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

送了王居卿離開,韓岡回到後院。

跨進門,就看到四位妻妾像往常一樣,正坐在一起,一邊做着女紅,一邊聊天。

“官人。”王旖四女放下了手中的織物,站起了身,“前面的事都處理好了?”

“都好了。”

韓岡活動着肩膀,一天下來,身心疲憊。

做了宰相之後,手上的事多了許多。蘇頌年紀大了,也不喜攬權,加之現在政事堂中還缺參知政事,韓岡等於是一人處理所有政事。

“官人這個宰相做得太辛苦……”

“參知政事什麼時候選出來?”

家裡的妻妾,都知道韓岡不好攬權,更注重自己的理念能否施行,故而都希望他能早點找到合適的人,將一干不重要的庶務都交託出去,免得再這麼下去,變成五丈原的諸葛亮了。

韓岡嘆了口氣:“廷推都拖了兩次了,下個月的廷推,估計還會再拖。李定根本就選不上,這邊的沈存中也一樣。李清臣沒根基,李奉世【李承之】只比沈存中差一點,新黨、舊黨都不會選他。曾令綽還不是進士,在西府還好說,入東府就難了。”

“不至於沒人可用吧?”

“天下不乏人才,只是一時之間不湊手。”

“官人這話說得就像是窮措大上街,買不起東西不是缺錢,只是一時不湊手。”

周南戲謔地說着,韓岡苦笑着搖搖頭。

韓岡不希望新黨插手進東府,而新黨那邊也不希望讓韓岡繼續控制政事堂,按照編訂成型的廷推條例,有資格參加廷推的重臣中,放棄投票的人數超過一定比例,廷推就得不出結果。自韓絳求退後,兩次給兩府增加人手的廷推都因爲各方的拆臺而失敗了,接下來的第三次,韓岡也沒把握能通過。

反正僵局持續下去,權力會更加集中在他韓岡的手中,對於新黨來說,同樣不是一件好事。也許這第三次,他們該學聰明一點了。雙方都退讓一步,應該能得到一個雙方都能認同的結果。

“好了。”王旖道:“現在就別說公事了,官人好好歇歇吧。”

周南、素心端來了茶湯、菓子,而王旖和雲娘也過來幫韓岡換下見客的衣服。

過去這兩年王安石先是在江寧任知府,之後卸職就任宮觀,一年前致仕。沒了政治因素造成的隔閡,夫妻之間的關係又恢復了和睦。

家裡面平靜,韓岡也能安心去處理國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層層遞進,的確很有道理。

“對了,官人,大哥今天來信了。”嚴素心說道。

韓岡喝了一口茶:“大哥在書院還好嗎?”

韓岡一向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在家裡的老大年滿十五之後,便被韓岡打發去了橫渠書院。

“大哥還好,現在跟祥哥住在一起,偶爾上街逛一逛。”

“今天收到信,二哥也鬧着要去讀書。”

“二哥得再有兩年,他還小。”依照韓岡的想法,至少要到十五歲之後,才能出去遊學,“跟他說,等他年紀到了,就讓他去橫渠書院讀書。”

王祥是韓家的準女婿,王厚幾年前入京後,在韓家常來常往,很得韓岡夫妻的喜愛。這一回韓岡將韓鍾打發去讀書,王祥也一起跟了過去。

按照韓鐘的信中所說,他現在在橫渠鎮上租了一座小院,與王祥住在一起。

從出發,到租屋,都是兩個孩子自己去處理,他們身邊都只有一個伴當,絕大多數時候都得靠自己。韓岡暗中讓人照料,卻沒有出面,儘量讓他們能自行完成一切。

“瑞麟那孩子性格穩重,又好上進,有他在身邊,大哥的學業就不用擔心了。”

通過一干護衛暗中回報,韓岡對王祥的表現更加滿意。性格穩重,做事沉穩,待人處事也謹嚴守禮,但也不是冬烘先生,也有少年人的活力。有這樣的人在自家兒子身邊相扶持,做父親的哪有不放心的道理。

“官人這麼說,奴家就放心了,再過幾年,就能還金娘一個進士夫婿了。”

“那要看他們努不努力。若是用心的話,進士不好說,諸科是輕而易舉。”

王安石還在,新黨也依然遍佈朝堂,韓岡這兩年沒有對新法大動干戈,只是做修補和調整。

給七十歲以上老者鳩杖,許其入府不拜——此乃漢制。國初時,朝廷也有規定,但一直沒有注重施行,韓岡讓人專門上表奏請朝廷爲此下旨,要依照法令施行。

這是惠而不費之舉。朝廷之中,也沒有反對聲。不過如果是要花錢的項目,比如設立照料鰥寡孤獨的養老之處,即使這是儒家先賢的理想,一樣會被人反對,而且也絕不現實。

這些細微之處的變化,對朝堂和士林的影響並不大。這幾年,氣學秉政,朝堂上最爲重要的變化,就是科舉的科目又增添了兩項。

韓岡曾經報與韓絳的明算科和明工科,堂而皇之地成爲國家擇士的一部分。兩年半前公諸於衆,下一科,便是第一次開考。

“不過諸科總沒有進士好。大哥和祥哥在橫渠書院讀幾年書,是不是讓他們回國子監來?”

橫渠書院是氣學的本山,而國子監,至今仍舊是用三經新義來教書育人。進士考試的內容,也同樣是新學圭臬的三經新義。

王旖四女都希望家裡的兒子能夠高中進士,而不是諸科。但這樣一來,就意味着家裡的孩子必須去學習新學。氣學宗師的兒子,卻通過學習新學而榜上提名,這不啻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老大是嚴素心的兒子,她不好說話,王旖也同樣不方便說。所以嚴素心開口試探,想問一問韓岡到底打算怎麼做。

“等他們在橫渠書院中學得差不多了再說其他事。”韓岡不快地說着,但看了看妻妾,語氣緩和了一點,“至於國子監,也不必那麼急。他們還小,想考進士,過兩科再說不遲。”

進士科的內容,還有國子監中的科目,韓岡早就想變動了,但遽然改變並不合適。以王安石的急脾氣,都用了三年的時間,韓岡並不打算太過倉促——要捅馬蜂窩之前,還是顯得做好周全的準備,免得被蜂蜇。

現在韓岡正是在設法動搖新學的地位,同時給他的根基,也就是陝西的士子們,更爲暢通的入仕渠道。

下一次大比之年,照常例,能有四百名新科進士進入官場。除此之外,便是諸科。

諸科之中明算科一百二十人,明法科八十人,明工科八十人,此外每年還有二十人,通過太醫局與厚生司的聯合考覈,成爲翰林醫官。

這幾門諸科考試中,不僅僅新設立的明算科和明工科是百分制,便是明法科,也會改成百分制。還有醫官考試,同樣是百分制。

加之殿試考試,上一科就已經是百分制了,韓岡並不擔心將之延續下來,能有多少反對的意見。

等到人們都習慣了百分制的考試,下面就會是最爲重要的解試與禮部試了。

聽了韓岡的話,最爲關切的嚴素心就笑道:“有官人的話,奴家就放心了。大哥還沒什麼,總不能金娘沒有一個進士夫婿。”

繼承了母親的容貌,又是韓家唯一的女兒,金娘雖爲庶女,在京城的內外命婦中也算小有名氣。不過她早早地定了親事,讓許多人扼腕嘆息。

韓岡親生的兒子已經有九人。不過並非嫡出的老三、老四,被過繼給了韓岡兩位亡故的兄長,在名義上,算是他的侄子。卻只有這麼一個女兒,當然備受疼愛。

“三哥哥,你說祥哥要兩科之後再考,那金孃的婚事怎麼辦?”

韓家的長子、長女是前後腳出生,年紀相當,等到兩科之後,早過了二十歲了。

“再過兩年就差不多了,也不用等到功成名就的時候。”

一晃眼就十幾年了,韓岡這個歲數,放在後世,甚至可能剛結婚,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到了兒女要成婚的年紀了。有些地方成婚更早,三十出頭就有孫輩了。

“蘇家的金娘呢?”

追諡忠勇的蘇緘長子蘇子元,韓岡當年率軍南下,與蘇子元交好,爲自家的長子向蘇子元的女兒求了親,那也是邕州陷落時蘇家唯一的生還者。

“蘇伯緒今年任滿,要上京了。”韓岡道,“到時候,金娘也會一起回京。會讓伯緒在京師留任幾年,到時候正好讓大哥和金娘完婚。”

“金娘一直都在嶺南,只有書信往來,這一回終於能見到人了。”

“應該不會差,你們也用不着擔心。”韓岡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金娘是個有福相的孩子。”

隨着兒女越來越大,兒女們的事,漸漸地就成了家庭議論的中心,看着孩子們一天天長大,韓岡也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年紀在增長。

一晃十幾年,不管自己還能在朝堂中多少年,時間總是不夠用的。

時不我待啊,韓岡想着。

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八)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三)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二十一章 涉川終吉黃龍鎖(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一)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下)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八)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一十八章 廟堂(九)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五)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
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八)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三)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二十一章 涉川終吉黃龍鎖(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一)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下)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八)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一十八章 廟堂(九)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五)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一)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