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忽必烈親征

忽必烈得知大宋登陸進攻大都的部隊只有萬人規模,不由得冷笑一聲,萬把人馬就敢於跨海進攻我大元重兵駐守的都城,豈不是送死一樣?一向軟弱的南人何時變得這樣有膽量血性了?

大都城受到攻擊,如果不能盡殲來犯之敵,傳揚出去,必然影響民心士氣。蒙元滅宋之戰現在進行到了關鍵時刻,如果被這支來犯的“宋軍”全師而退的話,消息傳回南宋,南宋那些先前還觀望猶豫,在戰降之間遊移不定的州縣府路,難免會生出抵抗的決心,死戰不降。蒙元要想平定南方免不了要廢一番周折。

蒙元滅宋以前,其軍隊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蒙古軍,由蒙古人包括部分色目人組成的部隊;探馬赤軍,初指從蒙古諸部抽取精銳組成的前鋒、重役或遠戍部隊,後來也有色目人、漢人等加入;漢軍,即由原金朝地區的漢人和部分女真人、契丹人組成的部隊,還包括早期改編的南宋降軍;蒙元南下滅宋,襄陽守軍投降以後,蒙元軍隊序列裡又多了個新附軍,即滅南宋前後改編的原宋軍。

如果元帝國連自己的都城的安全都不能保證的話,那麼那些歸附不久的新附軍也難保不會動搖甚至反水,自己的滅宋大計就有可能出現變數。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些來犯宋軍安然退走。忽必烈下令加派兵馬,讓也先不花再次出發,率領一個萬人隊侍衛親軍晝夜兼程趕奔直沽寨,想方設法拖住來犯“宋軍”,不讓其從容登船逃走。自己隨後調集大軍,兵發直沽寨,將其一舉全殲,再將此事昭告天下,就可以挽回先前丟失的顏面,重振蒙元軍民滅宋的信心。

侍衛親軍組織始建於中統元年(1260),是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禁軍制度組建的中央軍隊。第一個衛軍組織沿承金制,稱爲武衛軍,兵員三萬人左右,士兵來源於中原各漢軍萬戶屬下的軍隊。至元元年(1264),武衛軍改名爲侍衛親軍,分成左、右兩翼。至元八年,左、右翼侍衛親軍改建爲左、右、中三衛。至元十六年以後,在侍衛親軍中按照不同的民族分類。原有的三衛軍擴充成前、後、左、右、中五衛,以漢軍爲主體,稱之爲漢人衛軍。

怯薛和侍衛親軍雖然都是中央宿衛軍隊,但在職能上有明確分工。怯薛負責皇帝的安全,掌管宮城和斡耳朵(宮帳)的防衛,一般不外出作戰。侍工親軍則既要負責元朝兩個都城大都和上都的安全以及“腹裡”地區的屯守,又是朝廷用以“居重馭輕”的常備精銳部隊,隨時可以派出去作戰。

隸屬關係上二者亦不相同。怯薛由怯薛長掌管,直接聽命於皇帝。侍衛親軍由各衛都指揮使司掌管,除東宮、**衛軍外,均隸屬於專掌軍政的樞密院之下。

兵員徵集上的差異也很明顯。怯薛成員主要來自蒙古各部,侍衛親軍士兵則不僅來自中原、江南的漢軍、探馬赤軍和新附軍(南宋降軍),原來附籍在蒙古軍中的色目人和流亡的蒙古子女等,亦是重要來源。

按照元廷的規定,充當侍衛親軍的必須是精銳士兵,因此侍衛親軍成爲元軍的中堅力量,取代了蒙古國時期怯薛作爲全軍“大中軍”的軍事地位。

這一次忽必烈把自己的侍衛親軍也調派上陣,對黑龍寨特譴軍已經是勢在必得。忽必烈已經盤算着殲滅來犯“宋軍”以後,把被裹挾的十餘萬通州百姓也當作“逆宋”來犯之兵全部屠滅,把死人頭骨堆壘成武丘萬骨塔,彰顯自己的武功。

蒙古建國初期,沒有兵種的區別,軍隊全爲騎兵。招降到漢軍之後,有了步兵,不久又將製造和使用攻城炮具的工匠、軍人集中起來,稱爲炮軍或炮手軍;各軍中擅長水戰的人也被編組在一起,組成水軍或水手軍。

入元之後,炮軍和水軍受到高度重視,尤其是水軍的訓練和擴編被納入軍隊發展計劃之內,並在滅宋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一些萬戶府中配備炮軍和水軍外,元廷還設立了炮水手元帥府、炮手軍匠萬戶府、水軍萬戶府、水軍元帥府等專門機構。這些機構和軍隊,大多屬於地方鎮戌軍隊系統。調入都城的炮手工匠等,則大多隸屬於軍器監(後改武備寺)。

上述各種軍隊,都是元代的正式軍隊。此外,還有一種“應募而集”,“不給糧餉,不入帳籍,俾爲遊兵,助聲勢,擄掠以爲利”的軍隊,蒙古人稱爲“答刺罕軍”,漢人稱之爲“乾討虜軍”,實際上是一種“無籍軍”。其成員多爲“無賴僥倖之徒”,攏民尤甚,元朝廷曾多次下令收編與禁罷這種軍隊,但到元朝末年還可見到它的蹤跡。

事實上,蒙古軍隊從其建軍伊始本身就是一種“答刺罕軍”。蒙古人全民皆兵不事生產靠着劫掠世界各國維持其存在,根本就是“無賴僥倖之徒”的集合體。

蒙古人孛兒只斤家族締造的大蒙古國和元帝國和後世的米國一樣本質上也是不事生產靠着劫掠世界各國維持其存在的“無賴國家”。這也是元統一中國以後一旦停止對外戰爭就很快衰敗滅亡的原因。

靠着擴張和掠奪維持的所謂“強大”不能持久,歷史上的所謂軍事強國如亞述、突厥、羅馬帝國等都是其興也勃其衰也忽,威風不了多久。

也先不花再次出發,率領一個萬人隊侍衛親軍晝夜兼程趕奔直沽寨,到達以後卻鬱悶地發現,黑龍寨特譴軍已經把通州和海津鎮遷移的百姓都送上船,在直沽寨附近修築工事加固直沽寨的營寨,擺出一副我要常住此地的架勢。完全沒有和也先不花率領的部隊野戰的意思。

也先不花得了忽必烈拖住敵軍的指示,也不急於進攻黑龍寨特譴軍,只是紮了營寨住下每天派小股部隊襲擾敵軍,不讓“宋軍”安然登船撤退。

黑龍寨特譴軍一方,在直沽寨外圍挖掘壕溝架設鐵絲網埋設地雷把防禦佈置得如鐵桶一般,也先不花無隙可乘,只能盼望這場“靜坐的戰爭”能持續下去,等到忽必烈大軍到來,自己就算完成任務了。

讓也先不花鬱悶的是,王大軍已經把海津鎮的房屋全部拆毀,材料都搬走加固直沽寨陣地工事,自己想要找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侍衛親軍又不是野戰部隊,他得了忽必烈的命令匆匆忙忙趕來,輜重帶得不多,糧食也少氈帳配備不完全,大部分部隊只能露宿野外。

現在是秋季,天氣日漸寒冷,王大軍的部隊住在直沽寨裡睡在暖和的屋子裡,夜晚還要派人出來襲擊也先不花,黑龍寨一邊的部隊裝備有現代社會帶來的夜視儀,紅外線探測儀,夜戰自然是無往不利,也先不花一邊連續幾夜遇襲都吃了大虧,搞得草木皆兵夜不成昧晚上睡覺都不敢。

也先不花帶的軍糧不足,附近地方的老百姓都撤退到了船上,黑龍寨堅壁清野,在也先不花到來以前,連鳥獸都都被驅趕離開了直沽寨附近,也先不花在附近搜刮不到一粒糧食,連打獵都不可能,只好減少部下的糧食配給,一邊向大都城報告一邊忍飢受凍苦捱,只盼望忽必烈早日發兵到來,殄滅敵人。

也先不花日子難過,忽必烈一邊也不好受,大都城的侍衛親軍只有左、右、中三衛三萬人,也先不花早先帶走一萬,大都城裡只留下兩萬,若再出戰則大都城內空虛就有可能給心懷叵測的勢力以可乘之機。

當初蒙哥死在四川釣魚城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未能得到蒙古“庫烈爾臺”大會認可,雖然強行鎮壓了阿里不哥的叛亂,但是蒙古貴族中暗中對自己不服的勢力依然存在大都內外有實力的各蒙古宗王漢軍萬戶明裡屈服追隨,暗中都蠢蠢欲動想對自己取而代之。蒙古人數量有限,自己能用的力量實在是太少了。

無可奈何之下,忽必烈只好命令太子真金留守大都城,自己親帥怯薛出戰,還要在大都城廣招流氓無賴人渣拼湊成一支“答刺罕軍”出征直沽寨,同時命令遼東由依附元廷的高麗人和金朝滅亡後留在遼東的女直遺民編成高麗軍和女直軍南下赴大都參加“會獵”。

蒙元的怯薛軍主要由貴族、大將等功勳子弟構成,每名普通的怯薛軍士兵都有普通戰將的薪俸和軍銜,他們的統帥是元初“四傑“及其後人和忽必烈的親信。

雖然怯薛軍有着嚴格的紀律,同時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權和優厚的待遇,每名普通的怯薛軍士兵都有普通戰將的薪俸和軍銜。崇高的政治地位優厚的待遇,讓蒙漢各族的宗王勳貴大臣爭相把自己的子弟送進怯薛服役,怯薛軍成爲一支**組成的軍隊,把蒙元統治階層緊密聯繫在一起。

這支怯薛軍構建了蒙元帝國的統治基礎,怯薛軍作爲忽必烈汗的掌上明珠,自然不會隨意作爲戰鬥部隊使用。它的作用主要是維護孛兒只斤家族的統治,分別管理宮帳內各種事務,分別執掌管理家口、牧馬、牧羊、車輛修造以及廬帳、府庫、宿衛等國家事務。怯薛軍與其說是精銳作戰軍隊,不如說是個中樞管理機構和儀仗隊,久疏戰陣的**組成的軍隊其戰鬥力究竟有多少值得懷疑。

把這樣的部隊派上戰場也是忽必烈的無奈之舉。貌似自己坐鎮大都派遣別人率領侍衛親軍出戰是合理的選擇,但軍隊是國之利器,不能輕易授人,就算是自己的兒子,忽必烈也不敢把最精銳的部隊交給他。這個大汗的位置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擠掉自己親弟弟登上汗位的忽必烈不會輕易信任別人,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兒子。

怯薛軍的成員各個非富即貴,要上戰場自然要帶領僕從跟隨,每一名怯薛出發時都要帶上3-5個跟班保鏢。名義上一萬人的怯薛軍出動時的實際人數超過了五萬,加上從大都城招募令的“答刺罕軍”出征直沽寨的蒙元大軍人數達到了十萬之衆!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蒸汽大宋VIP。

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73章 得勝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53章 海上航行第91章 對峙第91章 對峙第27章 善後工作第52章 泉州一夜第86章 許浦水戰第31章 事情沒完第37章 高爐鍊鐵第48章 泉州蒲家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46章 風帆戰艦第54章 旗開得勝第12章 襄陽的難題無解嗎第98章 封王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43章 火槍威力第68章 進駐臨高第75章 章招親第17章 約會第52章 泉州一夜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94章 殺入廣西第21章 籌建水庫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27章 善後工作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20章 開始種田第90章 兄弟分道第73章 得勝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87章 驚聞噩耗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43章 火槍威力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85章 常州大捷第33章 食鹽精製完本宣示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27章 善後工作第77章 逆流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完本宣示第24章 襄陽血戰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63章 劉島基地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34章 情報網絡完本宣示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42章 燧發火槍第48章 泉州蒲家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86章 許浦水戰第33章 食鹽精製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96章 兵進潮州第68章 進駐臨高第74章 進據淮西第16章 溝通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84章 大宋危急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74章 進據淮西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29章 造蒸汽機第32章 掃蕩鹽場第30章 焦化廠第56章 佔領通州第15章 那一夜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6章 許浦水戰第35章 殘酷真相第18章 問題解決第29章 造蒸汽機第18章 問題解決第24章 襄陽血戰第48章 泉州蒲家第20章 開始種田第83章 佈局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6章 許浦水戰第93章 韶州基地第35章 殘酷真相第62章 最後禮物第56章 佔領通州
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73章 得勝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53章 海上航行第91章 對峙第91章 對峙第27章 善後工作第52章 泉州一夜第86章 許浦水戰第31章 事情沒完第37章 高爐鍊鐵第48章 泉州蒲家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46章 風帆戰艦第54章 旗開得勝第12章 襄陽的難題無解嗎第98章 封王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43章 火槍威力第68章 進駐臨高第75章 章招親第17章 約會第52章 泉州一夜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94章 殺入廣西第21章 籌建水庫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27章 善後工作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20章 開始種田第90章 兄弟分道第73章 得勝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87章 驚聞噩耗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43章 火槍威力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85章 常州大捷第33章 食鹽精製完本宣示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27章 善後工作第77章 逆流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完本宣示第24章 襄陽血戰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63章 劉島基地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34章 情報網絡完本宣示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42章 燧發火槍第48章 泉州蒲家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86章 許浦水戰第33章 食鹽精製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96章 兵進潮州第68章 進駐臨高第74章 進據淮西第16章 溝通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84章 大宋危急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74章 進據淮西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29章 造蒸汽機第32章 掃蕩鹽場第30章 焦化廠第56章 佔領通州第15章 那一夜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6章 許浦水戰第35章 殘酷真相第18章 問題解決第29章 造蒸汽機第18章 問題解決第24章 襄陽血戰第48章 泉州蒲家第20章 開始種田第83章 佈局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86章 許浦水戰第93章 韶州基地第35章 殘酷真相第62章 最後禮物第56章 佔領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