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竊據海南島

司天道的船隊離開臺灣島不久,就匯合了黑龍寨派去管理海南島的兩個穿越者謝悠善和張玉璽的座船。

當初黑龍寨選派穿越者去管理臺灣島的時候,李正石建議謝悠善同學去做臺灣總督,謝悠善推三阻四又是怕瘧疾又是怕食人生番百般推脫就是不肯去。

後來張宇辰和龍王穆慈去了臺灣島,謝悠善的心又活了起來,私下和李正石商量看看能不能讓自己去做個什麼地方的總督。

在現代時空,謝悠善是個最基層的小公務員,在一個小城市的房建局裡混日子很不得志。雖然一心上進,卻沒有什麼機會,畢竟他爸爸不是李剛,只是個開飯店的小老闆。他也沒有什麼機會娶到哪位官員的女兒攀附上什麼權貴的門第。

每一次單位選聘幹部的考試,謝悠善都是積極參與,筆試成績經常都是優異,民主測評和上級考察卻總讓他莫名其妙落選,明擺着是上邊沒有人。一次次失望以後謝悠善也就灰心了,泄氣了,不再癡心妄想,老老實實在單位領工資混日子。

這一次參加同學聚會穿越到大宋,好歹當了個後勤組的副組長,每天領着一羣女生在廚房裡做飯,聽着一羣八婆像鴨子一樣嘰嘰咕咕,很是厭煩了,現在有機會離開後勤組去做一個省的總督自然不想放過。

這一次看着張宇辰和龍王穆慈志得意滿意氣風發去臺灣島上任,謝悠善不由得有些羨慕和後悔。好在李正石就是和謝悠善就住在一個房間,兩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無話不談,李正石得知謝悠善的心思,就建議謝悠善去海南島找個地方開個新基地。

海南島是中國最南部海南省的主島,又稱“瓊崖”、“瓊州”,全島面積33920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島。它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遙相對望。島中部的黎田山和東南部的五指山均爲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地,境內的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都發源於這些山脈,形成放射狀水系。環島海岸線長1528公里。

海南島之所以被稱爲寶島,除了豐富的地下寶藏,如石碌富鐵礦和羊角嶺水晶礦等,地面上還生長着幾乎所有的熱帶作物,出產吉貝棉、沉香、椰子、擯榔、胡椒等土產。附近海域上魚類羣聚,可以捕捉到熱帶海洋中的各種魚類,以及龍蝦、對蝦等,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如此豐富的資源和安定優越的環境,自然會引來大批移民。

在歷史上曾經過多次由大陸向海南島大規模移民的浪潮

從大陸南下移居而來的黎人,自然在歷代的移民過程中,成爲海南島第一代移民。

歷史上最早有組織的對海南島的移民是在漢代

《漢書》記載:漢元鼎六年,平南越,自合浦徐聞入海,得大州;元封元年,置珠崖、儋耳二郡。

漢初建置二郡,即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第一次在海南島建立,也是海南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的移民。

其後大陸俚人也有集羣式遷移海南島的歷史,嶺南歷史上俚族女英雄的冼夫人就曾經帶來相當數量的俚人渡海移民海南。

唐代移民海南,以晚唐最盛。唐以前,全島**僅爲2萬人,至此時,這個數字不包括俚人和已經久居海南的其它少數民族在內,如果算上俚人和已經久居海南的其它少數民族的話,晚唐時候海南島島民已達7萬。

這些漢移民,除分佈在沿海以外,部分已隨着新縣治的設置而逐漸深入本島腹地,變原來的漢在南、俚在北的格局爲新的漢在外、俚在內的民族分佈。

唐代移民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成份比過去更復雜多元。既有流寓邊陲的官員、駐防的軍隊及其家屬,又有商人、手工業者,還有因交通貿易或被當地豪強劫持而留居的波斯人。

高官被貶此島,唐代極多,貶官逐臣中有的竟是名望資歷較高的當朝宰相。如被貶崖州的韋執誼;客卒海島的李德裕。他們的後代都從此落籍海南,有的成爲該姓氏從中原南流的開山始祖,有的則相傳融爲黎人。

高官貶謫海南,一方面給孤島的思想文化交流帶來清新之風,另一方面則代表了後世中國封建社會官吏制度及體系將海南視作“流放之地”的啓始。

五代十國至宋代是我國北方向南方大舉移民的第二次高峰,其時移民的方向多從中原往東南沿海諸省大流動,尤其是福建省,以至形成了人稠地狹的局面。於是,宋代閩人(包括落籍閩南的中原人)開始遷移廣東、海南島乃至東南亞各國。

“大批的有意識或鬆散式的移民,沿着粵東的潮汕平原南下,他們跨越珠江三角洲,經粵西、雷州半島直至海南島,這是沿着陸路來的移民。”

“自閩南沿海從水路乘船直達海南島者,大多在島北至島東部的瓊山、文昌至瓊海一線登陸,形成了宋代閩南人向海南島移民的第一次高潮,也是海南方言以閩南方言爲母語基礎的開始。”從這段著述中可以看出,海南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移民,源自閩南人的遷居。

宋朝到達海南的大陸移民已達數萬之衆,成分仍然是避亂世的平民、從征戍守者、商人、農業漁民以及由於政治文化原因流落此地者。

在宋代,人們熟知的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政治家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等人都有過被貶謫海南島的經歷。他們人數不多,影響力和能量卻很大。這些人對海南文化生態的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後世現代。

政治建制方面,在歷史上隋朝一統中國後,將崖州改爲珠崖郡,且在海南島的西南部新建了一個臨振郡。唐朝時,在海南島建立5個州和22個縣,許多名稱至現代社會仍沿用。五代以後,戰事頻繁,大批漢民遷居海南島。至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曾被謫居到海南島;到了宋末,海南島歸大宋廣南西路管領設三州、十三縣;

海南島四面環海,與雷州半島一海之隔,宋時隸屬於廣南西路管轄。南渡後,由於版圖收縮,廣南西路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對外貿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而其中尤以橫山寨、永平寨、欽州三大博易場以及海南島爲代表。

“博易”,就是商品交換、貿易,博易場是宋朝在欽州等地設置的地區與國際之間的貿易場所,由於當時北宋同遼、金、西夏之間不斷髮生大規模的戰爭,北方交易終止,而不得不開闢南方貿易市場,以獲取戰備物資。

海南古代的經濟貿易,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般蕭條。瓊島偏居海外,人口不多,但因爲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成爲古代中國海外貿易的重要一站。

自宋以後,隨着海外貿易的發展和人員流動的頻繁,海南島逐漸告別荒涼。海上絲綢之路,這條古代中國最繁忙的海上通道,爲海南島帶來瓷器、絲綢,帶來商人、移民,也帶來了先進的文化風氣和生產方式。

扼守南海航道咽喉的海南島,上千年來成爲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巨大驛站,過往船隻在這裡寄泊、避風或是補給後,繼續駛向更廣闊的大海。

對於大部分商人而言,這裡其實並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但他們帶來的大量移民和商品流通,卻推動着這個曾經“孤懸海外”的海島的開發和發展。

在駛向更廣闊的南海之前,海南島是國內最後一個可以提供補給和寄泊的地方了。到宋時,海南島四周港口衆多商船繁密,成爲來往南洋各商船的寄泊港。

下南洋的商船從泉州一路循岸航行,在駛向更廣闊的大海之前,海南島是國內最後一個可以提供補給和寄泊的地方了。如果不巧遇海上大風,商船甚至要在這裡避上數天甚至更長時間。有的商船爲了等待適合回航的季風,也要在這裡等上不短的時間。

所以宋人樓鑰曾這樣記述:“勢須至此少休息,乘風往集番禺東。不然舶政不可爲,兩地雖遠休慼同。”

南宋趙汝適在《諸蕃志》中也說,瓊州有神應港,瓊州所屬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等都有市舶抽稅的地方,萬安軍、吉陽軍等地也是海商集散之處。

謝悠善去海南島開基地首先就要選個地方。這個謝悠善在現代時空當小公務員的時候,上班無所事事就喜歡看網絡小說,他看過的一本叫《臨高啓明》的網絡小說裡曾經寫到過臨高,這本文筆細膩的快餐文學給謝悠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臨高啓明》小說裡那些勾心鬥角卻“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穿越者的腐化生活讓謝悠善很是羨慕神往,就和李正石商量着想要到臨高開闢一個黑龍寨的基地。

李正石佈置外事組對臨高進行了調查。

經調查瞭解到,宋末,海南島歸大宋廣南西路管領設三州、十三縣;三州是崖州、瓊州、儋州。

作爲羈縻州縣,大宋對這些地方的統治和黑龍寨所在的嶺南興寧一樣,也是虛設官員不到任遙控管理,大宋官方的統治力量在這些地方薄弱之極。海南島的社會生活的所有事務幾乎都是把持在當地豪酋手裡。

李正石和軍事組外事組一起給謝悠善設計了一個竊取海南臨高的方案。具體說來就是冒充大宋官吏佔據臨高實行名爲大宋統治,實際是黑龍寨管理的基地的冒險計劃。

奈何謝悠善不願意冒一點風險,還是扭扭捏捏不願意去。

李正石就說:“你有啥怕的啊,給你帶一個營的兵力保護你,有一個營的兵力,就算人們知道你是冒牌貨,也不敢動你分毫。所謂政府不過是依靠暴力統治人民的寄生機構,你有了武力還怕什麼?”

“我也不會帶兵啊……”謝悠善還是磨磨唧唧不願意。

“你不會帶兵讓別人帶啊。張玉璽一直就想多帶兵呢,讓他帶一個營的兵力保護你去上任吧。在這個時代,你有一個營的火槍兵還有人能威脅到你的安全嗎?”

“我也不會當大宋的官啊……”

“你不會當宋代的官?現代時空天朝那些裝模作樣的領導還沒有見到過嗎,裝模作樣你還不會嗎,這個事古今中外都是一個樣,沒有吃過豬肉,還沒有看到過豬跑嗎?”

謝悠善的樣子讓李正石很想暴走。

“咱們黑龍寨北伐打陳三槍的時候,解救了不少大宋往來上任離任被陳三槍擄掠上山的官員,繳獲的官誥文引印信官服也有,給你照那個樣式僞造一份假官誥印信,你穿上官服戴上官帽,拿着官誥印信去臨高當個縣令,誰敢檢查你是真是假啊?”

“咱們給他造個假官誥印信,算是給大宋朝廷面子,如果不給大宋朝廷面子,咱們直接把海南島佔領了,直接委任官員管理,他大宋拿咱們有什麼辦法?”

“我就不信了,他大宋沒有辦法對付蒙古人的外來侵略就能有辦法對付內部的內亂了?你放心大膽去當你的官,出了事情有咱們黑龍寨給你頂着!”

“那……那些實際的政務誰來處理啊?”謝悠善還是心裡沒數。

“咱們黑龍寨北伐打陳三槍的時候,解救了不少大宋往來上任離任被陳三槍擄掠上山的官員,一個個的都是隻會寫些詩詞文章考科舉談道德心性當聖人的主。”

“他們被陳三槍擄掠上山以後吃足了苦頭,咱們黑龍寨解救了他們,他們也不會幹活,現在咱們黑龍寨養活着他們就是白吃飯的,給他們洗掉臉上的刺字,讓他們給你做僚屬給你打工陪你上任當官去,也是廢物利用了。”

“幸虧當初穿越以前我弄了些美容的設備過來,洗紋身的激光什麼的也有,給他們洗掉臉上的刺字,讓他們老老實實幹活,不過就是換個地方當官,他們還能不願意嗎?”

“你到了臨高,就把臨高的防務搞好,造個烏龜殼把自己保護起來,無論哪個上級官員召見你也別離開臨高,那就不會有危險。”

好說歹說謝悠善才算放下心來,和張玉璽一起乘了船帶了一衆僚屬和護兵去和司天道匯合了帶領十萬北方移民浩浩蕩蕩直奔臨高。

這一天清晨,司天道派人來招呼謝悠善,到了地方了,準備登陸臨高。

謝悠善和張玉璽起了牀揉着惺忪睡眼找到司天道,在司天道的指點下向海岸線方向尋找自己的目的地臨高。

從船上看出去,臨高的海岸線現在已經清晰可辨。這個時候臨高應該是一個已經開發的比較成熟的縣了,但是海岸的這一帶,卻象是沒有人煙。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蒸汽大宋所有的文字及蒸汽大宋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蒸汽大宋小說。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蒸汽大宋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書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

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82章 焦山解圍第40章 手榴彈第33章 食鹽精製第75章 章招親第47章 開花炮彈第93章 韶州基地第20章 開始種田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24章 襄陽血戰第20章 開始種田第56章 佔領通州第15章 那一夜第90章 兄弟分道第41章 打仗練兵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94章 殺入廣西第34章 情報網絡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31章 事情沒完第95章 追擊逃敵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21章 籌建水庫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34章 情報網絡第83章 佈局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29章 造蒸汽機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15章 那一夜第48章 泉州蒲家第46章 風帆戰艦第85章 常州大捷第74章 進據淮西第47章 開花炮彈第10章 初到大宋第42章 燧發火槍第52章 泉州一夜第63章 劉島基地第25章 準備打仗第30章 焦化廠第93章 韶州基地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48章 泉州蒲家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30章 焦化廠第98章 封王第41章 打仗練兵第74章 進據淮西第25章 準備打仗第76章 守淮第94章 殺入廣西第36章 修路開礦第10章 初到大宋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21章 籌建水庫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79章 收復荊湖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48章 泉州蒲家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29章 造蒸汽機第72章 兵臨許浦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完本宣示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0章 大宋泉州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53章 海上航行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18章 問題解決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98章 封王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84章 大宋危急第88章 大宋敗亡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27章 善後工作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29章 造蒸汽機第21章 籌建水庫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
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82章 焦山解圍第40章 手榴彈第33章 食鹽精製第75章 章招親第47章 開花炮彈第93章 韶州基地第20章 開始種田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24章 襄陽血戰第20章 開始種田第56章 佔領通州第15章 那一夜第90章 兄弟分道第41章 打仗練兵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94章 殺入廣西第34章 情報網絡第19章 惡性自殘事件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31章 事情沒完第95章 追擊逃敵第26章 大破陳家寨第21章 籌建水庫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57章 炮打大都城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6章 爲什麼富人也麻煩不斷第34章 情報網絡第83章 佈局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29章 造蒸汽機第31章 事情沒完第66章 開發臺灣島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第15章 那一夜第48章 泉州蒲家第46章 風帆戰艦第85章 常州大捷第74章 進據淮西第47章 開花炮彈第10章 初到大宋第42章 燧發火槍第52章 泉州一夜第63章 劉島基地第25章 準備打仗第30章 焦化廠第93章 韶州基地第56章 登陸大直沽第69章 司天道的婚事一第48章 泉州蒲家第70章 司天道的婚事二第30章 焦化廠第98章 封王第41章 打仗練兵第74章 進據淮西第25章 準備打仗第76章 守淮第94章 殺入廣西第36章 修路開礦第10章 初到大宋第5章 學習與物資採購第9章 ,發生意外了第21章 籌建水庫第58章 蒙古人的追擊第79章 收復荊湖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48章 泉州蒲家第45章 佛郎機火炮第29章 造蒸汽機第72章 兵臨許浦第3章 咱是宋瓷倒爺完本宣示第61章 韓小六的遭遇(二)第34章 情報網絡第50章 大宋泉州第59章 忽必烈親征第13章 野豬皮你會剝嗎第53章 海上航行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18章 問題解決第60章 韓小六的遭遇(一)第98章 封王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44章 暴人暴兵暴糧食第84章 大宋危急第88章 大宋敗亡第14章 命名黑龍寨第51章 泉州一日遊第27章 善後工作第38章 鍊鋼和連鑄第55章 司天道中邪第29章 造蒸汽機第21章 籌建水庫第4章 決定穿越基地