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

王十四年,六月。

我坐在馬車上,前往中陽。那個縣緊鄰離石,並不大,之所以去那裡是因爲秦王要來。

趙何也要前往,所以我只能算是先行官。

趙秦兩國要在那兒舉行一次中陽之會,對未來國際形勢作出一些判斷,並且達成一些共識。

從八年開始,我獨掌朝政至今已經六年,控制了幾乎所有的高官重爵的人選。隨着舒氏和劇氏兩面成黨大旗的倒戈,我順利接收了趙成留在朝中的政治勢力,成就了一家獨大的態勢。

好在我很清楚這個時代的權臣很沒有前途,所以並不敢暴露過甚,在趙何那裡還是營造出我一個說了不算,由趙勝組織重臣之會,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進行表決。

重臣之會由相邦趙勝發起,與會重臣有:大宗伯舒龍、大司徒連瑞、大司寇仇允、大司空東門歡、大司農陳相、大司士公孫龍、國尉白起、大將作灤平,以及我。

一共十人,其中舒龍代表趙成的餘力,其實已經是我的人了。趙勝和公孫龍勢單力薄,根本無法對抗我們八個,所謂的表決,不過就是走個過場,讓趙何看看還是有很多人不服我,我即便貴爲封君也需要他的絕對支持。

而且我總是把表決結果控制在險勝,有時候還會隨便弄點無關痛癢的議題上去增加自己的失敗機率,讓趙何出來主持公道。

這大大增加了趙何的安全感。

實際上他是個很懶惰的人,有美女、擊劍、角力、陸博、賽馬可供玩樂的時候,他是想不起來去管朝政的。因爲他的沉迷於女色,我在六年間每年都要送一隻燕子去他身邊,以至於小威後同學對我十分不滿。

我不擔心枕邊風的主要原因是我還有不錯的棋子——繆賢。

這傢伙在我的調|教之下漸漸找到了作爲太監的訣竅,把趙何哄得很好,關鍵時刻總能點醒趙何:正是因爲狼盂君,纔有了趙國豐厚的國庫和充沛的武備。

當然,繆賢也不是無緣無故要說我好話,因爲他實在不敢得罪我。在三年前,我衝進他府上,搜出了和氏璧。不過我沒有拿走和氏璧,而是在他家挖了一個坑,埋下一個銅盒,完全用鐵汁封死。

銅盒裡就是傳國玉璽的材質:和氏璧。

我爲了不讓這個銅盒被人偷走,非但幫他重新把坑填平,上面壓上石碑,還額外派人幫他好好看着。如果有人敢動,趙何手裡就會多一塊血淋漓的玉石。

從那以後,繆賢成了我真正的門人,乖乖爲我做事,絲毫不敢有異心。還很認真地將手下唯一一個英才進獻給我,那人就是藺相如。

雖然我沒看出藺相如表現得如何出衆,不過他到底是能做到上卿的人物,所以我還是很高興地收下了。

繆賢還告訴我一件關於藺相如的事。

有一陣子繆賢在趙何面前不是很好過,原因是他始終做不到一個純粹的奴才。這也不能怪他,誰讓他之前還沒有什麼出色的前輩呢?於是他決定出奔燕國。

燕國在我平中國之亂後就很刻意地討好我們,燕王自己也時不時來一趟,與趙何相會。在某一次會面中途,燕王前去更衣,拉住繆賢的手道:“你真是個能臣,如果我們燕國能有你這麼能幹的內臣我得有多幸運啊!”

因爲這句話,繆賢在不如意的時候就想出奔燕王找他的知己去了。

是藺相如站出來勸他:“燕王巴結你,那是衝着趙國的面子,知道你受趙王的寵幸。如果你背棄了趙王,跑到燕國,他爲什麼還要看重你呢?你還是放下身段伺候好趙王吧!”

這話我覺得說得很有水平,不愧是後來敢出使秦國抱着和氏璧又回來的幹練之人。他首先詳盡地分析了事物背後的原因,並且能夠給出最合理的意見。想想傳說中的“將相和”,藺相如的歷史評價倒是實至名歸。

我不關心繆賢幹嘛要把藺相如引薦給我,是單純認爲他是個可塑之才,還是想討好活,甚或是討厭這種直言不諱的人……反正我很高興。

藺相如是我回到戰國之後,第一個主動樂意做我小弟的戰國名人。

他開了個頭之後,劇辛也從燕國回來了。他沒有回家,直接拜入我門下,被我放到了司寇署任士師,現在已經升到了小司寇,還算是個很不錯的年輕人。隨着年紀的增長,他也不再是當年的二貨青年了,而且還帶着一股嚴厲,頗有震懾力。

再然後,荀況從泮宮畢業,來到我身邊,成爲我的秘書正字,開始了他的求學兼打工生涯。

看着後聖都入我彀中,我很有種得意的感覺。

不過後聖在工作能力上並不讓我滿意,所以簡單的試工之後,我讓他去泮宮擔任圖書館館長。他自己也更喜歡那個位置。

連瑞和皋安主導的戶口普及任務在過去的六年中也算是走上了軌道,現在每個月都有各地的郵件送到邯鄲,註銷死者,登陸新生兒。每個人都有一個十六位的終身編碼,作爲身份證號碼,凡是通關必須要有身份證和原籍地的證明。這樣限制了人口流動,增加了土地附着力,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保護作用。

而且我還取消了人頭稅。

或者說絕大部分取消了人頭稅。

所有人都按照在官府登記的田產和房產納稅。如果既沒有田產也沒有房產,那當然就是赤貧階級了,這部分人國家不予徵稅,但是會發配一塊“免稅地”給他,讓他開墾,如果不好好幹,那麼就只有去北邊修長城了。

還沒有取消的那部分來自於大齡青年。

凡是男人過三十、女人過二十五還不結婚的,一律加徵每月五斗米的人口稅。這筆稅收用於獎勵那些生了五個男孩的家庭,所以我們也都叫它五丁稅。

我承認五斗米很多,許多人結不起婚也交不起米,所以他們在到達納稅年限之前還有一個機會——去戶籍所在地的司徒署登記,由官方幫他們匹配年齡相近的配偶,而且還爲他們解決新房和土地,代價就是開墾荒地,或者義務護林,總之也都是以工代賑的意思。

墨社從城市走向了農村,幫助司農署推廣新式農具,提高畝產,開墾荒地,同時也實質化了農村城鄉合作社。合作社將雞鴨鵝等禽類放貸給有土地,且信用較好的人家,幫助他們養殖,用蛋來交貸款。一般來說一隻雞養兩年,本息就回來了,成了自己家的財產。

後來發展到了養牛羊馬豬之類的大畜牧,國家即便不再給他們補貼,老百姓也願意自己養下去。到底生活的改善是實打實的。

於此同時,城鄉各處開展的漚肥法也極大地提高了趙國的糧食產量,使得趙國在遭遇乾旱的年份都能獲得全國範圍內的平收,這在看天吃飯的時代是完全無法想象的。由此也帶動了我在民間聲望的上漲。

這種聲望波及到了燕、秦、魏、齊等周邊國家,許多受災的流民跋山涉水前來趙國。

趙何爲此特意進了一次太廟,告訴列祖列宗,如今趙國在他的治下已經到了聖王之鄉的地步,天下百姓雲集。

這些人補充了趙國急需的勞動力,也讓趙國國庫裡的糧食順利地進入了消費環節。我雖然不懂經濟,但是看着滿庫的糧食就着急,這些可是易損品!蟲鼠黴變,很容易讓這些珍貴的寶貝被浪費,能分給民衆纔是它們最應該去的歸屬。

第230章 農家(三)第150章 故里(二)第222章 回國(一)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97章 流馬(一)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168章 兼收(二)第175章 牽引(四)第81章 武靈悲歌(一)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39章 眼線(三)第88章 夢蝶(二)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209章 新年(三)第41章 敵友(二)第104章 墨學(二)第160章 司徒(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86章 客居(三)第142章 小吏(一)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88章 夢蝶(二)第14章 主父歌第195章 九尾(一)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07章 墨學(五)第172章 牽引(一)第225章 迴歸(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281章第116章 墨社(六)第9章 秦國丞相第50章 出奔(二)第25章 審案(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33章 信陵(一)第221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三)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145章 奪城(一)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25章 團聚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168章 兼收(二)第12章 可怕的秦國第127章 狐穴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95章 共濟會(一)第126章 撤離第206章 新年(三)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44章 下手(三)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32章 新城(四)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95章 共濟會(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225章 迴歸(一)第180章 隱術(一)第184章 隱術(五)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52章 安陽君(一)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226章 迴歸(二)第63章 大司馬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63章 大司馬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5章 出差第123章 九尾(六)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112章 墨社(二)第104章 墨學(二)第63章 大司馬第84章 客居(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193章 崩塌(二)第173章 牽引(二)第178章 狐影(二)第131章 新城(三)第115章 墨社(五)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63章 大司馬第173章 牽引(二)第78章 喋血沙丘(四)
第230章 農家(三)第150章 故里(二)第222章 回國(一)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97章 流馬(一)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168章 兼收(二)第175章 牽引(四)第81章 武靈悲歌(一)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39章 眼線(三)第88章 夢蝶(二)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209章 新年(三)第41章 敵友(二)第104章 墨學(二)第160章 司徒(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86章 客居(三)第142章 小吏(一)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88章 夢蝶(二)第14章 主父歌第195章 九尾(一)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07章 墨學(五)第172章 牽引(一)第225章 迴歸(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281章第116章 墨社(六)第9章 秦國丞相第50章 出奔(二)第25章 審案(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33章 信陵(一)第221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三)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145章 奪城(一)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25章 團聚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168章 兼收(二)第12章 可怕的秦國第127章 狐穴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95章 共濟會(一)第126章 撤離第206章 新年(三)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44章 下手(三)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32章 新城(四)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95章 共濟會(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225章 迴歸(一)第180章 隱術(一)第184章 隱術(五)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52章 安陽君(一)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226章 迴歸(二)第63章 大司馬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63章 大司馬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5章 出差第123章 九尾(六)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112章 墨社(二)第104章 墨學(二)第63章 大司馬第84章 客居(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193章 崩塌(二)第173章 牽引(二)第178章 狐影(二)第131章 新城(三)第115章 墨社(五)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63章 大司馬第173章 牽引(二)第78章 喋血沙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