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

點將之後,從駕呈上軍令竹簡,我左右展開,朗聲道:“軍令如山,凡我麾下,必從此令,有敢違背者,絕無寬宥!”

這就是我寫的行軍操守,十七律五十四斬: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之。

其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

其八:好舌利齒,妄爲是非,調撥軍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婦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其十:竊人財物,以爲己利,奪人首級,以爲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之。

其十一:軍民聚衆議事,私進帳下,探聽軍機,此謂探軍,犯者斬之。

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

其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首,面有難色,此謂狠軍,犯者斬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攙前越後,言語喧譁,不遵禁訓,此謂亂軍,犯者斬之。

其十五:託傷作病,以避征伐,捏傷假死,因而逃避,此謂詐軍,犯者斬之。

其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

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Www ▪ttКan ▪C 〇

之前收羅的從駕、秘書,將謄抄好的軍令送到了每個將軍手裡。

我當即任命孟中爲總虞侯。他也是軍中出身,知道規矩,這次我把暗馭手帶來,許歷的天樞衆有潛伏、放火、開城門的任務。孟中帶着天璇衆,一方面爲我斥候的補充,另一方面幫我監督軍紀。

至於那些從駕、秘書,什麼都不說,只要把每天軍中發生的事記錄下來傳報給我就行了。我特別開創了軍事主官日記制度,每天晚上軍事主官都要將一天的重要軍令記錄下來,並且做一定的註解,然後由從駕和他共同具名,收存歸檔。

這些都是戰後論功的依據。

“此番征戰,重在和民豐財。”我對諸位將軍說,“一個生虜按照五個首級記功,首級超過五個不累加記功。戰場所得,皆歸其佔有者;戰後所得,悉數充公。請諸君把握分寸,切勿試法。”

“諾!”衆將應聲道。

走完了這個過程,中軍率先渡河。河對岸是前軍的後衛,直等我這邊騰衛過去接防了營寨,方纔開拔追趕前軍大隊。我再次看到黃河,心中卻沒有了什麼感觸。此時的河水還是較爲清澈的,並非後世黃呼呼的泥漿水。所以在晉國,黃河也叫白水。

“這些船,太少了。”我搖頭嘆道。

“船雖少,趙兵的軍紀嚴明倒是讓我有些意外。”白起也穿着戎裝,站在我身側。

我們倆都是熟讀吳起的人,所謂“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這個基本準則還是得遵守的。所以白起現在雖然還是很傲,但是絕不敢對主帥有任何無禮。

我卻想到了另一件東西。

當年在蘭州出差,客戶請我們去黃河觀光。黃河遊最受歡迎的就是快艇和羊皮筏子。我們都是沿海出身,快艇早就玩膩了,所以對羊皮筏子格外青睞。客戶也是財大氣粗,找了當地最有名的“筏子客”,帶我們來了一趟長途。

跟這位年老的筏子客交流之後,我大致還記得這筏子是怎麼做的。用寧夏山羊去頭之後,去除內臟,整隻渾脫,不能有絲毫破損。脫毛之後,四足紮緊之後往裡吹氣,然後灌入清油、鹽和水,晃盪均勻,晾曬到皮胎黃褐透明。

最後用麻繩將堅硬的水曲柳木條捆一個方形的木框子,再橫向綁上數根木條,把一隻只皮胎順次紮在木條下面,皮筏子就製成了。羊皮筏子體積小而輕,吃水淺,十分適宜在黃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開之後攜帶。

那位筏子客說,他年輕時最大的筏子有六百多頭羊皮胎,能載重十五噸,從蘭州到包頭只用了十三天。

我覺得這個東西可以試試。

聽筏子客說直到解放後用的都是宋朝的工藝,全部手工,有機器生產。如此說來,主要就是屠宰、剝皮的技術問題,既然知道了要求,要鍛煉出來技術並不是一件難事。雖然這次趕不上了,不過日後總是還要用的。

黃河中游基本就在趙國境內,而且趙國與鄰國大多是以河流爲界,有一大批熟練的筏子客絕對是有好處的。雖然羊比較貴,但是造船成本也不低,而且造船工人很少,總的來說產量不可能比羊皮筏子高。

再者說,船做出來停在那裡不用也十分浪費,而且顯眼。最重要的是,能少砍點樹,也算我爲子孫後代承擔環保責任。

這次作戰,我深知自己中軍的作用十分渺小,主攻力量是前軍,可以視作我們的鐵錘。後衛是主要防禦燕國、齊國高唐兵的力量,我視其爲鐵盾。因此上,三十萬大軍的分劃就很簡單了。

在初期,廉頗率領五萬前軍爲先鋒。在渡河之後,攻打平邑的時候,我的中軍也差不多能趕到戰場,歸入前軍序列。此時,前軍總兵力將陸續增至十萬。

解決平邑之後,前軍將以十三萬大軍朝曲阜開進,白起領中軍五萬緊隨其後,解決阿城。蒙武率領兩萬中軍爲本陣,駐紮在平邑與阿城之間。保護糧道,搶收早熟的莊稼,擄掠人口,策應後軍。

後軍的十萬行動緩慢,大多是輜重和兵車,所以就囤積在平邑平原,作爲鐵盾保護我軍後路。他們同時也要承擔戰俘轉運回國、傷病員的救護等工作,所以記功方式與前軍不同,每批轉運的俘虜生存率,傷病員運送人數,這些纔是考覈他們功績的地方。

只有發生戰鬥,他們的記功法才和前軍一樣。

同樣,運送糧草和俘虜人口的數量,是蒙武的主要記功法。

我的目標很清晰,人口第一,財物第二,土地無所謂。不枉殺,不屠虐,和氣生財!

當然,這個只能讓這幫將領自己去領會了。等我多帶幾次兵,他們就知道我的偏向了。凡是俘虜多的將領,肯定進步得比較快。要是白起真的留在我手下,他坑人的壞毛病絕對得改改。

“絕不殺降!”我對全軍通令。

這道命令給白起送了三遍。

白起特意來找我,表示自己很疑惑。

我只好說:“我得確保你收到了。”

“我是那麼暴虐的人麼!讓主帥如此不放心。”白起十分怨念的說道。

唔,雖然你還沒有殺降,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是因爲我,你每戰都殺降。最少一次三萬人,最多一次四十萬,中間十幾二十萬的坑殺基本都是家常便飯。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打發白起出去。

現在我在等甘慄的統計數據。

甘慄對於自己變成醫療大隊長表示很莫名,尤其他的記功方式很另類,救活人數。每救回來一個人,他和他的團隊就記上五個首級。收回十具屍體,也能記上一個首級。

開戰只有兩天,前軍將士對於新的屍體收埋立碑制度表示讚賞,大漲士氣。從出征之日開始,我就讓秘書文士將士兵的名字、籍貫、家庭住址寫在竹片上。這塊小竹片在殺青之後,掛在脖子上貼身保存,等有了包漿之後,水火不忌,長久不會退墨。

如果有人戰死,他的鄉人肯定會將這片竹片帶回去。

我也要根據這些竹片統計死亡數字,爲戰死者在其家鄉設立公靈堂,供人憑弔。

有時候要鼓勵人民爭戰,並不一定只有給予田產奴隸。每個人都有正面的性格,用榮譽去激發他們有時候比物質更重要。這點上,墨社就是軍隊的榜樣。他們擁有狂熱宗教信仰一般,戰不旋踵,死而無憾。

所以在給予豐厚獎賞的同時,我毫不吝嗇精神上的榮譽。

第197章 九尾(三)第185章 報仇(一)第225章 迴歸(一)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243章 下手(二)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190章 處士(二)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86章 客居(三)第180章 隱術(一)第130章 新城(二)第6章 迎納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195章 九尾(一)第166章 朝爭(三)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62章 劍士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130章 新城(二)第89章 墨徒(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30章 間諜(二)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25章 審案(一)第110章 齊閔(三)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98章 流馬(二)第223章 回國(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25章 審案(一)第132章 新城(四)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206章 新年(三)第150章 故里(二)第45章 大司寇(三)第142章 小吏(一)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50章 出奔(二)第30章 間諜(二)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52章 安陽君(一)第154章 立身(三)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4章 主父歌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175章 牽引(四)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140章 陣中(四)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52章 安陽君(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230章 農家(三)第180章 隱術(一)第90章 墨徒(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04章 墨學(二)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87章 夢蝶(一)第21章 士師(一)第58章 相邦肥義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22章 回國(一)第143章 小吏(二)第228章 農家(一)第6章 迎納第227章 迴歸(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229章 農家(二)第30章 間諜(二)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195章 九尾(一)第62章 劍士第38章 眼線(二)第244章 下手(三)第42章 敵友(三)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89章 處士(一)第46章 問鬼神(一)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95章 九尾(一)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97章 流馬(一)第85章 客居(二)第121章 九尾(四)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229章 農家(二)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143章 小吏(二)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109章 齊閔(二)
第197章 九尾(三)第185章 報仇(一)第225章 迴歸(一)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243章 下手(二)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190章 處士(二)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86章 客居(三)第180章 隱術(一)第130章 新城(二)第6章 迎納第217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二)第195章 九尾(一)第166章 朝爭(三)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62章 劍士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130章 新城(二)第89章 墨徒(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30章 間諜(二)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25章 審案(一)第110章 齊閔(三)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98章 流馬(二)第223章 回國(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25章 審案(一)第132章 新城(四)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206章 新年(三)第150章 故里(二)第45章 大司寇(三)第142章 小吏(一)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50章 出奔(二)第30章 間諜(二)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52章 安陽君(一)第154章 立身(三)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4章 主父歌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175章 牽引(四)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140章 陣中(四)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52章 安陽君(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230章 農家(三)第180章 隱術(一)第90章 墨徒(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04章 墨學(二)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87章 夢蝶(一)第21章 士師(一)第58章 相邦肥義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22章 回國(一)第143章 小吏(二)第228章 農家(一)第6章 迎納第227章 迴歸(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229章 農家(二)第30章 間諜(二)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195章 九尾(一)第62章 劍士第38章 眼線(二)第244章 下手(三)第42章 敵友(三)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89章 處士(一)第46章 問鬼神(一)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95章 九尾(一)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97章 流馬(一)第85章 客居(二)第121章 九尾(四)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229章 農家(二)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143章 小吏(二)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109章 齊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