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開發臺灣島

有學者研究:在宋代,臺灣被稱爲流求。以流求(琉求)指現在的琉球而非指臺灣,是從明末開始的,一直要到那個時期以後,中國大陸的漢人才對琉球羣島和臺灣的區別,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也開始把現在的琉球稱爲“大琉球,而臺灣北端則被叫做是“小琉球”。

也有學者認爲某些中國史籍中的“夷州”就是臺灣:

“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衆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爲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爲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牀。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好以爲飾也。……”

黑龍寨的穿越者可不會去研究考證臺灣的歷史稱謂,浩浩蕩蕩的船隊直接航行到臺灣島。

有現代海圖上標註的精確的經緯度,現代的導航定位儀器導航定位,船隊直接開到後世位於臺灣北部的基隆。

在後世,基隆以深水谷灣之天然良港著名,美麗基隆雄踞北臺灣是個依山傍海的美麗港灣。

司天道先把船隊停在外海,再派小艇進港探明航道,把船隊引導進港灣停泊了。

這個時候,臺灣還沒有漢人生活,原住民也不會多,也不可能有什麼武裝力量威脅到黑龍寨特譴軍的船隊,大模大樣就來個部隊登陸,接着就是修建碼頭棧橋,運送物資和人員上岸。

十萬遷移人口,是個龐大可怕的數字,光是組織移民上岸司天道就忙了四五天。

亂哄哄的場面,讓司天道很頭疼。

還好,在黑龍寨特譴軍佔領海津鎮打破通州攻克板橋寨以後,就不斷有一些前任的蒙元統治區的官吏士紳來投效大宋,司天道也不說破自己的真實身份,來者不拒全部接納了這些人,或者在某些人看來,這些人是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但現在黑龍寨有十萬二十萬遷移人口需要管理,顧不得太多,水至清則無魚,建立秩序是當前要務,還免不了要用到這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維持社會秩序。

至於剝削和壓迫,在司天道看來,所謂人類社會的文明史本身就是人剝削人和人壓迫人的歷史,黑龍寨的穿越者不過是一羣草根小市民,拿不出來解決人類社會癥結的辦法,只不過是看不得蒙古人的所作所爲罷了。

這個世界未來應該是什麼樣子,黑龍寨的穿越者沒有什麼設計,沒有人會狂妄自大認爲自己是什麼“救世主”“設計師”。

所謂的理想社會普世價值烏托邦,在現代網絡時代生活過來的人們看來都是些忽悠和欺騙。咱們草根小市民當初是被和諧被代表的一羣人,怎麼可能知道人類社會應該是什麼樣子啊。

找個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的好地方把蒙元統治區裡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老百姓遷移出來,給他們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糧食工具農具,建立必要的秩序,也就算是對得起他們了。

首先是港口和碼頭區的建設。未來黑龍寨在臺灣的駐軍的營寨就在這附近建造。儲存糧食物資的倉庫也修建在這裡。

基隆附近的地形多丘陵而少平地,東側及西側各被基隆火山羣及五指山山脈環繞。平地主要聚集於基隆港沿岸、海岸線及基隆河河谷一帶,其餘地區大多爲山坡地;

司天道把基隆港沿岸、海岸線及基隆河河谷一帶的平地劃分爲四大區域。

黑龍寨管理區,主要是黑龍寨在臺灣的駐軍的營寨和儲存糧食物資的倉庫,位於港口和碼頭區附近。

海津鎮管理區,位於基隆港附近蜿蜒綿長的的海岸線上,主要由自海津鎮和直沽寨遷出的人口居住,委派以前蒙元在海津鎮和直沽寨的漢人官吏管理。

司天道有一個發展漁業和鹽業的計劃,搞漁業和鹽業,早先居住在渤海灣的海津鎮和直沽寨的居民很容易上手。

通州管理區,主要由自通州遷出人口居住。

臺灣北部最適合發展農耕的土地是臺北盆地底部也就是後世的臺北市附近,在臺灣未來臺北盆地是必然要開發的,肥沃的臺北盆地搞甘蔗種植發展製糖業和合適,黑龍寨已經有了一個在臺灣島發展製糖業的遠期規劃,臺北盆地是未來發展甘蔗種植和製糖業的重點地區。

臺北盆地開發展開以後,基隆和臺北盆地之間的交通運輸必然繁榮發達

司天道的想法是,生活在水旱碼頭通州的人們搞交通運輸最合適。任何一個地域的發展都是離不開交通運輸的。

基隆市的河川可分爲兩大系統,以獅球嶺爲分水嶺,主要分爲基隆港水系、基隆河水系兩大流域;除了基隆河及基隆港附近河流以外,其他河川大多短小且流量不穩。

基隆港水系的主要四條河川貫穿基隆港附近地區,基隆開發早期可以發展其航運功能,這也是基隆港區的地形象徵決定的;其中西定河和南榮河的下游司天道打算將來進行整治,並將兩條河道合併成一條運河。基隆港區附近原有的河流和塗灘地,也會在在未來一段時期分別整治爲運河和碼頭。

司天道相信,不遠的將來,搬遷到基隆港的通州遷出人口在基隆港一定找到自己的位置會安居樂業樂不思蜀。

板橋鎮管理區,位置鄰近基隆港的港口和碼頭區,未來定位是商業區和對外貿易區,主要由自板橋鎮和密州遷出人口居住。板橋鎮本來就是北方的大商港,經營商貿是老本行。商人是不會錯過賺錢的商機的少不得要做起生意來。

由於冬季受東北季風經過海洋及因背山面海的原因造成潮溼多雨,夏季受西南季風要越過山嶺才能到達之因,基隆雖位居臺灣之最北端,但相當炎熱。

黑龍寨特譴軍遷移人口開發臺灣島時間選在冬季,主要原因是冬季蚊蟲較少大規模爆發瘧疾的可能性降低,挺過了最早的一段水土不服的艱難時期,以後就好辦了,司天道要求移民們不喝生水多修建廁所不隨地大小便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防疫工作。

後世基隆別稱“雨港”,主要原因爲基隆時常多雨陰溼的氣候所造成。進入冬季時,基隆正好處於東北季風從中國大陸北方南下至臺灣的迎風面地帶,加上多山的地形干擾季風進入內陸,導致基隆在每年12月進入冬季後,便籠罩在陰溼多雨的氣候當中,但下的雨多爲綿綿細雨;特別於冬季和春季交際之時,基隆港區及市中心時常發生大霧,嚴重時甚至使基隆港的港務運作被迫完全停擺,但也有不少人將這種天氣賦予“霧鎖雨港”的美稱。

綿綿細雨中,司天道帶領黑龍寨特譴軍劃分街區,規劃街道,幫助北方移民建造房屋。建起房屋有糧食吃,這些來自北方的移民就不會凍死餓死了。

捱過這個冬天,適應了當地環境有黑龍寨提供的糧種和農具,移民自然會去島內其他地方落地生根開荒種地養活自己。

黑龍寨給移民們提供的紅薯和玉米種子都是高產作物,這個時期的臺灣島上到處都是未開墾的荒地,沒有官府的苛政,勤勞的老百姓不難生存。

後世,臺灣的原住民是指17世紀**大規模來臺開拓墾殖前居住在臺灣的居民,大致分成十族。這些原住民大體可分爲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爲蛤仔難、凱達格蘭、道卡斯、拍則海、巴拔埔拉、巴布薩、洪雅、西拉雅等八族。主要分佈於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明清時代的大陸漢族移居臺灣,多居於西部平原和東、北、南部沿海平地,與平埔族雜居。平埔族已與漢族融合,生活與文化都接近漢族。

在大宋時空的這個時期臺灣的原住民還完全沒有開化,一些原始部落還保留着獵頭的野蠻習俗。

爲了讓移民們免於野蠻原始部落的襲擊,黑龍寨特譴軍把在蒙元統治區登陸作戰時繳獲的武器分發給北方移民。

在北方的蒙元統治區一度禁止民間持有武器實行“十家一把菜刀”的嚴酷政策,老百姓手裡是沒有任何武器的。這樣的情況下,北方移民如果受到原住民野蠻原始部落的襲擊手無寸鐵是沒辦法自衛的。發了武器還要編定戶籍,建立基層管理機構把移民們按街道區域組織起來。

如果北方移民有了武器組織起來還是不能防範原始部落的襲擊的話,司天道也沒有辦法了。

司天道不認爲這些北方移民會恩將仇報,有了武器就像後世“二二八”那樣高喊“天皇萬歲”去攻擊黑龍寨在臺灣的駐軍。

很快,黑龍寨派遣來接管臺灣島的管理人員就乘船到達。

司天道和張宇辰穆慈見了面,介紹了一下臺灣島和基隆的情況,把自己前期接納的投效黑龍寨的蒙元官員士紳給張宇辰介紹了,對未來臺灣島的發展設想和規劃也陳述了一下,糧食物資和建好的營寨倉庫港口和碼頭也都移交了,開拓臺灣島的前期工作算是基本完成。

張宇辰穆慈帶了一個營的兵力過來,只要不過度刺激臺灣島的新移民把守住倉庫港口和碼頭,定期發放糧食物資,一個營的兵力也足夠震攝住基隆附近的北方移民了。

穆慈來臺灣的主要原因是他實在是受不了黑龍寨女生對他的冷落,連續幾年了,每週都有約會活動愣是沒有一個穿越者女生願意接受穆慈的約會邀請。

可憐的穆慈一直保持着處男之身,看A片擼得前列腺持續發炎,男人的某種功能幾乎廢掉。

天天去黏糊女生總是受到冷落和白眼,讓他泄氣了,這一次開發臺灣島,打算找個大宋女人破了自己的萬年處男之身。

穆慈這個人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是軟的欺負硬的怕,張宇辰脾氣也是暴躁,一旦發生衝突動起手來,穆慈那個小身板只有捱揍的份,只能是老老實實。

沒有了A片,穆慈就假公濟私找一家養不起老婆的北方移民用糧食換了個女人。總算是告別處男生涯保住了馬上要爛掉的前列腺。

奈何穆慈骨瘦如柴弱不禁風無論如何還是滿足不了那個慾求不滿的小名叫月月的女人。乾巴巴的小身板更單薄了。

移交了臺灣本島,司天道的事情還沒有完,還得等龍王同學到來移交了臺灣島的防務才能最後離開。靠張宇辰穆慈就帶一個營控制整個臺灣島有些不靠譜。

龍王同學到來以後,司天道在臺灣本島以外的澎湖馬祖金門廈門各島上建設了水寨,移交了一百艘海船給他,這個時期廈門還叫綠島,是個島嶼,沒和大陸連接在一起。

一百艘海船配合了火炮,運用得當的話完全可以封鎖臺灣海峽,隔斷南北海上交通。

臺灣島上的北方移民如果發生動亂,駐防金廈澎湖的水師也可以立即登陸去協助臺灣島上的駐軍鎮壓民變,司天道還不太相信張宇辰穆慈兩個人的性格和管理能力。

臺灣島上的北方移民也不是好管的,看看後世臺灣政壇的混亂狀態就知道。司天道認爲後世成龍大哥說的那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事實證明司天道同學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後來穆慈調戲一個北方移民的女兒處理不當激起民變,搞得張宇辰和穆慈被憤怒的北方移民圍攻,還是龍王帶兵登陸去鎮壓的。但那已經是蒙古人南下攻宋失敗以後的事情了。

司天道告誡龍王輕易不要招惹泉州蒲家,還慫恿龍王同學有空的時候不妨率領船隊去琉球羣島日本列島朝鮮半島轉轉。龍王嘻嘻一樂,說:我知道了。咱不去惹你老丈人,專門欺負棒子和小日本行了吧?

最近司天道船隊規模膨脹的厲害,已經有了四百艘海船的船隊,經濟負擔很重,撥一百艘海船給龍王,算是減肥了。打劫日本列島朝鮮半島鎮壓臺灣北方移民的髒活累活讓一貫信奉鐵血鐵腕反對假仁假義的龍王同學去幹吧。

好歹算是把臺灣的事情交卸出去了,還有一半的移民沒有安排,司天道還要去海南島。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蒸汽大宋所有的文字及蒸汽大宋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蒸汽大宋小說。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蒸汽大宋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書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

第40章 手榴彈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27章 善後工作第43章 火槍威力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32章 掃蕩鹽場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6章 佔領通州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章 咱回家了第22章 水庫修建第10章 初到大宋第83章 佈局第90章 兄弟分道第28章 開發煤礦第93章 韶州基地第18章 問題解決第48章 泉州蒲家第32章 掃蕩鹽場第29章 造蒸汽機第47章 開花炮彈第87章 驚聞噩耗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23章 建設展開第40章 手榴彈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95章 追擊逃敵第85章 常州大捷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88章 大宋敗亡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90章 兄弟分道第87章 驚聞噩耗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52章 泉州一夜第94章 殺入廣西第84章 大宋危急誤入戰場第75章 章招親第30章 焦化廠第81章 焦山攪局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5章 殘酷真相第85章 常州大捷第98章 封王第75章 章招親第22章 水庫修建第36章 修路開礦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98章 封王第20章 開始種田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75章 章招親完本宣示第82章 焦山解圍第33章 食鹽精製第15章 那一夜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25章 準備打仗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81章 焦山攪局第32章 掃蕩鹽場第91章 對峙第31章 事情沒完完本宣示第78章 高調撞騙第28章 開發煤礦第34章 情報網絡第85章 常州大捷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46章 風帆戰艦第79章 收復荊湖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83章 佈局第41章 打仗練兵第12章 襄陽的難題無解嗎第35章 殘酷真相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76章 守淮第15章 那一夜第31章 事情沒完第40章 手榴彈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87章 驚聞噩耗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43章 火槍威力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62章 最後禮物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17章 約會
第40章 手榴彈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27章 善後工作第43章 火槍威力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32章 掃蕩鹽場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6章 佔領通州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章 咱回家了第22章 水庫修建第10章 初到大宋第83章 佈局第90章 兄弟分道第28章 開發煤礦第93章 韶州基地第18章 問題解決第48章 泉州蒲家第32章 掃蕩鹽場第29章 造蒸汽機第47章 開花炮彈第87章 驚聞噩耗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23章 建設展開第40章 手榴彈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95章 追擊逃敵第85章 常州大捷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88章 大宋敗亡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90章 兄弟分道第87章 驚聞噩耗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52章 泉州一夜第94章 殺入廣西第84章 大宋危急誤入戰場第75章 章招親第30章 焦化廠第81章 焦山攪局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5章 殘酷真相第85章 常州大捷第98章 封王第75章 章招親第22章 水庫修建第36章 修路開礦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98章 封王第20章 開始種田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75章 章招親完本宣示第82章 焦山解圍第33章 食鹽精製第15章 那一夜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25章 準備打仗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81章 焦山攪局第32章 掃蕩鹽場第91章 對峙第31章 事情沒完完本宣示第78章 高調撞騙第28章 開發煤礦第34章 情報網絡第85章 常州大捷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46章 風帆戰艦第79章 收復荊湖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83章 佈局第41章 打仗練兵第12章 襄陽的難題無解嗎第35章 殘酷真相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76章 守淮第15章 那一夜第31章 事情沒完第40章 手榴彈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87章 驚聞噩耗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43章 火槍威力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62章 最後禮物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17章 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