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

我看着他小心翼翼關上門,又靜息聽了聽門外的聲響,心臟不爭氣地快速跳動起來。

“狐公……”繆賢轉過身,差點撞到我的劍尖上。他輕輕捏了捏劍尖,往側裡讓了讓,陪笑道:“狐公與先王君臣之義天下皆知,關心先王的生死,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廢話再多就宰了你!”我冷眼挺劍,“快說!”

“左師成也曾有狐公這般疑慮,他曾暗中在宮中買通耳目,查詢當日主父出宮之事。”繆賢一口氣說道。

“結果呢?”

“誰知道呢?”繆賢道,“當日擡主父出宮的那些宮人,不是瘋了就是死了,一時間都以爲主父的英靈報復,鬧得宮中惶惶不安。”

我緩緩收回劍。

繆賢明顯鬆了一口氣。

“有巫祝厭勝麼?”我問道。

“沒有!”繆賢被我問得突然,反應極大,“大王說都是些無稽之談,誰都不敢再說了。”

果然是疑點重重。

“爲什麼之前不說!”我又將劍架在了繆賢肩上。

“因爲,”繆賢吸着冷氣,“誰還敢說啊?凡是議論主父的,落在大王手裡就是個死。若是讓某些人聽去了,就像是憑空沒了這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啊!”

“主父葬在平邑,是大臣的朝議還是大王的決議?”

“是大王說,”繆賢盯着我的臉,輕輕將劍挪開了點,看我的反應,“說,說,說先王生前交代他,要葬在北地。”

還有最後一個疑點。屍體是誰發現的?是怎麼運出沙丘離宮的?從發現屍體到下葬,其間各種儀軌都有露面的可能。趙雍是如何逃過這一雙雙眼睛的?

“繆賢,”我冷聲道,“茲事體大,你該當明白。若是走漏一點風聲,我要你的命,夷你九族!”

“明白……”繆賢嚥了口口水。

“你是當日的尚宮令,偷了我的功勞暫且不論。”我道,“你只需要把當日誰發現的遺體,誰擡運出宮,誰負責洗禮更衣,如此些些統統給我默寫下來,我便不再與你計較。”

“是、是……”繆賢垂下了頭,好像我把他推到了深坑之中。

我收起劍,推門而出。

一直站在了過道上,我才明白爲什麼繆賢會那麼驚恐地盯着我的臉……在公衆面前,我還是個瞎子!

好吧,賭你不敢捅出去!

這也算小賭怡情吧。

不知道爲什麼,我突然心情輕鬆了許多。常年籠罩在我頭上一頂烏雲,似乎被風吹散了一般。我又想到了趙何、趙勝……尤其是趙勝!

當時一切事物都像是沿着歷史軌跡發展,完全沒有一點蝴蝶效應的影子。我曾一度疑惑他爲何可以打破歷史慣性,取代李兌成爲相邦,不過後來並沒有往深處想。

假若我已經改變了歷史,趙雍其實並沒有死!趙勝在最後關頭還是加入了趙雍趙何父子陣營……那麼他當相邦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如此明顯改變歷史的節點,居然長久以來都被我忽略了!

我真是頭豬!

聞訊趕來的宮人將我牽引到了朝臣聚集的地方。賈氏的兩個年輕人上前摻扶我,讓我回到自己的席位。賈政出任法學教授的事已經定了,仇允出任小司寇的王命也將在春社之後發佈。爲了補償賈氏,他族中的兩個年輕人被升爲士師,封下大夫,已經有資格上朝了。

在我看來,做一個全國唯一法學院的院長,遠比做最高院院長拉風。不過官本位社會,從仕取得的成就會平白增添幾分光彩。

“此番春社之後,樓氏將出任小宗伯。”羣臣中竊竊私語,在討論近期的人事變化。

朝中已經不再當年那副死氣沉沉得過且過的模樣,好像每一天都有事發生,這讓八卦業越來越流行。以前有了王命沒有事做,又不加歲俸,所以人們對於王命這回事並不怎麼看中,更希望能夠升爵。

現在王命有了固定的管轄權,也因此有了各種灰色乃至黑色收入,使得人們自然而然也想一朝得命,利益家族。這對於高位者來說是件好事,人家有所貪慾,才能夠市恩施惠,操控人心。

“樓氏也要投靠左師了?”有人低聲道。

“他們本就是同宗。”又有人道。

樓氏是趙氏的小宗,不過從樓緩之後就很少在朝堂上投靠誰了,很有股超然風範。沒想到這次爲了小宗伯,也跟趙成暗通曲款來了。

“如今大王年幼,還是得靠左師啊。”有人感嘆了一句,不過感嘆詞還沒發完就硬生生扼斷了。

因爲趙成在一幫官員的簇擁之下緩緩前來。他直到與我相對的位置,方纔停下腳步,叫了一聲“狐子”。

我假裝循着聲音轉過去,拜了一拜,口稱:“左師公。”

大庭廣衆之下,趙成也回了個禮,並沒有挑起更多的麻煩。

趙何很快就換好了袞服,召見臣下。我和趙成一左一右,拾步入殿。到了我們這個等級是可以佩劍履席而入的,不過誰都不能太招搖,所以還是乖乖脫了鞋,只是佩劍表明深受信任。其實我一個“瞎子”,趙成又是風燭殘年的老頭,就算我們有心造反,也不會親自挺劍行刺。

按照慣例,趙何照本宣科讀了春社結束的相關詔文,然後開始筵席。筵席之後便將春社用的祭肉分給衆臣。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等級,所領取的祭肉非但大小分量不一,就連割的位置都不一樣,這就是孔丘所謂的“割不正不食”。

等一切都弄停當了,天色已經黑了。我急切想知道寧姜那邊的安排,所以也沒停留,直接回家。就如同其他官員領了祭肉,肯定也得回家跟家裡人一起享用,所以並不顯得有所異樣。

寧姜和魎姒都在等我,見我回來直奔內堂便跟了進來。

“我已經讓許歷帶了十人去了平邑。”寧姜道,“他跟隨先王時日不短,必然認得出是否先王本尊。”

“我也派了一個分社去雁門,以爲掩護。”魎姒道。

我鬆了口氣,道:“這件事成與不成,僅此而已,不要惹人窺視。”

二人應諾而出。

我癱坐在席上,摘下面具,輕輕剝下面膠,聽到門外馮實道:“主公,馮實求見。”

“進來。”我道,“你以後不用這麼拘謹,自己進來就是了。”

“臣是見寧姜魎姒剛離開,怕打擾主公思緒。”馮實說道,隨手拉上門,在席上正坐,“主公,秦國師涓來報。”

“說。”我道。

“楚國派出使臣向秦國求婚,秦國已經決定嫁一公室女於楚王。”馮實道,“不是宣太后的女兒。”

不知道秦王是否有女兒,就算有估計也年幼不能出嫁。既然不是宣太后所生,那麼這位公室女的身份就有些不夠格了。

“楚國怎麼反應?”

“楚國那邊,咱們沒有眼線。”馮實如實告知。

我苦笑道:“力不能逮,慢慢來吧。”

“主公,還有一則消息,是墨社那邊傳來的。”馮實道,“有傳衛君身染重疾,正在尋求名醫良工。”

唔。我點了點頭。衛國雖然只有一個濮陽,但好歹也是一國諸侯。硬實力雖然弱,但是軟實力多少還有點遺存。現在的衛君對墨學還算寬容,不過我早就覺得他身體必出問題,果然應驗了。

如果衛君薨沒,那麼公子安就是下一任衛君。他是濮陽的共濟會會首,這些日子以來一直熱衷墨學,如果他當上國君,對墨學來說似乎更爲有利。

不過我也不能做出一副“最好你老子死掉”的姿態……

“明日請醫緩先生來一趟泮宮。”我對馮實道,“咱們既然知道了,不能無所表示。還有,但凡權力交接,難免會有動盪。從歷山調動一百名墨者去濮陽,隨公子安聽用。”

“諾。”馮實緩了一緩,“主公,小佳今日來過了,沒等到主公,就先回去了。”

回去?這姑娘腦袋有什麼問題麼?這裡纔是她家吧!

“她有什麼事?”

“並沒有說。”馮實道,“只是見她欲言又止,恐怕的確有事。”

“明日下午讓她過來。”我扶了扶額頭,“趙奢那邊有消息了麼?”

“尚未得聞。”

“唔,可以讓天璇堂快報。一直沒有消息等得人心裡發慌。”趙奢那邊可是守戰之事,誰都不能百分百說準。

等馮實出去,我攤開竹簡,提筆半晌才發現腦袋空空如也,不知道是要寫《墨經傳緯》還是要寫《狐子》。最後索性抽了一卷賈政等人合編的法學教材,就着夜明珠批改起來。

法學其實是十分有意思的科學,有着縝密的邏輯和天馬行空的思想,有着鮮明的時代烙印。雖然我讀書的時候,天朝法學之落後讓人汗顏,但是並不妨礙學生從中獲取樂趣。現在看看賈政編撰的法學教科書,也是十分休閒的事。尤其是發現自己還沒死,已經被當做死人看待了……

——這些重刑主義的話絕對不是我說的啊!你們把自己的私貨夾雜進來也就罷了,竟然還冠在我頭上!

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98章 流馬(二)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136章 開戰(二)第23章 士師(三)第24章 士師(四)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19章 歸趙(二)第197章 九尾(三)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25章 迴歸(一)第181章 隱術(二)第187章 報仇(三)第188章 報仇(四)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54章 安陽君(三)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27章 審案(三)第179章 狐影(三)第28章 審案(三)第58章 相邦肥義第14章 主父歌第102章 陶朱(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205章 新年(二)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23章 士師(三)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23章 九尾(六)第168章 兼收(二)第136章 開戰(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107章 墨學(五)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19章 歸趙(二)第230章 農家(三)第206章 新年(三)第38章 眼線(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15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三)第155章 站隊(一)第229章 農家(二)第20章 歸趙(三)第272章 伐齊之前(二)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58章 相邦肥義第140章 陣中(四)第129章 新城(一)第228章 農家(一)第184章 隱術(五)第191章 處士(三)第92章 共濟(一)第166章 朝爭(三)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0章 諍臣第229章 農家(二)第144章 小吏(三)第181章 隱術(二)第1章 相府第188章 報仇(四)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17章 墨社(七)第8章 樓緩第4章 結義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5章 射桃第272章 伐齊之前(二)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190章 處士(二)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27章 迴歸(三)第226章 迴歸(二)第9章 秦國丞相第101章 陶朱(二)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144章 小吏(三)第148章 奪城(四)第11章 廟算第281章第50章 出奔(二)第152章 立身(一)第49章 出奔(一)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41章 敵友(二)第180章 隱術(一)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226章 迴歸(二)第166章 朝爭(三)第121章 九尾(四)第53章 安陽君(二)第102章 陶朱(三)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5章 出差第229章 農家(二)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
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98章 流馬(二)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136章 開戰(二)第23章 士師(三)第24章 士師(四)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19章 歸趙(二)第197章 九尾(三)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25章 迴歸(一)第181章 隱術(二)第187章 報仇(三)第188章 報仇(四)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54章 安陽君(三)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27章 審案(三)第179章 狐影(三)第28章 審案(三)第58章 相邦肥義第14章 主父歌第102章 陶朱(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205章 新年(二)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23章 士師(三)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23章 九尾(六)第168章 兼收(二)第136章 開戰(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107章 墨學(五)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19章 歸趙(二)第230章 農家(三)第206章 新年(三)第38章 眼線(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15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三)第155章 站隊(一)第229章 農家(二)第20章 歸趙(三)第272章 伐齊之前(二)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58章 相邦肥義第140章 陣中(四)第129章 新城(一)第228章 農家(一)第184章 隱術(五)第191章 處士(三)第92章 共濟(一)第166章 朝爭(三)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0章 諍臣第229章 農家(二)第144章 小吏(三)第181章 隱術(二)第1章 相府第188章 報仇(四)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17章 墨社(七)第8章 樓緩第4章 結義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5章 射桃第272章 伐齊之前(二)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190章 處士(二)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27章 迴歸(三)第226章 迴歸(二)第9章 秦國丞相第101章 陶朱(二)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144章 小吏(三)第148章 奪城(四)第11章 廟算第281章第50章 出奔(二)第152章 立身(一)第49章 出奔(一)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41章 敵友(二)第180章 隱術(一)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226章 迴歸(二)第166章 朝爭(三)第121章 九尾(四)第53章 安陽君(二)第102章 陶朱(三)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5章 出差第229章 農家(二)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