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陣中(五)

二五主是秦軍的一階。按照秦軍兵制,五人爲伍,設伍長;十人爲什,設什長;五十人爲屯,設屯長;一百人設百將;五百人設五百主;一千人設二五百主,簡稱二五主,差不多就是山東六國的兵尉。一個掌管千人的軍官已經屬於中級軍官了,只是他早早就睡了,所以天璇堂就沒有進去翻他的帳篷。

這次的成功讓龐煖信心大增,根據夜探敵營的經驗開始思考針對性的訓練,同時也想到了反制夜探的辦法,在聯軍中找了幾個點予以試驗。秦國的斥候還是較爲原始的斥候,並不具備夜探敵營的能力,不過誰知道秦國有沒有無鹽之衆這種詭異的力量?

爲了表示對天璇堂的支持,我特意在晚上開了一門課:兵法。

在這個知識壟斷的時代,最爲保密的就是歷史和兵法。歷史偶爾還會鬆一道口子,讓人驚鴻一瞥。兵法卻像是核武器一樣,除非經年考覈,否則絕不會傳授出去。即便傳授出去,也多是一些粗淺文字,沒有師父講解,根本無從領悟其中真諦。我前世專心事業,什麼《鬼谷子》、《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曾胡治兵錄》……看了不知多少,能用到的卻九牛一毛,覺得裡面大部分都是廢話。

跟師父在山中長到十歲,師父纔開始傳我兵法,那時候就像是打開了一扇奇異的窗戶,才知道那些兵書的字裡行間都是鮮血塗滿,往往兵書一句話,背後就有足足講一天的宏大篇章。最典型的就是孫武子所謂的“奇正之變”,對於外行來說就是簡單哲學思辨,只有明師點撥,或者浸淫戰陣的老將,才能心領神悟。

我要講的兵法不需要那麼複雜,因爲這些人只求實用和應變,所以我直接從《三十六策》入手,告訴他們,已經有人將三十六種常見的套路總結出來了,碰到問題只要想想怎麼套就行了。

的確,三十六計在我看來就是數學公式一般的東西。這套書從晉代成型之後就沒有大的增減,已經是十分精煉了。無論是商業奇才還是仕途君子,在碰到問題解決問題時用的手段,沒有一個能超出三十六計的範疇。雖然很多人拿了公式也未必做得出題目,但總比完全不知道公式純粹靠小聰明去硬闖要好。

龐煖在山中是沒有資格聽兵法的,就如我沒有資格學劍術一樣。他原本對於兵法也是不屑一顧,更喜歡孤身仗劍快意恩仇的日子。第一堂課上完,我講了“瞞天過海”的前半段,一下課就看到龐煖跑了出去,第二天天亮纔回來。

一夜未歸的龐煖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兵法對於劍術也有用!”

那是當然,隨便你幹什麼,只要涉及與人有關,兵法就有用。如果道家要入世,披上外衣就是兵家。雖然儒生自稱傳自道家,也處處講究“道”、“一”、“道統”之類,但真正在世俗的道家門人更像是個兵家。

如果不是師父傳授了兵法,我怎麼可能敢挑戰白起呢,自己這身斤兩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等我的三十六計講完,天璇堂的業務能力也上去一個檔次,他們甚至發明了一種衣服,只要被人一扯就會破裂,以此來行“金蟬脫殼”之計。我覺得效果不錯,等回到新城就將這些內容傳給許歷。

袁晗再次表現出了讓我驚歎的悟性。他在山野中長大,沒有被亂七八糟的知識灌輸過,所以領悟力很不錯。在我講完課之後,天樞堂跟在我身邊的人還聚在袁晗身邊互相討論,研究戰術,這讓我更爲滿意。

兵法之道如同海水,有的人取水,有的人取鹽,還有的人取大海之意,各取所需纔是王道。

到了十一月的時候,又開始了連續三個月的新年時節,每到這個時候是最熬人的。家裡人等着當兵的親人回家,士兵也想着家裡人今年是不是能夠揭開鍋。這樣下來士氣怎麼可能高昂?

好在我的暗馭手沒這種問題,他們大多沒有家人,所以我把他們聚在一起,好好吃喝了一頓。至於公孫喜那邊,我建議給少部分訓練刻苦的士兵放假,帶上糧餉和鄉黨的家書回去看看,這樣可以安撫軍心,增強士氣。公孫喜對我說:“自古不曾有過。”自古不曾有就不能有麼?古時有過這麼漫長的諸侯混戰時代麼?

所以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白起肯定也知道韓魏是十一月過新年,此時必定士氣不穩,開始派出更多偵騎斥候進行試探。偶爾還會拉上千八百人對伊闕東西兩山進行試探性攻擊。我建議公孫喜將兩山兩城之間的營寨拉長,更靠近山區,這樣一來可以有所託庇,二來也方便夾擊。不過公孫喜更喜歡登城看到下面旌旗滿布,所以並沒有採納。

“我不知道你與白起有什麼樣的過節,”徐劫終於忍不住對我道,“但是讓白起攻破伊闕對你更爲有利。”

“哦?請先生直言。”我的確沒想過這個問題。

“若是白起久攻不下伊闕,只有回兵,你還有什麼機會搶佔新城?反之,白起攻下了伊闕五城,到時候主力要部署五城之間以備韓國****,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來打新城?”徐劫道。

這老頭自稱不懂兵法,但是想問題倒是很周到。我有些糾結,情況的確如徐劫所言,白起佔據伊闕肯定要比攻不下伊闕更有力。然而我還知道,白起攻下伊闕只是順便而爲,他的戰略目的是要全殲韓魏聯軍。看着這麼多人死,心理壓力很大啊。

“如果白起攻破伊闕,這裡二十四萬大軍,能活着回去的不會超過五百人。”我對徐劫道。

“慈不掌兵,你師父沒教過你麼?”徐劫淡淡道。

我看了看龐煖,搖了搖頭。

徐劫長嘆一聲,甩袖而出,就差說一句:“婦人之仁!豎子不足與謀!”

室內靜謐良久,龐煖對我道:“或許白起沒那麼容易勝。”

我對公孫喜可沒有什麼信心。

“我們回新城,”我堅定道,“既然公孫喜不能聽用,何必再在這裡浪費時間?”

現在回新城的路已經被白起截斷了,我們這麼多人也不可能從山上翻越過去,只得北上到達洛水,然後再南下回到新城。我們是行商打扮,沿途碰到秦軍設置的關卡也沒有過多的麻煩。

這一路走來花了三天功夫,如此就近地看到秦軍,我才覺得新城與伊闕實在太近了。如果不是秦軍攔在半道,從新城快馬傳書給伊闕,一天之內可以打個來回。如果白起不奪下伊闕,我在新城貿然行動,只會導致白起大軍轉向,直接先把新城夷爲平地。想到這裡,我不由看了一眼副車裡的徐劫。如果不是他在點醒我,恐怕我離自己的戰略意圖就偏得更遠了。

回到新城之後,我開始調配人手,加緊了對白起大營的夜探活動。一個意外之喜就是秦軍對於後軍方向的勘察比較鬆懈,天璇堂表示從新城潛入秦軍大營實在沒有挑戰性。

經過兩邊勘探之後,我也拼出了秦軍內營的大致佈局。白起的營帳作爲中軍主將帳在整個大營中心靠後。其他諸將呈雁行陣朝伊闕方向展開。由此可以能看出秦軍各部所承擔的職責和主攻方向。

就在我深爲滿意,讓天璇堂繼續加緊對秦軍大營的探查時,許歷做了一件讓我大爲意外的事。

他知道我回到新城之後,怕我怪他不好好在新城經營,連夜從廉頗那裡回到了新城。我雖然沒有怪他,但是對於他這樣擅離職守當然不會表揚他,他因此感到很忐忑。於是在某一天晚上,不知道他是哪根筋搭上了,竟然帶着天樞堂的幾個潛行好手進了新城郡守府。

現在的代郡守是白起的書吏,咸陽任命的正式郡守恐怕還在路上。因爲級別不高,所以防護也不甚嚴密。許歷帶着人手突破防禦之後,很快就找到了書房。在書房裡他們不敢點燈,只是將能几案上的竹簡、帛書、羊皮圖冊全都帶了回來,然後放了一把火。

冬日乾燥,這把火一直燒到了天亮,整個新城都看到了。非但書房沒了,大半個郡守府都成了灰燼。

我拿到這些東西真可謂如獲至寶。羊皮圖冊裡有秦軍大營的全觀佈局圖,往來信函中有咸陽催促白起進兵的文書,還有白起要求調集糧食的軍令。更有一份最近的作戰計劃,旨在誘惑廉頗等“韓盜”襲擊糧草車隊,予以殲滅。

我本來以爲這份厚禮已經足夠讓我喜悅一陣子的了,誰知當天晚上有人跟我說,新的代郡守要與我同住,我更是高興得不知道說什麼纔好!

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167章 兼收(一)第126章 撤離第169章 兼收(三)第171章 兼收(五)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39章 陣中(三)第96章 共濟會(二)第130章 新城(二)第132章 新城(四)第9章 秦國丞相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00章 陶朱(一)第154章 立身(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105章 墨學(三)第47章 問鬼神(二)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223章 回國(二)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147章 奪城(三)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101章 陶朱(二)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8章 歸趙(一)第161章 司徒(二)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82章 隱術(三)第146章 奪城(二)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7章 娛樂活動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182章 隱術(三)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107章 墨學(五)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22章 士師(二)第187章 報仇(三)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4章 結義第46章 問鬼神(一)第157章 站隊(三)第128章 連環第40章 敵友(一)第137章 陣中(一)第51章 出奔(三)第45章 大司寇(三)第193章 崩塌(二)第136章 開戰(二)第90章 墨徒(二)第208章 新年(二)第178章 狐影(二)第109章 齊閔(二)第59章 內史趙奢第137章 陣中(一)第106章 墨學(四)第38章 眼線(二)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40章 陣中(四)第126章 撤離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281章第101章 陶朱(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170章 兼收(四)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244章 下手(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159章 站隊(五)第114章 墨社(四)第99章 流馬(三)第152章 立身(一)第169章 兼收(三)第108章 齊閔(一)第108章 齊閔(一)第98章 流馬(二)第86章 客居(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18章 九尾(一)第18章 歸趙(一)第152章 立身(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04章 新年(一)
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167章 兼收(一)第126章 撤離第169章 兼收(三)第171章 兼收(五)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39章 陣中(三)第96章 共濟會(二)第130章 新城(二)第132章 新城(四)第9章 秦國丞相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00章 陶朱(一)第154章 立身(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105章 墨學(三)第47章 問鬼神(二)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223章 回國(二)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147章 奪城(三)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101章 陶朱(二)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8章 歸趙(一)第161章 司徒(二)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82章 隱術(三)第146章 奪城(二)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7章 娛樂活動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182章 隱術(三)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107章 墨學(五)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22章 士師(二)第187章 報仇(三)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4章 結義第46章 問鬼神(一)第157章 站隊(三)第128章 連環第40章 敵友(一)第137章 陣中(一)第51章 出奔(三)第45章 大司寇(三)第193章 崩塌(二)第136章 開戰(二)第90章 墨徒(二)第208章 新年(二)第178章 狐影(二)第109章 齊閔(二)第59章 內史趙奢第137章 陣中(一)第106章 墨學(四)第38章 眼線(二)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40章 陣中(四)第126章 撤離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281章第101章 陶朱(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170章 兼收(四)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244章 下手(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159章 站隊(五)第114章 墨社(四)第99章 流馬(三)第152章 立身(一)第169章 兼收(三)第108章 齊閔(一)第108章 齊閔(一)第98章 流馬(二)第86章 客居(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18章 九尾(一)第18章 歸趙(一)第152章 立身(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04章 新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