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密議北伐

第493章 密議北伐

歷史上的季漢,一直存在兩個派別——北伐派和反對北伐派。

這兩個派別一直在互相較勁,一直持續到季漢滅亡。

北伐派有自己的理念和堅持——不北伐,匡扶漢室何從談起?!

一旦失去了匡扶大漢的大義,那這個政權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割據政權,連自己的立國之本都丟失了,自然也就不會有人支持。

所以北伐派是拼了命的要北伐,不管是不是有實際困難,北伐就是頭等大事。

反對北伐派就比較複雜了.稍微簡單粗略的劃分,可以分爲緩進派和投降派。

緩進派不是不北伐,是指不應該把北伐放在第一位來考量所有國事。

在歷史上,緩進派有兩個著名的代表人物,一個是王連,一個是費禕。

這兩個人,王連是在諸葛亮執政時期就反對北伐的,理由很簡單,大漢國力不足,不能頻繁用兵,必須要先穩定國內,然後再考慮北伐的事情。

諸葛亮沒聽,因爲諸葛亮覺得自己可以兼顧好戰爭和國內經濟,事實上一直到諸葛亮過世前,他都做的不錯。

而另一個費禕,則是在諸葛亮去世後,堅定反對北伐的人。

歷史上諸葛亮去世後,蔣琬接班,還主持過幾次北伐,但可惜戰果都不是很大,每次出兵浪費的錢糧兵馬倒是不少。

因此,到了費禕主政時期,費禕根據自己的治政理念,身爲季漢大將軍的他,愣是一次北伐都沒有發動過,甚至他還立場鮮明的反對姜維北伐。

但費禕的目的,可不是想偏安一隅,當個割據政權。

費禕有費禕的難處。

一者,自從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就取消了丞相這個職位,這個職位只爲諸葛亮特設,其他人別想染指。

其實阿斗真的不傻,他是懂的權利平衡的重要性的,他敢放心放權給諸葛亮,但絕對不會放心把權利交給除了諸葛亮以外的其他人。

所以等諸葛亮去世後,“宮中府中,俱爲一體”的格局就不存在了,再經過蔣琬執政時期劉禪不斷的收回權利,到了費禕當大將軍的時候,他已經沒有獨斷專行的權利了。

二者,費禕認爲,常年征戰,已經讓蜀中的經濟壓縮到了極致,不管是世家還是百姓都深受壓迫,這種時候已經不能再輕易用兵,當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趕緊休養生息,恢復民生。

費禕不是諸葛亮,他沒有辦法跟諸葛亮那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收拾好劉備夷陵兵敗後的爛攤子,也沒有辦法像諸葛亮那樣在北伐和民生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能做到兩者兼顧.費禕只能做費禕擅長做的事兒。

而且實話實說,在當時的情況下,費禕的想法也不算是錯。

現代人都知道,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當時的季漢因爲常年征戰導致國力嚴重下降,但諸葛亮早期執政時期打下的底子還在,費禕收縮兵力防守,恢復生產,既要等個幾年的國力就能恢復,到那個時候再北伐也不是不可以。

但很可惜,費禕根本沒有等到那一天.他被人刺殺了。

可見連曹魏都知道,當時的情況下費禕的政策是對的,千萬不能讓季漢緩過這口氣來,否則恐怕又是一個“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的局面。

所以像王連也好,像費禕也好,他們雖然也反對北伐,但他們反對的是盲目的北伐,實際上,他們認爲只有先處理好內部的民生經濟問題後,才能更好的支撐北伐,匡扶漢室。

真正可恨的是那種兵臨城下,明明還有一戰之力,卻勸主投降的投降派。

這些投降派們,主要是以蜀地的世家大族們爲主,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譙周。

他們根本就不想北伐,因爲北伐會影響到他們的實際利益,在他們看來,以一州之地對抗一國,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而且你老劉家要匡扶漢室,關我們這些蜀中世傢什麼事兒?!

如果你老劉家就是自己出錢出人的去打仗,我們在邊緣喊“666”,那蜀中世家屁話都不會多說一句.可你老劉家每次一北伐,花的可都是原本應該屬於我們的錢糧和丁口啊。

老是北伐,北伐的,我們還怎麼變着法的侵佔田地,隱匿丁口,所有的事情都被軍管了,那我們的富貴生活怎麼得到保證?!

尤其到了蜀漢後期,荊州派和元從派的人都已經死的差不多了,朝廷中再也沒有能制衡蜀中世家的派系後,蜀中世家一家獨大,這種擺爛局面就徹底失控了。

因此,當鄧艾帶領不過數千人馬偷渡陰平小道來到江油時,兵力佔優的江油守將直接開城投降,給鄧艾的疲憊之師提供了最重要的休整和補給,順便還給鄧艾補充了兵源。

而當鄧艾領兵到了成都的時候,明明只需要依靠成都堅固的城防拖延時間,不出十天就能等來援兵的劉禪,在這羣投降派的鼓動下,直接選擇了投降。

這裡得替劉禪說幾句.劉禪確實是庸主,但不是傻子,他也不想把父親打下的基業就這麼拱手讓人。

不是劉禪不想打,他其實是努力過了的,奈何他寄予厚望的諸葛瞻實在太浪,在綿竹把劉禪最後的底牌全都給浪沒了。

伱說你堂堂諸葛亮的兒子,放着優勢的城池關隘不守,非要帶兵出去跟鄧艾野戰.誰給你的勇氣和自信?!

你爹當初率領大軍打仗,那也是先拿南中孟獲練手後,纔敢出兵北伐的,你丫的初上陣就敢跟名將鄧艾對陣打野戰?!

但凡諸葛瞻聰明一點,學學人家劉循,鄧艾只有被憋死在蜀中一個結局。

可惜,諸葛瞻自視過高,劉禪所託非人,把最後的希望徹底給折騰沒了。

因此,當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禪已經徹底孤立無援了.他不想投降都不行,不投降也會有人綁了他開城投降的。

還有真別扯什麼爲了百姓,在那個年代,百姓的日子不管是在曹魏還是在季漢,其實都差不多,反正都是被壓迫。

而且你覺得就這些投降派,他們會真的去關心這些平頭百姓的死活麼?!

這些投降派真正爲了的,就是自己的權利和利益,什麼爲了百姓而投降,都是後世人自己腦補出來的玩意兒而已。

嘛,扯遠了,扯回現在。

在聽完了諸葛亮和張溪的講述後,黃權雖然能理解劉備要再次北伐的想法,也覺得現在這個時候是個好時機但黃權還是堅定的轉爲了緩進派。

“縱是良機,然如今糧草不備,兵甲不齊,怎能用兵?!”

這是黃權的態度。

前兩年纔剛剛折騰了一次,雖然也算有收穫吧,但那次傾國之力的北伐,實在有些讓蜀中的世家和百姓都有些吃不消。

尤其是上次諸葛亮搞的總動員令,當時黃權在前線並不知道,事後回到成都後,知道了這個總動員令,對諸葛亮也是很有怨念的。

幸虧是楊洪,秦宓等人給了軟釘子頂回去了,否則這麼勞民傷財的,就算打下了長安,那蜀中也會元氣大傷的。

黃權雖然品行道德都不錯,既然選擇了輔佐劉備那也是盡心盡力,但黃權終究是蜀地人,他多少要爲蜀地的世家和百姓們考慮一下的。

這次休整兩年,好不容易讓蜀中的世家和百姓緩過一口氣來,這又要北伐.開玩笑呢嘛!!!

一想到這裡,黃權也有些忍不住的抱怨,對着諸葛亮和張溪說道,“權鎮守要地,不知朝中詳細.二君皆乃濟世之才,焉能不知此事輕重?!爲何不勸諫陛下一二?!”

對此,諸葛亮和張溪也是對視了一眼,同時苦笑。

誰說沒有勸諫了?!

在劉備下令讓諸葛亮和張溪一起前往漢中巡視的時候,這倆人就發現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在面見劉備的時候,劉備一開口叮囑的,就是讓兩人多加註意漢中的軍械糧草儲備情況.這兩人還能不知道劉備是怎麼想的?!

勸過了,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張溪,都已經很委婉的勸說過劉備了。

可劉備只回答了一句。

“我今年六十三歲了,二弟也六十一了,三弟也已年近六旬我兄弟三人都老了,身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時日無多,恐怕看不到大漢復興的那一刻了但至少,讓我們兄弟三人,能在長安相聚,一起祭奠一下先漢的諸位先帝吧。”

這話一出,別說張溪了,連諸葛亮都沒辦法再說出任何勸諫的話了。

劉備說這話,已經不是以一個皇帝的身份在說話了,而是以一個主公的身份,跟自己的心腹手下說着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話了.這時候已經沒有任何再勸諫的空間了。

有一說一,劉備這個決定,是在意氣用事,根本不是一個君主該有的思考方式,甚至可能因爲他的這一次意氣用事,導致季漢非常大的損失。

比如歷史上夷陵那次大敗,就是這種情況的最好例證。

但.這種情況下,當屬下的,不能勸諫主公的話,那就只能儘量想辦法,制定出一個最完善,最穩妥的作戰計劃來,降低主公意氣用事造成的風險,儘量提高成功率。

這是現在的情況下,作爲屬下最應該去做的事情。

這也是爲什麼諸葛亮和張溪一起在來漢中的路上心情不好,但依然不斷交流,一到漢中就拉着黃權密議的原因。

而黃權聽到諸葛亮轉述的劉備的話後,也是默默無語了很久。

最終,三個人誰也沒有再討論該不該北伐的問題,轉而討論起,一旦北伐,漢中需要做出哪些準備的問題。

年底事兒賊多,請見諒

(本章完)

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459章 變故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2章 面試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232章 鹽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7章 三國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232章 鹽第934章 誘敵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381章 對外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915章 增援第914章 壓力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700章 收尾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81章 成婚第30章 對比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254章 冠禮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692章 爭論第130章 攻城(一)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044章 議罪錢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784章 調整第868章 選擇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394章 矛盾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456章 反攻第1177章 決斷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581章 切入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1013章 交鋒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589章 試探第1101章 勸降第942章 守關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30章 攻城(一)第13章 吹牛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935章 互換第38章 《隆中對》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95章 議戰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067章 戰長沙第12章 秘方
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459章 變故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2章 面試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232章 鹽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7章 三國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232章 鹽第934章 誘敵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381章 對外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915章 增援第914章 壓力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700章 收尾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81章 成婚第30章 對比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254章 冠禮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692章 爭論第130章 攻城(一)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044章 議罪錢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784章 調整第868章 選擇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394章 矛盾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456章 反攻第1177章 決斷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581章 切入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1013章 交鋒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589章 試探第1101章 勸降第942章 守關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30章 攻城(一)第13章 吹牛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935章 互換第38章 《隆中對》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95章 議戰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067章 戰長沙第12章 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