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

公子芾聽到母親和舅舅之間的談話,走了過來,拱手道:“母親、舅舅。我當秦王,諸位哥哥和弟弟都不會服。我們實力弱小,豈能與之一爭長短。”

魏冉問道:“芾兒,你想不想當秦王。”

公子芾看了看母親,在看了看兩位舅舅,眼神堅定地點了點頭。

羋戎笑道:“芾兒,你想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們。舅舅,會爲你爭奪王位。”

羋八子笑道:“芾兒,還不快謝謝舅舅相助之恩。”

公子芾拱手,行了一禮,“謝謝舅舅。”

羋戎上前拍了拍公子芾的肩膀,笑道:“謝什謝。我們都是一樣人。”

羋八子笑道:“我們是一家人。”

甘茂領軍回到咸陽,便感受到秦國的天,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甘茂注視着咸陽,這座熟悉的宮牆,此刻,令人感覺很陌生,也很令人害怕。一陣大風四起,甘茂心中隱隱不安。他感受到咸陽四周充滿了寒冷地殺氣。

甘茂心道:秦王死,天下亂。

忽然,前方揚起一片塵土,涌出大批軍士,擋住了甘茂等人的歸途。

甘茂仔細看了看眼前的軍士,是公子雍等先王的少公子。甘茂四下看了看,心中嘆道:“一場王位爭奪大戰,在所難免。”

公子雍上前質問道:“左相,王上何在。”

甘茂看了看王車,不答,反道:“公子,你們帶兵入咸陽,可是死罪。”

公子雍神色不懼,辯解道:“我等聽說王上病危,帶兵入咸陽,穩定大局。”

甘茂心中震驚,王上病危,是誰將這個消息泄露出去。甘茂又仔細琢磨公子雍說的話,看來他們還沒有得知秦王蕩甍逝的消息。否則,咸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甘茂喝道:“根據大秦律,沒有王上詔令,私自離開封地者,重罪。你們是想犯上作亂嗎?”

公子何冷哼一聲道:“治我等重罪,也應該王上說了算。甘茂,還輪不到你來教訓我吧!”

“大秦律是用來制衡亂臣賊子,而不是用來讓我們兄弟相殘的。”公子鼎冷言冷語道:“我們聽說王上洛邑舉鼎,被鼎砸中。王上深受重傷,陷入昏迷。王上若有不測,秦國必亂。”

一人道:“我們帶兵回咸陽就是爲了穩定秦國局勢,匡扶朝綱。左相用大秦律誣陷我等犯上作亂,此等可是大罪,我等可承受不起。”

又一人接話道:“好在王上英明神武,也不多疑。對待我們這些兄弟,更是一片丹心。我們對王上的忠心,也是日月可鑑。”

秦王蕩對待這些兄弟,的確是一片丹心。否則,秦王蕩也不會讓這些人安全回到封地。

然,這些人利用秦王蕩的善意,口口聲聲說什麼一片忠心?甘茂聞言,在心底鄙視這羣道貌岸然的公子。他們真的是爲了秦國安危着想,就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封地,而不是帶兵入咸陽。這些人心中想的是什麼,甘茂豈能猜不出。

秦國真的有亂象,這些人不但不能穩定局勢,匡扶朝綱,反而還會加劇秦國局勢的動盪。

公子雍冷聲問道:“我等想要見王上。左相出言,再三阻攔。不惜用大秦律恫嚇我等,以犯上作亂的罪名,強加扣在我們的頭上。左相,不會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吧!”

公子何上前道:“王上,臣弟求見。”

其他幾位公子也喊道:“王上,臣弟求見。”

甘茂心中明白,諸公子戰功赫赫,也不會把他放在眼中。如果不讓他們見到王上,這些人也會心生疑慮。如果當他們得知王上甍逝的消息,一場王位爭奪戰也將會上演。

甘茂不愧是處在高堂之人,內心亂做一團,思考對策。但臉色依然平靜地答道:“諸公子,你們可以無視甘茂,但你們豈能無視大秦律。王上舉鼎重傷,需要及時回到宮中醫治,你們攔住我等去路,耽擱王上診治時間。王上若有什麼不測,你們承擔得起後果嗎?”

公子何語氣強硬道:“左相,我們都是上過戰場的,你這些言語嚇不到我。請,王上相見。”

其他幾位公子也硬聲道:“請,王上相見。”

甘茂心裡琢磨,諸公子爲何會領兵齊聚咸陽?爲何這些諸公子非要見到王上方纔罷休?王上病危的消息又是什麼人泄露出去的?一時間,甘茂心事重重。以他左相的身份是不足以嚇唬住這些公子的。

公子何突然上前,想要強行面見秦王蕩。

烏獲見狀喝道:“大膽。誰敢擾亂王上。休怪我手中三尺長劍。”

孟賁也提聲道:“誰敢對王上不敬,殺。”

公子何身邊的侍衛見烏獲、孟賁對自己主上無禮,全都拔劍出鞘。烏獲、孟賁見對方如強勢也絲毫不退,同樣是拔出長劍。雙方僵持、怒視。一言不合,就是一場血戰。

甘茂喝道:“烏獲、孟賁休得無禮。”

烏獲、孟賁,示意將士退下。

甘茂目視着公子何,厲聲道:“公子,你們真想犯上作亂,血濺當場嗎?”

公子何自然知曉烏獲、孟賁二人對王上的忠心。他若要執意上前,恐怕這兩個人也不會顧慮他王子的身份,出手殺了他。

公子何吞了幾口唾沫,示弱道:“王上,臣弟不敢。臣弟聽說王兄病危,擔心王上的病情,故而,想請求面見王上。”

“我不管你們是從哪裡得知了錯誤的信息。但是,你們請記住自己的身份。你們對王上無禮,休怪我手中三尺長劍。”甘茂也不在心平氣和,臉現殺氣,“擋路者,殺。”

烏獲、孟賁厲聲道:“殺。”

三軍將士也道:“殺。”

秦國諸公子雖然蠻橫,也能無視甘茂的存在。甘茂身後的數萬將士,就憑諸公子手中的軍力是無法阻擋的。尤其是烏獲、孟賁兩位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烏獲、孟賁殺他們也是輕而易舉。再加上,諸公子離開封地在前,引兵入咸陽再後。如果甘茂真的以犯上作亂的罪名殺了他們,也沒有人會幫他們。

公子雍笑道:“左相,休要動怒。我們不過是關心王上的病情,休要動刀動槍的。刀劍無情,殺了自家人。心疼的是秦國,看笑話的是諸侯國。”

“雍公子向來識大體。非甘茂不想和諸公子過不去。王上病情嚴重,需要及時醫治。你們在這樣胡鬧下去,耽擱王上的病情。休怪我手中的長劍無情。”甘茂揚聲道:“膽敢有人攔路者,以犯上論處,殺。”

烏獲、孟賁厲聲道:“喏。”

甘茂大手一揮,秦王車隊緩緩向前。甘茂見諸公子神色遲疑,便斷定諸公子心中懼怕,絕無膽量強行阻攔。

果如甘茂所想,諸公子見甘茂等人強橫,不敢與之相爭,騰出一條大道,畢恭畢敬,迎接秦王車隊回宮。

秦惠後得知秦王蕩撤軍歸國,不日即將抵達咸陽。秦惠後大喜,在宮中備好酒宴,等待自己兒子歸來。秦國大臣也等待着王上歸來,慶賀王上破韓國、拔宜陽、定三川,車通周室,以觀九鼎之功業。

他們歡欣鼓舞的等待,卻不知秦王蕩已經去世。他們也不會想到,自己等到的不是秦王蕩歸來,而是秦王蕩甍逝的噩耗。

秦惠後和秦王后正在正陽殿嘮叨家常。

秦惠後言語溫柔道:“你嫁到秦國多年,該爲母后生個孫子。”

秦王后撫摸着自己的肚子,愧色道:“母后,都怪我肚子不爭氣。”

秦惠王安慰道:“蕩兒繼任王位,內憂外患不絕。這幾年,我一直放縱他。此次蕩兒回來,我也會約束他。”

秦王后嬌羞道:“多謝母后。”

秦惠後笑道:“生孩子是大事,但也不能太急。你也要幫着母后,約束蕩兒。蕩兒不僅是秦國的王上,也是我的兒子,更是你的夫君。”

秦王后低聲道:“母后,我可約束不了蕩哥哥。”

親惠後也爲這個兒子傷腦筋,笑道:“蕩兒的性子像他父王。不過,有我這個母親,還有你這個妻子。我們聯手,蕩兒的性子在野,也會被我們制服的。”

秦王后道:“多謝母后。”

正在兩人相談甚歡,一名侍者走了進來,“惠後、王后,右相求見。”

秦惠後端起水杯,放在脣邊,“有請。”

不多時,嬴疾進入宮中,急色道:“惠後,大事不好了。王上…”

秦惠後心裡咯噔一下,拿在手中的水杯,掉落在地上,失聲問道:“王兒怎麼了。”

嬴疾答道:“王上舉鼎,被鼎砸中。”

秦王后問道:“王上傷勢如何。”

秦惠後似乎已經猜到了,微微閉上雙眼。

嬴疾悲傷答道:“王上舉鼎,傷了筋脈,砸斷了脛骨,流血過多。再加上醫治不善,王上…”

秦惠後睜開雙眼,心裡已經做好了最壞地打算,神情放鬆道:“右相,你說吧!”

嬴疾悲嗆道:“王上,甍逝了。”

“什麼,吾兒甍逝了。”秦惠後雖然心裡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得知這個突如其來地噩耗,也是令她肝腸寸斷。

秦王后聞言,滿臉驚愕,失聲哭道:“蕩哥哥,怎麼會…怎麼會…”

“臣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不相信。”嬴疾又道:“王上甍逝的消息是甘茂親自派人來告訴臣的。”

秦惠後穩定心神,雙眸悲切,問道:“吾兒身在何處。”

嬴疾答道:“王上在甘茂等人的護送下已經抵達咸陽。”

秦惠後走近秦王后身旁,提起衣袖爲她抹去眼角殘留地的眼淚,神情溫柔道:“人有旦夕禍福。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

秦王后點了點頭。

秦惠後問道:“右相,朝中是什麼情況。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朝中大臣還沒有得到王上甍逝的消息,想必是王上臨死前囑託甘茂,秘不發喪。以此穩定朝中的局勢。”嬴疾臉色一沉,語調充滿擔憂,“諸公子不知從何處聽到王上病危的消息,竟然私自離開封地,領兵入咸陽。”

親惠後冷聲道:“諸公子不奉召,膽敢私自離開封地,兵入咸陽。他們想趁喪作亂嗎?”

“這也是臣擔心的問題。”嬴疾臉色憂慮,“王上甍逝,生前又無子嗣。按照秦國宗法制,國君甍逝,子嗣繼位。若無子嗣,應擇賢者爲王,兄終弟及。”

親惠後微怒道:“我兒剛死,他們就打王位的主意。”

嬴疾頭疼道:“先王子嗣能征善戰不在少數,大多都是賢者。王上甍逝的消息傳了出去,必將會引起秦國局勢動盪。”

“右相。你是先王肱股之臣。也是吾兒倚重的之人。如今秦國出現亂局,形勢危矣。若因爲吾兒之故,引發諸公子之亂,秦國必將衰敗。這樣的結果是吾兒、我和你都不想看到的結果。右相,我們應當如何應對。”

嬴疾自知惠後賢德,沒想到她竟然有如此的見識和魄力,穩定心神,“我們只能等王上遺體回到宮中之後,發佈王上甍逝的消息。我們在從王上兄弟之中,或以長,或以賢,而立,完成王上未竟的功業。”

秦惠後行禮道:“一切聽右相做主。宮內、宮外還請不辭辛勞。”

“臣,即刻去安排,以免出現被動的局勢。”

嬴疾走後,秦王后亂了心神,問道:“母后,蕩哥哥走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秦惠後吸了一口氣,“吾兒走得匆忙。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江山。母后要肩負起守護江山的責任。吾兒沒有完成的事就讓母后替他去完成。”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八章 分化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章 趙國殤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強國和大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九章 揚國威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八章 分化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章 趙國殤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強國和大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九章 揚國威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