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出班,無事退朝!”悠長的聲音再次迴盪在大殿內。
熱熱鬧鬧的元宵節過完了,燈會的餘跡還在,趙佶就迫不及待地開了朝會。
確實顯的迫不及待。
剛登基那幾年,趙佶還是意氣奮發的新皇帝,朝會開的很頻繁。
隨着時間流逝,趙佶愈發怠慢,近幾年朝會已經很少了。
基本上,都要出了正月才能開第一次會。
這次正月十六就開朝會,確實太早了。
但是,朝廷上下都有心理準備。
因爲朝廷各位相公大佬們已經達成一致,決定出兵,武力征剿梁山賊寇。
出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許多要求。
兵員調動是首要的。
這點好說,高俅的殿前司已經準備就緒。
夏天,高達流配沙門島的路途中被梁山好漢劫殺,高俅就紅了眼睛。
殿前司所屬軍兵,也跟着倒了大黴。
原先十天半個月不集結點名,現在是每天點到,若是無故遲到,輕則打板子,重則殺頭。
根據有心人統計,爲了整肅軍紀,殿前司下轄禁軍被打殘打死不下千人。
這在往年,確實是難以想象的。
除了點到,操練也抓的很緊。
一天一練不可能,沒那麼多錢發給軍兵,也不可能頓頓給他們吃肉。
但是,三天一練一直堅持了下來。
三天一練不容易,着實累死累殘了不少。
朝廷內外都說高俅瘋了。
確實是瘋了,爲了給高達報仇,高俅不計代價。
不帶裁汰老弱,更加補進了不少人。
目下,天武、捧日二軍各有三萬人,加上其他禁軍,殿前司所屬有九萬多近十萬人。
數量直接翻了三倍,簡直恐怖!
本來朝廷是萬萬不可能同意殿前司如此擴張的,因爲沒錢。
高俅卻不管,不但拿出歷年積蓄,更變賣了許多家產來籌集養兵經費。
這一切,都是爲了報仇。
始作俑者是趙桓,帝國太子,未來的皇帝。
只要趙桓儲君身份不變,高俅就拿他無計可施,那麼動手的梁山好漢,萬萬沒有放過的道理。
練軍的同時,高俅也在各處串聯,尋求其他大佬的支持。
他可以把家財充軍用,但是朝廷不同意出兵,高俅也沒辦法私自動兵。
三五千人還有可能,只是這麼點人只能去送人頭。
三五萬人也不一定夠梁山打的。
高俅對此研究的很清楚。
梁山兵多將廣,錢糧充足,地勢有理,且深得附近百姓支持,三五萬人無計可施。
起碼十萬大軍。
這麼多人私自調動,莫說他只是趙佶府中老人,哪怕是親兒子也要被大卸八塊的。
私自調動兵馬,想幹嘛?
最主要的是,他是主將,有統兵權,卻無調兵權。
他要是真的敢私自下令出兵,那些所謂的心腹能夠有幾個聽話的,着實值得商榷。
大概率,全部抗令,甚至可能會有人我。當場殺了高俅,拿他的人頭找皇帝請賞。
國朝兵制就是這樣,管你如何得軍心,一道旨意下來,立刻滾蛋。
無旨動兵,更是死罪。
好在,高俅鍥而不捨的努力效果斐然,樞密院首先通過了決議,同意出兵。
政事堂對此棱模兩可,只說沒錢。
也不知道高俅從哪找來的土豪,贊助了一百萬貫軍費。
有錢有兵,政事堂自無不可。
於是,出兵之事已成定局。
哪怕東宮、開封府、侍衛司都想要招安,也不能阻止。
沒辦法,誰讓梁山乾的好事太多了呢?
“劫掠地方,殺捕盜官兵,破江州,救謀逆欽犯,破高唐、破大名府、東昌府……
其爲禍地方,京東不安,若任其做大,遲早攪亂開封府。
如此,天下震動,社稷不穩也!”高俅做出了最終陳述。
梁山泊所在的鉅野澤,距離開封府不過四百里,且其中沒有有利地形阻隔。
若是梁山全夥出動,沿着黃河濟水逆流而上,三天就能殺到開封府城下。
這太危險了。
以地方軍隊的糜爛,基本不可能擋住慣於廝殺的梁山賊寇。
這是高俅要求的出兵最主要依據,儘管誰都知道他是爲了給自家兒子報仇。
趙佶也知道,卻沒當回事。
官兵剿賊,不是天經地義的麼?
而且他也知道高俅的努力,不認爲區區賊寇,能殺敗十萬精銳。
但是,皇帝不好獨斷專行,免得出現萬一不好丟鍋,因此,趙佶問道:“對高俅提議,諸卿可有意見。”
“臣附議。”
“附議。”
“陛下英明,此次定還京東西路安靖。”
一片贊同,無人反對。
都溝通好了的,當然不會有反對。
趙桓爲首招安派也保持了沉默。
倒不是說不能堅持立場,而是趙佶心意已決,朝堂也通過了,實在沒必要唱反調。
這除了顯得自己不擁護皇帝以外,沒有半點好處。
再則,本來就是計劃內的事情,沒必要反對。
“啊~”趙佶打了個哈切,站起來,道:“既如此,出兵之事已定,便由高俅領殿前司諸軍,並調各地兵馬,湊齊十五萬,前往征剿梁山賊寇。
傳令沿途並當地官府提供糧草兵員,不得有誤。”
“臣謝主隆恩。”高俅立刻跪下磕頭。
▲тт kΛn ▲℃O
趙佶滿不在意地揮了揮手,道:“卿之心情,朕十分體恤,剿滅梁山賊寇,高達的仇恨便算是消了。”
“臣遵旨。”高俅道。
趙佶的意思高俅聽的明白,那就是剿平梁山後,就不要記恨東宮了。
高俅心裡如何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會違逆趙佶。
對此,趙桓是不在意的。
不論是趙佶假意協調,還是高俅的隱藏,其實都無所謂。
出兵事情通過,趙佶又道:“諸卿可有他事上奏?”
“兒臣有事秉奏。”兩道聲音同時響起。
趙桓不用回頭,便知道是趙楷在說話。
尚未想出趙楷要說什麼,趙楷已經徑直上到了前面,拜道:“父皇日理萬機,諸公夙興夜寐操持天下,兒臣十分感動。
作爲親王,享受天下供奉,亦當爲天下盡心盡力。
兒臣請命,出任監軍,督促高太尉剿賊事,請父皇准許。”
艹!趙桓震怒。
高俅出兵本來就是預料之內的事情,正打算藉此除掉高俅,以掌控軍隊。
前提是,監軍!
統兵主帥掛了,監軍的太子接管軍權,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可謂十拿九穩。
卻不想,趙楷居然出來搶奪。
這奪儲的心思,也太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