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

我王七年十一月,曲阜之盟正式召開。

這是我記憶總唯一一個在某一國的國都召開的盟會。按照傳統,一般都是找主要會盟國之間的中間點,某個小地方,表示互相尊重。然而這次盟會的主辦國魯國沒有絲毫得意,來赴盟的諸國也沒有絲毫不爽,所有人都將這次盟會視作了重新界定地盤的大會。

蘇秦沒有私下見我,倒是他弟弟蘇代想見我,但被我拒絕了。

齊王派他來的用意很清楚——對我不滿,但是也不想繼續打下去。齊國這次吃了暗虧,非但把戰爭前期吃進去的肥肉盡數吐了出來,甚至影響了國內的秋收——所有放下武器的齊兵都被我送回趙國——導致齊國勞動力明顯不足。

蘇代想見我,無非就是想讓我釋放這些人罷了。

我肯定不會同意。

照我的想法,在燕國主導伐齊之前,先讓齊國進一步衰敗,這樣才符合趙國的利益,也能讓我早日完成天下一統這個任務。

所以,我把魯國北方劃給了齊國。那些土地大部分都是不適宜耕種的山區,零零落落有幾座小城。齊兵我是肯定不放的,這個就權當是看在王后的面子上送的。我還順手讓蒙驁去打了薛地,算是端了孟嘗君老家。如果田地想得開,也算是幫了他一個大忙吧。

蘇秦對於這個結果已經是喜出望外,直接替齊王答應下來。

宋、魏兩國理所當然拿到了我事前許諾的土地,成了這場戰爭表面上的勝利者。實際上他們因爲戰爭關係,今年的秋收一樣碰到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明年開春恐怕就會發生一些局部地區的饑荒。

燕國作爲陪襯,小心翼翼地看着我們分蛋糕,想吃又不敢要。見我沒給他們分一口的意思,頗有些悻悻然。

樂毅如果不是跟我劃地絕交,我也不會做得這麼難看。既然他選擇了忠於燕王,那麼也就不能怪我不講情面。

話說回來,如果樂毅主動來找我,我也不會跟他計較。作爲一個穿越者,我曾經的生活環境裡對於“絕交”這種事看得並不是很重。一言不合大家散夥,只要別弄得太難看,日後一支菸一杯酒,照樣可以稱兄道弟。

他不來找我,我也不想去找他。所以燕國這次什麼虧都沒吃,得到了齊國被削弱這麼個好處,其他完全就是在打醬油。不過齊燕聯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動搖,這點是我從樂毅沒有跟蘇秦勾搭之中看出來的。

至於趙國的好處,那就大了。

從虛榮上說,趙國一戰打敗了霸主之餘的齊國,威懾了龐大的燕國,主持盟會,讓列國仰慕。這是趙雍在信都大朝之後就沒有發生過的盛事,如果這傢伙真的活在某個角落偷偷看着這個世界,必定會覺得很爽。

從實惠上說,趙國一舉跨過了河水的阻攔,攻佔了平邑、阿城、谷城、平陸、闞城、桑丘……這些都還是較大的城,至於鄉邑小城更是不可勝數。

也沒有勝數的必要。

凡是城牆在一丈以下的城邑,全部遷走百姓,付之一炬。

會盟劃分了地界之後,諸卿代表自己的國君發誓:如果誰敢破壞今日的約定,就會遭到所有國家的敵對,也會失去上天的庇護和大地的承載——所謂的天厭地棄。

在諸城留下了部分看守兵力之後,我帶着最後一撥戰利品,踏上了返回邯鄲的道路。

這次給趙何的報捷之中,我報了“獲六城”的戰果。至於那數十萬被破移民的百姓,這種事最好不要落在國家文獻裡。權當個傳說故事就行了。

十二月的時候,我到了漳水河畔的鄴縣。算算日子,魏無忌應該已經回到了大梁。在離開曲阜之前,我跟他商量好了,趁着這次凱旋,直接把他姐姐公子睿迎娶過門。這樣比較省事……主要是省我的事。

當然,這個結果也通報了趙何,主要是想讓他識相點給紅包。

但是他不識相,在迴文中只說了無關痛癢的幾句話。我打了勝仗的封賞、娶妻的紅包,他一概都沒提。

當然不能讓他裝聾作啞混過去!我在朝中可是有人的!

大司徒和小司徒首先提議:請大王頒佈封賞,以定軍心。

因爲我雖然凱旋了,但是停在漳水之畔等新娘子,這數十萬大軍可是跟着我一起在等。這個舉動當然是會別人解讀成居功自傲,擁兵自重。事實上這也是我提醒趙何的一個辦法,只要他給了足夠的封賞,我自然會安排大軍渡河,然後解散。

至於軍心,那是相當安定的。

誰都知道回到趙國,戰利品必須和俘虜一起獻給國君。獻出去之後還能不能拿到,那就是個問題了。所以現在我一邊等魏國公主送上門,一邊也要安排書記們進行戰利品分配,把很多動產儘量分給下面的戰士。

至於土地則有邯鄲派來的司徒們進行分配,基本是就近劃撥,保證土地質量。

陶朱公成功回家,雖然遭到了一定的財產損失,但也算是避免了傷筋動骨。我把這個人情算在了墨燎頭上,讓他們覺得自己真是沒找錯朋友。不過我也用狐嬰的身份敲打了他們一番,讓他們知道跟我合作也是不錯的選擇。

陶朱公是個聞絃歌而知雅意的人,送來了大批勞軍財物,足以我打發短兵們的犒賞。

短兵的犒賞必須比別人更重,因爲他們不能直接進入戰場撈功勞,但又是捍衛主將的絕對精銳。如果賞得輕了,很容易造成主將的人身危險。

而且連身邊的戰友都不厚待,這個主將也就太失敗了。

我給予他們大量財物的同時,還以墨社名義贈送了一批陶瓷器。都是很簡單的鍋碗盆罐,上面刻着:“王七年與右師嬰平中國之亂。”

這批陶瓷器具一共做了三千個,分批次交貨。首先一千個是給真正的短兵——黑衣鐵衛。這些人是趙王給我的,不能賞得重,但也不能不賞,所以這種實用器就很合適,雖然經濟價值不高,但是精神寓意比較強烈。

另外兩千個是給前軍廉頗的。

前軍是我開陽軍的骨幹,必須獎賞。我作爲主帥不能明目張膽偏心,但是並不妨礙我趁着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開點後門。前軍的物質封賞不算多,但是記功授勳的人卻是最多的。

很多人以爲回到趙國就是各回各家各種各地,實在是小看了我的規劃能力。宋國已經展露出了敗亡之象,所以距離齊國下一次滅宋也不會太遙遠。一旦齊國滅了宋國,就是與天下決裂,必然會引來公憤,導致五國伐齊。

我雖然不知道確切年數,但可以肯定,五國伐齊的主力就在這些人中。

不過這些事對於我來說,並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我真正在等的,是秦國的反應。

在這場戰爭中,我家傳了魏冉的手令,讓白起和蒙驁爲趙國出征。這種事其實很常見,但是秦國卻覺得受不了。因爲我在咸陽冒險傳播謠言:“白起、蒙驁投降了趙國。”

謠言一般會止於智者,但是智者到底是少數人。

絕大部分人並非愚蠢,而是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白起蒙驁都是新貴,而且都是軍功貴族。因爲任用他們的人是丞相魏冉,所以註定他們之間休慼與共。或許這兩位大將在秦國還沒有什麼敵人,但是魏冉肯定有。

別的不說,光是樓緩就等在那裡接班呢!

按照秦國的法律,引薦不當,與被引薦者同罪。魏冉提拔了白起和蒙驁,如果這兩位叛變投向外國,那麼丞相本人就得受到懲罰。

按照秦律,叛國者族。

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5章 射桃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97章 流馬(一)第44章 大司寇(二)第171章 兼收(五)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94章 共濟(三)第32章 間諜(四)第117章 墨社(七)第175章 牽引(四)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3章 我的上賓生活第129章 新城(一)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144章 小吏(三)第191章 處士(三)第155章 站隊(一)第230章 農家(三)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119章 九尾(二)第117章 墨社(七)第242章 下手(一)第145章 奪城(一)第37章 眼線(一)第49章 出奔(一)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161章 司徒(二)第1章 相府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138章 陣中(二)第188章 報仇(四)第201章 年尾(一)第140章 陣中(四)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8章 樓緩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54章 安陽君(三)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201章 年尾(一)第40章 敵友(一)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38章 眼線(二)第188章 報仇(四)第92章 共濟(一)第127章 狐穴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5章 出差第130章 新城(二)第202章 年尾(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86章 客居(三)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22章 回國(一)第164章 朝爭(一)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7章 審案(三)第201章 年尾(一)第9章 秦國丞相第20章 歸趙(三)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83章 隱術(四)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45章 大司寇(三)第48章 問鬼神(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61章 狡兔三窟第223章 回國(二)第205章 新年(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92章 共濟(一)第255章 曲阜之會(二)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12章 墨社(二)第37章 眼線(一)第86章 客居(三)第41章 敵友(二)第128章 連環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39章 眼線(三)第41章 敵友(二)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226章 迴歸(二)第1章 相府第28章 審案(三)第59章 內史趙奢第242章 下手(一)第147章 奪城(三)第144章 小吏(三)第91章 墨徒(三)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180章 隱術(一)
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5章 射桃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97章 流馬(一)第44章 大司寇(二)第171章 兼收(五)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94章 共濟(三)第32章 間諜(四)第117章 墨社(七)第175章 牽引(四)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3章 我的上賓生活第129章 新城(一)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144章 小吏(三)第191章 處士(三)第155章 站隊(一)第230章 農家(三)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119章 九尾(二)第117章 墨社(七)第242章 下手(一)第145章 奪城(一)第37章 眼線(一)第49章 出奔(一)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161章 司徒(二)第1章 相府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138章 陣中(二)第188章 報仇(四)第201章 年尾(一)第140章 陣中(四)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8章 樓緩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54章 安陽君(三)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201章 年尾(一)第40章 敵友(一)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38章 眼線(二)第188章 報仇(四)第92章 共濟(一)第127章 狐穴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5章 出差第130章 新城(二)第202章 年尾(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86章 客居(三)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22章 回國(一)第164章 朝爭(一)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7章 審案(三)第201章 年尾(一)第9章 秦國丞相第20章 歸趙(三)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83章 隱術(四)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45章 大司寇(三)第48章 問鬼神(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61章 狡兔三窟第223章 回國(二)第205章 新年(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92章 共濟(一)第255章 曲阜之會(二)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12章 墨社(二)第37章 眼線(一)第86章 客居(三)第41章 敵友(二)第128章 連環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39章 眼線(三)第41章 敵友(二)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226章 迴歸(二)第1章 相府第28章 審案(三)第59章 內史趙奢第242章 下手(一)第147章 奪城(三)第144章 小吏(三)第91章 墨徒(三)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180章 隱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