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墨社(二)

我對於公孫龍的謹慎只是擔心被拖進泥潭弄得一身狗屎。對於蘇秦,呵呵,開什麼玩笑!丫可是比張儀更能忽悠的國際惹禍專家。他在諸侯中行走,利用信息不暢這一先天優勢,連蒙帶騙,任意地蹂躪那些可憐的君人者,成功地把自己從一個洛陽市小絲變成了列候封君,所有被他賣了的人都愉快地幫他數錢,然後還不忘再給他一筆手續費。

對於這樣的傳奇人販子,我當然得提起比見公孫龍更謹慎的謹慎,同時還得嚴格分析他給出的所謂情報。

在我腦海中關於蘇秦的事並不多,不過勝在有用:第一,他是燕王的死忠,所有活動的政治目的都是爲了強燕國,弱諸侯。第二,他被齊王車裂。

這兩件大事足以讓我把握與蘇秦的關係和信任程度了。至於他還跟孟嘗君有些勾三搭四的事,我只要記得就行了。

蘇秦並不是正式的拜訪。他混在來聽講學的人羣之中,等我下課就像個學生一樣湊了上來,假意誇獎我,把我擡到高處。我又不是田地,這招對我有用麼?我時刻警惕着,按照這種遊說縱橫家的基本套路,下一步就是長嘆一聲,痛心疾首地說:“可惜先生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啊!”

“唉,可惜先生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啊!啊!”

前面那句是我和蘇秦異口同聲說的,所以蘇秦在後面又補了一個“啊”。

真抱歉,貌似家師與鬼谷先生有些往來,我非但讀過《鬼谷子》,還讀過《本經陰符七術》,還有兩位大師就某些問題發表看法的往來文書。

接下去就是“先生何出此言”,一般來說都是敗者纔會說的。我當然不會說這句話,我只是微笑着看了看他,然後扭頭和南郭淇他們走了。在我用餘光偷窺之下,蘇秦原地站了良久,終於還是快步朝我追了上來,高聲喊道:“先生請留步!”

我只是放慢了步伐,回頭朝他笑了笑,鼓勵他跑快點。

蘇秦臉上絲毫看不到無奈或者羞愧。他在列國間碰壁受到的屈辱不知凡幾,這或許也是他最終成了燕王死忠的原因之一。他追上我,道:“不知秦有何大難,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我停下腳步,板着臉道:“蘇子乃燕國使臣,貿然介入齊國內政,這樣還不足以給自己帶來災禍麼?”現在齊強燕弱,蘇秦沒有外援。作爲使者,他又不是齊國本地豪族,沒有內柱。這種要什麼沒什麼的人,還想玩高端政治,豈不是把所有人都當智商低於七十五的二貨麼?

蘇秦臉色終於變了,強辯道:“先生何出此言!秦怎敢做這等事呢!”

“蘇子若是沒有這種意圖,何必來找鄙人呢。”我道。

“不才與先生一見如故,見先生有難,不能袖手旁觀而已!”蘇秦做出一臉悲憤的神情,“既然不見信於先生,秦這就告辭!”

“慢走,不送。”我行禮與蘇秦告別。

我並不想趟齊國的渾水。雖然對此時齊國國內的形勢知道的不多,但是我想起當年上語文課,有一篇王安石寫的論孟嘗君蓄養門客的事。當時語文老師就孟嘗君此人展開說了兩句,讓我印象很深的就是這位現任的齊國相邦,在不久的未來會逃離齊國,整個下半生都投入到了顛覆自己祖國的偉大事業之中。

“田章要對付齊王!”蘇秦突然吼了一嗓子。

田章?好像哪裡聽到過……四個莫名其妙的字在我腦中撲騰出來——田甲劫王。

“田甲”、“田章”,發音很像啊!

這就是齊國要發生的大事麼?

我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往前走着。無論是田甲也好田章也罷,都跟我沒有關係。我更在乎的是能否在臨菑站穩腳跟,成功舉辦墨徒大會,當選這一任的墨家鉅子。最近還要關注陶邑那邊的紙坊,提供技術上的“設想”。

一旦想做的事情多了,感覺到紙張的作用遠遠不止書寫。我想做的很多東西都離不開紙張,比如風箏,比如草紙。

最早的紙張出現在西漢,技術水平跟現在應該差不多。考慮到秦國統一戰爭和十五年的野蠻統治,以及秦末爭霸楚漢大戰,或許現在的技術水平比西漢初期更高一些。自古工商不分家,陶邑作爲全國的經濟中心,技術上當然也是獨佔鰲頭的。

起碼我這麼覺得。

“夫子?”南郭淇輕聲叫我。

“嗯?怎麼?”我回過神,茫然問道。

南郭淇擡了擡眉頭,我順着他的目光望去才發現蘇秦就站在我身邊,一副謙恭執禮的模樣。

“蘇子,”我道,“這事與墨者無關,我們不能參與。”

“此事與墨者關係甚大!”蘇秦道。

我對於縱橫家的理解就是戰國推銷員。他們之中很少有什麼真才實學,無論是帶兵打仗也好,還是內政治國也好,都乏善可陳。之所以天下戰國成了他們的舞臺,大放光彩,就因爲他們專攻一張嘴。兩面討巧,虛張聲勢,捏造事實……如果諸侯們有熱線電話定時溝通,這些人統統都得拖出去喂狗。

推銷員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搭上話。

此刻,蘇秦終於打動了我,跟我搭上了話。

我問他:“跟墨者有什麼關係?”

“因爲田章反對先生組織墨社,他若是執掌國政,墨學在齊國勢必會重蹈當年在楚國的慘劇。”蘇秦大概也知道這是他唯一的機會說服我,上來就下了猛藥。楚國是墨者的永恆之痛。在那個溫暖乃至潮熱的國家,吳起用國家暴力機關抓捕處決墨者,將墨家的武裝力量連根拔起。鉅子孟勝和一百八十名墨者在陽城殞身,從此墨家就成了被拔了爪牙的病弱之虎,和儒生一樣向諸侯搖尾乞憐謀求一餐。

我讓南郭淇等人先走,與蘇秦兩人站在四周空曠的原野上。

“現在蘇子不用擔心我們的話出入六耳。”我道,“蘇子認識狐嬰麼?”

“狐嬰?略有所聞,他在齊國?”蘇秦面露不解。

我道,“鄙人在大梁時與他有過交往,當我們談及天下列侯之時,他對燕王職讚不絕口,當然也就提及了蘇子。”

“不才惶恐。”蘇秦臉上沒有異色,但是手指好像比之前有些僵硬。

我繼續道:“狐嬰說,蘇子是燕王派到齊國的奸細,目的就是弱齊。”

“先生慎言!”蘇秦居然真的退了一步,面露驚恐,一手按住腰間的佩劍。

我不怕他會殺人滅口,因爲有好友“狐嬰”會幫我報仇。

我悠悠道:“是與不是,蘇子自己很清楚。所以蘇子要是想與我聯手,收起那些小聰明,你真自信能鬥得過那頭邯鄲之狐麼?”我面露嘲諷,看着蘇秦。“狐嬰”在暗,他在明,與暗處的影子相鬥是最愚昧的。

蘇秦緩緩放鬆下來,道:“先生以爲該怎麼談。”

“很簡單,”我道,“我的目的是組建墨社,擴大共濟會的影響力。你只要告訴我想讓我幫你什麼忙,你願意付多大的酬勞,僅此而已。”

蘇秦面露喜色道:“先生真是快人。秦在齊國沒有根基,願意出黃金百斤,請先生笑納。”

“墨者不需要錢。”我道。

蘇秦皺了皺眉頭,道:“那先生要……”

我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勾勒幾筆,出現一隻寫意的狐狸。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倒三角的臉和身後拖着的九條長尾,加上之前的暗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九尾白狐”。

“我在大梁時欠了狐嬰的人情,”我道,“他說會以白狐爲信,告訴我需要幹什麼。”我嘆了口氣:“前兩天他派人傳來消息,說要我爲一個叫趙奢的人謀求上谷守的職位。當時我很費解,我在齊國,如何去讓燕王任命一個無名小卒呢?”

蘇秦笑了笑,道:“現在先生知道了。”

“原來你真是燕王的死間。”我道。

蘇秦沒有否認,道:“上谷郡與趙國代郡接壤,地勢險要,爲燕國西北門戶,郡守一職實在不能不慎。秦只能盡力而爲。”

“自然,蘇子所託之事某也會盡力而爲。”我道,“現在蘇子直接開價吧。”

“田章作亂之後,需要國人支持孟嘗君爲齊王。”蘇秦道。

我點了點頭:“某家知道了。”

孟嘗君田文,他爹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很受威王喜愛,封在薛地,稱爲薛公。從血緣上看,孟嘗君是現在齊王的族堂兄弟,要想稱王實在有些勉強。而且我知道他終生沒有成爲齊王,所以這件事分屬必敗。

之所以我會答應蘇秦去做這麼一件必敗的事,因爲蘇秦也沒怎麼指望孟嘗君成爲齊王。孟嘗君此人號稱“善養士”,說穿了是喜歡任俠之氣,說得更難聽點是喜歡粗魯和暴虐。這從他的性格上能看出來,揮劍殺死嘲笑他的人,這就是最直接的證明。若是要深挖一些,那就得從他的出生講起。

第197章 九尾(三)第186章 報仇(二)第202章 年尾(二)第119章 九尾(二)第114章 墨社(四)第84章 客居(一)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63章 大司馬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85章 客居(二)第22章 士師(二)第204章 新年(一)第25章 審案(一)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173章 牽引(二)第84章 客居(一)第151章 故里(三)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145章 奪城(一)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73章 沙丘大朝(四)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97章 流馬(一)第44章 大司寇(二)第180章 隱術(一)第116章 墨社(六)第269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二)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172章 牽引(一)第149章 故里(一)第29章 間諜(一)第179章 狐影(三)第147章 奪城(三)第166章 朝爭(三)第230章 農家(三)第5章 出差第46章 問鬼神(一)第62章 劍士第151章 故里(三)第54章 安陽君(三)第118章 九尾(一)第19章 歸趙(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12章 墨社(二)第92章 共濟(一)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175章 牽引(四)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63章 大司馬第162章 司徒(三)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269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二)第226章 迴歸(二)第196章 九尾(二)第202章 年尾(二)第91章 墨徒(三)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99章 流馬(三)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43章 小吏(二)第9章 秦國丞相第194章 崩塌(三)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7章 審案(三)第142章 小吏(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172章 牽引(一)第61章 狡兔三窟第105章 墨學(三)第93章 共濟(二)第186章 報仇(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12章 可怕的秦國第119章 九尾(二)第86章 客居(三)第189章 處士(一)第50章 出奔(二)第156章 站隊(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136章 開戰(二)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7章 審案(三)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62章 劍士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202章 年尾(二)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22章 九尾(五)
第197章 九尾(三)第186章 報仇(二)第202章 年尾(二)第119章 九尾(二)第114章 墨社(四)第84章 客居(一)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63章 大司馬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85章 客居(二)第22章 士師(二)第204章 新年(一)第25章 審案(一)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173章 牽引(二)第84章 客居(一)第151章 故里(三)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145章 奪城(一)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73章 沙丘大朝(四)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97章 流馬(一)第44章 大司寇(二)第180章 隱術(一)第116章 墨社(六)第269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二)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172章 牽引(一)第149章 故里(一)第29章 間諜(一)第179章 狐影(三)第147章 奪城(三)第166章 朝爭(三)第230章 農家(三)第5章 出差第46章 問鬼神(一)第62章 劍士第151章 故里(三)第54章 安陽君(三)第118章 九尾(一)第19章 歸趙(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12章 墨社(二)第92章 共濟(一)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175章 牽引(四)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63章 大司馬第162章 司徒(三)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269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二)第226章 迴歸(二)第196章 九尾(二)第202章 年尾(二)第91章 墨徒(三)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99章 流馬(三)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43章 小吏(二)第9章 秦國丞相第194章 崩塌(三)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7章 審案(三)第142章 小吏(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172章 牽引(一)第61章 狡兔三窟第105章 墨學(三)第93章 共濟(二)第186章 報仇(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12章 可怕的秦國第119章 九尾(二)第86章 客居(三)第189章 處士(一)第50章 出奔(二)第156章 站隊(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136章 開戰(二)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7章 審案(三)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62章 劍士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202章 年尾(二)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22章 九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