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沙丘大朝(五)

就策士而言,有低中高三個層次。最低等的策士只會玩弄陰謀,中級的策士會用陽謀。只有最高級的策士能夠將陰謀轉化成陽謀。

前世今生兩輩子使得我對大部分的陰謀都免疫了,專業的訓練和一定的天賦使我對於破綻有天然的敏感。而陰謀必然有破綻,欲圖遮掩破綻,只會留下更大的破綻。陽謀就讓人頭疼了。所有的陽謀都是放在桌面上,沒有一絲陰影,就像是發改委的調價聽證會,一切齷齪的理由都穿着大公無私的馬甲,讓你欲拒還迎欲仙欲死,情緒穩定地喜迎漲價。

趙成在南昳、列人的陰謀被我識破之後,索性自己跳了出來,承認有這麼回事。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怕大朝時民役不夠用。又之所以不徵調民役,是怕擾民,影響公室的聲譽。爲了保證公室的聲譽,又爲了保證大朝的順利進行,就借了整治淫民專項活動的東風,弄到了一批免費的雜役備用。

“大宗伯真是老成謀國之人,如此一石三鳥,儉財力、省政擾、養民心,果然讓人佩服啊佩服!”我大聲稱讚道。

“大司寇過譽了,老夫也只是一心爲公室着想而已。”趙成貌似恭謙地表着忠心。

“不過某以爲大宗伯得不償失!”我臉色一轉,“其一,大宗伯開了以私門預公事的惡風!日後大趙刑官以邦法斷案,還是以某位重臣的手諭斷案?法乃公器,竟以私門廢之!其惡媲於亡國之禍!”

趙成一驚,轉頭看着我,一雙渾濁的小眼散發出讓我心神一蕩的目光。

我定了定心神,視而不見,繼續數道:“其二,大宗伯職分之內可有指導斷案一說?殊不聞韓昭侯之事!”

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爲相,主持變法,使韓國雖然弱小卻依舊成爲諸侯承認的七雄之一。有一次他醉酒倒在牀上,醒來時發現身上蓋了一件衣服,就問是誰幫他蓋上的。左右說是典冠怕他着涼,就從典衣那裡要來一件衣服,爲他蓋上。覈實之後,韓昭侯以典冠越權而殺之!

趙成聽了這個故事之後聲音變得有些嘶啞,道:“韓事怎可徵於趙政!”

“這是天下大勢,焉有趙韓之分!”我厲聲道,“君人者設百官,排尊卑,定權屬,爲的是國家秩序,百姓有所依止。大宗伯今日侵我刑權,明日再涉財事,讓百官到底如何執政?政治混亂,亡國在即!”

“大司寇今日要定老夫之罪否!”趙成聲音也嚴厲起來。

“大宗伯所言差矣。”我放緩聲調,嘴角上揚,擺出一個笑臉,“自簡襄以來,我趙法不曾對此惡做出明文規則。我執掌秋閣以來,再三告誡屬下官吏:法無明文不爲罪。自己怎麼可能亂法呢?我趙法來自先祖盟誓、公序良俗、大司寇判例、君人者諭令,今日之事,合宜由君人者裁定,形成定例。日後有膽敢亂政者,以此而儆效尤。”

我望向趙雍和他兒子。這話已經很表明立場了,如果不定趙成之罪,日後趙國勢必會政治大亂,離亡國也就不遠了。實際上現在距離原歷史中趙國滅亡的時間也就六七十年,要想改變亡國的命運只有看這兩天的走向。在我看來趙雍是趙國最後一次機會。

而且,如果這樣的人都不定罪,我只有掛冠而去,表明君子小人勢不兩立了。

“臣老朽,乞骸骨。”趙成見趙雍和趙何都不說話,當下拜倒在地,充分發揮他老年人的特長——老淚縱橫,博取同情。而且他也不得不如此表態,否則就是貪戀權位讓主君爲難的佞臣了。雖然已經過了兩個桃子殺三人的歲月,但依舊是個士可殺不可辱的時代啊。

趙何望向趙雍。趙雍無奈地看着我,那雙眼睛好像在說:難道真要我處罰我叔父麼!

我無奈地望向他:沒辦法,依法治國,或者亂政亡國,你自己看着辦。

“咳咳,”趙雍輕咳一聲,“狐嬰,你精通律法,雖然說得在理,但必有可徇之處,說來聽聽。”

你妹!這種皮球都能踢回來!你到底有沒有身爲君人者的覺悟啊!

好吧,我承認今天是不可能扳倒這個老賊的。我清了清喉嚨,道:“周公定禮法,有八辟之說。”

“八辟”在《周禮?秋官?小司寇》中就已經明確了,後世也一直這麼做,直到曹魏時編撰《新律》以“八議”正式成爲中國封建刑法的減刑原則。直至天朝雖然在成文刑法上沒有了這個說法,但“議親”“議貴”依舊盛行不衰。

“所謂八辟者,一曰議親之闢,二曰議故之闢,三曰議賢之闢,四曰議能之闢,五曰議功之闢,六曰議貴之闢,七曰議勤之闢,八曰議賓之闢。此八者麗邦法附刑罰,凡小過當宥,大罪減等。”我感覺到身上多了一道複雜的目光,不過並沒有去溯源,只是目不斜視,繼續道,“公子成乃肅候嫡子,主父之叔父,合議親之闢。又身爲大宗伯,掌春官之職,合議貴之闢。故亂政本當處斬,減等當爲流放。”

“寡人聽說‘刑不上大夫’,大宗伯乃是卿士,焉能用刑。”趙何知道了父親的態度,再次討價還價道。

我點頭道:“有之。此言爲八辟之解傳。因大夫非親則賢,非賢則能,非能則有功,非有功則貴!故而總在八辟之中,不在刑書。再者,周刑二千五百科,用五刑治天下,乃:劓、墨、刖、宮、大辟。周公以爲不雅,故八辟之罪,其一勸其自裁,以礪臣節;其次戮於朝。再次者則由甸師暗殺於郊野。”

“罪臣請自裁於王前。”趙成雖然這麼說,但是哭得稀里嘩啦,根本沒有自裁的意思。

“大宗伯。”趙何道,“且聽大司寇如何議處。”

這話就是說你對我剛纔說的很不滿意?好吧,我可是很能領會客戶需求和領導意圖的!

“大宗伯之罪,該當處以流刑。”我斬釘截鐵道,“然則聖人立法,爲警不肖。又云:不教而誅謂之虐。國人中有不明時事者,當教之導之,不可遽罰,此君人者慎刑之德。臣以爲,大宗伯以八辟可減一等,以初犯又可減一等。念其忠心公室,可判其徒刑三年,允其用鐵犁三百副贖罪。”

趙何望向趙雍。趙雍點頭道:“大司寇此議在理,就以此爲例吧。”

“大宗伯,”趙何道,“寡人問你,此議可妥當否?”

趙成止住哭聲,道:“謝大王!不過寒家實在湊不出三百副鐵犁啊!”

趙何又望向我:“大司寇,能否少些?”

“臣議如此。”我道,“恩自上出。”

趙何聞言明顯振奮了許多,朗聲道:“寡人判你徒刑一年,或以鐵犁一百副得贖。”

“謝大王憐憫!”公子成伏倒在地,再次擡起頭時眼淚鼻涕糊了一臉。

我別過頭去,輕輕換了口氣。這個老賊總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一切優勢,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的敵人太棘手了。要是有可能,我真不想和這種人發生什麼糾葛。

公子何出去的時候上下打量我一圈,好像是在警告我。我心如止水,起身告辭。趙雍漫不經心地跟我說起沙丘哪裡哪裡好玩,哪裡哪裡可以狩獵之類的話,然後就讓我退下了。

太陽已經升起老高,雖然趙氏貴人多住樓閣臺榭,注重採光,不過那種人造的方籠哪裡有自然天地舒暢?既然正主都在暗示我可以出去玩玩散散心,我何必還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過剛走了兩步,我又覺得自己使這種小孩子脾氣實在太過幼稚,怎麼能夠事到臨頭一言不發就走開呢?

眼下的局勢對我更加不利了。公子成坦言承認了那一千人,認罰了一百副鐵犁,結果就等於用這一百副鐵犁換來了那一千人的合法身份!對於趙雍來說,一千人不過是個毛毛雨一般的數字,他隨便動一次武就要發動十幾二十萬人。對於眼下這個局勢來說,一千人絕對是一支龐大的戰鬥力量,足以拖住我所有的警士了。

說起來,我那三百警士還真的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啊!是不是應該把他們拉到離沙丘更近點的地方呢?

如果拉過來,一應輜重跟得上麼?

我想起自己還沒有把這個消息通報樂毅,剛好藉着主父的話頭,讓尚宮令繆賢給我安排了一輛輕車,帶着幾名隨從護衛往廣阿澤去了。

誠如趙雍說的,廣阿澤是個遊獵的好地方。這種地方在春秋時代都是禁止百姓進去砍伐樹木,狩獵走獸的,屬於侯王們的私家領地。禮崩樂壞的好處就是沒人再把天子視作神聖不可侵犯,紛紛偷獵,乃至形成了慣例。趙雍也不會認爲讓我來廣阿澤遊獵是對我的恩賜。

我來這裡並不是因爲樂毅在這裡。樂毅現在正忙於安排伏兵,準備最後的致命一擊。我也不可能帶着並不牢靠的隨從輕易暴露他的位置。來到這裡是因爲這裡有一戶人家,貌似獵戶,實際上是樂毅和我之間的聯絡人。我只需要來討一碗水喝,然後將寫在布帛上,封藏在錦囊裡的密信留在這裡就行了。因爲我的位置相對比較安全,所以這條線是單向通道,我不可能從這裡獲得樂毅的任何消息。

“田家,討碗水喝。”我高聲叫道,“田家?”

侍衛推開門,一股濃烈的血腥氣混雜着屍臭味飄散出來。

第106章 墨學(四)第9章 秦國丞相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07章 墨學(五)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68章 兼收(二)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222章 回國(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177章 狐影(一)第11章 廟算第230章 農家(三)第280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三)第180章 隱術(一)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130章 新城(二)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102章 陶朱(三)第194章 崩塌(三)第205章 新年(二)第226章 迴歸(二)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195章 九尾(一)第114章 墨社(四)第225章 迴歸(一)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51章 故里(三)第170章 兼收(四)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7章 娛樂活動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197章 九尾(三)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76章 喋血沙丘(二)第113章 墨社(三)第179章 狐影(三)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39章 眼線(三)第140章 陣中(四)第190章 處士(二)第30章 間諜(二)第112章 墨社(二)第48章 問鬼神(三)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16章 墨社(六)第168章 兼收(二)第63章 大司馬第97章 流馬(一)第147章 奪城(三)第44章 大司寇(二)第185章 報仇(一)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112章 墨社(二)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76章 喋血沙丘(二)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186章 報仇(二)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226章 迴歸(二)第168章 兼收(二)第203章 年尾(三)第244章 下手(三)第138章 陣中(二)第43章 大司寇(一)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208章 新年(二)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94章 共濟(三)第106章 墨學(四)第105章 墨學(三)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18章 歸趙(一)第120章 九尾(三)第90章 墨徒(二)第173章 牽引(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98章 流馬(二)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47章 問鬼神(二)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31章 間諜(三)第153章 立身(二)第243章 下手(二)第133章 信陵(一)第19章 歸趙(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8章 審案(三)第11章 廟算第140章 陣中(四)第126章 撤離第38章 眼線(二)
第106章 墨學(四)第9章 秦國丞相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07章 墨學(五)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68章 兼收(二)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222章 回國(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177章 狐影(一)第11章 廟算第230章 農家(三)第280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三)第180章 隱術(一)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130章 新城(二)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102章 陶朱(三)第194章 崩塌(三)第205章 新年(二)第226章 迴歸(二)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195章 九尾(一)第114章 墨社(四)第225章 迴歸(一)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51章 故里(三)第170章 兼收(四)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7章 娛樂活動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197章 九尾(三)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76章 喋血沙丘(二)第113章 墨社(三)第179章 狐影(三)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39章 眼線(三)第140章 陣中(四)第190章 處士(二)第30章 間諜(二)第112章 墨社(二)第48章 問鬼神(三)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16章 墨社(六)第168章 兼收(二)第63章 大司馬第97章 流馬(一)第147章 奪城(三)第44章 大司寇(二)第185章 報仇(一)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112章 墨社(二)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76章 喋血沙丘(二)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186章 報仇(二)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226章 迴歸(二)第168章 兼收(二)第203章 年尾(三)第244章 下手(三)第138章 陣中(二)第43章 大司寇(一)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208章 新年(二)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94章 共濟(三)第106章 墨學(四)第105章 墨學(三)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18章 歸趙(一)第120章 九尾(三)第90章 墨徒(二)第173章 牽引(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98章 流馬(二)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47章 問鬼神(二)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31章 間諜(三)第153章 立身(二)第243章 下手(二)第133章 信陵(一)第19章 歸趙(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8章 審案(三)第11章 廟算第140章 陣中(四)第126章 撤離第38章 眼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