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

燕王離開晉陽之前,我們組織了一次田獵。說是田獵,實際上是一次大型的閱兵式。趙雍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節目,連帶他兒子也喜歡,看着一個個方陣從高臺前走過,刀槍如林,甲盾如牆,的確很震撼。

只是看看熱鬧或許還沒什麼,不過樂毅實實在在是當今兵法大家。他的眼光從方陣上的戰術看到了國家戰略,從士兵的氣色看到了君王的權威。而且這些受閱部隊只是來訓練的民兵而已,還不是真正的趙國精銳。

真正的趙國精銳已經不再是代郡的百金騎士,而是讓敵人膽寒的鐵甲師。

當十乘十的鐵甲師方陣走過的時候,大地都動搖了。

我清楚地看到了樂毅臉上流露出來的嚴肅和糾結,輕輕繞到了他身邊,低聲道:“樂子,這就是如今的大趙精銳,鐵甲師。”

“果然不愧精銳之名。”樂毅讚歎道。

“原本,這支大軍輪不到白起掌領。”我看了一眼在另外一側的白起,“白起只是不世的將才,卻非帥才。”反正白起聽不見,我放心編排道。

“君上以爲天下何人可當帥才之名?”樂毅目不轉睛地看着鐵甲師,眉頭越收越緊。他的雙手不住顫抖,似乎在想如何破解。以如今的技術條件,要想破解這種人型坦克,還真的挺難。

“當然是你樂子。”我毫不遲疑地套上了帽子道。

“君上過譽了。”

“白起可以攻伐天下,而你卻可以平定天下。”我道,“這就是樂子比白起更爲高明的地方。”

樂毅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我又道:“燕王的確是賢王明君,然而不知道太子樂何許人?”

樂毅巋然不動,不動聲色道:“太子樂尚未長成,難言日後成就。”

“鄉人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樂子難道還看不出來麼?”我笑道。

“狼盂君這般智慧之人,也會聽鄉鄙粗人之說麼?”樂毅反問道。

“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天下最大的智慧,就是樂子所說的鄉鄙粗人之說。”我嘆道,“凡人不能見民之偉力,而以羣畜視之。難道樂子這樣的天縱之才,也是如此麼?”

樂毅沒有說話,像是在咀嚼我說的話。

這些話看似很大很空,只有做到了那個位置上才能真正感覺到人民的力量。無論你有多麼朝前的想法和規劃,沒有人民的配合、擁護,好一點的結果是人亡政息,悲慘一點就壓根搞不起來,留下一身罵名。

我不敢說自己在趙國行了什麼仁政,但是人民生活的確提高了,這是很實在的事。他們的日子過得好了,自然就肯賣力打仗,與國家休慼與共。如果只是一幫權貴們撈取了絕大部分的社會財富,誰願意在關鍵時刻保家衛國?

有“家”是“保家”的前提。

有恆產者有恆心,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列國的變法都將視野侷限在“富國強兵”,如果國家通過與民奪利而富裕,別說強兵,就是弱兵都未必招得到!

“狐子所言有理。”樂毅良久才附和一聲,旋即一聲長嘆,“今日方知狐子之才,遠超天下人遠矣。”

“當今之世,其實不過是華夏之未萌,有心改革,立竿見影。若只是一味顧及私利,死抱一顆私心,待得積重之日,則難返矣。”我道。

“受教了。”樂毅朝我拜了一拜。

我回禮的時候才發現,周圍很多人都看着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聽到了什麼。不過高臺之上,風聲獵獵,加上雄壯整齊的步伐之聲,應該沒人能聽到我們之間的對話。

等田獵進行到了第四天,我的眼線傳來明報:秦國都尉斯離,在濟水與齊軍交戰了。齊軍主將田郅與斯離一戰而退,現在安營紮寨,準備固守。

“可以讓魏國動手了。”我傳令道,“跟燕王也說一聲。”

燕王得到消息之後,恨不得立時就回國準備伐齊的工作。

真是個有衝勁的人啊!

這麼重大的國際事件發生之後,田獵自然提前結束。回到行宮之後,趙何拉住我的衣袖,迫切問道:“先生,此番伐齊,讓白起爲元帥麼?”

“自然是白起掛帥,大王還有更好的人選麼?”我疑惑了。這事不是早就談妥了的麼?在外國國君面前都已經確定了是白起掛帥,還有變動不成?

“寡人還是更相信先生。”趙何道。

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我去打難道就能比白起打得好麼?說實話,我的戰術素養根本不是白起的對手,戰略方面的也不見得比白起更高明。放着這樣一個絕世大將不用,讓我跑什麼跑?

突然之間,我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這種味道自從六年前我幹掉了趙成之後,在趙國就基本已經聞不到了。

“大王,可以讓白起掛帥,若是戰績不佳,臣再去也不遲。”我道。

趙何點了點頭:“國中也的確離不開先生,如此甚好,寡人也可以安心了。”趙何除了安心之外,看上去還十分興奮,應該可以判斷不是他想讓我離開中樞。

從行宮出來,我讓人把繆賢叫來。

他現在是趙何身邊的紅人,很少有事瞞得過他。如果不是和氏璧的事,我甚至都有些害怕這樣的人。弄得不好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政的太監呀!

“最近大王跟誰往來較多?”我開門見山道,“是何人在大王面前進讒言,離間大王與白起之間的關係。”

“這……”繆賢想了想,垂首道,“主公,這些日子大王在晉陽見了一些民間士人。”

“都有誰。”我淡淡問道。

繆賢略一思索,報了幾個人名出來。

我一個個在腦子裡過濾,首先排除了那些太原郡當地人。他們跟趙何的交往比較少,要想離間白起那樣的戰功卓越的大將是不可能的,所謂疏不間親。其次排除那些一直跟在趙何身邊的人,那些人絕大部分都是中立派,不敢做這種事。

最後,我聽到了一個名字,立刻就知道答案了。

第86章 客居(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54章 立身(三)第28章 審案(三)第281章第171章 兼收(五)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224章 回國(三)第91章 墨徒(三)第223章 回國(二)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53章 立身(二)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156章 站隊(二)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58章 站隊(四)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64章 破局第183章 隱術(四)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120章 九尾(三)第193章 崩塌(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8章 樓緩第229章 農家(二)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177章 狐影(一)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36章 開戰(二)第125章 團聚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76章 牽引(五)第39章 眼線(三)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186章 報仇(二)第208章 新年(二)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98章 流馬(二)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19章 九尾(二)第192章 崩塌(一)第244章 下手(三)第11章 廟算第102章 陶朱(三)第128章 連環第110章 齊閔(三)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153章 立身(二)第21章 士師(一)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142章 小吏(一)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60章 轉手發財第154章 立身(三)第51章 出奔(三)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23章 士師(三)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243章 下手(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133章 信陵(一)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38章 眼線(二)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118章 九尾(一)第176章 牽引(五)第29章 間諜(一)第30章 間諜(二)第44章 大司寇(二)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145章 奪城(一)第119章 九尾(二)第110章 齊閔(三)第40章 敵友(一)第143章 小吏(二)第25章 審案(一)第155章 站隊(一)第224章 回國(三)第184章 隱術(五)第55章 邯鄲六月(一)
第86章 客居(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54章 立身(三)第28章 審案(三)第281章第171章 兼收(五)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224章 回國(三)第91章 墨徒(三)第223章 回國(二)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53章 立身(二)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156章 站隊(二)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58章 站隊(四)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64章 破局第183章 隱術(四)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120章 九尾(三)第193章 崩塌(二)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8章 樓緩第229章 農家(二)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177章 狐影(一)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36章 開戰(二)第125章 團聚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76章 牽引(五)第39章 眼線(三)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186章 報仇(二)第208章 新年(二)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98章 流馬(二)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19章 九尾(二)第192章 崩塌(一)第244章 下手(三)第11章 廟算第102章 陶朱(三)第128章 連環第110章 齊閔(三)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153章 立身(二)第21章 士師(一)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142章 小吏(一)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60章 轉手發財第154章 立身(三)第51章 出奔(三)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23章 士師(三)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243章 下手(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133章 信陵(一)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38章 眼線(二)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118章 九尾(一)第176章 牽引(五)第29章 間諜(一)第30章 間諜(二)第44章 大司寇(二)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145章 奪城(一)第119章 九尾(二)第110章 齊閔(三)第40章 敵友(一)第143章 小吏(二)第25章 審案(一)第155章 站隊(一)第224章 回國(三)第184章 隱術(五)第55章 邯鄲六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