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守淮

張銀鐺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自己這個大舅哥李庭芝在南宋危亡之際,死守揚州,奮勇殺敵,英勇奮戰,抵禦了元軍的襲擊,且屢次怒斥勸降者,浩然正氣,令人敬佩。無奈勢單力薄,寡不敵衆,有志難伸,終無力迴天,堅守到最後的時刻,以身報國,是個和文天祥一樣的民族英雄。

張銀鐺和李庭芝約定,淮東淮西軍事上互相配合,經濟上互相支持,共同抗敵。

具體做法是揚州和廬州情報共享,張銀鐺在揚州設聯絡處,作爲張銀鐺和李庭芝書信聯絡的孔道,其實是張銀鐺在揚州留了一部電臺,以書信名義建立淮東淮西之間的通訊渠道。加強溝通,協同作戰。

經濟上揚州缺糧,淮西缺鹽,張銀鐺出技術,李庭芝出人力,在揚州沿海金沙、餘慶建鹽場以新法曬鹽換取淮西出產的糧食。在歷史上,揚州被元軍長期圍困,最後糧食耗盡,死者滿道,無法堅守。這樣的合作能讓揚州多儲備糧食,長期堅持抗戰。

張銀鐺回到廬州加緊操練淮軍,待淮軍形成一定的戰鬥力,張銀鐺就把淮軍主力轉移到正陽駐防。主動出擊,拿蒙古韃子在淮東的部隊練兵。

正陽所在的位置,可以控扼淮河水道,從正陽兵出盱眙就可以同時威脅到分別屯駐楚州的博羅歡和兵進真州的塔出的元軍。

在屯田練兵的過程中,張銀鐺的屯田部隊的一個士兵發現,用柳條代替藤條也可以製作出和張銀鐺的精銳所穿的海南島黎人編制的藤甲性能相近的結實輕便的柳條甲來。

不過,在張銀鐺給黑龍寨主基地發電請求大規模採購桐油做浸製柳條甲的防腐劑的時候,蘿蔔哈哈大笑:

“你們幹嘛用油炸啊,現代一般都是用硫酸鋅做防腐劑,用硫酸鋅溶液浸製的木製品防腐防火效果都很好,古人是沒有硫酸鋅,只能用油炸,咱們黑龍寨能製取硫酸鋅,沒有必要收購桐油搞油炸,就用硫酸鋅溶液吧。現代人的優勢就是能用工業品代替天然產品。”

兩淮多河湖,有的是柳樹,能用來割柳條編藤甲。於是,日後威震天下的身穿柳條甲的十萬淮西藤甲兵就這樣誕生了。

張銀鐺把在淮東真州的塔出作爲攻擊重點,把屯田部隊分成多部,每部三四萬人,由張銀鐺統率的精銳壓陣,輪流對盤踞在淮東真州一帶的塔出率領的蒙古軍發動攻擊。

塔出所部兵力只有一兩萬正牌蒙古騎兵,面對優勢敵人的連續攻擊疲於奔命,只能不斷向忽必烈和屯駐楚州的元淮東行樞密院博羅歡求救,礙於忽必烈的命令博羅歡只能添派人馬調撥糧食物資支援塔出,和張銀鐺的淮軍長期對峙,打起了消耗戰。

在忽必烈看來能用三五萬人馬拖住大宋兩淮十萬精銳,讓伯顏主力完成滅宋的軍事行動很合算,所以就嚴令博羅歡和塔出,不得脫離兩淮戰場,繼續和張銀鐺纏戰。同時把新籤部隊補充兩淮,添油續戰

其實,以張銀鐺當前的實力,十萬大軍一鼓作氣全殲塔出所部一兩萬蒙古騎兵完全能做得到,但像現在這樣把塔出牢牢看住,同時還拴住了在楚州的博羅歡,讓蒙元完全沒有辦法通過兩淮增援在江南和大宋作戰的伯顏,只能往兩淮這個絞肉機裡添肉。張銀鐺打算把貓捉老鼠的遊戲一直玩下去,把蒙元玩死玩殘爲止。

連續不斷的戰鬥就像一把鍛錘,把張銀鐺統領的淮軍鍛打淬厲,逐漸成爲絕世鋒刃。

在真實的歷史上:元軍攻破襄陽以後,乘勝追擊,勢如破竹,大舉進攻兩淮和四川。元軍包圍了揚州以後,兩推安撫制置使印應雷暴死,朝廷立即起用李庭芝制置兩淮。李庭芝爲了能夠集中力量應付淮東局勢,請求分配夏貴負責淮西,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見,任命夏貴主持淮西戰事。

鹹淳十年十二月,元軍攻破鄂州,度宗詔令天下勤王。李庭芝首先響應,遣兵人衛京師,以激勵各地軍帥。德?元年(公元1275年)春,賈似道兵潰於蕪湖,沿江諸將官或降或逃,沒有一人能夠堅守,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庭芝所轄郡縣的大多數將領都能堅守城垣。但元軍勢不可擋,形勢越來越不利於揚州。不久,有個叫李虎的人持元軍的招降榜進入揚州,被李庭芝殺死,招降榜也被燒掉。

其後,總制官張俊出戰,兵敗降元,持孟之縉的書信來招降,李庭芝氣憤不已,焚其書信,將張俊等5人在街市斬首示衆。同時,李庭芝調派苗再成率部戰於城南,許文德率部戰於城北,姜才、施忠則率部轉戰城中。

爲了激勵士氣,李庭芝還時常發放金帛牛酒犒賞將士,因而人人爲,之奮死拼殺。朝廷也送督府錢款前來慰勞,並且加封李庭芝爲參知政事(副相)。七月,朝廷以知樞密院事之職調李庭芝進京,讓夏貴鎮守揚州,但夏貴不來,事情只好作罷。

十月,元帥阿術率軍駐紮鎮江,以扼制淮南的宋軍。但阿術久攻揚州不下,只能在揚州城外築起長圍,又斷絕揚州和高郵之間的糧道,想通過實行長久圍困,使其糧盡援絕而不攻自破。

果然,圍困不久,揚州城中糧食耗盡,死者滿道。而南宋朝廷方面,南宋謝太后以恭帝的名義向元朝請降,元軍進入臨安。三月,恭帝以及皇親、官員等數千人被押解北上。五月,恭帝被元世祖降封爲瀛國公。南宋實際上已名存實亡。

謝太后和瀛國公趙顯送來詔諭,勸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登上城樓大義凜然地對來使說:“我奉詔守城,沒聽說過有詔諭投降的。”遂拒絕降元。接着,當謝太后與瀛國.公被押往大都(今北京),行至瓜洲時,太后又詔令李庭芝說:“先前曾詔卿納款投降,很久沒有聽到答覆,難道是不理解我的意思,還是想捍衛邊疆呢?現在我與皇帝都已臣服,卿尚爲誰守之?”李庭芝不予理睬,下令士卒發弩箭射擊來使,射死一人,其餘嚇得紛紛退去。李庭芝又與姜才召集將士,涕泣發誓,準備奪回謝太后和瀛國公。姜纔出兵與元軍激戰,但沒能成功,只好又退回揚州,繼續堅守。

德?二年二月,夏貴以淮西降元。此後,元軍更是集中力量加緊了對淮東的進攻。阿術驅逼淮西降兵到揚州城下示威,旌旗蔽野,來勢洶洶,李庭芝的幕僚見此情形,勸告李庭芝放棄堅守,但李庭芝卻說:“我只有一死罷了。”接着,阿術又派使者持詔書來招降,李庭芝開城門放進使者,將其殺死,並且在城上燒掉了詔書。

不久,淮安知州許文德、盱眙知軍張思聰、泗州知州劉興祖都因糧盡而降。但李庭芝仍在徵收民間積粟供給士兵,民粟食盡,又命令揚州官員出糧,官員家的糧食也吃光了,就令軍中將校出糧摻雜上牛皮、麩蛐供應士兵。

士兵們感激庭芝的撫卹,紛紛表示誓死效命,有的甚至烹子而食,但仍然天天登門苦戰。德?二年七月,阿術見硬攻不行,就上書請求赦免李庭芝焚燒詔書之罪,促其速降,元朝皇帝同意了,但李庭芝仍然不予理會。

就在南宋降元前夕,益王趙?和廣王趙?在屬下的護送下,逃離臨安,輾轉來到福州。德?二年五月,趙?即位於福州,改元景炎,冊淑妃楊氏爲太后,一同聽政,授陳宜中爲左丞相兼都督,並遙授李庭芝爲右丞相,召他返回朝廷,共圖抗元復宋之事,李庭芝欣然從命。

臨行前,他委託朱煥堅守揚州,然後與姜才率兵向福州趕來,但當行至泰州,阿術領兵追擊而來,並將泰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李庭芝姜才突圍不成,守衛揚州的朱煥也投降了元朝,還抓了李庭芝和他手下將士的妻兒來到泰州城下逼他投降。

李庭芝對妻兒被俘並不理會,仍在城內指揮抵抗。泰州裨將孫貴等四人知揚州不守,又見元軍四涌如潮,大懼之下,這幾個敗類叛變,偏將孫貴、胡惟孝等開北門納元兵入城,向元軍投降。當時姜才疽發於脅,臥病在牀,無法出戰,被都統曹國安所執,獻給了元軍。

李庭芝聞聽此變,知道事已不可爲,遂投蓮池自殺,但水淺不得死,後被叛軍所執,押回揚州。

阿術對李庭芝姜才兩人忠貞之舉非常讚歎,本想勸降並重用他們,但朱煥擔心李庭芝與姜才降後於己不利,竟向元軍請求說:“揚州自用兵以來,屍骸遍野,都是李庭芝與姜才造成的,不殺他們更待何時?”於是庭芝與姜才被元軍殺害。元軍命軍士押二人於揚州鬧市。李庭芝首先被斬首。臨刑,這位民族英雄英雄神色怡然。

姜才被剮殺,仍舊罵不絕口。剮刑嚴酷,時間又長,其間,降元的老匹夫夏貴也來看熱鬧,姜才切齒嗔目,罵道:“見我如此,老賊你能不愧死!”

兩位英雄慷慨就義之時,揚州人民感動,莫不泣下。

揚州失守後,大宋兩淮軍民仍未放棄抵抗,元兵集中兵力猛攻真州。

真州兵少,衆寡懸殊,趁天降大霧,宋軍參謀趙孟錦率少數宋兵忽然擊襲元軍大營,趁亂殺死不少元兵。可嘆的是,大霧不久即散,元軍望見宋軍人少,,組織反攻,趙孟錦登舟敗走之際失足墮水而死。元軍乘勢攻城。城破後,安撫使苗再成血戰,力竭而死。此後,通州、滁州、高郵軍等相繼降元,淮東盡失。

蒙元政權攻打南宋時,遇到了蒙古人在世界其它地區從未遇到的頑強抵抗,事實上,蒙元軍事力量雖強大,在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之下,卻沒有單靠軍事征服南宋的的把握,這迫使他們改變了野蠻的滅絕屠殺行爲,改用相對文明的方式征服。

被佔領的城市不再屠殺乾淨,也不再焚燒一光。而是啓用當地投降的官員用原來的方式管理。這樣,中國南方(長江流域和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免遭徹底破壞。馬可波羅在中國見到了仍然是世界首富的繁榮,這種繁榮是幾百年來宋代人民創造積累的。蒙元只不過沒有破壞乾淨,但他們除了瘋狂搜刮財富,沒有對繁榮有任何貢獻。實際上,元代中國正在蒙元統治下走向衰退。

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43章 火槍威力第8章 咱回家了第91章 對峙第8章 咱回家了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20章 開始種田第15章 那一夜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56章 佔領通州第91章 對峙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21章 籌建水庫第16章 溝通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5章 殘酷真相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5章 殘酷真相第8章 咱回家了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8章 咱回家了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15章 那一夜第77章 逆流第77章 逆流第91章 對峙第30章 焦化廠第28章 開發煤礦第27章 善後工作第42章 燧發火槍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73章 得勝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10章 初到大宋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76章 守淮第98章 封王第31章 事情沒完第88章 大宋敗亡第17章 約會第10章 初到大宋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20章 開始種田第16章 溝通第88章 大宋敗亡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20章 開始種田第40章 手榴彈第17章 約會誤入戰場第94章 殺入廣西第33章 食鹽精製第15章 那一夜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92章 江西變局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73章 得勝第24章 襄陽血戰第28章 開發煤礦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73章 得勝第21章 籌建水庫第94章 殺入廣西第92章 江西變局第98章 封王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53章 海上航行第33章 食鹽精製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8章 咱回家了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62章 最後禮物第88章 大宋敗亡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24章 襄陽血戰第53章 海上航行第24章 襄陽血戰第43章 火槍威力第33章 食鹽精製第53章 海上航行第92章 江西變局第53章 海上航行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15章 那一夜第68章 進駐臨高第23章 建設展開第41章 打仗練兵第88章 大宋敗亡第29章 造蒸汽機第35章 殘酷真相第95章 追擊逃敵
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43章 火槍威力第8章 咱回家了第91章 對峙第8章 咱回家了第97章 拯救文丞相第20章 開始種田第15章 那一夜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56章 佔領通州第91章 對峙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21章 籌建水庫第16章 溝通第21章 籌建水庫第35章 殘酷真相第67章 竊據海南島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35章 殘酷真相第8章 咱回家了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8章 咱回家了第2章 里正大爺孫二伯第15章 那一夜第77章 逆流第77章 逆流第91章 對峙第30章 焦化廠第28章 開發煤礦第27章 善後工作第42章 燧發火槍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73章 得勝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10章 初到大宋第39章 兩種新產品第76章 守淮第98章 封王第31章 事情沒完第88章 大宋敗亡第17章 約會第10章 初到大宋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20章 開始種田第16章 溝通第88章 大宋敗亡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20章 開始種田第40章 手榴彈第17章 約會誤入戰場第94章 殺入廣西第33章 食鹽精製第15章 那一夜第99章 崖山以後中華依舊第92章 江西變局第64章 兵取膠州灣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73章 得勝第24章 襄陽血戰第28章 開發煤礦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73章 得勝第21章 籌建水庫第94章 殺入廣西第92章 江西變局第98章 封王第7章 離開深圳去旅遊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53章 海上航行第33章 食鹽精製第一o一章 迴歸大結局第8章 咱回家了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62章 最後禮物第88章 大宋敗亡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24章 襄陽血戰第53章 海上航行第24章 襄陽血戰第43章 火槍威力第33章 食鹽精製第53章 海上航行第92章 江西變局第53章 海上航行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49章 泉州蒲家二第15章 那一夜第68章 進駐臨高第23章 建設展開第41章 打仗練兵第88章 大宋敗亡第29章 造蒸汽機第35章 殘酷真相第95章 追擊逃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