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

烏魯匍匐在地上,幾次想擡頭,卻都被一刻也不見停歇的箭矢給沉沉地壓了回去。

宋人從城頭上推下了一團團燃燒的草球,讓他所率領的兒郎們大半暴露在火光中。箭矢撞擊着鐵甲,一聲聲或沉悶或清脆的響聲連綿不絕。

縱然裝備了宋人的鐵甲,那麼密集的箭雨中,總有那麼幾箭是甲冑防禦不到的。以神臂弓的力道,三四十步開外被木羽矢射中,除了更爲厚實的頭盔,就是以胸甲背甲的堅固,也無法做到徹底擋住箭矢造成的傷害。

而且在城牆之上,連成一個音符的弓弦聲中,還摻雜着沉鬱而厚重的嗡鳴,那是猶在神臂弓之上的破甲重弩在射擊。

不知在何時——可能是在確定大遼各支宮分軍也開始換裝鐵甲之後——宋人爲了保證他們最爲精擅的強弓硬弩的效果,所用的箭矢都已經改變了形制。大部分的箭鏃改成了鑄造,形制如一。幾百支三棱形的箭鏃擺在一起,甚至連每一條微微外凸的弧線都一模一樣。這些是用於無甲或輕甲的敵人。

但另一部分箭矢則依然是熟鐵鍛造,可經過了不知什麼樣的秘術,鋒銳遠勝過往,箭鏃上總閃着精鋼的光芒。而最好的箭鏃,據說用的則是數十煉的鍛鋼,就是配合專用的比神臂弓還要大一圈的破甲重弩才製造出來,箭桿更長,而箭鏃卻變得更爲尖銳。

之前在代州和已經攻下的幾處關隘中的武庫內,曾經發現了大批的箭矢,鑄造的鍛造的都有,並給各部瓜分得一乾二淨——即便是鑄造的普通箭矢,也遠比遼國國內生產的箭矢更爲精良。而鍛造的上品,更是爭搶的目標。

這些日子以來,看着手中光色幽暗的箭鏃,有不少人都發現了鑄鐵箭鏃根本是從一個模子裡出來的。這一發現讓包括烏魯在內的契丹勇士都不寒而慄。這樣的箭鏃,只要泥模泥範能備得上,一間鐵場一天怕不有幾千支造出來了。

通過破甲重弩射出的破甲矢,輕易洞穿了宋人裝備的鐵甲,更是讓多少自負盔甲不輸宋人的武將們都暗道僥倖。今日放棄在白天攻城,而選擇了暗夜,烏魯估計有三成的緣由就是畏懼宋人的破甲重弩。

可是,現在,夜色並沒有如願以償地抵消宋人在弓弩上的優勢。

每時每刻,烏魯都能聽到周圍傳來一聲兩聲的慘叫,還有被壓低了的呻吟。而烏魯本身也被籠罩在箭雨中,只是因爲趴在一條菜田的田壟下,深藏陰影內,方纔幸運地沒有成爲目標。

但剛纔躲避的時候,背心處卻接連有了幾下莫名的刺痛,烏魯當時心涼了半截,直到躲到田壟下,才驚魂甫定地發現自己還活着。最堅固的背甲雖然沒能擋下箭矢,但好歹減低了許多威力。但他多半可以肯定,他只不過是運氣好,沒有被破甲重弩給盯上。

不知何時,箭矢漸漸稀落了起來,然後就斷斷續續地射擊。方纔繚繞在耳畔的密集弦鳴一下消散了,但遠處猶有微聲隨着風傳來。

這邊的宋人已經用光箭矢了,要麼就是沒力氣再拉弓了。就連烏魯的腦中都閃過了這個念頭,但他幾十年來的經驗所鍛煉出來的直覺立刻提醒他,絕不是這樣。只是他手下的兒郎,卻缺乏這樣的直覺。

“不要站起來!”烏魯的吼聲遲了一步,幾名族中的戰士已經飛快地跳了起來,直接向城牆腳下衝過去。即便被宋人用強弓硬弩壓制許久,但他們依然無所畏懼。

只是這樣的勇敢,卻形同魯莽,他們僅僅衝前了兩步,剛剛平息下去的弦鳴陡然拔高,近百架重弩同時發射,從前方射過來的利矢瞬息間貫穿了他們的身體,如同被正面猛擊了一拳,倒仰着飛了回來。落地之前便沒了聲息。

烏魯痛苦的一聲低吼,用力地將臉埋進了土裡。那幾人裡面可有他朝夕相伴的兄弟手足。一同狩獵,一同放牧,一同征戰的手足啊!卻在宋人的陷阱中送了性命。

冰冷的土壤中蘊含的腥氣讓烏魯逐漸清醒過來。

那是徹頭徹尾的陷阱!但只有守軍在有效地指揮和充分的信心之下,才能爲敵人設下這樣的陷阱。

如果是初次上陣的平民甚至是士兵,有很多都會在第一時間將手上的箭矢全都射出去。哪裡可能會用射擊節奏的變化來欺騙敵人?被恐懼和緊張擒獲的新兵,就在耳邊迴響的口令他們也是聽不見的。

冷靜,這是戰陣上最難做到的一件事。

但宋人這一回做得很精彩,很漂亮。烏魯可以肯定,現在在城頭上的,必然是南朝軍中的精銳。絕不會是初次上陣的新兵和剛剛被徵發的平民。

烏魯都三十歲了,自幼生活在臨近北方草原的土地上,從九歲那年射殺第一個阻卜人開始,上陣殺敵已經不知多少次了。他再清楚也不過,族中許多初次上陣的兒郎,在緊張的情況下,動作會變形,行動會失誤,甚至拉扯弓弦都能滑手。就如他本人,九歲的時候能射殺一名來襲的敵人,靠的是運氣,而不是箭藝。城上的守軍,絕對都是上過陣或是久經訓練的精兵。

烏魯埋着頭,身子緊繃着,須臾也不敢放鬆。

大概是方纔暴露了位置,射向他這個方向的箭矢比之前更多了。之前的箭矢密度與現在比起來,就像是春雨和夏末的風暴在作比較,幸好位置不差,能依靠地形來擋住大多數的箭矢。

城牆上面到底有多少人?

難道宋人在太谷城中有成千上萬的士兵?!

三五千禁軍廂軍加上兩三萬逃進城中、沒經歷過戰爭的百姓——至於原本就居住在城中的坊廓戶,數目並不算多,畢竟只是縣城——這是之前從探馬的回報中得到的判斷。

雖然烏魯並不是重要人物,但蕭十三爲了提高三軍士氣和信心,將太谷城中的軍力數目都向下做了通報。

不過被箭矢壓得擡不起頭來的烏魯已經明白了,那所謂的通報,根本就是胡扯。

神臂弓有多難拉開,在代州的武庫中爲族人爭來了百來架之後,烏魯同樣也很清楚。必須坐下來靠腰力上弦的重弩,那不是小孩子用的玩具弓,都不用喘上一口氣就能拉開來一次的。速度只要稍快一點,十次八次腰力就跟不上了。正常使用神臂弓,都是射上一箭後,歇上一陣,纔會再射上一箭,需要保持着穩定徐緩的節奏。

但現在神臂弓的發射速度竟然比拉弓還要快。如果眼前的整座縣城的每一段都能射出如此密集而穩定的驟風急雨,要說城中守軍不到三萬人,烏魯是絕對不可能去相信的。

也就是說……蕭十三那個賤種又在說謊了!

……

韓岡在城樓上拿着千里鏡望着城外,藉助着熊熊火光,可以清楚地看見來襲的遼兵被城上的箭雨完全給壓制住了,甚至連城池都無法接近。

不過由此消耗的箭矢,也是個巨大的數字,完完全全地是用錢砸人,每時每刻都是幾十貫上百貫地砸了出去。

“箭矢還夠不夠?”韓岡問道,眼睛沒有離開千里鏡。

“庫中還有六十三萬支。”陳豐應聲答道,“其中破甲矢十四萬。”

這幾天來,陳豐對數字很敏感,可能是商賈家庭出身的緣故,錢糧計算上很有些水平。人都有長處,陳豐的這項長處也讓他在韓岡的幕府中站穩了腳跟。

“暫時用不着。”韓岡搖搖頭。

真正在城上拿着神臂弓射擊的士兵不足三千,之前是將箭矢以一人四束分發下去。神臂弓配用的木羽矢以三十爲一束,也就是說每人一百二十支,總計接近三十五萬,就算以現在的射擊速度,也足夠使用了。

“不過節奏要把握好。”韓岡輕聲吩咐。用箭矢壓制敵人,不是隻管悶頭亂射,合理的節奏才能將箭矢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負責軍事的黃裳回話道:“樞密的吩咐之前就傳下去了,下面指揮射擊的都頭、都副,皆明白該如何做。”

韓岡點點頭,類似的內容他之前就說過,在這兩日的訓練中都傳達了下去。真要是能做到,這一戰基本上就不會懸念了。

高昂的士氣,合理的指揮,再加上充沛的軍需,那就不用擔心還會有失敗的危險。

尤其是軍資供給,區區三千士卒,就擁有多達二十具的牀子弩,十倍於人數的重弩,兩倍的鐵甲,以及數量龐大的簡易上弦器和畜力上弦機,如此充沛的軍資供給,這在大宋周邊諸國,甚至包括遼國在內,都是難以想象的數字。

箭矢這樣的消耗品,就多達百萬。大宋恐怖的國力使得周瑜刁難諸葛亮的難題都不再成爲將帥們頭疼的問題。京城的軍器監不用說,一年之內輕輕鬆鬆就能讓二十萬人武裝到牙齒。在邊州和要郡,也都設有製作箭矢、弓弩的弓弩院。任何一座邊州弓弩院,只要全力打造,各色箭矢一年百萬也不成問題。而在邊境的任何一場會戰,後方都能輕而易舉地調集來數以十萬計的箭矢以供使用。

不過正常情況下並不代表太谷縣這樣的縣城也能擁有如此數量的軍器。只是在韓岡決定以太谷縣作爲決戰之地後,大批來自京城的支援在抵達太原之前,就給韓岡直接在太谷縣斷了下來。

太原城中的軍械庫中有多少軍器,韓岡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離開河東的時間並不長,錢倉、糧倉或許會有很大的變化,但軍器的庫存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有太大的變動。

對於之後補充的軍械箭矢,太原城並不是那麼急缺。太原守軍最急缺的信心,韓岡已經給了他們。還引走了圍困太原的敵軍,作爲交換,借用一批軍需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何況在遼軍突破石嶺關,進入太原府界後,再往太原運送支援物資,是肉包子打狗,是往漩渦中開船。

韓岡手中的千里鏡小小地移動了一個角度,指向了遠處的遼軍兵營,蕭十三應該就在那裡,同樣正在觀察着戰況。現在城頭上的狂風暴雨,是大宋國力的體現,是宋遼最大的差距所在,看到了這樣的戰況,不知道大遼國的樞密使,此時是作何想?

也該認命了!

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變故(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九)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三)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四)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二)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
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變故(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九)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三)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四)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二)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