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封王

張世傑這個人《宋史》有傳:

“張世傑,范陽人。少從張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隸淮兵中,無所知名。阮思聰見而奇之,言之呂文德,文德召爲小校。累功至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攻安東州,戰疾力,與高達援鄂州有功,轉十官。尋從賈似道入黃州,戰萍草坪,奪還所俘,加環衛官,歷知高郵軍、安東州。”

這樣看來,張世傑是個叛逃到大宋的金國人。混跡軍伍,一路做到知軍(相當於知州)。

“鹹淳四年,大軍築鹿門堡,呂文德請益兵於朝,調世傑與夏貴赴之。及呂文煥以襄陽降,命世傑將五千人守鄂州。世傑以鐵?鎖兩城,夾以炮弩,其要津皆施?,設攻具。大軍破新城,長驅而下,世傑力戰,不得前,遣人招之,不聽。丞相伯顏陽攻嚴山隘,潛自唐港盪舟入漢,東攻鄂,鄂降。”

再往後救援襄陽,也是打敗仗,有說他曾經協防樊城,結果是樊城被攻破;其後“將五千人守鄂州”,最後也沒有守住。

“世傑提所部兵入衛,道復饒州,乃入朝。時方危急,徵諸將勤王多不至,獨世傑來,上下嘆異。自和州防禦使不數月累加至保康軍承宣使,總都督府兵。遣將四出,取浙西諸郡,復平江、安吉、廣德、溧陽諸城,兵勢頗振。七月,與劉師勇諸將大出師焦山,令以十舟爲方,碇江中,非有號令毋發碇,示以必死。元帥阿術載彀士以火矢攻之,世傑兵亂,無敢發碇,赴江死者萬餘人。大敗,奔?山。上疏請濟師,不報。尋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十月,進沿江招討使,改制置副使、兼知江陰軍。已而大軍至獨鬆關,召文天祥入衛,以世傑爲保康軍節度使、知平江。尋亦召入衛,加檢校少保。”

除了“道復饒州”,張世傑連續打敗仗,卻一直升官,最後當了節度使,還“加檢校少保”。不過是因爲他一直手裡有兵權。

元軍到臨安,大宋朝廷投降,張世傑保了二王逃跑,三打定海,都是自己不動手,劉師勇當炮灰。

端宗趙?在福州即位,張世傑少不得有擁立之功,加官進爵,“籤樞密院事”大權獨攬了。

只要跟着大宋走,保存實力,就能一直加官進爵。

張世傑少年從軍,是不是文盲不好說,文化程度不會高就是了。現在可是執掌軍國大事了,大宋朝廷那些進士出身的文官也得聽他調遣。

這一次回師泉州,無功而返,張世傑追上南宋小朝廷,一起逃亡,陳宜中藉口辦外交溜到占城一去不返,南宋小朝廷只剩下一個陸秀夫,什麼都得聽他的。

南宋小朝廷現在的基地是富場,海邊的一個小村莊。

這一年是元至元十四年,大宋景炎三年,真實的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史載:至元十四年正月,大軍破汀關。癸巳,知循州劉興降。壬寅,吳浚棄瑞金遁,鎮撫孔遵入瑞金,文天祥走漳州,浚尋還汀州,降。戊申,知潮州馬發及其通判戚繼祖降,癸丑,復來歸。丁巳,權知梅州錢榮之以城降。

二月,大軍至廣州,縣人趙若岡以城降。廣東諸郡皆降。

三月,文天祥取梅州,陳文龍從子瓚舉兵殺守將林華,據興化軍。

四月,文天祥取興國縣,廣東制置使張鎮孫襲廣州取之,樑雄飛等棄城走韶州。

五月,張世傑將兵取潮州,文天祥提兵自梅州出江西,入會昌縣,淮民張德興亦起兵殺太湖縣丞王德?,據司空山,攻下黃州、壽昌軍。丁巳,遇宣慰鄭鼎,戰樊口,鼎墜水死。

六月辛酉,文天祥取雩都。己卯,入興國縣。

七月,遣兵取吉、贛諸縣,圍贛州。衡山人趙?、撫州人何時皆起兵應之。乙巳,張世傑圍泉州,遣將高日新復邵武。淮兵在福州者,欲殺王積翁以應世傑,皆爲積翁所戮。江西宣慰李恆遣兵援贛州,而自將兵入興國。

八月,文天祥諸將兵皆敗,乃引兵即鄒?於永豐,?兵亦潰。己巳,熒惑掩月,天色赤。壬申,文天祥兵敗於興國。己卯,大軍破司空山,張德興敗,亡走。甲申,天祥至空坑,兵盡潰,遂挺身走循州,諸將皆被執。

九月,元帥唆都援泉州。戊申,張世傑歸淺灣。左丞塔出將兵入大庾嶺,參政也的迷失將兵復取邵武,入福州。

十月甲辰,唆都破興化軍,陳瓚死之。進攻潮州,馬發拒之,乃去攻惠州。

十一月,塔出圍廣州。庚寅,張鎮孫以城降。元帥劉深以舟師攻?於淺灣,?走秀山。陳宜中入占城,遂不反。

十二月丙子,?至井澳,颶風壞舟,幾溺死,遂成疾。旬餘,諸兵士始稍稍來集,死者十四。丁丑,劉深追?至七州洋,執俞如?以歸。

十五年正月,大軍夷廣州城。張世傑遣兵攻雷州,不克。己大軍克涪州,執守將王明。

二月,大軍破潮州,馬發死之。

大宋軍民抵抗蒙元的事蹟,可歌可泣,堪稱悲壯。

別人在抗敵,張世傑也一直沒有閒着。《宋史*張世傑傳》記:“至元十五年正月,遣將王用攻雷州,用敗績。四月,益王殂,衛王?立,拜世傑少傅、樞密副使。五月,遣瓊州安撫張應科攻雷州,三戰皆不利。六月,再決戰雷城下,應科死之。世傑以?岡洲不可居,徙王新會之崖山。八月,封越國公。發瓊州粟以給軍。十月,遣凌震、王道夫襲廣州,震敗績。”

張世傑“發瓊州粟以給軍。”這就是說到了海南島了,黑龍寨在海南島臨高有基地謝悠善、張玉璽兩個人冒充縣令、縣尉理政,碰到了張世傑。

張世傑張世傑“發瓊州粟以給軍。”所謂的張世傑“發瓊州粟以給軍。”就是說要在海南島徵糧給自己的部下吃,大宋官軍的紀律一向就不好,現在上峰有令“徵糧”,張世傑的部下自然是到處搶糧。

俗話說了“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這些亂兵,遇到女人自然也不放過

宋末的戰亂,導致很多難民跟着南宋小朝廷逃亡到了海南島。這是海南移民的一個小**。

海南島糧食不多,黑龍寨的臨高是例外,張世傑搶過了瓊州的糧,自然而然就要來臨高。

“臨高縣令”謝悠善大驚,急忙發電給在廣西打仗的張玉璽商量對策。

張玉璽領兵回到臨高,聽說是這個事情,哭笑不得埋怨謝悠善:“屁大個事情值得找我回來商量嗎?”

謝悠善很委屈,抽吧着小臉:說話帶着哭腔:“什麼小事情啊?”“人家張世傑,那是大宋朝廷的樞密使,咱們哪惹得啊!”

張玉璽撇嘴:“現在什麼年頭了?你還當是天朝的河蟹社會呢,咱們臨高基地民兵好幾萬,火器部隊也有上萬了,他張世傑敢來咱們的地盤搶錢搶糧搶女人,活得不耐煩了!”

話說着就聽到有人報告:“有船隊要進港”

“來了,好!”張玉璽摩拳擦掌,集合部隊,通知部下,召集各地民兵到博鋪集合。

謝悠善、張玉璽在臨高一直沒有閒着,訓練了不少民兵,全縣民兵聚集在一起有幾萬,穿着藤甲,拿着刀矛奔赴博鋪集合,聲勢浩大。

張玉璽做戰前動員,把大宋朝廷要來搶錢搶糧搶女人的事情說了,一時羣情洶洶。

這些民兵都是黑龍寨北伐打蒙元的時候從海津鎮通州板橋鎮遷移來的移民,北方漢人,並不認同大宋朝廷,現在聽說有人要來臨高搶錢搶糧搶女人,一個個都紅眼了,高舉刀矛,吵吵嚷嚷,大呼小叫,一副要拼命的架勢。

張玉璽冷冷下令:“引大宋的船隊進港。”

張世傑的船隊進了博鋪港,看到聚集在一起的民兵,不由得頭皮發麻。黑壓壓一片民兵好幾萬,這還怎麼搞徵糧?

好歹自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不能怕了這些“草民”,派人做小船上岸去詢問:“斯民持械聚集,何事?”

張玉璽:“爲迎王師。”

“朝廷欲發瓊州粟以粟以給軍”

“民以粟以給軍,爲守土,汝棄土不戰,吾無粟以給軍!”

張世傑無可奈何,“朝廷欲遣瓊州安撫張應科攻雷州,非棄土不戰也。”

“攻雷州我自去,不勞王師。”

張世傑灰溜溜要走,張玉璽挽留:“樞密請住港,且觀我取雷州。”

張世傑又不好走了。謝悠善夠厚道,送了些吃的給張世傑算是“勞軍”並附言“臨高民風勇悍,勿使軍士上岸,恐生事也,”

張世傑自然不敢派兵上岸,老老實實留在船上。謝悠善管吃管喝。

張世傑不動彈,張玉璽呆不住,領了一萬火器部隊乘船離港到雷州登陸,把佔據那裡的安南王陳日恆趕走。

安南王陳日恆的猴子兵哪經得起張玉璽的火器部隊摧殘,一頓佛郎機開花彈,打得那些象兵四處逃竄,大象哪經得起火炮打?

陳日恆連滾帶爬逃回安南升龍府,張玉璽趁勢收復廉州、欽州、雷州三洲,回到博鋪,向張世傑“獻捷”

“獻捷”還不夠,張玉璽還替自己和謝悠善“請封”。

當初理宗時,山東的漢人軍閥李?乘忽必烈全力抵禦阿里不哥之機,舉兵反叛蒙古。獻漣、海三城於南宋,殺蒙古?兵,從海州泛海還攻益都,二月二十六日(3月17日)進據濟南。南宋封李?爲齊郡王。

李?一個軍閥“獻漣、海三城於宋”,就獲封“齊郡王”,現在張玉璽和謝悠善也獻廉州、欽州、雷州三州之地於宋,是不是也該封“雷郡王”、“瓊郡王”?

張世傑捏着鼻子答應了讓小皇帝下旨封張玉璽“雷郡王”、謝悠善“瓊郡王”

好笑張玉璽和謝悠善稀裡糊塗就獲得“郡王”封號。領旨謝恩,邀請張世傑和南宋小朝廷登陸,“做都臨高”。

張世傑當然不敢把自己和南宋小朝廷往張玉璽和謝悠善這股來歷不明桀驁不馴的強大勢力嘴裡送,也不打招呼,偷偷摸摸拔錨起航,離開臨高,繼續自己“收復大宋失地”的大業去了。

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28章 開發煤礦第76章 守淮完本宣示第74章 進據淮西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50章 大宋泉州第41章 打仗練兵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82章 焦山解圍第21章 籌建水庫第82章 焦山解圍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72章 兵臨許浦第98章 封王完本宣示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94章 殺入廣西第54章 旗開得勝第33章 食鹽精製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43章 火槍威力第94章 殺入廣西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7章 高爐鍊鐵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36章 修路開礦第12章 襄陽的難題無解嗎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25章 準備打仗第95章 追擊逃敵第90章 兄弟分道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56章 佔領通州第74章 進據淮西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29章 造蒸汽機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15章 那一夜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11章 襄陽危機第90章 兄弟分道第28章 開發煤礦第83章 佈局第72章 兵臨許浦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95章 追擊逃敵第8章 咱回家了第79章 收復荊湖第24章 襄陽血戰第21章 籌建水庫第17章 約會第94章 殺入廣西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16章 溝通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32章 掃蕩鹽場第46章 風帆戰艦第52章 泉州一夜第36章 修路開礦第90章 兄弟分道第56章 佔領通州第75章 章招親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34章 情報網絡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33章 食鹽精製第16章 溝通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98章 封王第62章 最後禮物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21章 籌建水庫第72章 兵臨許浦第75章 章招親第16章 溝通第40章 手榴彈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
第1章 讓人尷尬的蟲洞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28章 開發煤礦第76章 守淮完本宣示第74章 進據淮西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50章 大宋泉州第41章 打仗練兵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82章 焦山解圍第21章 籌建水庫第82章 焦山解圍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72章 兵臨許浦第98章 封王完本宣示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94章 殺入廣西第54章 旗開得勝第33章 食鹽精製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43章 火槍威力第94章 殺入廣西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7章 高爐鍊鐵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71章 司天道的婚事三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36章 修路開礦第12章 襄陽的難題無解嗎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25章 準備打仗第95章 追擊逃敵第90章 兄弟分道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56章 佔領通州第74章 進據淮西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29章 造蒸汽機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15章 那一夜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11章 襄陽危機第90章 兄弟分道第28章 開發煤礦第83章 佈局第72章 兵臨許浦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95章 追擊逃敵第8章 咱回家了第79章 收復荊湖第24章 襄陽血戰第21章 籌建水庫第17章 約會第94章 殺入廣西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16章 溝通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32章 掃蕩鹽場第46章 風帆戰艦第52章 泉州一夜第36章 修路開礦第90章 兄弟分道第56章 佔領通州第75章 章招親第100章 驅逐韃虜肅清流毒第34章 情報網絡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33章 食鹽精製第16章 溝通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98章 封王第62章 最後禮物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21章 籌建水庫第72章 兵臨許浦第75章 章招親第16章 溝通第40章 手榴彈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