,第二任妻子,又是大儒蔡邕的女兒孔融,蔡邕是什麼身份地位,在這個時代的人,不會有人不知道。

而羊衜能娶到他們的女兒爲妻,本身就說明了羊氏在中原地區的身份地位。

這樣的人家,是不可能會缺乏自家子弟的能力的。

所以,別看張溪現在是天下名將,但他終究是寒門出身,在這個時代的人眼裡,張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依然還是不能去跟羊氏這種傳承數百年的世家大族比較的。

一旦張溪直接去跟羊衜提這個事兒,那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羊衜答應吧,有可能會擔心幼子將來被張溪給教廢了,羊衜不答應吧,又等於是直接不給張溪面子。

這也是張溪剛剛不敢主動提起這事兒的原因.張溪本來琢磨着,是通過一些時間的接觸,讓小羊祜認可自己,再通過結好羊衜,再讓小羊祜拜自己爲師。

可現在,這一招好像從一開始,就變得不可能了。

連王基都認爲自己覬覦羊家小姐了,羊衜和阮武會看不出來?!

你讓張溪怎麼有臉再回去跟人家解釋再說也不好解釋啊。

怎麼說?!

說我其實是看上你兒子了,想要收他爲徒,壓根對你的女兒沒興趣.這話當着人家父親的面說出來,羊家小姐的面子往哪兒擱?!

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兒呢嘛!!!

所以啊現在王基願意去當這個和事老,並且由他出面去試探一下羊衜的口風,其實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而於此同時,阮武的小院內,羊衜正黑着一張臉,嘴裡不停的嘟囔着一些不太好聽的詞彙。

“豎子,鼠輩,登徒子之流。”

這些詞兒說的,一邊的羊徽瑜聽的是滿臉通紅。

倒不是羊徽瑜有什麼少女思春的意思,再怎麼樣,羊徽瑜也不至於對一個才見過一面的人有什麼少女懷春的心思。

關鍵是老爹這話說的,多少跟自己有關,而登徒子這三個字,直接就說明了一切。

羊徽瑜還是很高興有人被自己的才貌和氣質吸引到的,這是女孩子天生的屬性,但是呢,才十四歲的少女,被人這麼明目張膽的盯着看,還是有些羞惱的。

本來就很羞惱的羊徽瑜,這會兒還必須得聽着自己的父親咒罵他人,而一咒罵,羊徽瑜的羞惱情緒,就又上來了。

最後還是阮武看不下去了,笑着對羊衜說道,“賢弟莫惱.前兩個稱謂也就罷了,登徒子何辜,與鼠輩同列?!”

宋玉一篇《登徒子好色賦》,把登徒子說爲是好色之徒.可阮武和羊衜都是當世大儒,不是死讀書的腐儒,能不知道登徒子是不是真的好色嘛。

可羊衜聽不得這個。

我女兒被人無禮的盯着看了半天,我還管登徒子是不是真的好色?!

“兄長何出此言?!”羊衜非常不滿的問阮武,說道,“那張溪貴爲一方重臣,卻如此不知羞恥,無禮行事,我難道還罵不得了?!”

阮武那個無奈的,看看臉色又紅了一個色號的羊徽瑜,無奈的嘆口氣,說道,“賢弟且息怒.張元長乃世之名將,名聲著於天下,豈會行此等無禮之事?!”

真不是阮武要替張溪說話,其實阮武也是認定張溪就是見色起意了.但你能不能看看你女兒現在的臉色,真要讓她羞愧的找個地方鑽進去麼?!

先安撫一下你女兒的情緒好不好!!

羊衜一聽阮武的話,也是一愣,但隨即,幾十年的交情,也讓羊衜明白了阮武的用意。

確實,爲了女兒的心情着想,這事兒,還是冷淡處理的好。

但,羊衜還有其他的擔憂啊。

“雖如此若其當真”

萬一那個混蛋真的就看上了自己的女兒,甚至不惜用權勢相逼呢?!

這話聽得阮武都有些無語了。

“羊氏女,蔡氏孫,豈有與人爲妾之理?!”

嘛,羊衜一聽這話,頓時豁然開朗了。

第69章 江夏變故第73章 調令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212章 投石車第942章 守關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005章 勸降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39章 變故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155章 方案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709章 異動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556章 諸葛誕第167章 攤牌第938章 求戰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942章 守關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213章 “謹慎”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257章 成本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1099章 失守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221章 直百錢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638章 身後事第162章 賣馬第1067章 戰長沙第613章 進攻第1124章 僵局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645章 議事(二)第591章 大昌集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576章 截擊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831章 議策第666章 敗退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638章 身後事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1091章 孟津渡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650章 大雪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556章 諸葛誕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928章 授徒第356章 五虎將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68章 試探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213章 “謹慎”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640章 再見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700章 收尾第1054章 水戰(二)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14章 船上議論
第69章 江夏變故第73章 調令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212章 投石車第942章 守關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005章 勸降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39章 變故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155章 方案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709章 異動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556章 諸葛誕第167章 攤牌第938章 求戰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942章 守關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213章 “謹慎”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257章 成本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1099章 失守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221章 直百錢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638章 身後事第162章 賣馬第1067章 戰長沙第613章 進攻第1124章 僵局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645章 議事(二)第591章 大昌集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576章 截擊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831章 議策第666章 敗退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638章 身後事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1091章 孟津渡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650章 大雪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556章 諸葛誕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928章 授徒第356章 五虎將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68章 試探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213章 “謹慎”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640章 再見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700章 收尾第1054章 水戰(二)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14章 船上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