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六)

“韓卿此去太原府。幷州之政,河東之兵,朕盡託付於卿家。禦寇撫民此等事,有卿家在,朕可高枕無憂。若遇軍情緊急,不暇上稟,卿家可便宜行事。”

“爲陛下分憂,臣之職也。臣岡謹受命。”

崇政殿中,韓岡與趙頊交流着沒什麼實際意義的廢話。

猜測終於成爲現實,韓岡不能不往爭權奪利的方面去想。但話說回來,韓岡也不需要謙虛,他坐鎮幷州太原府,沒有任何可以供人指摘的地方。

眼下無論是趙頊,還是兩府宰臣,都不相信遼人會攻打河東,硬碰以雁門、瓶形【今平型關】二寨爲主體的寨堡防線。

西陘、胡谷、雁門、土墱、大石、茹越、麻谷、瓶形等沿着邊界排開的大小十五座軍寨,以及數以百計與之配套的烽燧和堡壘,將代州這個探入遼國西京道的突出部,從西、北、東三個方向,牢牢地守護了起來。

但河東路的地理位置卻是最爲關鍵,向西壓制西夏,向東可援助河北,同時向北還能牽制遼軍,當郭逵、王韶等長於軍事的重臣不在朝中的情況下,韓岡可以說是朝廷眼下能拿得出來的最佳人選。

呂惠卿的目光在韓岡身上打着轉。

之前呂惠卿受命出面與韓岡協商——要不然韓岡拒了詔命,學着他岳父的樣兒,事情就讓人哭笑不得了,必須要事先溝通——本以爲要費上一番口舌,孰料他竟然很痛快地接下了去河東的差使。

以韓岡的脾性,從來都是寧折不彎。即便這一次緣國事不得不相從,事後竟然連一點反擊的動作都沒有,除非這正合韓岡的本意,否則決然說不通。

呂惠卿不意韓岡如此好說話,但沉下心來仔細想想,倒是找到了一大堆韓岡要去河東的理由,就是不便當面詳詢究竟,確定自己猜測的對還是錯。

韓岡再拜起身,時隔半年之後,將再一次離開京城,接下了前往太原、擔任一路帥臣的詔命。

太原府是次府,在編制上,高於州、軍、監,僅次開封、河南、大名、歸德等大都督府。而河東路在二十多經略安撫使路中,序列也十分靠前。就是宰相、執政出外,坐上這個位置,也不能算是薄待。

不過出外就是出外,離開天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無論如何都不是任何一位重臣心甘情願地選擇。因爲回返之時很可能是遙遙無期。

韓岡離兩府只差一步,但年齡和資歷的問題始終跨不過那道坎。他出外任官,到沒那麼多不情願,但在宰輔們眼中,那就是一個礙眼的傢伙終於離開了。

只有王珪對韓岡的離開滿腹怨言,不是他喜歡韓岡,而是呂惠卿將無人可制。

依照慣例,一州知州就任,都要朝會上走過一道陛辭的程序。而一路帥臣,更是要在天子面前經過問對,確認能夠適任之後才能上任,過去也有問對讓天子過於滿意,而留在朝中就任要職的例子。

但韓岡就沒那麼多麻煩了。

他的能力不需要質疑,讓他去太原,是爲了解決當務之急。趙頊在崇政殿議事之後,將他單獨留對只是爲了聽一下他到了河東之後,將怎樣處理遼國和西夏的問題……

“在解決西夏之前,中國無力分心與契丹爲敵。”

韓岡開門見山的評論,讓趙頊頓時就掛下臉來,但轉而就是苦笑。要是韓岡說的不對,就沒必要讓他去太原了。

“韓卿之言甚是。”趙頊嘆息點頭。

郭逵正在河北整訓士卒,最後能有多少成績,也是難說得很。

智者有百年遠見,愚人只能看到眼前。郭逵還算不上智者,卻也決不是愚人,他至少是個聰明人,做事前會先爲自己搭好臺階。

郭逵到河北後,沒兩天就上了一本奏章,批評當地禁軍、廂軍、保甲訓練不足,不堪校閱,空有兵甲而已。而到了靈州兵敗的消息向各路秘密傳達之後,昨天郭逵遞上來的奏本,調門一下又提高了許多,聲稱如果不能加強訓練,河北緩急間將無兵可用——沒有一支能派得上用場!

這份奏報讓趙頊陷入了慌亂之中,就是宰執們也都是神色憂愁,沒人想起出言安慰天子。

如果郭逵所言爲實,那麼河北軍的情況的確堪憂。如果郭逵所言誇張成分居多,卻也同樣證明他對抵禦遼人缺乏足夠的信心,否則何須爲自己找退路。

郭逵的奏章,也讓韓岡的發言多了幾分底氣:“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同時打上三場局部戰爭,臣幾年前參與南征之役的時候,橫山和西南都有戰事,最後是輕鬆取得了勝利。但同時展開兩場全面戰爭,以大宋之力還是差了一點!”

局部和全面,趙旭覺得韓岡的用詞很有點新鮮,但細想一下,卻很恰當。

顧名思義,所謂局部戰爭,就是之需要動用一路兩路的兵力、財稅,最多再動用一部分精銳就能解決的戰爭,即便失敗,與國家的損失也不會太大。而全面戰爭,最少也要動用數路人馬,以朝廷數載財稅爲本金,才能打得起的戰爭。

在官軍和交趾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朝廷對橫山和西南夷又同時出兵,當時朝中雖然緊張,卻也沒有如臨大敵、戰戰兢兢的緊張情緒。但如今在平夏之役戰局不順的情況下,遼國的動作,讓趙頊還有多少朝臣、百姓夜不能寐。

“如果遼人犯境,韓卿是打算……”趙頊想了想,覺得姑息這兩個字不太合適,選了一個褒義詞,“臥薪嚐膽?”

韓岡搖頭:“邊境之安不是求來的,而是爭來的。若真宗皇帝沒有親征澶州,而是巡幸蜀中、金陵,豈有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不過是城下之盟。”趙頊低喃着。

當今的大宋天子念茲在茲的便是洗雪舊辱。讓他堂堂天下之主,與偏鄙蠻夷做親戚,這樣的澶淵之盟絕對是恥辱的一部分。華夏之君,縱不能做天可汗,也不當作韃虜國母的侄兒、侄孫。

見趙頊聽到澶淵之盟就有幾分不自在,韓岡毫不客氣,“至少要強於巡幸南方。七十年澶淵之盟,朝廷復出的銀絹不足三千萬匹兩,換算成錢,也不過六千萬貫而已……現在的這場平夏之役,已經花掉的費用早已超過千萬貫,如果繼續打下去,直到西夏支撐不住,再加上戰後的封賞,以及對亡族的撫卹,至少還需要兩倍於此的付出。”

“如果是能夠確定勝利,這樣大的投入沒有任何問題,但兵事總是伴隨風險,一旦輸了,就是血本無歸。”

韓岡這般說,趙頊沉默着。

“滅國一勞永逸。做不到,那就退一步,堅守邊地,讓賊寇勞而無功。若還做不到,那就用銀絹來買平安,至少要比賊軍入寇,國中城鄉毀壞,損耗國力要強。虛名豈如實利?”

換做是過去,韓岡會對澶淵之盟看不上眼,但現在更進一步地認清現實了。給錢沒什麼,只要不變成付賬付習慣了就可以了。

若能花錢買來遼國對西夏的不聞不問,歲幣再增加一倍都無所謂,反正一旦滅了西夏,幾年後遼國就會成爲下一個目標,百萬貫的歲幣,找個藉口就能賴掉。

可惜耶律乙辛不會那麼蠢,釣餌會吃掉,魚鉤則會直截了當地打回來。

“歲幣是緩兵之策,用錢買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時間,以圖將來。只是澶淵之盟訂立之後,國中就變得習於安逸,誠可惜哉。若是能厲兵秣馬,縱不能觀兵臨潢府,也不至於會有元昊之叛。”

“事已至此,無可奈何。”趙頊沉重的嘆息聲不像是一個擁有萬邦的君王。

接下來的時間韓岡在崇政殿中,將自己抵達河東後,將如何抵禦遼人的想法,向趙頊做了個簡短的彙報。

這恐怕是趙頊唯一擔心的,就是韓岡爲人太過剛硬,刺激得遼人放棄一切,主動南下。但韓岡之前說的一番話,倒是讓趙頊放下了一點心。至少不會比郭逵差了。

接過了太原知府的差遣,韓岡又徵辟了三名門人充作爲掾屬,黃裳也是其中之一,加上十幾名幕僚門客,出鎮河東的團隊算是組建完成了。

與此同時,數千裡之外的夏州城中,一番爭論正如火如荼。

剛剛從趙頊手上得到一封密詔的徐禧強硬無比:“鹽州決不可棄!”

“鹽州守不住的。”種諤的聲音中有着濃濃的疲憊。

“種太尉。”徐禧並不忌諱讓人聽出話聲中的惡意,“你守不住並不意味他人守不住。而且你到底是守不住還是不想守?”

種諤面沉如水。李憲早就跑了,直接跑去守彌陀洞。也就他最倒黴,只能留下來鎮守夏州,日日聽徐禧的騷擾。

“五叔。”等種諤大步從主帳中走出來,守在門口的種建中就衝着種諤問道,“徐德佔還是要守鹽州?”

“當然。”種諤眼下並不想多談這個問題,大步往自己的洞中去。

“徐禧怎麼調動駐守延州的兵力?鄜延路的兵將,沒人會聽他的。”

“他要是沒有在軍中找到足夠的助力,他也不會選擇這個時間發難。”

“……該不會是京營吧?”

“除了那幾位還會有誰?”

“不能安排些事給他們去做?”

“攔着他們立功?”種諤搖搖頭,“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

種建中跳了起來,“我要寫信給韓玉昆。”

“別忘了,”種諤提醒着,“呂惠卿與徐禧有姻親!”

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七)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風(十四)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九)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撲朔(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七)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三)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七)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變故(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
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七)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風(十四)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九)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撲朔(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七)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三)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七)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變故(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