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開花炮彈

李正石在晏家村基地耽擱了一個月,把戰艦的事情搞定,又休息了一週,纔回黑龍寨主基地。

李正石纔回到黑龍寨主基地沒兩天,李修德來見他向他報告一個重大消息。

“石頭,我告訴你一個重大消息。你去晏家村基地以後,我研究出來一種好東西。”

“啥好東西?地雷嗎?”

“地雷?那玩意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算不上什麼好東西。拉發地雷就等於是一個拉發手榴彈。壓發地雷也就是碟形彈簧、火藥、火帽、擊針、引線這點東西,對咱們黑龍寨現在的技術水平沒有什麼難度了。如果是這個,我都不好意思和你說了。”

“那……有了地雷也不錯啊,咱們黑龍寨的防禦手段也多樣化了,擺開地雷陣,招待蒙古人的騎兵……嘻嘻……”

“哎……,你說的好東西到底是什麼啊?你特地跑過來,不可能是和我說地雷的。”

“我告訴你啊,石頭,你你去晏家村基地以後,我就開始訓練炮兵了。接着我就發現了,咱們以前那個炮彈很不給力。實心鐵彈不說了,就是個實心圓鐵球,一發打出去,也就是能打死打傷幾個人,沒有什麼威力。”

“葡萄彈也不過是空心鐵球裡面裝小鐵珠子,發射時受到劇烈震動,往往是炮彈在炮膛裡外殼就破裂了,也就是個散彈的水平。射程還趕不上好的線膛槍。雖然近距離發射一炮就是500顆小鐵珠,可以瞬間撂倒幾十個敵兵,足以讓一個百來人的步兵中隊潰散。但是咱們就一百門小炮,抵擋成千上萬的騎兵,還是沒有必勝的把握啊。”

“我就又回頭去研究開花榴彈,以前也研究過這個,不過走錯了路子,一心想去弄觸發式彈藥,失敗了。現在我琢磨着,咱們的敵人是蒙古騎兵,比他們先進幾個世紀的軍事技術,就足夠剋制他們了,沒有觸發式彈藥,時間延時彈藥也夠要他們的小命了。就去翻資料,看看世界上早期的開花彈是怎麼個技術。”

“按照歷史資料,或者某些人的YY,咱們中國,在明朝時候就有了開花彈。”

“所謂的“開花彈”,就是利用彈丸爆炸後產生的破片和衝擊波來殺傷或爆破的彈藥,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榴彈、榴散彈。”

“用先進引信技術的榴彈、榴散彈。打得遠、安全性好、爆開的時機也準確,專門對付步兵。跟明朝時期的所謂“開花彈”根本就是兩回事,早期的開花彈非常難操作而且危險。”

“明朝時候的老式開花彈,根本沒有這麼先進的引信,用來引爆的引信是通常爲一根中空的蘆管內置藥捻,裝填前根據所要射擊目標的距離裁剪相應長度,開炮前先從炮口點燃炮彈上引信,再速燃火門上引信發射。”

“這個東西完全就是用於前裝火炮的玩意,咱們後裝的佛郎機根本沒法用。”

“更先進的開花榴彈是工業革命後由英國少校亨利於那破侖戰爭時期發明的,即便連當時工業革命前的法國人都造不出來。”

“先進的時間引信的結構大體上是一段中空,兩端開口的木管,內裝一種燃燒速度很穩定的慢燃火藥。木管上標有刻度,使用時炮手先估算一下發射距離,從火炮手冊裡查出距離和炮彈種類對應的飛行時間,再按引信上的旋鈕調整引爆時間,同時在引信的相應位置打個孔,最後塞進炮彈的引信孔。”

“這時,引信的一端露在彈體外,另一端與炮彈內的炸藥接觸。最後把炮彈塞進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

由於滑膛前裝火炮的內膛直徑略大於炮彈的直徑,發射藥爆炸時一部分火焰從炮彈和炮膛間的空隙滲透到炮彈的前方,直接點燃了引信露在炮彈外的部分,炮彈在空中飛行特定的時間後,引信按先前調整好的時間燃燒到炮彈內炸藥的位置,點燃炸藥,炮彈爆炸。”

“我就把這個設計修改了一下,使用裝填時調整引爆時間這個過程我就省略了,改成製造使用不同規格的炮彈。咱們黑龍寨不缺鋼鐵也不缺火藥,多造幾種炮彈,不是什麼難事。”

“使用佛郎機火炮,在戰鬥開始以前選擇合適的炮彈裝填子炮,打仗時根據射程裝填不同的子炮,戰鬥的時候打出去,炮彈在敵羣中爆炸,殺傷力很可觀。開花彈結合實心彈葡萄彈使用,也足夠剋制蒙古騎兵了。”

“老德子,你都讓炮兵試驗過了嗎?等你這個開花彈技術成熟了,有時間讓我也參觀一下你們的訓練吧。”

李正石很興奮。

“老德子,這個成果來得很及時,很重要。你抓緊時間訓練炮兵,完善炮兵技術和彈藥技術吧,順便關心一下地雷的研製和生產,咱們很快就要打仗了。”

“石頭,怎麼回事啊?蒙古人來得這樣快嗎?難道,他們這樣快就能打過來啊?”

“襄陽守將呂文煥剛剛投降蒙古,蒙古人還在沿着漢水進攻大宋,要打到嶺南還早呢。”

“現在是元朝的至元十年,大宋的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按照真實的歷史的走勢,公元1276年,也就是明年,蒙古人就會打進臨安。如果我們不想辦法幫一下大宋的話,大宋王朝的主體政權在一年之內就會滅亡。”

“按照真實的歷史的發展,後來,南宋殘餘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成立行朝,也就是臨時政府,元軍對南宋臨時政府和小皇帝窮追不捨,這個所謂行朝不斷逃亡至南方。”

“第一個小皇帝宋端宗趙昰在流亡途中病死以後,陸秀夫陳宜中張世傑又擁立了宋末帝趙昺,最後流亡到了崖山,在1279年被元將張弘範滅掉了。”

“就是說,按照真實的歷史,大宋的時間最多還有四年了。如果大宋徹底被滅,咱們黑龍寨就是孤軍作戰了。”

“咱們黑龍寨現在的規模,就是個比較大的土豪的水平。獨力抗拒蒙古的幾十萬軍隊是絕對不夠的,而南宋現在雖然衰落到風雨飄搖的境地,還有十幾萬二十萬殘餘軍隊,雖然戰鬥力不強,還是能夠消耗蒙古人的力量的。”

所以咱們黑龍寨的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大宋繼續維持下去。

至於怎麼樣才能幫到大宋,還需要羣策羣力集思廣益,研究一下,咱們軍事組,找時間把人聚集到一起,開會研究一下吧。

黑龍寨的軍事組相當於黑龍寨的參謀機構。黑龍寨的穿越者只有六十個人,理論上的權力機構是班委會和班會。

但是穿越以來,黑龍寨的各種事務都是各個小組在負責實際運作,這個過程中,除了物資組和資料組由於性質特殊是固定人員以外,其他各個小組的人員都是不固定的。

軍事組的成員,固定的只有幾個人,其他人有時候臨時加入。李正石的性格,很少強迫別人做事,尤其是穿越者。

按照李正石的說法,大夥都不是自願穿越過來的,一起出遊發生意外穿越到了大宋,同舟共濟是理所當然。黑龍寨如果要養活幾個閒人也不困難,如果有人不願意做事的話,也沒有必要搞強制勞動。

這一次軍事組的會議參加者就是李正石、蘿蔔、王大軍、程逆風、李修德、許佛、司天道七個人。

在會議上,對於要不要幫助大宋的問題,倒是沒有什麼爭議,脣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

問題是如何才能幫到大宋。

直接出兵加入宋元交戰的提議很容易就被否定了。自己這個不明不白冒出來的黑龍寨如果冒冒失失出兵進入正面戰場,加入宋元交戰,結果肯定不妙。

大宋一朝崇文抑武,在大宋統治集團內部,武將還要受到排擠,更不用說民間武裝力量了。

如果貿然出兵的那樣的話,不但被攻擊的蒙古人會把黑龍寨當作敵人,就是大宋朝廷也很難說會有什麼反應。

黑龍寨的穿越者都是北方人,在穿越之初,穿越者悶對外聲稱自己是從中原逃亡到大宋的中原漢人。

大宋朝廷和大宋百姓對待黑龍寨這些外來者的武裝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也很難預料。

歷史上,南宋名將孟珙專任京湖安撫制置大使的時候,在淳佑六年(1246年),原南宋鎮北軍將領,時任蒙古河南行省的範用吉不想再跟蒙古人混下去了,便秘密向孟珙請求投降。孟珙不禁大喜過望,急忙上書請求朝廷予以批准。

範用吉身爲蒙古河南行省的軍政長官,一旦歸順過來,顯然會在軍事上對南宋大有裨益,但結果“珙白於朝,不從。”較常見的解釋是宋廷怕惹是生非,不願意招降納叛。但還有一種解釋認爲,宋理宗害怕範用吉的歸順增長孟珙的勢力,起了猜忌之心,竟以範“叛服不常”爲由,拒絕了孟珙的請求。

這樣看來,就算是黑龍寨願意放低身段歸順大宋,大宋還是有可能像當初對待範用吉一樣拒絕和黑龍寨合作。搞不好還會在背後捅刀子。

對大宋的統治集團裡的那些文官,黑龍寨的穿越者們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那個四歲的小皇帝趙顯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小屁孩,穿着開襠褲,也配讓我們效忠你服從你?

就算大宋病急亂投醫衷心願意和黑龍寨合作,黑龍寨的穿越者也不看好和大宋文臣武將們的合作前景。

畢竟,在歷史上,宋末大宋朝廷當權的那些文臣武將們的無能腐-敗是出了名的。不怕狼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誰都知道。

可以預見,如果貿然出手在正面戰場上幫助大宋,效果是不會好的白白暴露和消耗自己的力量不說,還有可能會引起來自蒙古和大宋兩個方面明裡暗裡的攻擊。明顯是不明智的做法。

向大宋朝廷出售先進武器,也是行不通的。不用說大宋現在的的財政千瘡百孔,根本拿不出錢購買黑龍寨的武器,就算黑龍寨不要錢免費支援大宋武器軍火,按照大宋的慣例,黑龍寨支援大宋的武器軍火會不會落到真心抗敵的將領手中,還是個未知數。你前面支援他武器,他轉身就投降蒙古人,那不是表錯情嗎?

前面的兩條路行不通,黑龍寨幫助大宋的辦法就只能是走海路直接到蒙元統治區登陸作戰,從背後給蒙古人來上一刀。讓蒙古人顧及背後,沒辦法全力以赴攻擊大宋。用這樣的方法也算是幫助了大宋了。

攻擊的目標,只能是選在蒙元統治區的沿海。

軍事組篩選了一番蒙元統治區的沿海有攻擊價值的目標以後發,現合適的攻擊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元大都附近地區的通州,一個是山東半島沿海地區。

最後的研究結果是先攻擊元大都附近的通州,如果這樣還不能起到牽制蒙元的目的,就繼續攻擊山東半島沿海地區,如果還不行,就繼續攻擊宋元交戰戰線後方蒙元一方的其他目標,直到起到牽制蒙元的目的爲止。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蒸汽大宋所有的文字及蒸汽大宋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蒸汽大宋小說。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蒸汽大宋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書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

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83章 佈局第54章 旗開得勝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30章 焦化廠第89章 獨鬆關大捷誤入戰場第43章 火槍威力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10章 初到大宋第83章 佈局第22章 水庫修建第8章 咱回家了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15章 那一夜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94章 殺入廣西第79章 收復荊湖第18章 問題解決第32章 掃蕩鹽場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98章 封王第84章 大宋危急第23章 建設展開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15章 那一夜第91章 對峙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37章 高爐鍊鐵第87章 驚聞噩耗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68章 進駐臨高第91章 對峙第49章 泉州蒲家二誤入戰場第31章 事情沒完第72章 兵臨許浦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18章 問題解決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84章 大宋危急第96章 兵進潮州第33章 食鹽精製第82章 焦山解圍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11章 襄陽危機第46章 風帆戰艦第47章 開花炮彈第36章 修路開礦第52章 泉州一夜第24章 襄陽血戰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7章 高爐鍊鐵第52章 泉州一夜第88章 大宋敗亡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63章 劉島基地完本宣示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78章 高調撞騙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17章 約會第18章 問題解決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37章 高爐鍊鐵第81章 焦山攪局第87章 驚聞噩耗第30章 焦化廠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25章 準備打仗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94章 殺入廣西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30章 焦化廠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36章 修路開礦第63章 劉島基地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92章 江西變局第93章 韶州基地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23章 建設展開第32章 掃蕩鹽場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78章 高調撞騙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66章 開發臺灣島完本宣示第10章 初到大宋
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83章 佈局第54章 旗開得勝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30章 焦化廠第89章 獨鬆關大捷誤入戰場第43章 火槍威力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10章 初到大宋第83章 佈局第22章 水庫修建第8章 咱回家了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15章 那一夜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94章 殺入廣西第79章 收復荊湖第18章 問題解決第32章 掃蕩鹽場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98章 封王第84章 大宋危急第23章 建設展開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15章 那一夜第91章 對峙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37章 高爐鍊鐵第87章 驚聞噩耗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68章 進駐臨高第91章 對峙第49章 泉州蒲家二誤入戰場第31章 事情沒完第72章 兵臨許浦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18章 問題解決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84章 大宋危急第96章 兵進潮州第33章 食鹽精製第82章 焦山解圍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11章 襄陽危機第46章 風帆戰艦第47章 開花炮彈第36章 修路開礦第52章 泉州一夜第24章 襄陽血戰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7章 高爐鍊鐵第52章 泉州一夜第88章 大宋敗亡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63章 劉島基地完本宣示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78章 高調撞騙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17章 約會第18章 問題解決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37章 高爐鍊鐵第81章 焦山攪局第87章 驚聞噩耗第30章 焦化廠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25章 準備打仗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94章 殺入廣西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30章 焦化廠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36章 修路開礦第63章 劉島基地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92章 江西變局第93章 韶州基地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23章 建設展開第32章 掃蕩鹽場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78章 高調撞騙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66章 開發臺灣島完本宣示第10章 初到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